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传统文化思想资源探究

2013-04-10 20:32文斌
史志学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传统思想文化

文斌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传统文化思想资源探究

文斌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管理文明成果,而传统文化关于社会管理的思想给我们提供了的宝贵思想资源和历史启示。

社会管理 传统和文化 思想资源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1]这既是党对建国以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对社会管理规律认识的深化,更是为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指明了方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仅要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更要挖掘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一、古代传统文化关于社会管理思想

社会管理,包括社会硬管理和社会软管理。硬管理靠的是法律、警察、监狱,是管人们行为底线的。软管理靠的是思想道德建设,是通过引导人们明辨是非、荣辱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管理文明成果。必须挖掘传统文化关于社会管理的思想资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奠定思想道德基础。

1.以人为本的和谐观。几千年来,对“和”的追求以及用“和”的方法解决矛盾已经成为中国人普遍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也成为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张岱年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两个最主要的基本思想:一是人伦和谐;二是天人协调。古代思想家把“究天人之际”视为最高的学问与智慧,强调天与人的和谐,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两者是统一体,“仁者与万物同体”,“天人感应”,是“和”文化追求的人性修养的最高境界。这种哲学思想的深刻内涵是人与自然具有统一的法则,其变化规律是有其内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的。道家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更是主张人与天地万物同生共处,和谐相处。孔子也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的思想。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前提。以和为贵”出于《论语·学而》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这是在赞美“和”在处理事务中的作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重视和的作用的思想和语言,比如“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都对“和”在处理各种关系中的作用给与了充分的重视。对于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礼记·礼运》篇是这样描述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是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达,小康社会就是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和谐社会状态。老子也设计了一个他理想中的和谐社会蓝图。《老子》指出:“小邦,寡民。使什佰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徒。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一个人们固守在自己的园地里,不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复古到原始的、没有一切先进文化印记的“和谐社会”状态。在劳动异化、科学技术异化严重的当今社会,老子的设想提供了某种借鉴意义:合理利用科学技术、诚信交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安定等。道家学派的庄子也设计了一个“同心”、“同德”,平等自由的和谐社会蓝图。而主张“兼相爱”的墨子设计了一个“爱无差等”的和谐社会理想。墨子认当时对社会成员不利的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和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争夺,提出“兼相爱,交相利”,这就是所谓的“兼爱”。他希望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热爱,并且做到“爱无差等”。他认为“兼相爱”必须表现为“交相利”,号召人们切实地实行互相帮助,“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他同样希望国与国之间要互相热爱,不要发动战争。他反对战争,认为当时的战争“贼虐万民,竭天下百姓之财用”,“而王公大人乐而行之,则此乐贼灭天下之万民也,岂不悖哉”!他反对战争,反对各阶级互相倾轧,表达了对社会安定和谐的追求。大同社会的和谐图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孟子在大同基础上勾划出一幅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蓝图,设计出一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图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向人们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梦幻般的理想和谐社会;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设计出一个令广大农民心驰神往的和谐社会蓝图:“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近代著名思想家康有为写了《大同书》,提出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中国古代初步的和谐思想,即不向自然界永无休止地去索取,追求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尚书·盘庚》记载:“重我民”、“施实得于民”;孔子主张富民、教民;孟子坚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基本观点,强调政在得民,失民必定亡国。特别是孔子主张的“以和为贵”,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人和”是最重要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后来开始渐渐转移到对人性关怀和生命关注上。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兼容并包的和合思想,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而存小异,成了人们的普遍思维原则。这些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扩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政权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因而,在社会管理当中,应该充分重视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促进事业的发展。

2.自强不息的奋斗观。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积极的处世态度,使中国人逐渐形成了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精神。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的自强不息精神。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如果说,这只是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自强不息、积极思想的表现,那么,“人穷志不短”等民间俗谚,则反映了自强不息精神的普遍化和社会化。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哺育了中华民族坚强不息、奋发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在社会转型升级过程中,这种自强不息、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尤为需要发扬的,要充分调动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促使人们爱国爱党、奋发向上、永远向前、决不退缩,增强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

3.以义为重的义利观。“义”代表了仁义道德,“利”代表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物质利益。儒家的义利观,不仅注重人的精神道德提升,还积极提倡对于财富的追求。首先,在个人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相互冲突的情况下,要顾全大局。其次,对物质利益的获取要在社会道义和规范的约束下有秩序地进行。最后,要把从社会来的财富,再反馈到社会中去。如孔子主张“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要求人们在追逐利益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道义。这些对于今天抵制利己主义思潮、净化社会风气、提升全民道德水平,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儒家“以义为重”的义利观对社会转型期由利益欲、享受欲急剧造成的道德滑坡、人格丢失等一些丑恶、阴暗、卑鄙的社会现象无疑是一剂良方。为此,我们可以用儒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戒律规范人们的言行,树立见利思义、义利并重的观念,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推行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同时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确保市场经济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4.立德为先的道德观。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百行德为首”、“忠孝、礼仪、廉耻、诚信”的优秀文化传统,所谓“道德不倡,天下不宁”,如“大禹治水八年于外,三过其家门而不入”,为后世树立了榜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成了从政的座右铭。孔子更是明确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中国有句老话“从善如攀”,就是我们道德建设就像攀登一座高山一样,要靠一点一滴来养成。我们要有力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干部群众的教育、熏陶、感化作用,有效提升社会管理水平。要利用“仁义礼智信”等中国优秀的传统价值观洗礼,并自觉实践,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执着精神修身立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不断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时代新风,提升全民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努力塑造新型伦理道德,解决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作为党员干部,要坚持立德为先,做到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带头创先争优。

