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3-04-10 15:05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文明特色

曾 峻

(上海行政学院,上海 200233)

一、理解当代中国:一个新视角

对当代中国的理解与思考,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系统外,首先当推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以复兴国学为代表的文化思潮。文化思潮及其所代表的分析视角的意图在于:其一,提供解决现代化问题的思想资源。在一些人看来,发展中之所以存在各种弊病是“官方意识形态”式微的结果,因此无法靠“官方意识形态”来解决;另一些人认为,这些弊端的产生是西式现代化的结果,因此无法靠“现代”理念及相应的制度安排来克服。其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些人把中国崛起归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胜利,将传统解释为中国发展的变量。

文化视角当然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因而也有其合理性一面,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一是具有比较强烈的“向后看”情结。将传统文化与其存在的土壤分离,企图以过去的理路来克服当下的问题,显得苍白无力。二是没有意识到文化的两面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笼统主张回到传统,无助于正视自身缺陷,更会让负面文化借尸还魂。三是自我封闭倾向。过分强化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容易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主动吸收外部先进文化。

对于文化分析的局限性,我们在政治措辞上有所提示。正式文件在谈到传统文化时,无不在前面加上“优秀”二字。党的十八大报告讲的是“建设优秀传统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都特指其中优秀的、带有普适意义的内容。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十八大报告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文明发展道路等与文明有关的概念反复出现。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有鲜明的文明指向。因此,有必要从文明的角度透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用文明分析视角替代文化分析视角,有四个优势。第一,文明直接指向文化中优秀、积极的一面。文化与文明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个复杂的学理问题,中外讨论汗牛充栋。但有一点大多数人都认可,即文化有优秀、糟粕之分,文明则侧重其中优秀的成分,在中文语境下更是如此。当人们使用“文明”时无疑指的是历史-文化中的光明、积极的方面,而不会联想到贞节牌坊、鸦片、裹脚布之类的东西。第二,文明与特色相呼应。我们之所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用“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同样是因为特色带有价值判断,代表的是“事物的最优存在方式和最优演化方向”,而特点是个中性概念,仅是事物各种属性的概括,这种属性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①因而,贫穷落后、两极分化、人治特权、环境污染等等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相容。第三,文明是一个具有更高诉求的概念。文明不单指建筑、风俗、文艺、行为等外在的、表层的东西,更指向制度、价值、思维方式等深层的东西。文明建设的最高境界是制度、价值和思维方式的完善与优化。从这个意义讲,文明含有对现实状态的超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第四,文明提供了认识历史和社会进程的“望远镜”。文明分析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能够跳出一时一地的限制,从大时空来认识社会变迁。或者借用黄仁宇的“大历史”概念,以百年、千年为单位来看待我们今天正在做的事情,就会发现新中国以来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都与中华文明的再生再造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文明角度来理解当代中国的变革,在学术界已不是孤例。英国学者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在2009年出版的《当中国统治世界》中指出:“中国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民族国家,而是一个文明国家,而且是一个大陆文明。”②马丁·雅克指出,因特殊文明的影响,中国发展路径和方向选择会吸收西方的要素,但最后结果决不是西方模式的翻版。张维为则更倾向于把中国看做一个兼备“文明国家”(civilization-state)与“民族国家”(nation-state)长处的“文明型国家”(civilizational-state),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巨大整合能力。③当然,关于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还有许多值得讨论的地方:中华文明的哪些特质影响了我们处理文明关系的策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哪些方面勾勒出新文明取向?新文明对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贡献何在?从哪些方面可能会超越或重新塑造现有的中华文明?塑造新文明还需要跨越什么障碍?对此本文将作初步的回答。

