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县水利普查工作经验探讨

2013-04-10 05:06:02何红莉
陕西水利 2013年2期
关键词:普查水利专项

何红莉

(安塞县水务局 陕西 安塞 717400)

按照国家、陕西省、延安市水利普查办关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安塞县水利普查结合实际,通过精心谋划,科学组织,强化督查,严把程序,提早部署,严格落实“四级审核制”和“五步审验法”,扎实推进了安塞县水利普查工作有序开展,如期高质量完成了对象清查数据成果审核汇总,并高质量完成了对象清查成果复核修订和上报工作。现就安塞县水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的主要作法和经验作以总结,供各地水利普查同仁共同探讨。

1 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布署,细化夯实责任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为了确保水利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安塞县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任组长,水务、统计、政府办负责人任副组长,财政、林业、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并落实专职工作人员8名。各乡镇也分别成立了由一名副书记或副乡镇长任组长的水利普查机构,协调配合水利普查。

(2)周密安排布署,细化制定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0]4号)的统一安排部署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总体方案》,结合安塞县实际,制定了《安塞县第一次水利普查实施方案》,明确了水利普查目标任务、普查对象和范围、普查的主要内容、普查时间安排、普查技术路线与方法、普查质量控制、普查组织与实施和保障措施等,确保了整个普查工作的有序进行。

(3)组建普查队伍,细化夯实责任。

根据水利普查的主要内容,结合局系统各队办业务,将河湖基本情况普查、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普查、灌区和地下水取水井普查等8个专项普查任务分解到各队办站,组建了6个普查工作小组,每个普查工作小组落实一名正科级领导,配备一名专项普查技术负责人和数名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明确各组的目标任务,夯实各组的责任。即由水利工作队负责水利工程、灌区和地下水取水井3个专项的普查,水土保持工作队和水保监督站负责水土保持专项普查,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负责经济社会用水专项普查,水务局负责水利行业能力建设专项普查,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和河道管理站负责河湖基本情况和河流开发治理保护2个专项普查,水利普查办公室负责空间数据标绘和数据处理工作以及普查的组织协调等工作。

2 广泛深入宣传动员,营造浓厚普查氛围

为提高全县各界群众对水利普查工作的认识,于2011年2月中旬及时召开了全县水利普查工作动员大会,并在每一阶段工作之初召开了动员会议,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利用“科技之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印发了宣传单8000张、手提袋10000个、宣传画500张、纸杯20000个、横幅45条和简报12期。并在2011年12月31日普查节点前后在县广播电视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电视宣传报道,在县城主要街道利用LED电子屏滚动播放水利普查宣传标语。特别是利用富有安塞地方特色的安塞剪纸文化,创作出12幅、200套水利普查剪纸作品,广泛宣传普查工作,为水利普查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3 严把质量关口,数据精确到位

数据质量是普查的生命,质量控制是水利普查成败的关键,是科学、准确和真实获取普查数据的重要保障。在数据获取过程中,为保证基础数据的准确、真实,普查中对数据进行了全过程质量控制、全员质量控制、分级分类质量控制。通过建立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等手段完善质量控制制度,并根据普查各阶段的主要工作,明确了各阶段工作质量控制指标和各普查工作组承担的质量职责,构建了严谨的质量保障体系。

在普查工作中,安塞县采取“先清查、后普查”方式,据实采集数据。坚持全过程,全员质量控制原则,从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控制,把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坚持逐级,分类质量控制原则,明确了乡镇、村组水利普查相关负责人的责任,规定了普查专项业务由水利局、业务归属单位全面负责;坚持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质量控制原则;坚持统一标准,严格执行的原则,尤其是查阅档案所得资料的标准必须清楚,是否与水利普查的标准一致。明确了各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任务及时限要求,注重审核奇大奇小数据,利用人机结合审核,规定了集中会审方法,从村组、乡镇到县三级分专项及综合集中会审,以座谈会形式对数据的来源、依据、填报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逻辑性等方面进行详细审核,同时编写审核报告,有效控制数据质量。严格按照“四级审核制”(填表单位内审、普查员收审、普查指导员复审、普查机构工作人员验审)和“五步审验法”(数据接收审验、计算机审验、分专业详审、跨专业联审、数据终验)层层审核,顺利完成了水利普查清查登记各项普查任务。

特别是在水利工程、灌区、地下水、取水井和水土保持专项等专业性比较强的普查专项中采取了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乡村级普查员为辅的调查方式,确保了普查数据精确到位。基础数据录入人员经过了严格的岗前培训和和技能训练,从普查数据录入方面严格把关,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了数据来之有据。

4 积极探索应对,创新工作方法

安塞县辖7镇5乡,211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1018个村民小组。全县2011年户籍总人口18.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99万人。全县总面积2949km2。安塞县境内沟壑纵横、川道狭长、梁峁遍布,全县有4条大川,沟壑密度为4.7万条/km2。最高海拔为1731.1m,最低海拔为1012m。全县经济主要依靠石油工业。山高、坡陡、沟深的地势环境和特殊的经济结构,使得水利普查工作异常艰巨。在普查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安塞县积极探索应对,创新工作方法。

(1)水土保持专项也进行了清查登记,编制了普查对象名录。

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总体方案》的要求,水土保持专项只普查不清查。但根据安塞县治沟骨干工程数量相对较多的现状,在2011年5月份的清查登记阶段,也和其他专项一样进行了普查登记,编制了治沟骨干工程普查对象名录,为后期的普查登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合理选定和及时调整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

经济社会用水调查用水户数量大,范围广,用水计量设施未普及,台账建立困难。加之部分企业认为用水量调查触及企业利益,不积极配合用水量调查。

在计量设施未完备的情况下,县普查办紧密结合当地各行业实际,合理选定调查对象。在部分调查对象不配合调查的情况下,一方面紧密依靠地方政府及各有关部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出台相关办法等各种手段,及时进行协调和沟通。一方面及时调整了部分调查对象。

(3)统一规范命名,准确定位地下水取水井。

由于安塞县机电井数量多,特别是石油企业工业用水井数量多、密度大,填报过程中仅依靠名称、详细位置等有限信息很难确定实际位置。为便于区分机电井的具体位置,县普查办在机电井命名中,统一增加了用水企业名称,在普查表中增加了经纬度项目的调查和实测,在相关图件上准确定位,直观了解了机电井的分布状况。

5 结语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次普查对谋划安塞县水利长远发展,科学制定安塞县水利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对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和水资源的节约保护意识,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普查水利专项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7:58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 08:41:35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学习调查要“四会”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浙江人大(2014年4期)2014-03-20 16:20:18
水利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