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包装的劣质保健食品畅销农村

2013-04-10 18:09刘道春
湖南包装 2013年3期
关键词:劣质食品包装保健食品

刘道春

近年来,一些价格低廉、外表包装精美的保健食品礼品盒在农村食品店大为畅销,成为农民朋友馈赠亲友的最爱。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食品市场日益繁荣活跃起来,各种农村杂食店、小超市、小卖部、饮食小摊、小集贸市场、小加工作坊促进了农村的经济繁荣,在极大方便广大农民群众饮食需求的同时,一些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隐患也充分暴露出来,威胁着群众的身体和生命安全,成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据一份对农村食品市场进行安全调查的报告显示,相比城市较为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广大农村地区因销售网点分布零散、流动性强、监管力度弱、监管有盲区,导致食品问题频发,给农村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在农村市场食品安全检查中,基层执法人员发现,一些华美的礼品盒大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存在着较多问题,属于劣质礼品盒,亟待有关方面引起重视。

一、杜绝精美包装的劣质保健食品“隐形杀手”

食品包装是现代食品工业的一道工序,它本来起着保护美化宣传和方便食品储存运输等等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食品销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如果精美包装内装的是劣质保健食品,它就成为隐形杀手。

当下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漂亮的食品包装竟然暗藏“怪味杀手”。我国大部分食品类商品的包装,主要使用塑料材料,少数食品采用纸质包装。据了解,依据传统工艺制造的食品包装物,不可避免地都会使用带有苯、甲苯等有害物质的溶剂。虽然绝大部分可以在制造过程中挥发,但少量残留物却可能从包装物上渗入食品中,使之变质、变味,甚至危害食用者的健康。市场上的某些食品包装材料不符合环保健康安全要求,甚至导致危害健康的事故时有发生。近几年来,各地包装的抽检合格率普遍偏低,合格率只有50%~60%;在一些厂家的塑料彩印企业里,为了把过于浓稠的油墨快速印制在塑料薄膜上,生产时,企业需要在油墨中添加一种起稀释和促进干燥作用的混合溶剂,即甲苯、丁酮、醋酸乙酯、异丙醇等。在这几种原料中,甲苯的价格是最低的,调配混合溶剂时,甲苯的比例越高,生产成本就会降得越低。而且在这些企业的生产车间里,食品包装袋和化肥、洗衣粉包装袋都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印制,成品袋也没经过任何卫生处理就直接进入生产线包装食品了。曾经某地管理部门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多被检出苯残留超标,涉及牛肉干、奶粉、糖果、卤豆干、薯片等食品的包装。其中最为严重的是一种奶粉包装袋,苯残留竟超出国家标准10倍多,相当于把奶粉装进了剧毒的口袋,经过紧急追查,这些有毒塑料袋和产品已全部被追回。

食品包装在材料、生产、加工和使用等方面存在的类似问题引起了多方的高度关注。目前,有毒的食品包装使用较普遍,可很少有消费者认识到其危害,这的确是可悲的事。有媒体报道,某地有一家占地约20亩、涉嫌加工劣质奶粉和保健品的工厂,他们将玉米、小麦片和口服葡萄糖粉搅拌后,经过粉碎加工,装进回收来的旧玻璃瓶里,再放进精美的包装盒里,就成了“牛奶加钙燕麦片”、“红枣桂圆奶粉”、“牛初乳”、“牦牛壮骨奶粉”等20多种“高级保健食品”,这些劣质保健品用精美包装直销模式销往农村市场误导消费者,常见这些不法业主还在市场上大肆宣传这些保健品的功效,吹嘘源自国外的保健品,其实都是无证企业生产出来的,日前被当地市工商局经济检查大队查处。