二、开放包容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

当20世纪90年代文化热在中国兴起的时候,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说”。“文明冲突说”的主旨是,21世纪国家间冲突将被文明间冲突取代,具体表现为儒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等非西方文明可能联手对抗发达国家所代表的西方文明。④2001年美国发生的“9·11事件”似乎印证了亨廷顿的预言。对照中华文明演进历史,我们会看到,具有自恋倾向的“文化派”背离了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带有西方对抗思维色彩的“文明冲突论”更缺乏对中华文明基本品格的认识。因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壮大得益于吸纳、整合其他文明中有益成分,而非固步自封、对抗对立;中华文明的特色在于它的“合金性”⑤,而非单质性。

从发生学角度看,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是多个族群、多种异质文明相互作用的产物。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先后出现过“西来说”、“中原中心说”等观点,现在则普遍接受“满天星斗说”,即距今6000年前后,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分布在各处。这些不同区域的文明是怎样汇聚在一起形成中华文明的呢?途径是互动。第一个层次是区域文明的互动,尽管有时采取战争形式(如黄帝、炎帝、蚩尤之间的征战),但最终融合为一种文明。第二个层次是中华与周边甚至更远的文明之间的互动。考古发现,早期遗址中的小麦、绵羊、山羊等物种来自中亚或东亚。这说明中华文明虽然是独立起源的文明,但中华文明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在它刚开始形成时就已存在。⑥中华文明的生成方式也影响和决定了它的思维方式,这就是多元一体、兼容并包,在不同事物(文明)之间求得平衡,不采取极端的排斥行为。

中华文明内部和外部之间的互动、融合贯穿于中国历史的始终。从内部看,是北方与南方、东部与西部的交流融合;从外部看,是华夏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流融合。互动融合发生在分裂战乱年代,也发生在统一安定的年代。DNA检测表明,中国北方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血缘相近的程度超过了北方汉族和南方汉族,而南方汉族和南方少数民族的血缘接近程度也超过了南方的汉族和北方的汉族。⑦这说明,无论南北方汉族都与周边少数民族有深刻的渊源。从汉代开始,中华文明与更遥远的文明发生联系。东汉以后,源自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经过数百年传播,最后形成本土化的禅宗,并奠定儒、道、释三位一体新格局。从唐代开始,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和中华文明开始交流和融合。

需要指出的,中外文明的交流不是单向度的同化,外来文明在中国化的同时也“化”了中国。外来文明为中华大地带来了不同风格的服饰、食物、建筑、艺术、习俗,极大地开阔了华夏民族的眼界,它们还从更深层次的方面弥补了中华文明原有的不足,促进了中华文明的成长。印度文明的引入,使中华文明拥有了更多思辨和超越尘世的成分。伊斯兰文明则将历法、数学、医学等传播到中国,促进了中国自然科学知识和技艺的增长。一部中华文明发展史告诉后人:一种文明也好,一个社会也好,只有不断注入新的元素,只有不断实现新的综合,才能始终保持生命力。

从元代开始,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出现更直接更全面的接触。在最初的年代里,相对于依旧处于封建割据状态的中世纪欧洲,中华文明显得从容自信。随着欧洲思想革命、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展开,西方文明显得越来越强势,而中华文明则显得越来越不自信。特别是到了明清两代,当政者更是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失去主动吸纳、转化西方文明的可能。鸦片战争后,在遭遇一连串失败之后,中华民族逐步“开眼看世界”,思考西方为何强大、古老的中华文明如何获得新生。思考和采取的举措渐次深入,由物器而制度再文化,逐步触及到中西文明的本质差异。其间虽然有本土文化劣根论、全盘西化论等偏激主张,但揭示出一个不争的事实:传统文化与制度体系有缺失,在开放、竞争的格局下更显得捉襟见肘、孱弱无力。所以,必须向强势的西方文明学习,“师夷长技”方能“治夷”,方能保障民族生存,延续中华文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都是希望通过引入新成分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遗憾的是,尽管中华文明遭遇到西方文明后意识到要完善自己,也意识到需要吸收西方文明的养分,但在如何使二者结合起来的问题上探索得不够,不断出现的内忧外患也使人们无法从容地思考和实践,结果是囫囵吞枣,或煮成一锅夹生饭。中西文明的结合或中华文明的再造,是需要后人续就的工程。

