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荣良,赵镇艳,赵 乔
(荣成市水利局,山东 荣成 264300)
在历时3年的水利普查中,荣成市的水利普查数据质量得到省普办及国普办的认可。在山东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清查阶段总结会议上,荣成市作为全省唯一的县级市先进典型进行了交流。2011-09在江苏省太仓市召开的全国水利普查工作会议上,荣成市又作为全国2个县级市之一作了典型经验交流。
水利普查数据质量控制,贯穿于水利普查数据采集处理全过程。水利普查数据采集处理可分为数据采集、表格填写、数据录入、汇总分析4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数据处理工作内容不同,工作方法也不同。
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实施方案》,基础数据采集技术路线分为外业和内业2类,主要有现场测量、档案查阅、DEM提取、遥感分析和估算推算等形式;对于县一级水利普查部门来说,主要是现场测量、档案查阅和估算推算。如各种普查对象的位置坐标、高程、用水量等数据通过现场测量获取;普查对象的各种设计资料、信息等则是通过档案查阅方式获取;部分无法安装或利用计量设施进行记取的用水量、小家禽数量等则是通过估算推算获得。
普查员通过各种途径采集的基础数据中,一部分要填写到水利普查表中,然后录入到水利普查数据管理系统中;另一部分标注到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中,两者之间通过水利普查对象编码建立联系,以保障2种数据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因此要求进行现场测量的普查员具有一定的测量专业素质。由于规模以上机电井表格数据涉及测量、机电、水利等多个专业的知识,基层水利普查员的测量知识较少,业务知识不全面,而且普查对象较多,要求必须做到普查对象不重不漏,对普查员来说具有较大难度。
各类水利普查对象的指标较多,涉及多个专业门类,对填写和审核表格的人员要求较高,需要具有一定专业背景。根据水利普查的“在地原则”,每个普查单元对象的普查数据由所在地的普查员采集后如实填写。
基层水利普查员文化程度不一,对普查业务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对部分普查表的填写及审核具有一定困难,如对位置坐标超出行政区范围、取水口水泵取水能力小于实际供水能力、地下取水井的水泵扬程小于井深等错误数据不能及时审核发现。
水利普查对象众多、指标复杂,指标描述形式多样,普查数据录入是通过人工录入方式完成。这一过程的关键因素是录入人员,虽然可以通过培训提高录入人员水平,但是受时间及人员素质的限制,通过培训改变有限。普查方案虽然要求有一定比例的复录对比来提高录入质量,但因为普查数据量巨大,复录项目也具有随机性,效果不理想。
此次水利普查对象指标涉及门类多,录入人员需要具有各专业知识,否则极易对表格中数据产生错误理解而导致录入错误。
县级水利普查机构应对本县汇总表与本水利普查区既往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于发生较大差异的水利普查区应找出原因,并给出合理解释。
在汇总分析阶段,数据审核需要各个不同专业的普查人员共同进行,要求普查人员具有水利工程、水资源管理、经济、统计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同时对本县(市、区)基本情况也比较了解。
荣成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2010-09即按照上级普查部门要求成立普查机构,选调高素质专职普查人员,成立水利普查专门办公室,拨付充足的普查经费;同时市政府将水利普查工作完成情况列入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目标责任制百分考核体系,全力推动全市水利普查均衡发展。
为有效开展水利普查各项工作,荣成市建立健全了水利普查的相关制度,保障数据质量。明确每个环节的数据质量控制要求和标准,完善普查数据质量检查和指导方法,将数据质量控制落实到每个岗位,使每个普查员在每个普查环节都有压力感、责任感。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水利普查,荣成市通过媒体报道、发放材料、上门宣传等方式开展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活动,真正让市民了解水利普查,支持水利普查,甚至参与到水利普查中。此次水利普查,荣成市真正做到了普查数据客观真实,有据可依,没有出现一件干预、阻碍水利普查工作,任意更改、篡改、瞒报或者伪报水利普查数据的现象。
此次水利普查是第一次开展,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荣成市曾多次前往先进县市学习取经,同时与本市的统计、环保等部门沟通,借鉴其他普查的先进做法。针对水利普查各时段的任务,荣成市早动手、早准备、早布置,每个节点的任务都能做到有的放矢。如在清查阶段就提前制作草表对需要进行普查的对象进行基本情况登记,对2011年实灌面积、用水量等数据在年初培训时已统一布置,要求普查员进行详细登记等。
水利普查数据涉及较多的专业知识,通过简单的文字讲解,基层水利普查员很难全面掌握。荣成市采取室内业务传授,现场技术讲解的做法,及时让每个普查员掌握每个阶段环节的各种数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水利普查数据很多来源于档案资料,荣成市水利局一贯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各种资料齐全详细。如较难查找到资料的塘坝、灌溉用水大口井等工程数据,在荣成市水利局档案室均可查阅到完整的设计资料。部分普查对象的资料数据,由于年代久远,或与此次水利普查的统计方法、分类方式等有所不同,造成了档案资料、统计年鉴、各种年报等与现实情况不符的情况。荣成市面对这部分数据,实事求是地进行填报,并及时向上级普查部门进行说明,确保普查数据来之有据,真实准确。
经济社会用水量的获得也是困扰基层水利普查员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荣成市历来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不断更新水资源监控设备,对部分取水量较大的取水口及机电井安装远程监控设施,实现在线监控,对其他自备水源均安装符合要求的计量设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用户与农村自来水用户基本实现一户一表。获益于这些日积月累的基础管理工作,使普查员能够相对轻松获得每个用水户的用水量数据。
水利普查工作量大、任务繁重,需要大量的普查人员参与。按照方案要求,荣成市共计有近1 100名普查员参与水利普查。水利普查对象之间有关联性,普查数据具有一致性,数据上报具有很强的时限性,要求普查员必须同心协力,兢兢业业做好普查工作,认真对待每个普查数据。
荣成市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务工收入较高,而水利普查对象多、数据杂、费时费力,农村普查员普查误工补助相对较少。但是荣成市基层水利普查员具有对水利普查工作的热情和敬业精神,踏踏实实地开展普查工作,没有计较补助的多与少,圆满完成了各自分担的水利普查工作。
普查对象的坐标数据采集,水土保持调查的野外描绘必须深入实地精心测绘,荣成市的空间标绘及水土保持野外描绘一次性通过了上级普查部门审核。荣成市具有大量的灌溉用水大口井(规模以上机电井),进行坐标测量时正值数九寒冬;水土保持野外调查专项,调查单元多位于山丘区,同时正值8月酷暑,蚊虫较多。但是所有参与专项普查工作的工作人员,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所有野外测量及野外描绘工作。
数据质量是水利普查的生命。荣成市在全体普查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控制普查数据,获得高质量的普查成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水信息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