查处中发现,这家作坊处在一个偏僻大院内,工厂有加工车间和包装储存仓库。在一个近千平方米的大车间内,上千盒已经用礼品盒包装好的“保健品”随意地堆在一个角落,其中有“黄金搭配奶粉燕麦片”、“花旗参冲剂”、“牛奶加钙燕麦片”、“三利全脂速溶奶粉”等几十个品种。执法人员打开一种奶粉的包装,发现一个大瓶内只装了一小袋约100g“奶粉”,而包装上标注净含量450g。一个堆着的工作台上,还放着十几个玻璃瓶,里面全装着这样的小袋“奶粉”和“麦片”。在车间的里屋,地上乱七八糟地放着粉碎机、封口机等工具,还有成袋的麦片(原片)、玉米及口服葡萄糖粉。执法人员发现,这些葡萄糖粉、麦芽糊精已经过期结块,燕麦片里也散发着酸腐味,地上一个塑料盆里残留有和好的燕麦片。据打假办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所出产的具有“壮骨”、“补血”等功效的“奶粉”、“麦片”,就是用这些腐败的麦片,过期的葡萄糖粉、麦芽糊精经过搅拌而成的,所谓的“奶粉”根本不含任何奶成分。在车间外的仓库里,堆着几十万套泡沫包装盒及回收来的旧玻璃瓶。根据工商执法人员查获的该工厂的各种单据,发现这里的产品主要是销往外地。现场查获一个过期的卫生许可证,没有营业执照和其他合法手续。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看见一些不法业主在小区开展一系列赠饮及送货上门,让消费者上当受骗掏腰包的,还包括其似模似样的防伪标识,标称是“市场重点保护品牌”,消费者刮开涂层,可以通过拨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等方式至“中国防伪中心查询系统”查询,这些假冒伪劣的保健品进不了正规商场、药店,所以只有偷偷地直销农村市场,这些保健品包装精美,很容易误导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

二、礼品盒装劣质保健食品的特点及危害

劣质保健食品的礼品盒外表精美具有迷惑性,礼盒的名称大都金光灿灿,耀眼夺目,外表华美,甚至于打着美国、香港等地出厂或监制的称号欺骗消费者。尤其每年春节期间农村保健食品市场空前繁荣,据工商局、消费者协会的调查表明,农民青睐的一些礼品大多包装精美。“冰糖银耳燕窝”、“冬虫夏草”、“驴胶补血”、“龟鳖口服液”、鹿茸、人参等等,许多消费者只是在书上、电视广告中看到的高级补品在农村市场品种繁多应有尽有。劣质保健食品的礼品盒内在质量与标称商品极不相符,如一些礼品盒外面标称名字分别是“冰糖银耳燕窝”、“冬虫夏草”、“驴胶补血”,名称虽然大不相同,而内在物质却是色泽、气味和口感完全一样的糖水;有的“保健品”礼盒甚至用回收的医用输液瓶灌装;还有一种叫做“营养高钙”礼盒看似华美的礼品盒里面装的却不是标称的物质,只不过是一些染了色的糖水、玉米面、麦面粉等。

劣质保健食品的礼品盒视觉效果具有欺诈性。为了迷惑消费者,生产厂家一方面在外包装上大做文章,惯用的手法是,突出所谓的“燕窝、虫草”等珍贵食品的名称,而将其实质内容“饮品”二字则用很小的字,让消费者误以为购买的就是燕窝、虫草,并夸大商品含量和功效。另一方面,在数量上也大做文章。这些劣质礼品盒80%以上部份都是用泡沫塑料为填充物,有的商家用泡沫塑料制作的瓶装模型,在外面包装上一层精美的商品名称标签,由于消费者难以看清包装内的真实东西,误将贴着标签的泡末当成商品。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一盒称之为某种高钙的保健品礼盒,从外面看好像是5瓶,但打开包装一看,里面只有3瓶。劣质保健食品的礼品盒商品价格低廉。这些外包装精美、标示商品珍稀的礼品盒,进价从几元至20几元不等,销售价格也仅仅在40元左右,最高不会超过100元,相对于动辄数百、上千元的真正燕窝、虫草保健品来说,这些礼品盒的价格相当低廉。劣质保健食品的礼品盒销售对象具有特定性。这些劣质礼品盒的购买者绝大部分是下岗失业人员、农村消费者等低收入群体。这些劣质礼品盒在城区渐渐销声匿迹,逐渐转移到消费水平低、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广大的农民成为这些劣质礼品盒终端消费群体。

劣质保健品礼品盒充斥着农村市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方面这些劣质礼品盒销售价格虽然并不高,但不能物有所值,消费者花费数十元购买的精美礼品,其实只不过是一些普通的糖水、面粉之类的东西,没有丝毫的保健作用。据消费者介绍,他们一般自己并不食用,只是购买用于送礼。而作为被动接受礼品盒的人,特别是相对具有消费鉴别能力的人,对此也深恶痛绝;另一方面这些产品存在着的食品安全隐患,如某地执法人员打开的一款标称为某蜂蜜饮品中,没有一点蜂蜜的香味,不过是添加了色素的糖水,在场围观的群众也没有人敢亲自尝一尝里面的产品。此外,这些劣质礼品盒的商家通过过度包装,夸大商品含量和功效等不正当手段,使人们对礼品盒优劣难辨,一些正规的保健品礼品盒销路也受到影响,扰乱礼品盒行业市场竞争秩序。