5.伦理规范的管理观。中国古代重视基层自治,传统社会县以下没有行政机关,主要靠乡绅、里甲自治,除杀人等重大犯罪外,大多数矛盾在民间自行消化解决。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儒学为代表的伦理管理在宗族组织中的执行。以儒学为代表的伦理型管理思想,可概括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即以自我管理为起点,以社会管理为过程,最终实现“平天下”之目标,将家、业、国、天下的管理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以家族管理为出发点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养育之恩、三生难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伦理规范通过族长或有名望的乡绅利用、传播,有效地协调解决族内的摩擦和纠纷,实现对族人的行为约束,维护乡村社会的秩序。由此,在当今转型社会时期,充分考虑宗族组织利用舆论、村规民约、礼仪乃至社会评价。

二、古代传统社会管理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宝贵思想资源,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出许多有价值的内容供和谐社会建设借鉴和利用。传统“和”文化在人际关系方面主张“和为贵”,提倡人与人之间和睦、团结和协作,极力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于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他指出了君子与小人不同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和而不同”,正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孟子也极其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墨子则提出了“兼爱”的学说。传统“和”文化中也有差异共存、矛盾和解的思维方式,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在“和为贵”价值观的影响下,传统文化也形成了仁、义、礼、智、信、忠、孝、恕等一系列旨在实现人际和谐的道德准则,这些准则能有效地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内耗,使人际关系带有浓厚的人情味,对社会的良性运转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日益进展,当代社会各阶层日趋分化,经济利益多元化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在人与人之间提倡仁爱、重义、循礼、尚智、诚信的“和”文化精神,对于营造宽容、和谐的社会氛围,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传统“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人的存在和地位,同时也认识到要把社会发展与百姓的生存和发展结合起来,让黎民百姓能够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早在商周时期,周公就提出了“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告诫统治者要关注百姓的生存和发展。另外,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古代哲人肯定了人在万物中的卓越和伟大,认为“人者万物之最灵也”;在人与神的关系上,古人也有重人轻神的思想,认为“民,神之主也。”这一方面明确表达了对人的价值、意义的关爱和尊重,另一方面对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与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古代思想家也表述了大量的爱民利民的思想,主张统治者要“顺民心、合民意”,“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当时的这些爱民利民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持社会安定、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对于我们今天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传统“和”文化中有天人合一思想,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反对破坏自然、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有些古代哲学家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体,“仁者与万物同体”、“天人感应”是古人所追求的人性修养的最高境界。宋代张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古人还把仁爱精神推广到对自然界一切生灵和万物的爱,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等,史书上记载的“网开三面”、“里革断罟”等典故都体现了古人善待自然万物的生态伦理思想。传统“和”文化中也有着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和措施,对于处理当代的人与自然关系富有启发意义。

在我国,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这个历史转变过程中,哲学倾向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冯友兰先生的一段话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应该发生的变化,他说:“任何革命都要破坏两个对立面所共处的那个统一体。那个统一体破坏了,两个对立面就同归于尽,革命到这个程度就‘到底’了。”在新的统一体中,形势和任务都发生了变化,“革命家和革命政党原来反抗当时的统治者,现在转化为统治者了。作为新的统治者,他们的任务就不是要破坏什么统一体,而是要维护这个新的统一体。使之更加巩固,更加发展。这样,就从‘仇必仇到底’的路线转到‘仇必和而解’的路线。”[2](P259)然而,在我国由革命时期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转变的过程中,“斗争哲学”并没有自然的转向“和谐哲学”,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从崇尚“斗争哲学”渐渐开始转向宣扬“和谐哲学”。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大量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他强调了协调解决这些矛盾的重要性。他辩证地分析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中央和地方等对立方面的相互关系,力争把它们统一起来,协调起来,结合起来。1957年,他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这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3](P372)同年,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提了出来,提出要严格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坚持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可以说,这些观点都具有明显的和谐思维倾向。

但可惜的是,一方面由于当时刚刚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上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由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建国后不久,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又回到了崇尚斗争的路线上,重新大力宣扬“斗争哲学”。1957年10月,毛泽东在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P475)进而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不再重视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性,不再重视“和”的方式在解决矛盾中的作用,转而使用僭越了范围的斗争理念与思维方式。“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把问题推向极端,极力宣扬“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他们肆意歪曲辩证法,胡说什么“我们共产党的哲学就是辩证法,就是对立面的斗争”,并极力鼓吹“斗则进,不斗则退,不斗则垮,不斗则修”,整个国家也陷入内乱和争斗之中。在建设时期采用斗争理念与思维的结果是社会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长时间得不到提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我国开始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和谐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开始得到弘扬。作为中国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方面强调“团结一致向前看”,“稳定压倒一切”,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另一方面根据我国面临的矛盾大量是非对抗性矛盾的情况,正确处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重视同一性在解决矛盾中的作用,在实践中注重运用和谐的理念与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创造了一套使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良性运行、共同发展的解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矛盾的新方法。从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我国的社会稳定与和谐,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大力弘扬“和谐哲学”。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会明显增多,有的还会突出起来。所以要求在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所有制的人士中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妥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安定团结。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要团结那些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的人们,要鼓励他们的创业精神,要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要表彰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在这种和谐理念与思维方式的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稳步前进,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之后,由于大规模的阶级斗争不复存在,如果继续弘扬“斗争哲学”,就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极大的损害。应该充分地发挥“和谐哲学”的建设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和调动一切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利的因素,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使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96.259.

[3]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4]刁生虎,陈志霞.中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价值.理论探索,2011,(1).

[5]刘胜海.孔子富裕思想及当代价值.理论探索, 2013,(1).

文 斌 中共怀化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 讲师法学硕士

(责编 樊 誉)

猜你喜欢
传统思想文化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思想与“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