三、从“纯金型”社会主义到“合金型”社会主义

如何使中华民族走出近代的困顿,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近代中西之辩转换为资社之辩。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在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但在第一个30年里,由于受教条主义、苏联模式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中国致力于建立的是一个纯粹的、与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和要求尽可能一致的社会主义,凡是与此不同的东西都视为“杂质”剔除。这种“纯金型”社会主义表现在诸多方面,以中央指令性计划取代市场,追求“一大二公三纯”,追求社会的整齐划一,强化集中集权化的治理体系。与“纯金型”社会主义相伴随的是“一化”倾向:一体、一元、一统、一致、一律、一边倒。在这种“纯金型”社会主义格局下,西方社会的东西不加区别地被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因而遭到排斥。虽然这一时期的种种努力,改变了近代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在不少领域也取得了骄人业绩,但因基本理念和做法超越国情,所以难以继续维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把开放与改革一同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两个轮子”。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邓小平作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判断,他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⑧自此,对外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美国学者傅高义指出,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转型,是“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邓小平的全部工作都受一种深刻信念的指导,即采用世界最先阶段科学技术与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将给中国带来最大的进步”。⑨

中国的开放犹如中国的改革一样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就轨迹来看,最初是“点式”开放(经济特区),后来是“线式”开放(沿江沿海地区),最后是“面式”开放(以加入WTO为标志)。就内容来看,最初是资金、技术,后来是管理、人才,最后是机制、理念。就结果来看,开放不仅使中国利用了全球经济资源,而且反过来促进了内部各方面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上了鲜明的时代色彩、国际色彩,也使我们在与世界文明的互动中找到了突破自身瓶颈的灵感与思路。

在经济领域,建立市场体制,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在所有制结构上,强调公有制经济主体主导作用的同时,坚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分配形式上,强调按劳分配原则的同时,允许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参与分配。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强调并优化“有形之手”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这只“无形之手”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在政治领域,发展民主法治,促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坚持基本政治制度的同时,着力健全法制、体制、机制,提高政治运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在权力问题上,在继续重视思想教育和自律功能的同时,更加重视构筑严密的权力防控体系,用权利(选举权、监督权、表达权、知情权)来制约权力,用权力来制约权力(权力三分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用公开透明阳光来避免权力发霉变质。

在文化领域方面,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作用的同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核心价值,既体现出社会主义价值诉求,也体现出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理性意识、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则正改变着全社会的思维结构和思维方式。

在社会领域方面,鼓励社区、社会自治,建构政党、政府、社会、公众各司其职的新型社会管理格局。在社会动力上,兼顾公平与效率,既鼓励先进、促进发展,又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一方面,通过提高效率为实现社会公平打下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权利公平、规则公平、程序公平来增强经济社会活力。

总之,借助开放,通过吸收现代文明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金”特点越来越显著。⑩通过创新融合和转换而形成的这种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精髓与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人类文明成果结合起来,铸造一种既体现社会主义价值又体现现代文明共同法则的新型社会主义形态。

现阶段的社会主义之所以必然是“合金”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制度成熟度,与理想型社会主义相比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放下身段”,虚心学习并主动拥抱一切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合金型”社会主义的形成也提示我们,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决不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更非传统文化的简单回复。恰恰是因为面向时代、面向世界吸纳了人类文明的新鲜元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在各方面展示出活力。学习借鉴、开放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在人们热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强调这一点尤为重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效应

