元初曲沃名士许国祯

2013-04-11 02:13
史志学刊 2013年2期
关键词:许国院方

雷 震

一、许国祯生平简述

金末元初,山西省曲沃县高显镇出了一个声名显赫的家族——许家。许家四代亦医亦官,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许国祯。

许国祯,字进之,是金末元初的政治家、医学家。他的祖父许济,担任金朝绛州节度使,父亲许日严,担任金朝荣州节度判官,父祖二人皆在为官的同时精研医术。在忽必烈即位前,许国祯因“博通经史,尤精医术”,被征召到瀚海(今新疆阿尔泰一带),成为忽必烈潜邸谋臣;元朝建立后,许国祯任“荣禄大夫”、“提点太医院事”等官职,并组织编修了《御药院方》等医学著述。许国祯不仅自己本人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重用,其母亲也因为擅长食疗,而受到忽必烈的母亲庄圣太后的青睐;许国祯的儿子许扆,曾经拜元代大儒许衡为师,并子承父业,掌管太医院,在元朝中期担任重要官职[1](P3962-3965);许国祯的孙子许道,任陕西行省宣使[2](P197)。

对于这样一个大家族,学术界关注不多,仅有零星的一些论著:著作方面,以陈梦贲的《中国历代名医传》[3](P192-193)和周征松的《临汾史话》[4](P107-109)为代表;论文方面,以赵琦的《〈元史·许国祯传〉增补》[5](P30-31)和周益新的《〈御药院方〉研究》[6](P55-57)为代表。

这些著作和论文,均以《元史》卷一百六十八《许国祯传》(以下简称《许国祯传》)为主进行叙述,或是增补一些有关许国祯的史实,没有对许国祯受到元初统治者重用的原因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笔者撰写本文,主要是通过叙述许国祯在为官方面的才能和在医药方面的著述,从其家学渊源、个人品质和忽必烈维护统治的需要三个角度来分析探讨许国祯亦医亦官受到元代统治者重用的原因。

二、许国祯的主要业绩

(一)为官才能

史书记载许国祯是“以医征至瀚海”,但他在为官方面也是颇具才能的。从以下三件史实可加以证明:

1.“良言劝谏忽必烈”。

《许国祯传》记载,忽必烈曾因为过量饮用马奶酒而患足疾,许国祯开的药很苦,忽必烈起初不肯服用,后来足疾又发作,十分后悔当初不听许国祯的话,许国祯看到忽必烈能认识到“良药苦口利于病”,便趁机进言“良药苦口既知之矣,忠言逆耳愿留意焉”,忽必烈很高兴,就赐给许国祯七宝马鞍[7](P3963)。

许国祯以劝忽必烈喝苦药的机会,巧妙地引导忽必烈要善于纳谏,从元初政府大量招揽士大夫的史实来看,忽必烈确实接受了以许国祯为代表的汉族士大夫的良言。

2.“鄂州止诛凶暴”和“蔡州发粮”。

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奉其兄宪宗蒙哥大汗之命,大举进兵南宋,在忽必烈南下统一中国时,许国祯曾经“机密皆得参与”,又朝夕侍奉忽必烈未尝离左右,此时忽必烈与许国祯之间的关系有了明显变化,原本许国祯只是征召来看病的御医,通过二人长期相处,许国祯的政治才能越发突出,忽必烈连军国大事也找许国祯协商,可见忽必烈对许国祯是十分信任的,二人的关系已非同一般。在征服了大理之后,忽必烈兵围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等到城破,诸将要将鄂州俘获的南宋百姓全部坑杀,由于许国祯极力劝阻,忽必烈只把其中凶暴之人诛杀,其他人都放了。等到大军来到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县),他看到饿殍满地,便发军粮“全活其众”[8](P3963)。这样不仅是救了那些人,更树立了蒙古军在百姓心中的新形象,此举有助于加快统一全国,消除战乱的进程。

