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农田水利管理总站
灌区信息化是灌区现代化的基础,是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012年省农田水利管理总站开展了灌区信息化建设调研,认为灌区信息化建设对黑龙江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现代农业发展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我省从2000年就开始探索和实践灌区信息化建设,在全国各兄弟省市中开展较早,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台账式数据信息平台建设阶段(2000年至2003年)。自2000年我省开始着手319处大中型灌区GIS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2002年完成,成为全国第一家把大中型灌区全部建立信息数据库的省份,实现了灌区数据信息从书面记录向电脑平台数据库存储方式的转变,彻底改变了我省灌区管理模式,为灌区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同年,我省又建立了黑龙江省灌溉信息网,为大中型灌区GIS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公共平台,同时也是我省未来灌区信息化中心的布局平台。
第二阶段,灌区信息化试点建设阶段(2003年至2007年)。2003年,我省龙凤山灌区和兴凯湖灌区成为水利部第一批和第二批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单位。项目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开工建设,建立了信息中心站和分中心站、信息通信和广域网连接设施、主要取水口视频信息采集站点、支渠进水口水位采集站点、雨量观测站点、气象观测站点和田间土壤墒情观测站点等硬件设施,完成了主要取水口视频图像监视系统、渠道进口水位采集系统、雨量信息采集系统、气象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和土壤墒情信息采集系统等配套软件平台。真正实现了我省灌区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为我省灌区信息化全面铺开奠定了科学性、实践性、先导性的基础。
第三阶段,灌区信息化建设全面推广阶段(2007年至今)。从2007年开始,我省灌区信息化建设进入了全面推广阶段,先后完成了香磨山、倭肯河、鸡东3处大型灌区信息化和密山富密、桦南向阳山、海林海南、尚志河东、通河太阳沟5处中型灌区信息化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加强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我省还提出“大中型灌区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完成15处大型灌区和35处中型灌区信息化建设,使我省灌区信息化建设数量达到60处,基本实现灌区土壤墒情和雨情的测报,主要取水口和排水口的灌溉和排水流量的监测和计量,初步实现灌区管理单位的自动化管理,提高灌区用水户的用水计量精度,实现计量供水、按方收费的计量目标。
灌区信息化建设提高了我省灌区管理水平和办公效率,在灌区防汛抗旱、水资源优化调配、节水增效、提高灌溉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及时掌握水情和工情,提高了灌排工程的安全可靠性。灌区自动水、雨情信息监测点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水情、雨情的测报能力和优化调度水平。通过水雨情遥测系统和闸门监控系统,不仅能及时有效掌握主要控制断面的来水情况、渠道沿线水情,重点部位雨情的实时发生过程,并能及时控制流量,充分保证灌区用水和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运行。2006年6月30日,龙凤山灌区突降暴雨,短时间降雨超过56毫米,有60多平方公里集雨面积的径流汇入民意干渠,水位上涨迅猛,信息中心值班人员通过系统及时观看到渠首水位变化情况,迅速通知调度员开泄洪闸排洪,减小渠首进水闸开度,避免了渠道决口、溃堤等事故的发生。
(二)为科学用水提供保障,提高了灌溉效率。在没进行灌区信息化建设之前,大部分灌区普遍存在“上游大水漫灌,中游堵渠抢水,下游水少难灌”的现象,由于不掌握灌区来水情况,制定的灌溉计划很难落实。通过灌区信息化建设,部分灌区已具备了监控灌区水情和水量信息的能力,使灌溉逐步向科学、合理配置用水的方向转变。龙凤山灌区和兴凯湖灌区通过信息化建设,做到分渠、分区按节点计算并控制灌溉水量,基本达到了计划用水、合理用水,初步实现了拟定的灌溉方案。通过开展信息化建设,2006年龙凤山灌区总引水量为12 135万立方米,比2005年减少600万立方米,节水近5%,提高灌溉保证率1.5个百分点,节约的水量能增加灌溉面积1万亩。
(三)建立新型管理模式,提高了灌区管理效能。通过信息化建设,部分灌区开展了水雨情等信息自动监测,闸门自动测控,泵站自动监视监控工作。通过用水管理系统、工情GIS地理信息系统、水费管理系统等业务软件的应用,逐步实现以“计算机管理为主,人工辅助”的新型管理模式,为灌区精确调度、快速反应、科学决策提供了现代化手段,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充分展示了信息系统的作用,考验了灌区的管理水平。
(四)降低供水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通过信息化建设,部分灌区建立了水费管理系统,实行计划用水,实时供水,按方计费的工作体系,减少了收费环节,降低了供水成本,同时增加了水费计收的透明度,不仅用水户满意,而且提高了水费收取率。通过建立灌区水费管理系统,在灌区推行“阳光工程”,实行配水“三公开”,即水量、时间、水价公开。用水户通过水费查询系统随时都可以查验用水和交费情况,增加了水费计收的透明度,减少了收费环节,降低了供水成本。农民用水户对灌区水费管理模式普遍认可。近年来,我省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灌区水费收缴率均达到80%。
(五)改善工作环境,提高了管理人员素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灌区通过建设计算机局域网,为灌区技术管理人员学习和应用新技术提供了环境保障。目前,各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灌区均能使用互联网络,部分技术骨干初步掌握了信息化软、硬件技术。通过信息化建设,部分工作由计算机辅助完成,改变了人工看水尺、现场操作闸门、手工写材料、通信用信函的传统方式,初步实现了水位自动采集传输、闸门自动监控、计算机辅助完成文稿、通信采用电子邮件的现代工作模式。
近年来,我省灌区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省灌区信息化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硬轻软、重建轻管的传统观念制约信息化建设发展。信息化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整体效益的发挥。虽然大部分灌区都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专管机构,但仍存在着管理职能不明确或不落实,统一协调较难,管理力度不够,项目建设与成果管理相对较弱,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缺乏统一组织等问题。个别灌区存在注重办公计算机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远程监控、监视系统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系统建设,而忽视业务软件建设,使现有系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随着灌区信息化工程的相继实施,对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的要求越来越高、任务也越来越重,而灌区信息化的运行维护保障机制不健全,“重硬轻软,重建轻管”使已建项目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和效益,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灌区信息化成果的持续利用。