1918年,列宁曾提出一个发展社会主义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总和=社会主义。⑪他认为,社会主义只有吸收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先进的东西,才能使自己强大起来。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实践的正是列宁当年概括的“加法”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政府+市场+社会,公有制+非公有制,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基层民主,教育+制度+监督,自律内约+他律外约,组织选任+竞争性选拔……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列宁的想法贯彻到底,原因就在于它是“中国”共产党,它运用宝贵的中国智慧,直面现实,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在社会主义语境下把中华文明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优秀品格发扬光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的不光是经济绩效和社会生活风貌上的变化,还对中华文明本身作出了新诠释和新贡献。中华文明有许多优点,如自强进取、宽厚包容、中庸和谐、集体主义、伦理教化、实践理性、不尚虚空等等,但中华文明并不完满,如探究精神、创新精神、个体意识、契约意识、规则意识、精确意识相对薄弱,与此相应,理性、自由、法治、民主、参与等在价值和制度实现程度上相对不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跳出了要么封闭僵化要么全盘西化的极性思维,立足中华文明吸收西方文明因素,锻造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传统,是一种文明的合金。从这个角度讲,把发展说成中华文明的结果,只说对了一半,发展同样丰富了中华文明。

比如,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本思想,主张民贵君轻,无论学术的儒学还是官方的儒学莫不提倡尊民爱民。然而,实际情况则大相径庭。统治者想尽千方百计也无法跳出王朝兴衰周期律。牟宗三将这种情况表述为“政道”发达而“治道”阙如,理性有丰富的“作用表现”却没有充分的“架构表现”,于是“内圣”止于道德而无法体现在“事功”。⑫新儒家希望立足儒家精神内核开出“新外王”,增进商业、科技、民主和法治,但如果没有开放姿态,或以文害义“美化”传统,所谓“新外王”不过是纸上谈兵。中国共产党曾面临着类似的困惑。我们强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看作政党和政权合法性的唯一来源。但随着市场化和社会分化加速前行,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感到难以靠道义来维持宗旨、靠说教来管住权力,因而需要权力监督、权力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于是,关注的重心便由基本理念原则和宏观制度架构,转向中观的体制机制以及微观的操作技术。因为只有后两个层面的跟进,前两个方面的优势才能更充分地释放出来。健全的体制机制、科学的操作技术来自哪里?一靠实践探索,二靠学习借鉴。中国共产党逐步找到了解决一个上百年学理命题的办法,从制度文明角度克服了传统制度“做法”和“说法”背离的尴尬。

关于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关系,法国学者雷米·马诸又(Rémi Mathieu)讲得比较公允:“西方人不应该忘记,是中国文明改变了西方的历史,……同样,中国人也忘记了西方带给中国文明,没有唐宋以后尤其明清和近代的西方文明进入中国,中国单靠自己在封闭的国土上独自发展,恐怕难以在较短的时期内走到今天这一步。”“两种文明其实是走了一条相遇、相碰、冲突,而后交合、融汇、学习与交流的道路——这是一条有助于世界文明发展与进步的光明之道。”⑬不过,中国努力塑造的这种新文明的底色依旧是中华文明,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它吸收融合了西方现代文明元素,如同西方文明也会从其他文明吸收有益元素但它依旧叫作“西方文明”一样。

中华文明的再造再生及其展现出来的风貌,可以从上海这座城市身上略见一斑。上海一直以充满活力、亦东亦西的特点享誉中外。上海城市特色的形成得益于两个时期。一是近代。西方人把欧美的物质文明、市政管理、议会制度、生活方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带到东方,使上海成为东西方文明的集散地,使上海成为近现代中国众多第一的诞生地。二是最近20年。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上海再次成为东西文明交汇的重镇,如凤凰涅槃重新焕发生机,成为中华新文明的一个缩影或代表。有学者把上海特殊的城市性格概括为“融合了中国各种地域文化、吸收了包括欧美在内的世界先进文化养分的现代版中华文明”。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在纵向上延续并充实了中华文明,使之不再“仰视”西方文明,而且在横向上提供了处理不同文明间关系的典范。文明绝不像亨廷顿所说的那样,只有冲突这一个宿命。每种文明都应保持自主性,但都需要正视自身不足,向其他文明学习,即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所以,即便中华民族实现复兴梦,也不会像马丁·雅克预测的那样与西方争个高下,更不会“俯视”其他文明,我们需要的只是平等对话与和平相处。

