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静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湖北 荆州434000)
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叫真菌性疾病。从临床致病情况看,真菌病又分为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两大类。浅部真菌病主要由皮肤癣菌、念珠菌、霉菌、马拉色菌等感染光滑皮肤、粘膜、手足、头部、躯干、指趾甲、毛发所致,也称为 “癣”。近年来儿童浅部真菌病呈上升趋势。我们对2012年1月到2012年7月来我科就诊并做真菌检查和真菌培养阳性的228例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和原因分析,为预防浅部真菌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预防措施。
228例浅部真菌病患儿中男136例,女92例。年龄5d~6岁,其中5d~3月28例次,4月~1岁66例次,2~3岁73例次,4~6岁95例次。本组病例因均做真菌培养,而培养结果均需在真菌取材、真菌镜检15d后,再来取培养结果,故监护人有充分的时间来完成各类统计资料。
各年龄阶段患儿真菌病临床类型分布见表1。由表1可见,5d~3月患儿患花斑癣、皮肤念珠菌病较多;4月~1岁患儿患股 (臀)癣、花斑癣、皮肤念珠菌病相对较多;2~3岁患体癣、额面癣、手癣的相对较多;4~6岁患手足癣、体癣、手足甲癣明显增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人数增多,发病率增幅,各临床真菌病类型明显增加。可能与患儿生存环境、生活空间、活动范围逐渐变大,接触的人与物逐渐变多密切相关。
浅部真菌病临床类型与致病真菌的关系见表2。由表2可见,各临床类型致病真菌共14种,尤以红色毛癣菌30.5%、须癣毛癣菌20.6%、马拉色菌13.4%、絮状表皮癣菌10.7%、白色念珠菌8.8%感染甚多。这与许多临床真菌文献报告相类似。只不过在本组中马拉色菌感染与其它文献报告相对偏多,与本组病例均是婴幼儿相关。由于婴幼儿体质弱,常常得到过度保护,结果使局部皮肤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改变了局部正常菌群生长的平衡pH值,从而使马拉色菌生长过度而致病。
表1 各年龄阶段患儿真菌病临床类型分布 例次
表2 各临床类型致病真菌构成比 例次
浅部真菌病临床类型与主要致病因素的关系见表3。由表3可见,各临床类型致病因素尤以监护人员因素最为突出,占21.3%。本组病例中,直接经常照顾患儿生活起居并患有各类真菌病的监护人和保姆就有56例,家中其他成员患有真菌病的不在其列。其次是护理不当因素,占18.3%。本组病例中,如鹅口疮、尿布疹、花斑癣等,均是由于奶瓶奶嘴消毒不严,使用过期尿不湿或尿布未及时更换,过度包裹患儿等所致,与监护人缺乏基本真菌常识密切相关。
表3 各临床类型致病因素构成 例次
3.1.1 环境因素 真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真核细胞生物,有真正的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含绿叶素,以寄生和腐生方式吸取营养,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真菌喜爱温暖潮湿,其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2~36℃,相对湿度95%~100%,pH值为5.0~6.5。真菌不耐热,在100℃时大部分真菌在短时间内会很快死亡,但在低温条件下 (-30℃)可长期存活[1]。当春夏季来临,外环境温度升高,皮肤多汗、潮湿,正好适宜真菌的生长繁殖;同时由于气候的改变可影响皮肤和机体功能,所以机会性条件致病真菌容易引发真菌病发生。季节变换,雨水淋湿,地面返潮,长期居住在一楼潮湿环境的患儿,皮肤机体功能降低,发病率就会更高。
3.1.2 外伤因素 真菌病的传染源可以是外源性的,如土壤、植物、腐败植物、水、肥料、皮肤、毛发和甲、食物等,也可以是内源性的,如念珠菌病放线菌病等。自然界的真菌感染则多数为接种感染,如木刺、树皮、鱼骨等可将真菌带入组织而感染[2]。由于患儿年龄小,在正常活动和运动时,因其重心相对不稳、身体行为不协调和对事物预见性差,常常自己造成擦伤、摔伤、刺伤或遭受外来力量的砸伤、挤压伤等,如玩破损玩具、踢毽子或石头、被门或抽屉夹伤手足、穿偏小的鞋子、剧烈运动和急速奔跑时跌倒等均能引发皮肤完整性受损,真菌直接侵入种植体内,从而引发感染。
3.1.3 药物因素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有些对抗生素不敏感的菌 (包括某些细菌及念珠菌等)生长繁殖,形成菌代替现象。亦有学者认为抗生素有直接促进念珠菌生长或使白色念珠菌的毒性增强的作用。长期或大剂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则可影响机体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而使机体的抗病能力降低,从而容易继发念珠菌感染。
3.1.4 宠物因素 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生活习惯随之改变,猫狗等宠物广泛与人类密切接触。患儿以摸抱形式直接接触自家喂养或邻家喂养宠物如猫、狗、兔、羊等造成感染;或者接触病猫狗等宠物留在饲料、家具、衣物、地毯、地板、土壤中等带菌皮毛而导致感染。
