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燕
保定市世澳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0710 00)
人类生存环境的演化,存在着这样的时间序列及其相应的形态∶史前时期的聚落,农耕文明时代的村庄、集镇、城市,工业文明时代的村庄、集镇、城市、城乡一体地带,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村庄、集镇、城市、城乡一体地带,以及后工业文明之后的远景。这些不同时代下的聚居环境构成了所谓人类聚居环境的拓扑形态,它具有十八种要素,从聚居背景来看,包括资源消耗、聚居地点、聚居环境;从聚居活动来看,包括生活方式、交通联系、时间尺度、时间分配、空间尺度、空间分配、时空观念、理想追求、价值取向;从聚居建设来看,包括建设规模、聚居单元、聚居布局、聚居密度、建造材料、建造方式。
在聚居建设方面,建设规模∶由于人口的增长以及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到一定程度之后停止增长,这与人的认知能力、活动能力有关。由此可知,一定的建设规模是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不能盲目求全求大。聚居单元经历了氏族、血缘家族、家族、家庭、邻里的发展过程,逐步从血缘关系转向地缘关系。目前大多数国家处于以核心家庭为主的阶段,但由于安全、归属的心理需求,人类寻求和谐、亲和的邻里单元。聚居布局存在着有趣的周而复始的循环∶集中(始前文明)→分散(农耕文明)→集中(工业文明)→分散(后工业文明)。聚居密度∶现代高于古代,城市高于乡村。但是,我国城市人均用地面积从古至今,大多在100 m2左右,大城市不到100 m2,中小城市超过100 m2,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均用地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建造材料∶人类构筑自身的居住社区的材料,已从泥巴、茅草、木材等自然材料,转变为加入了人工劳动的砖、瓦等人工材料,进而转化为玻璃幕墙、珐琅板、铝合金钢板等高科技材料。材料性能越来越好,并呈多样化趋势。建造方式∶从肩挑背扛的人工方式转化为系统化的机械施工方式。建造速度加快,建设工期缩短。
利用自然资源有高技术和低技术之别。对于时髦的高技术人们也许并不陌生,诸如3 000 m的高层、宇宙太空城市等。那么所谓低技术又是什么呢?聚居环境的低技术就是前面提到的对自然风向、阳光的利用,这是一种常规技术。如一屋坐北朝南,门前有水流过,多少年后,河床移动,门前的土地就增加了。遵循这种自然的空间规律,利用自然资源,这就是常说的“风水”。风水本质上是建筑界最为典型的低技术应用。古代匠人往往借助于风水来追求建筑的节能、城镇的通风和环境的顺畅,而现代的建筑规划师几乎把这些低技术忘得一干二净。对于21世纪的聚居环境建设来说,提倡应用低技术意义极为重大,生态化的手段往往与低技术相对应,而高技术一般都是人工性的、非自然化的。
当然,面向未来,开发应用低技术并不意味着完全回到古代,这里有一个低技术与高低技术相互结合利用的现代课题。比如利用烟囱的拔风原理形成气流,进而用气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在沙漠地区数平方公里覆盖一片玻璃,阳光照射在玻璃上,把下面的空气加热,中间有一个拔风的烟囱,里面的空气假设能加热到80~90℃,所形成的快速气流足以发电,根据这一初步的试验结果计算,假设中国只要设立一处这样的电站就足够人们使用了,玻璃覆盖面积1 000 km2,可设在新疆的沙漠地带。这是高技术还是低技术呢?其基本能源来自阳光,但与高技术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又不同,它利用的是最传统的烟囱,其原理应是低技术,但它里面的发电机机械还是高技术的。高技术与低技术相结合,必将成为21世纪建筑界的导向。
我们走到这样的城市一定会叹息,有历史文化的建筑都拆除了,有历史文化的环境都改变了。为什么不保留些都市村庄而改建公园呢?公园并不仅仅有树有花就行,它更要讲文化,公园应该是文化的储藏库,游乐历史的根据地。把西方不过数百年的文化拿过来,自己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却丢失了。
从绿化的角度来看,为什么现在没有大树?这又是一个导向性问题,原因之一是千篇一律地学大连。其实学习他人也要结合自己。我以为北方城市更需要阳光,而南方城市则相对多需要阴影。在南方,人们户外活动大多在炎热的夏季和秋季,需要阴影遮挡灼热的阳光。在北方,相应的季节,则需多些阳光显得温馨。除了气候生理要求外,环境绿化,究其根源,最终也在于文化。欧洲是牧羊文化,需要草地,喜欢草地,我们中国江南就不同了,肯定不是牧羊文化,如果也以草皮为主,就没有自己的文化了。就拿上海外滩来说,表面上是一个绿化问题,实质上是历史文化环境保存问题。外滩改造之前,林荫繁茂,在江水、树木映衬下的各式沿岸建筑显得很漂亮。改造之后,一边是孤零零的建筑,一边是光秃秃的驳岸,夏季和秋日的曝晒自不必说,更成问题的是,丢失了近百年的文化积累,中外同行无不为之叹息。人们不禁要问,新外滩为什么不保留原有的大树?原本种大树的地方为什么成了停车库、小商店?这里能说仅仅是设计、改建上有问题吗?我们的观念是不是有偏差?
总而言之,以新的角度审视当代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的种种问题,寻求有效的手段,确立崭新的建设观念,从而创造良好的聚居环境,这是我们今天对人类聚居环境进行研究与实践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