五、新文明塑造:“现在进行时”而非“完成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社会主义,也在发展中华文明。然而,不少人对此并不满意、不认可。首先,发达国家所代表的西方文明依然处于强势状态,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强大,社会相对成熟,制度规范有序。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处于起步阶段,综合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各方面制度也未成熟定型,时空高度压缩下的发展更容易使各种问题并发。在这种背景下,人们自然不自然地会把西方的长处与中国的弱点进行比较,结果自然是灰心丧气。最后,无论社会主义还是中华文明的发展都依然处于过程中,许多领域我们只是明确了方向,或是仅仅破了题还没有完全解题;从西方文明和自身发展中发现的新元素与原有元素之间还只是“物理反应”而没有出现“化学反应”,应然的境界和实然的状态之间还有相当的距离。

合金的发现和锻造是人们反复试验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需要在不断探索、试验中丰富和完善。比如,如何通过结合,实现不同元素的优势互补而不是劣势放大?如何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全新的经济模式?如何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如何平衡民主与集中、公平与效率、稳定与活力?如何处理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有效监督权力,遏制消极腐败?这一连串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作出回答。

1.3.2 综合指标测定 以28℃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指标,计算这3个指标的综合隶属函数值。根据隶属函数值的大小,确定辣椒品种耐低盐性的差异,从中挑选出耐盐性较强的辣椒品种。耐盐隶属函数值X′ij: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方法。

如果不能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种“合金”特点及其所处的“进行时态”,就容易产生理解的偏差。只看到市场经济、非公所有制等因素,则不免得出“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的错误结论;只看到现实政治社会中的某些问题,则不免得出“中国特色封建主义”的错误结论;看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成分,则不免产生“今不如昔”心理;看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性,则不免产生“小富即安”的心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无前人经验可复制,无他国现成做法可照搬,发展这种模式涉及到的内容在广度、深度、强度上可以说独一无二。换言之,我们面临着“三个世所罕见”,即改革发展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世所罕见。⑮因此,不能为已有成就所陶醉,更不能沾沾自喜、盲目自大,仍需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向着理想目标不断奋进。

台湾学者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指出,中国三千年概括为一个文明、两次转型、三种制度。一个文明即中华文明;两次转型一次发生在春秋战国时代,一次发生在近代以来;三种制度是封建、帝制、共和国。他认为,即便顺利推进,近代以来的转型也将持续至少200年,从1840年算起到2040年前后才能基本完成,现在仍处于过“历史三峡”的关口。⑯一次转型需要200年,足见中国现代化之艰难,足见文明再造之艰难。200年的转型中,第一个100年是各种力量竞相登台,最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第二个100年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最后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个100年已过去近三分之二,只要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们距离中国梦的实现就会越来越近。请设想这样一个场景:2049年,当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候,当中华文明实现华丽转身的时候,人们回望今天会发现,当下的实践正是从过去通向未来的征途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注释:

① 秦宣:《理解"特色"要防止四个倾向》,《北京日报》2010年2月22日,第17版。

② [英]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译本,中信出版社,2010年,第161页。

③ 张维为:《中国震撼》,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64页。

⑤ 杨义:《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根》,《光明日报》2009年3月5日,第10版。

⑥ 杨雪梅:《中华文明的源头究竟在哪里》,《人民日报》2009年11月13日,第17版。

⑦ 杨义:《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根》,《光明日报》2009年3月5日,第10版。

⑧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4、78页。

⑨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中译本,三联书店,2013年,第641、642页。

⑩ 曾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金”品格》,《党政论坛》2010年5期。

⑪ 《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20页。

⑫ 参见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⑬ [法]雷米·马诸又:《西方人如何理解中国》,《文汇报》2013年2月5日,第12版。

1

4

○ 熊月之:《上海城市性格是怎样炼成的》,《解放日报》2013年2月22日,第14版。

⑮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9日,第3版。

⑯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36页。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文明特色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特色种植促增收
请文明演绎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漫说文明
中医的特色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完美的特色党建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