3.1.5 护理不当因素 由于患儿年龄小,生活不能自理,完全靠监护人照料,所以患儿的生活质量高低,个人卫生的好坏均由监护人来决定。婴儿期的奶嘴奶瓶清洗、煮沸消毒不严;尿布不洁不干爽、尿不湿过保质期或有污染;过度包裹保暖;各类手术后护理不到位;洗涤剂对皮肤的刺激;床单位和衣裤的污染和摩擦等均可诱发感染。
3.1.6 监护人员因素 在日常生活料理中监护人常常直接接触患儿,如洗头洗澡洗衣服,或直接接触患儿用具,如脸盆、浴盆、毛巾、衣物、拖鞋等。特别是1~3岁患儿会爬会走后,活动空间骤然变大,喜欢用手拿、口咬、足踢各类物品。3~6岁患儿喜欢模仿成人穿成人的鞋子。有少数患儿还给回家来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拿鞋穿。而照看患儿者,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保姆等,自身就有不同程度的各类真菌病 (特别是足癣),天长日久从而造成直接传染。
3.1.7 生活习惯因素 有的小姑娘爱穿连裤袜,不透气,造成会阴部瘙痒,伴有白色分泌物;喜欢在理发店洗头、理发、编辫子 (使用公用梳子、剪子、毛巾),造成头皮损伤,头皮屑增厚,头发部分脱落。有的小男孩喜欢赤脚、或坐或爬在地板、地毯、水泥地上玩耍;汗足汗手,不愿意换衣换鞋袜。有的患儿喜好掏耳朵、掏肚脐、揉眼睛、挖鼻孔等。还有的把成人用过的指甲剪未经消毒就直接给患儿剪指甲;把成人的衣物与患儿衣物同洗。这些因素均可引发交叉感染。
另外真菌感染还与患儿胖瘦、出汗和活动程度,监护人受教育水平高低,城市农村居住条件优劣,家庭经济状况好坏,家族性遗传因素与否以及ABO血型系统[3]等也有一定的关系。
浅部真菌病给患儿带来很大痛苦,轻者瘙痒,寝食不安,哭闹不休;重者瘙痒抓破后合并细菌感染,或真菌传染到身体的其他部位造成继发感染,甚至可引起疼痛或败血症,其后果严重。头癣尤其是黄癣、脓癣,不及时治疗,病情发展到全头部,可以引起头皮大面积瘢痕和不可逆永久性脱发,造成终生残疾;皮肤粘膜念珠菌病,可以感染肺部和脑膜,引起念珠菌性肺炎和念珠菌性脑膜炎,危及生命。由于患儿年龄小,无法表述或无法表述准确,加之监护人对真菌病知识的缺失,认知不足,故而常以为患儿的皮肤红肿和瘙痒是感染或过敏引发的,便自行在家处理,误涂一些消炎或含激素的混合型软膏等,使原本边界清楚,炎性明显的红斑皮损部失去典型表现,甚至面积扩大;或因瘙痒抓破后致皮损浸润增厚,成苔癣样改变,造成疾病延迟愈合。
3.2.1 消灭或远离传染源,切断或阻绝传播途径 对于病猫病狗等动物,一是要协同兽医对病畜进行防治处理,必要时深埋或焚烧,二是要将病畜所接触过物品如家具、地板等要用消毒液擦拭,病畜专用物品应全部焚烧。对于患有真菌病的监护人和保姆,不应当再直接或间接的去接触患儿。对患儿污染过的衣裤、帽枕、鞋袜、被服、玩具等物品,应进行晒、烫、予煮、熏等消毒处理;对病变头发、病变处的脱屑结痂分泌物等,应进行焚毁;对甲剪和理发用具等可用火焰或煮沸消毒处理。甲醛、石炭酸、碘酊和过氧乙酸等化学消毒剂均能迅速杀灭真菌。
3.2.2 合理使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 若患儿病情需要较长期使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严密观察发生各种真菌病的先兆。定期检查痰、尿、粪等。若发现真菌病的先兆 (皮肤变色、粘膜变白、头发变疏、甲床变厚等),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真菌检查以予确诊,不可自行在家盲目用药,以免影响真菌检查的真实结果,或造成病情加重延误愈合。
3.2.3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督促帮助患儿勤洗手勤换鞋袜 (特别是户外活动回家后),不与他人共用脸盆、浴盆、脚盆、毛巾、枕巾、鞋袜、衣帽、梳子和耳勺等。对于多汗患儿尤其是肥胖多汗患儿、外伤以及各种手术后患儿的皮肤皱褶及受压部位,应经常擦洗,及时更换床上用品及衣裤鞋袜,衣物要严格分开洗涤,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透气。
3.2.4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监护人要随时看管和教育好患儿,尽量保证患儿不要去玩危险游戏和损坏了的粗糙的尖锐玩具,不要用脚踢坚硬物品,不要去雨水或污染的积水中玩,不要穿偏小的鞋,不要将手足伸到狭小或活动的缝隙间等,远离致病源。患儿疾病期间,最好不要去上幼儿园,也不要与邻居小朋友游戏,尽量不去公共场所,避免发生交叉感染。若不小心造成损伤,应立即对创面进行清洁、消毒、包扎处理。若避免不了水的污染,回家后应及时用肥皂清洗头发和皮肤,特别是双足趾间和甲缝,要多次用肥皂清洗,以免污染物残留其中引发感染。
3.2.5 增强机体免疫力 积极治疗诱发真菌病的原发疾病,如过敏性疾病 (皮炎、湿疹等)、感染性疾病 (肺炎、肠炎等)及需进行各类手术性疾病 (骨折、疝气、肠扭转、肠套叠等)等,逐渐恢复生理屏障的防御能力。
3.2.6 做好真菌病的宣传工作 全面宣传真菌病的卫生防预知识,在候诊区墙上张贴各种彩色图片,如头癣、甲癣、体癣、股癣、手足癣、花斑癣、鹅口疮、尿布疹等,发放多种介绍真菌疾病及防治知识的小册子,让来我院皮肤科就诊的患儿及其家属一目了然,2~6岁的患儿都可以自己对号入座,图文并茂的宣讲使他们记忆深刻。从而真正提高对真菌病的认知程度,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1]张学军 .皮肤性病学 [M].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
[2]倪容之,刘玉峰 .现代皮肤病治疗学 [M].2版 .北京:人们军医出版社,2005:274.
[3]奥多姆 .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 [M].9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