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柏军,朱 净,陆静贤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江苏 226001)
食管异物临床上较常见,大多数异物不会造成严重损伤,但少数可引起严重食管损伤,甚至出现纵隔感染、损伤主动脉而致死亡。及时取出食管异物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多采用内镜下异物钳取。但清醒状态下内镜下钳取异物,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躯体躁动等不适,反应大时影响操作,甚至导致副损伤。我院消化内镜中心2012年7月—2013年6月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无痛胃镜方法钳取食管异物32例,并与同期普通胃镜下钳取食管异物患者35例进行比较,观察无痛胃镜下治疗食管异物的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食管异物患者67例,男38例,女29例,年龄14~84岁,平均41.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小时~5天,6小时~2天就诊57例。异物种类:尖锐性骨刺30例,食糜团18例,扁平骨片10例,果核4例,假牙2例,戒指、成型花生米及蒜头各1例。异物位于食管开口、食管上段40例,食管中段20例,食管下段7例。
1.2 方法 采用OLYMPUS电子胃镜及异物钳取附件:异物钳、三抓钳、鳄口钳、网蓝、圈套器、透明帽等,麻醉机、心电监护仪、丙泊酚及其他抢救药品。术前均行X线检查,禁食、禁饮6~8小时,排除内镜检查禁忌。观察组32例予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治疗,对照组35例普通胃镜下治疗,两组性别、年龄、异物种类及异物嵌顿部位均有可比性。术前均无严重心、肺疾患,由同一组医师实施手术。观察组由专职麻醉医师进行丙泊酚静脉麻醉,待患者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呼吸平稳、血氧饱和度>95%时开始检查,围手术期进行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监测。对照组口服利多卡因胶浆。检查时循食管腔缓慢进镜,在寻找异物同时观察有无食管黏膜损伤,损伤常提示为异物所致。发现异物后需根据异物的形态、种类、嵌顿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tata 11.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校正的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内镜下成功取出65例,成功率97.0%,2例未能取出的异物为鱼骨,深嵌食管开口食管壁内,转他科治疗。观察组手术成功31例(97.0%),对照组手术成功34例(9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 8.12±4.99min,对照组手术时间 11.36±5.0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除异物本身造成食管黏膜破损、血肿损伤外,均未发生大量出血、穿孔、邻近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术中发生恶心呕吐1例、呛咳3例、躁动2例,对照组患者术中发生恶心呕吐29例、呛咳23例、躁动18例,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SBP)术中较术前、术后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尚在正常范围,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较术前、术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观察组术前、术中及术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
表1 观察组术前、术中及术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
与术前、术后比较,*P<0.05
组别 SBP(mmHg)DBP(mmHg) Hr(次/min) SPO2(%)术前 118.6±15.4 74.3±10.8 80.3±15.6 98.4±3.0术中 102.0±13.2* 69.8±9.6 75.4±14.6 97.3±2.4术后 112.1±14.5 70.4±8.3 79.8±11.2 98.0±2.9
食管异物为临床常见急症之一[1],食管异物嵌顿除引起不同程度的吞咽疼痛、吞咽困难外,还可由于异物的尖刺或棱角刺破食管壁及邻近脏器,或异物长期存留引起食管壁糜烂坏死,形成食管周围或纵膈脓肿,甚至导致主动脉破裂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有研究表明[2],食管异物患者嵌顿时间越长、骨型异物和大型异物导致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发现食管异物,需急诊处理。既往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内镜下治疗异物已成为目前首选的治疗措施,多数异物可以通过内镜取出[3]。
内镜下治疗食管异物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成功率高、费用低廉等优点,但内镜诊治过程中的不适感仍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痛苦,术中患者的恶心、呕吐,躯体的躁动等影响操作,延长治疗时间,而且也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无痛胃镜技术的发展有效的解决了此种状况,无痛胃镜指使用短效镇静麻醉剂对患者实施麻醉,使患者在舒适、无痛苦的状态下完成检查治疗,不仅避免了患者痛苦的记忆而且也有利于医生精细操作和提高检查治疗质量,是麻醉药物学和内镜操作学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检查治疗技术。丙泊酚是目前无痛胃镜检查的最佳选择药物[4],有一定的呼吸循环抑制作用,给氧后可自行改善,必要时可使用阿托品、麻黄碱处理[5]。无痛胃镜下取异物能有效减低患者紧张、恐惧、躁动等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且麻醉后内脏平滑肌松弛、蠕动减弱,使视野更清晰,有利于术中灵活操作并减少治疗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异物取出的成功率[6]。一些特殊器械对特定部位异物颇有裨益,胃镜下采用透明帽处理食管入口细小异物,可缩短胃镜操作时间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7],采用异物防护套取上消化道锐性异物可避免损伤食管[8]。
食管异物成功钳取后仍需再次胃镜检查,不仅可以观察食管黏膜损伤的程度,有无遗漏的异物,对损伤严重者需入院治疗或留院观察,而且有助于发现食管潜在的病变,本组患者中有1例异物位于食管上段,异物取出后复查胃镜发现食管下段黏膜糜烂,经病理证实为食管鳞癌。
[1]郭敛容,陆兴,刘风安,等.儿童食管异物26例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5,7(8):734-735.
[2]Sung SH,Jeon SW,Son HS,et al.Factors predictive of risk for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oesophageal foreign bodies[J].Dig Liver Dis,2011,43(8):632-635.
[3]Ikenberry SO,Jue TL,Anderson MA,et al.Management of ingested foreign bodies and food impactions[J].Gastrointest Endosc,2011,73(6):1085-1091.
[4]张广萍.无痛胃镜检查中应用丙泊酚的疗效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8(5):63-64.
[5]徐贵森,吴晓玲,刘合年.无痛内镜术在胃肠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17):1890-1896.
[6]王郁杰,姜海波,马英杰,等.无痛胃镜在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3):92-93.
[7]晏洁影,雷平光,李秋兰,等.透明帽在胃镜下处理食管入口细小异物的作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5):435-436.
[8]于冰,唐星火,韦荣芬,等.无痛胃镜下经软性异物防护套取锐性异物体会[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4):43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