三、畅销农村的礼品盒装劣质保健食品禁而不止探源

由于劣质礼品盒存在着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劣质礼品盒却屡禁不止,特别是每到中秋、春节等传统佳节,这些礼品盒装劣质保健食品仍然有较大的市场。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消费者传统的爱面子观点是产生劣质保健品礼品盒生存的土壤。这些劣质礼品盒由于价格低廉,在礼尚往来风气浓厚且消费水平低下的山区农村大有市场,虽然很多消费者知道保健品礼品盒没有所谓宣传的功用,但是在选择送礼的时候,只要不是自家吃,还是会选择那些漂亮的礼盒,而且包装越漂亮越觉得拿得出手。一位农民朋友购买中秋礼品时就选择了50元一盒“冬虫夏草”饮品礼盒。这种礼盒外观漂亮,里面是大体积的塑料泡沫,最里层就是10小瓶(50g/瓶)所谓的虫草饮品。其实很多亲戚朋友都不会留着自己吃,多数是转手又送了别人,关键是送这种只在书上、电视上看到的东西觉得珍贵,其实对方也不懂什么虫草,就是送个样子。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不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广大农民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不懂得如何鉴别食物是否含有添加色素、蔬菜的农药残留等基本常识,农民群众购买食品较多关注价格和份量,较少考虑健康因素,对购买的食品是否是正规合格企业产品、是否过量使用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以及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相关强制性标准等往往不够重视,甚至有的人连生产日期、保质期都不看,这就为劣质产品流向农村市场以及一些脏、乱、差的地下小作坊的生存创造了条件。一些厂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把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以便宜的价钱销往农村。此外,在农村,一些地下小作坊往往无证无照,卫生条件差,由于价格低廉,专门针对农村市场生产销售。再加之农村地域广阔,点多面广,监管不力,不少“三无产品”就这样被销售到了农民手中。农村群众的自我权益保护意识较差,遇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有的农村离申诉、投诉地点远,往返费用和检测、鉴定费用较高,有的农村群众不愿维护权益。

二是较高的利润空间为劣质保健品礼品盒提供了宽广的销售渠道。一般情况下,保健品礼品盒虽然价格不高,但却有成倍的利润,相对于仅仅只有10%~20%的利润空间的其他食品和副食品,这样高的利润空间对食品和副食品经营者来说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据介绍,卖家坦言,卖劣质保健品礼品盒进价20元左右的礼品盒可卖到40元以上,利润在一倍以上,要是别人送给自己这样的礼盒是不喜欢的。农村食品生产经营户点多面广,素质良莠不齐,很多经营户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意识,进货只注重价格,不注重质量,更不重视索票索证,不注重进货渠道是否合法。个别商户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守法经营观念,只求经济利益,不管商品质量,不考虑群众健康隐患,甚至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故意制售假冒伪劣食品。

三是较多的监管难点让劣质保健品礼品盒难以根本灭绝。按照《食品安全法》,工商部门对流通领域的食品负有监督管理职责。但在实际操作中,基层工商执法人员对于这些礼品盒的监管处于难管的境地。较高的监管成本制约了监管,对于在名称标示上存在问题的礼品盒执法者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但对那些名目繁多的包装标示规范的礼盒,却需要较大的执法成本,这类礼盒都是预包装食品,用眼观鼻闻以及现行的商品日常监管手段已经无法查证其真伪。比如,对于标称为“燕窝”、“虫草”的饮品,即使打开也难以判定其产品是否含有该产品,只有通过抽样送检,但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不收取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用。所以,执法人员只有购买后才有打开查看礼盒的权力,名目繁多的礼品盒如果全部抽检,需要较高的购样费用和每只样品近千元的送检费用,基层工商部门几乎无力承担。不法商家偷梁换柱的手段让执法人员难辨真伪。一般情况下,厂商往往用少量真品去送检获取检验合格的报告书,并复印给经营者以应付市场监督检查,实际销售给消费者的却是偷梁换柱后的劣质商品,而海量的礼盒又不能全部抽检,执法者难以辨别。