许国祯的鄂州和蔡州的行为,不仅说明了他为官的独特才能,更说明了忽必烈的确是一位能虚心接受谏言的仁慈君王,许国祯等人的劝谏对于转变蒙古人的观念起到了积极作用。

3.“上疏八事”和“引荐名士”。

《许国祯传》记载许国祯曾经上疏“慎财赋,禁服色,明法律,严武备,设谏官,均卫兵,建学枝,立朝仪”等八事,而“事多施行”[9](P3963)。这些建议包括了政治、军事和文化诸方面,都是有利于加快元朝统一全国、对稳定社会方面也很有积极作用。

虽然在正史里说他“凡所荐引,皆知名士,士亦归重之”[10](P3963)。但并未详细指出引荐的有哪些人。有关这些名士的记载,可以从元朝人的文集中查到一些。

在元人苏天爵的《滋溪文稿》卷二十二《资善大夫太医院使韩公行状》中记载:“韩氏世居真定县。公讳公麟,字国瑞……至元己丑,故礼部尚书许公国祯举名医若干人以闻,公与焉。帝召见便殿,各询其人所能,出示西域异药,使辨其为何药也。公食其味,独前对曰:‘此与中国某药侔。’帝加赏异,命为尚医。”[11](P265)

文中的韩公麟是在许国祯的推荐下,得到了忽必烈亲自召见受到重用的。

另外,在元人苏天爵的《元朝名臣事略》卷十二《内翰王文康公》中记载:“甲辰,遣故平章政事赵璧、今礼部尚书许国祯首聘公保州,从人望也。”[12](P195)这里的公是指前金的状元王鹗,他在甲辰(1244)年通过赵璧和许国祯推荐,被征召到忽必烈潜邸,为其效力。

元朝人对于本朝的记载,应当比在其后修撰的《元史》的可信度要高,这两处记载正好可以弥补正史的不足,让读者能够具体了解当时“引荐名士”的情况。其实,历史上许国祯推荐的应该不止这两个人,只是年代久远,文献资料匮乏,无法再做深入考证。

(二)医药著述

许国祯是“以医征至瀚海”,成为忽必烈潜邸幕僚的。《许国祯传》记载:“庄圣太后有疾,国祯治之,刻期而愈,乃张晏赐坐。太后时年五十三,遂以白金铤如年数赐之。”[13](P3962)可见其医术精湛,后来还治好了忽必烈的足疾,世祖即位后,命其为“提点太医院事”。这样,许国祯便有机会为元朝政府编修医书了。

许国祯曾经编著和参编的书,据记载有三种:《御药院方》《至元增修本草》和《医学源流》。

1.《御药院方》。

《御药院方》有翰林直学士高鸣作序,序文说:“太医院提点荣禄许公暨二三僚友,取御药院壬寅所刊方书版,正其讹,补其缺,求其遗亡,而附益之。”据周益新先生考证,《御药院方》是以金代《御药院方》为底本,于至元四年(1267)重新修订,并有所增益。而该书也有二十卷本、二十四卷本和十一卷本三种,内容并无缺失。

现存的《御药院方》,是从元代传入朝鲜,再传入日本,辗转流传回国的十一卷本。全书分为十四门,包括内、外、儿、五官、骨伤、养生、美容等方面内容,该书上承宋金方书研究的精华,并有所创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医学美容。

本书由于是为宫廷使用的,特别增列美容一门,比前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内容更加完善,如“洗面药”就有24种,此外,还有润肤、生发、去皱、洗牙等外用方30余首,可以看得出元人已经很重视医学美容了。

(2)保存佚书。

有的医学书籍如《秘宝方》《必用方》等,由于保存不佳,已经亡佚,但在本书中却能找到一些零星记载,为研究者提供了帮助。

(3)方剂可靠。

本书由于是为宫廷服务的,在编纂时,对于前代的方剂都仔细验证,酌情增损,对于新进献的药方,亲验疗效后方可著录。可见编纂是十分严谨的[14](P55-57)。

2.《至元增修本草》。

《元史》卷十三《世祖本纪》曰:“(至元二十一年十二月)癸酉,命翰林承旨撒里蛮、翰林集贤大学士许国祯,集诸路医学教授增修本草。”[15](P271)《元史》卷十五《世祖本纪》曰:“至元二十五年(1288)九月庚戌,太医院新编本草成。”[16](P315)这样看来,《至元增修本草》至少修撰了四年之久。

