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与其文化的东西方传播

2013-04-11 10:38李易安
江苏丝绸 2013年6期
关键词:纬线张骞丝绸

文/李易安

在漫长的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丝绸无疑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丝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早在汉武帝时期,它伴随着张骞西越,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在西方的传播,使其迅速成为了上流社会人们追逐的奢侈商品。据传,在古罗马,人们想要交换到丝绸必须要付出等同的黄金。《古兰经》中也曾称赞丝绸,称其为“天国的衣料”。

嫘祖始蚕

当西方文化受到中国丝绸的冲击时,丝绸的本土文化同样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因为丝绸作为商品在被西方社会所了解和接受的同时,它的技术技艺、纹式纹样乃至实际的应用等等也受到了西方社会风俗的渗透,以致衍生出风格迥异的异质文化。而这些异质文化又再一次通过丝绸作为载体传入中国,对中国本土的丝绸及文化产生影响。丝绸及其丝绸文化正是在东西方不断交流中呈现出了自身的多元化态势,逐渐发展,不断走向繁荣。

一、中国丝绸文化的对外传播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史记》中就记载着“嫘祖始蚕”的典故,据说是黄帝之妻嫘祖发明了养蚕。其实,这不过是一则神话的故事,真正的丝绸是中国古代的先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丝绸作为一种精美的日用品很早就被当做商品在民间进行了物物交换,诗经的《国风》中就曾这样写到:“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媒”。而到春秋,丝绸的流通就已十分普遍了。

丝绸真正的对外传播是从汉代开始的。这一时期,丝绸贸易已非常繁盛,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贩卖丝绸的商贾,正是他们成为了我国丝绸对外贸易和传播的重要媒介。汉时丝绸的对外传播大致通过三个途径,首先就是商贾。丝绸轻便,易于携带的特点,使其备受商贾们的青睐。再加之价格昂贵,较易从中谋取暴利,因而这种贸易很快便被传播开来。再则,就是通过游牧民族的传播。由于游牧民族时常要与其他国家的人们进行物物交换,促使丝绸商品迅速流向中亚乃至罗马。另外,还有皇帝对使臣们的大量赏赐,包括张骞两次出使,也进一步促使了丝绸产品流入西域。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分别是在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 年 )和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随着汉朝国力的强盛,汉武帝决意不再对匈奴采取防御的战略,而改用武力解决双方长期的争端。因此他派遣张骞率领百余人的使团前往西域,希望能说服大月氏和乌孙,与汉联盟共同对抗强大的匈奴。两次出访虽然都未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在丝绸对外传播史上意义非凡。第一次张骞使团到达了大夏国,也就是希腊史料中的“巴克特里亚”。第二次又到达了安息和条支,其中安息就是西方史籍中的“帕提亚”,今伊朗一带。而条支地处地中海东岸,也就是塞琉古王国在地中海所建的安条克城。可以说两次出访,都是以东方的丝绸作为对外交往和文化传播的媒介,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一次次冲击和碰撞。著名学者林梅村在《丝绸之路散记》中这样写到:“张骞的中亚探险改变了世界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使中国文明和地中海文明在中亚直接相遇。随后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国文明迅速向西传播,直达罗马帝国”。

张骞回京

相对陆地丝绸之路,海上丝路也在不断酝酿和成形贯通。汉王朝国家统一,经济繁盛,造船业和航海业迅速兴起。汉武帝平定南越后,曾组织大规模人力进行远洋航行,最远达印度东南,斯里兰卡一带,这表明汉朝的船队已能到达印度次大陆之南端。至此,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说已初见雏形,并与斯里兰卡、罗马的海上航线相连接。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特别是从汉朝起,可以说丝绸作为一种媒介,起到了良好的交往促进作用,意义极为深远。开辟的陆地和海上丝绸交通网络并不仅仅在于简单的商品贸易,而是通过这些网络将东方的丝绸文化和中华文明有力地推向了世界,带动了整个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同时也使东方文化能较好地融入整个西方社会。

二、西方丝绸文化的回流影响

从汉朝起,中国的丝绸文化开始全面流入中亚以及西方社会。丝绸文化沿着中原地区逐渐外流的过程中,大致可分为东、西、南三个方向。以东,到达中国东北和朝鲜、日本等地。以西,主要干线特别是绿洲丝路深入欧亚大陆腹地。以南,经东南亚、印度洋可到非洲东部和红海、地中海乃至大西洋沿岸。与中国丝绸文化传播路径相一致,以上三个地区也各自发展起了自己的蚕桑丝绸业,并且将极具本地民族特色的丝绸产品和生产技术,再次通过贸易汇入中国,使中国丝绸文化在原来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新的元素。

敦煌壁画——张骞出塞

就生产技术而言,西域斜纹组织、纬线起花等技术传入了中国。中西之间在纺织生产技术上存在着不同的习惯,中国丝绸的底纹一般采用平纹组织法较多,图案花纹采用经线起花。而西域的织物其底纹往往采用斜纹组织法,图案花纹也采用纬线起花。相比之下,斜纹组织更能展现丝绸的光泽和色泽,而纬线起花也更具灵活性,可以在织制中随时变换颜色,不会产生丝线纠缠或者经线短缺等情况,从而织出较为炫丽的图案。正是这些优点,斜纹组织和纬线起花等技术一经传入中国就迅速流传。到了宋代,这种采用斜纹组织和纬线起花的丝织品已经成为中国丝绸的主流。

纬线起花产品

就丝绸产品而言,西方文化的回流也带来了各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异域图纹,使中国的丝绸图案更加丰富。早先中国丝绸的花纹样式大多习惯性采用传统的文化题材,比如排列工整的云气纹、几何纹,以及神话故事里常见的神兽等,到了南北朝时期这一现象就已有了显著变化。根据考古研究发现,在阿斯塔那古墓群中挖掘出土的化生纹锦上出现了狮子等动物和佛教中的化生故事、莲花形象等图案,这显然不是中原文化的风格,而是波斯萨珊文化的艺术样式。进入隋唐,丝绸图纹更是趋于多样化,题材内容有忍冬、葡萄、生命树等植物形象,狮子、羊、骆驼、鹿、孔雀等动物形象,太阳神、人马等神灵形象。结构上采用环绕动物的联珠纹,内含动植物的几何行纹等,这些都不是传统的汉族风格,显然受到了波斯等西域文化的影响。

丝绸文化传播不是简单的单向传播,而是在东西方长期交流互动中所进行的一种双向性传播。一方面,中国的丝绸文化通过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对西方的物质文化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另一方面,西方在自身技术与文化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地探索,进而再次通过丝绸之路,回馈到中国,对中国传统的丝绸工艺和理念产生冲击。可以说,我们只有在全面深入地了解整个丝绸文化的流动态势和发展历程后,才能真正意识到丝绸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伟大贡献,也是整个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不断地加强和扩大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契机,在中国丝绸文化的框架内,不断吸收西方丝绸文化的精髓,完善自身,从而使中国丝绸文化引领世界发展的潮流。

猜你喜欢
纬线张骞丝绸
张骞探西域
汉朝人为什么嫌弃张骞
一种反光耐磨编织袋
西游新记7
遥望“丝绸路”
《艺术:北纬30度》神奇纬线 串起文明起源
路上丝绸
张骞后裔在河南
立井平衡钢丝绳使用寿命分析
丝绸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