四是批发商送货上门的经营模式让执法人员难以监管到位,经营者本身认知能力不高影响监管效果。礼品盒的销售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加之批发商大都经营多年,有一定的逃避法律法规监督检查的经验,他们对这些劣质礼品盒都是通过送货上门的方式将货物分发至零售商,自己的仓库中几乎没有库存,给零售商也仅提供了产品的质量检测报告,而不提供自身的营业执照,执法人员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管;虽然《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让执法人员有法可依,这些年工商部门也就食品安全知识做了大量的宣传,受金融危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不具备食品安全知识的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移民等进入食品零售行业,而这些新创业人员本身对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了解较少,又难以抵御成本低、利润空间大的这些劣质礼品盒的诱惑,加之这部分人员本身收入不高,创业资金有限,即使执法人员要对其进行处罚,罚款也难以到位,一般情况下,只能以教育为主,影响了执法效果。

五是政府部门缺乏对农村食品市场的有效安全监管。农村地域广大,食品生产、经营户比较分散,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全面监管检查困难,对农村季节性无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流动食品小贩,边远地区无证食品生产、经营户、餐饮店等监管不到位或缺乏有效监管,加之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考虑到农村小摊贩、小餐饮店的业主的生存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往往不能严格依法取缔或罚款,导致假劣食品“转战”农村市场;各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检测设备设施配备不完善,有些乡镇检测站、所缺乏检测设备,检测手段较为简单,有的仅凭眼观、手摸对食品进行检查,检测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对于食品添加剂、成分含量是否符合要求,卫生指标是否合格等却无法检测,导致一些影响食品安全的产品和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监测;由于农村消费能力薄弱,利润微薄,一些正规超市不愿进驻农村,农村流通领域经销食品的经营主体主要为集贸市场、个体副食品商店、小食品批发部等,上架销售的食品、商品极为低档,店主在进货时也往往顺应农村消费畸形需求,假劣食品混迹其中,低级的市场流转为假冒伪劣食品的存在提供了温床。同时由于农村食品销售流转速度较慢,周转周期过长,变质过期往往成了农村食品的常态。加之不同地域的工商部门、不同的部门之间没有联合查办案件的机制,使劣质礼品盒源头难以查堵。异地销售加之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的监管又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同一部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部门之间缺乏联合查办案件机制,使这些劣质礼品盒的生产源头难以根本遏制。

劣质保健食品礼品盒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为何在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查处之下,劣质保健食品礼品盒不降反而骤增,在业内看来,除了利益驱动,主要原因就是违法成本较低。由于中国相关的法律和规定相对零散,不成系统,没有形成主体和渠道的有力监控及构建完善的第三方监管体系。同时,国家对于劣质保健食品礼品盒欺诈的处罚,大多停留在工商局的罚款,较低的违法成本使之成为了屡禁不止的毒瘤。此外,多头监管、消费者安全意识薄弱等等也成为劣质保健食品礼品盒违法骤增的原因。

四、重视食品包装的安全,精致华丽外表需要警惕

食品安全既包括食品本身的安全,也包括其包装材料的安全。食品包装被称为“特殊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的“贴身衣物”,其安全性将直接影响食品质量,不合格的食品包装在使用过程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尤其会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发育产生重大安全隐患。

食品问题备受关注,食品包装也应同样受到重视。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农村消费者往往忽视了食品包装的安全性。据了解,广大农村市场上五颜六色的食品包装实则暗藏危机,尤其是以儿童食品包装为甚。

食品包装主要是用于保护食品的安全,但是如果食品包装本身不可靠,那么食品安全则无从谈起。食品包装有两个作用,一是保证食品安全,食品包装可以保证食品不受外界污染;二是提升产品品质,好的包装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

在超市里随处可见包装精美的食品,这些包装得美轮美奂的食品礼盒礼包可能含有超量重金属,华丽包装暗含毒素,人体一旦摄入,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为了追求食品礼盒高档、华丽的效果,个别生产厂家不是在食品质量上下工夫,而是把目光瞄准在外包装上。而事实的真相是:不起眼的透明包装来自于合格的塑料原材料,金银色包装则来自于再生塑料。相比之下,品质好的塑料每吨售价一万余元,而再生塑料每吨售价只有四五千元,其利润有多大可想而知。再生塑料有很高的危险性,是国家明令禁止不能用在食品包装上的,其主要成分聚氯乙烯是一种有毒的化工原料,遇到酸性和油性物质,有毒成分就会游离出来。再生塑料来源复杂,像针管、农药瓶、饮料瓶等都可能被回收加工成再生塑料,另外再生塑料里面往往有重金属铅、汞和镉,这些使用再生塑料与金、银粉制成的包装内,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与重金属。