元人姚燧《牧庵集》卷二十九《南京路医学教授李君墓志铭》曰:“(李纲)至元二十一年改襄阳医学教授,寻诏尚医,今本草中土物,且遗阙多,又略无四方之药,宜遍征天下医师夙学多闻者,议板增入君在征中三以老丐不就车二十六年岁己丑夏六月三日年六十九卒。”[17](P11)

以上两处史料记载了许国祯与同僚一起编修《至元增修本草》的史实。可惜这部书已经亡佚了,我们今天只能看到书名,而不知内容。但据《山西中医史话》称,该书是元朝唯一的官修本草。

3.《医学源流》。

在明代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卷一《采摭诸书》中有记载,许国祯曾经编著过《医学源流》一书,但在《中国医籍考》卷五十一《方论(二十九)》却说《医学源流》未见。这部书或者已经亡佚。

三、许国祯亦医亦官原因

许国祯能够在元初受到统治者重用,主要有家学渊源、个人品质和忽必烈维护统治的需要三方面原因。

(一)家学渊源

许国祯的祖父、父亲都是医生,许国祯“博通经史,尤精医术”,在被征召到忽必烈帐下后,先后医治了忽必烈的母亲庄圣太后和忽必烈的疾病,显示出高超的医术,在元朝建立后,他掌管元朝政府医药最高机构——太医院,并主持编修了《御药院方》等书籍,他的医学才能是他深受统治者重用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个人品质

许国祯在凭借自身的医学才能,进入忽必烈的潜邸后,他曾进言救下一名御医。这名御医因为行针失误,而误伤伯撒王妃眼睛,忽必烈大怒,要“坐以死罪”,许国祯想到自己也同为医生,懂得作为医生,特别是为帝王之家看病的御医的不易,马上向忽必烈进言,说明那个医生可能是因为害怕才误伤的,如果连这也要治罪,以后谁还敢为帝王之家治病?忽必烈听后,怒气渐消,称赞“国祯之直,可作谏官”[18](P3962-3963)。

其实许国祯这样说,也是在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倘若一个医生治不好病,或者误伤病人,就要杀头,那么许国祯也难免会有同样的下场,并且能够看出许国祯也不是一个嫉妒同行、落井下石之人,虽是一件小事,但是却显示出许国祯高尚的品质。宗王昔班曾经屡次请许国祯到自己的帐下效力,忽必烈碍于情面,不好拒绝,左右为难,决定让许国祯去宗王昔班那里。许国祯看到主公为难,便说:“国祯蒙恩拔擢,誓尽心以报,不敢易所事。”[19](P3963)这一番话,让忽必烈看到了什么是儒家传统,什么是一臣不事二主的忠义气节,他相信这个人一定会辅佐他成就大业。

臣对主忠,主也会更加信任臣。在忽必烈南征时,国祯“机密皆得参与,朝夕未尝离左右”。当有人说许国祯的坏话时,“帝辄为之不悦”。当忽必烈登基后,许国祯得到了很多封赐,并能够直呼“许光禄不名”[20](P3963),死后得到很少大臣可以享有的赠谥,并有大文学家王恽为其书写《礼部尚书许公挽辞》,如此荣耀,许国祯与忽必烈向后人展现了一段元初明君贤臣的佳话。

许国祯的个人品质是他能够成为不同于一般御医,深受统治者重用的一个特殊原因。

(三)忽必烈维护统治的需要

许国祯能够被征召、推荐到朝廷,这也与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元世祖忽必烈,也有直接关系。

当忽必烈在潜邸时,就“思大有为于天下,延籓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21](P57)。后来,忽必烈掌管漠南地区军国庶事,这大大便利了忽必烈招揽人才。他通过自己的幕僚四处探访汉族名士,笼络他们为自己服务,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精通医术的许国祯通过忽必烈的幕僚引荐,便被“征至瀚海”。