食品包装可能藏“毒”,虽然不少老百姓明白包装的重要性,但到底什么样算合格,却有很多人搞不懂。他们选择包装的标准是看印刷是否精致、干净,那种一看就比较粗糙的包装食品是绝对不会购买的。

食品安全包括原料的安全、添加剂的安全、食品包装的安全、标识的安全等,所以食品不是一个单一的一部分安全就行。消费者在选购食物时,由于食品的气味和包装的气味容易混淆,仅靠人的感官很难辨别外包装印刷污染问题,监管部门应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根据法律将食品安全贯彻到消费者的生活中。

由于厂家送检的外包装一般都是“素身”的,如盛食用油的塑料桶,检验合格后厂家才印刷商标,而塑料是比较容易渗透油墨的。这些食品进入市场以后,即使发生问题能够被检验出来的机会也小了很多。何况还有很多地下工厂根本不送样检。因此,对消费者来说,食品外包装印刷污染的危险随时存在。

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感官标准:察颜色不要选购外包装印刷模糊的食品;用手搓印刷清晰的包装袋,发现容易脱色的不要选购,因为该包装的质量和材料都不好,存在不安全因素;闻气味发现食品包装袋发出刺鼻和恶心的味道就不要购买;最好使用白色塑料袋包装食品,尽量不使用红色和黑色的塑料袋。因为有色塑料袋有可能是使用回收再生材料,或者是使用未经去污染处理的天然材料及其粗加工品生产,容易失效变质、霉变或被污染,进而污染食品。

很多消费者在挑选礼品的时候,非常注重礼品的外包装。去年中秋节前,销量最好的月饼是一种带金色月饼托、包装盒上面装饰了银色玫瑰的月饼礼盒,看上去非常上档次。但业内人士透露,这类在包装盒上看似精美的装饰,可能是使用再生塑料加入金粉和银粉制成的。而这些再生塑料来源复杂,有些甚至来自于医疗垃圾、农药瓶等,这样的包装材料容易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与重金属。

再生塑料的主要成分聚氯乙烯是一种有毒的化工原料,国家明文规定不能用在食品包装上。购买包装食品时,消费者不应该被鲜艳的外包装所迷惑,因为一些包装精美的盒装食品,其包装含有毒性物质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盒装食品一般在冷库里存放的时间比较长,并不新鲜。消费者购买食品时,最好将包装盒对着阳光或者灯光看看,如果发现有明显的杂质、黑点,或者颜色不均匀,就很可能是用再生塑料做的。此外,也可以闻一闻包装有没有刺鼻的气味,有上述情况的塑料包装食品,消费者千万不要购买。

面对食品包装的问题,监管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让包装的食品健康。强力的监管方能让不法商贩胆怯,防止不合格的包装食品流入市场,保证食品安全。广大消费者在购物时要多多注意,不要对印刷出来的东西盲目崇拜,警惕各种污染源,自己的人生利益安全要得到保证。另外,作为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要以人民的身体健康为先,然后考虑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状况,其次考虑现阶段国家能够接受的消费程度,能否把科研成果普及、适用到生产和监管环节。

五、礼品盒装劣质保健食品的监管和治理对策

随着市场准入制度和城市监管的严格,劣质有害食品进入城市正规商场、超市出现了困难,由于乡镇食品监管分散,劣质食品经销商纷纷转移目标,将保健食品涌向农村,一时之间,农村已然成为问题食品的集散地。因此,强化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已成为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刻不容缓的任务。

为切实加强对农村食品市场的整治,营造让百姓放心的饮食环境,构建农村食品安全防护网筑牢农村食品安全“防火墙”。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食品安全的投入,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领导的工作体系,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工作职能考核内容,各县对乡镇要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强化县食品安全办公室综合协调作用,建立常设机构,保证有职、有权、有责,切实承担起政府赋予的综合、协调和督导职责。加强乡镇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建立综合工作机构,整合人力资源,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同时健全并加强村级农村食品安全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为补充的监督体系,赋予一定的工作责任,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改善检测设施,完善监测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力度和对假冒伪劣食品的打击力度,保证食品采购源头的安全。

失去了市场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这些劣质礼品盒主要销往农村,要通过“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电视、报刊等各类宣传平台,进一步加强对经营者、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群众食品安全知识水平,让消费者不再购买,让零售商不再经营。加强日常监管首先要靠指导,工商部门对新进入食品经营的人员提前给予经营指导,指导其什么能经营,什么不能经营;其次创新服务,通过监管人员与经营人员实行联络制度等方式,加强对食品经营的日常指导,鼓励经营人员在具体经营活动中进行咨询;监管前宜建立食品运输车船申报备案制度,对通过运送食品的车船实行到工商部门备案的制度,将开展物流配送的车船纳入工商监管范围;加强对食品生产厂家、食品批发商的信用采集,对违法生产经营的生产厂家和商家进行重点监管,加大处罚力度,震慑不法厂家和经营者。加强联合查办案件的力度,建立不同地域的工商、不同部门联合查处机制,实行对违法企业抄告违法所在地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和公示制度,有效遏制劣质礼品盒生产源头。

积极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消费维权机构的建立,将工商、卫生、质监等主要监管部门列入此机构,以保证及时受理和调处消费维权纠纷。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推动、部门规范、市场运作”的方针,把城市的现代物流管理方式引入农村,在乡镇建立连锁超市,切实规范农村食品流通秩序。统一规划建设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打破部门、行业和区域界限,形成布局合理的食品安全检测网络。重点落实好信用信息披露制度,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建立黑名单并广泛公示,使守信得到激励、失信受到惩戒。有关部门要正确引导,加强对有关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鼓励农村食品的生产经营者自主经营,优势互补。

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始终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凡是进入市场的食品,特别是进入城乡接合部、农村的食品,执法人员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批准文号、有效期、保质期,确保群众吃得放心。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公示制度,加强对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力度。健全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及时将不合格食品的名单等情况公布于众。积极发挥人大政协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群众举报监督的作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营造专项整治浩大声势,曝光典型案件。建立食品卫生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加大专项整治和打假力度,进一步确保农村市场的食品安全。按照环节监管的原则,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管工作。

引导农村消费者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购买、食用劣质食品,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使广大消费者能够辨别常见的劣质食品,断绝劣质食品的市场需求,从消费终端消除农村食品安全隐患。充分利用农村围墙、乡镇政府公示板,通过刷写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编制黑板报等群众普遍容易接受的方式,并可针对农闲季节、节假日等时段,集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聘请专业人员讲解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农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坚持边监管、边培训的原则,加强农村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积极发挥农村监管人员作用,开展经常性的动态宣传。在农村学校,要安排一些食品安全知识讲座,教育学生从小知晓有关知识和常识,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六、结束语

食品包装通常是指装食品的容器、包装材料或者直接接触食品的物品等。在很多国家的观念中,食品包装安全等同于食品安全,我们国家也是一样。但相比直接吃进嘴里的食物,食品包装的安全性还是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偷工减料,甚至使用被禁材料,且警示语标注不够醒目,比如爆炸的罐装可乐,很可能是由于罐壁过薄,导致受压过大而爆裂;另一方面,多数人不重视食物包装隐患,消费者对包装上的产品内容说明也不太关注,除了看看是否破损外,对于企业食品生产许可QS标志、注意事项,甚至生产日期全都忽略了。目前我国在城市形成了较为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但在农村地区还存在大量“监管盲区”,甚至不少农村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为确保农村食品安全,政府部门应联合开展“农村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惩制售假劣食品的不法商家。从长远来看,则要通过体制创新,改变农村基层食品执法部门监管无力的局面。近期媒体披露接二连三畅销农村的礼品盒装劣质保健食品安全事件敲响警钟,再一次让公众意识到,在追求“吃得放心”上,包装与食品的表里如一,质量安全是多么重要的一环,值得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猜你喜欢
劣质食品包装保健食品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山地盛果期劣质枣树改接换优关键技术
食品包装机械的自动化技术
昆钢2500m3高炉使用劣质焦炭生产实践
减肥类保健食品中25种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UPLC-DAD快速筛查
最适合胖人去脂减肥的保健食品
直销保健食品业务迎来利好环境
低产劣质枣园高接改优增效技术
劣质眼镜对眼睛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