类似这样例子很多,如《元史》卷一百六十九《刘哈剌八都鲁传》中记载:“刘哈剌八都鲁,河东人,本姓刘氏,家世业医。至元八年,世祖驻跸白海,以近臣言,得召见。世祖谓其目有火光,异之,遂留侍左右,初赐名哈剌斡脱赤。十七年,擢太医院管勾。”[22](P3973)

此事与许国祯被“征至瀚海”的情况基本相同,而且描述得更加生动。

据元人邵亨贞的《野处集》卷三《元故嘉议大夫邵武路总管兼管内劝农事汪公行状》记载:“公讳从善,字国良,姓汪氏……至元廿三年,世祖皇帝征天下贤才御史,以徽国应诏。召见,奏对,称旨,切脉竒中,用药立效,即日拜太医院官,出入四朝,多献进治道及民间得失。凡医家所谓五运六气,与政事岁相符合者,无不备陈,故虽以医进而默能裨益政治。”[23](P204-205)

这位太医院使汪斌,从元世祖开始为元朝效力,出入四朝,他与许国祯的例子极为相似,在为医官的同时,也能进谏一些对政治有用的言论。

除了许国祯、刘哈剌八都鲁和汪斌外,还有赵璧、姚枢、韩公麟和王鹗等人。从他们的事迹来看,忽必烈招揽人才,是通过发现一个,再通过此人推荐,如此以滚雪球式的方式,使得他的潜邸谋臣迅速增加,并且忽必烈对于这些谋臣待遇很高。如汉人史天泽曾经做到了左丞相的官职,赵璧也曾担任平章政事一职,这些官职都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高官。

在忽必烈即位后,更是在即位诏书中直白地表达出了他为了实现统一,需要网罗汉族士大夫的心声:“朕惟祖宗肇造区宇,奄有四方,武功迭兴,文治多缺,五十余年于此矣。”[24](P64)

以忽必烈为代表的元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通过征召等方式来笼络许国祯等人,这种客观的历史背景也是许国祯深受统治者重用的一个原因。

四、余论

许国祯先后被授予“荣禄大夫”、“提点太医院事”、“礼部尚书”、“光禄大夫”等官职,并赐予金虎符,朝廷内外皆称呼“许光禄”,后升翰林集贤大学士,卒年76岁。当时大臣很少有赠谥,而许国祯死后“特赠国祯金紫光禄大夫,谥忠宪,人以为荣。后加赠推诚广德协恭翊亮功臣、翰林学士承旨、上柱国,追封蓟国公”[25](P3963)。可以看得出许国祯在元世祖朝的地位非比寻常。

许国祯能够通过自己的家学本领,受到统治者征召,并在为统治者治病的同时,以良言来劝谏统治者,为统治者引荐名士和上疏,且“事多施行”。元朝建立后,许国祯在医药著述方面也成就斐然。通过这些方式,对元初政治、医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以医为官,又以官促医,亦医亦官”的现象,在历史上亦是罕见。

[1][7][8][9][10][13][15][16][18][19][20][21][22][24][25](明)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乾隆)新修曲沃县志[Z].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3]陈梦贲.中国历代名医传[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

[4]周征松.临汾史话[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5]赵琦.《元史·许国祯传》增补[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

[6][14]周益新.《御药院方》研究[J].山西中医,2007,(1).

[7][11](元)苏天爵.滋溪文稿[M].四库全书本.

[8][12](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M].丛书集成本.

[17](元)姚燧.牧庵集[M].四部丛刊初编本.

[23](元)邵亨贞.野处集[M].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许国院方
《御药院方》“治一切气门”白术组方配伍规律探讨
精准扶贫
邓稼先 此身许国 再难许卿
人体能“代谢”就可输错液?
“忠诚许国,老而弥笃”——“干事创业敢担当”评论之一
人体能『代谢』就可输错液?
人去楼空
基于差分隐私的数据匿名化隐私保护方法
有病早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