(二)信息资源不足制约信息化建设发展。一方面,部分灌区专业信息系统开发验收后,由于灌区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难度较大,加上有些灌区对资料收集整理工作重视不够,资金投入渠道不畅等因素的影响,使支撑专业应用系统的信息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信息维护更新机制,一些系统建成后,数据更新和入库得不到有效保障,形成“空库”、“死库”,出现了有软件、没用途的局面,应用系统成为“演示系统”,不能发挥灌区日常管理和决策支持的作用,灌区信息化的整体效益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信息化建设发展。目前灌区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灌区信息化建设投资远低于文件要求的占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计划投资的比例;二是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低,导致灌区近期实施方案的建设内容难以完成。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相关配套系统不健全,已建系统很难正常运行和发挥作用;三是系统建成后的运行维护经费落实困难,目前基本由单位自行解决,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这一经费很难能落到实处。
(四)灌区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和技术水平较低,制约信息化建设发展。我省部分灌区也尝试进行信息化建设,但由于灌区管理人员信息化技术水平差,使得建成的信息系统使用难、管理维护更难,无法充分发挥已建系统的作用。如果新老系统共同运行,不仅无法减轻反而会加重灌区工作人员的负担。时间久了,已建系统逐渐老化、落后,人们对信息化的效益也会产生怀疑,系统无法进行更新改造,逐渐被淘汰,灌区管理又恢复原样。一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必须伴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和对新技术的掌握。灌区要实现信息化,必须从提高灌区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技术水平入手,使得灌区有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并能够很好地使用信息化系统,对信息化系统能够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维护。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信息化建设,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对实际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重硬件、轻软件制约信息化建设发展。在灌区信息化建设具体工作中还有只重视硬件投入,不重视软件开发的倾向。这不但使得硬件不能充分发挥效力,系统的操作维护困难,而且资料的整理分析等后续工作仍手工操作,没有真正减轻工作量。
为实现我省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站在全省的角度,冷静思考、科学谋划、正确引导,合理谋划我省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布局。
(一)指导思想。灌区信息化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灌区发展与改革的总体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以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节水增效、保证工程安全运行、提高管理效率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先进适用、高效可靠”的原则,应用信息技术,积极稳妥地推进灌区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共享。通过试点、示范,探索灌区信息化建设模式,提高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与效能,降低管理成本,促进灌区“两改一提高”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科学确定建设目标和任务。灌区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要在灌区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既要考虑灌区需要,也要根据灌区工程改造项目年度投入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实施的可行性。由于各试点灌区信息化基础不同,工程条件和管理状况也不尽相同,灌区的信息化建设目标不应一刀切。信息化基础较好的灌区应进一步配套完善,条件成熟的灌区可率先实现信息化建设目标;信息化基础较弱的灌区应根据实际需要,分轻重缓急,先解决急需问题,然后逐步完善。总之,要在有限时间和有限投入的情况下,通过信息化建设,切实解决灌区管理面临的实际问题,发挥应有作用。
(三)灌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发展目标。总体布局:目前我省共有大中小型水田灌区8 312处,其中,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35处,万亩以上中型灌区300处。近年来,通过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灌区更新改造等项目的建设实施,大大改善了我省灌区的灌溉条件,也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根据我省灌区自身基础条件,确定信息化建设布局分为三大块。一是35处大型灌区。由于国家对我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持续投入,我省大型灌区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工程配套率和完好率均达到70%,信息化基础较好。对此,我省大型灌区要全面推行灌区信息化建设,并分批向智能化、数字化过渡;二是300处中型灌区。近年来,在国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现代农业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等的推动下,我省中型灌区基础设施也逐年得到完善,工程配套率和完好率均有所提高,灌区信息化建设基础相对较好。对此,我省针对中型灌区有计划、分批开展信息化建设;三是7 977处小型灌区。由于国家和我省用于小型灌区投资项目相对较少,也不形成规模,且小型灌区分布零散,以农户自打机电井居多,信息化基础较差。对此,我省只针对小型灌区建立“黑龙江省小型水利工程电子台账管理系统”,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发展目标:根据灌区信息化发展布局,结合灌区发展现状,我省明确了灌区信息化建设目标。一是在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完成15处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并完成3处智能化和1处数字化示范区建设。“十三五”期间,完成剩余15处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并推广5处智能化和2处数字化示范区建设;二是在中型灌区信息化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完成35处中型灌区信息化建设。“十三五”期间,完成60处中型灌区信息化建设,并完成5处智能化和5处数字化示范区建设。三是在小型灌区信息化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完成“黑龙江省小型水利工程电子台账管理系统”的建立工作。另外,为适应我省灌区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应着力提升灌区信息系统平台的运行环境。“十二五”期间,一是计划对“黑龙江省灌溉信息网”进行改版。目前已经初步完成网站构架,力争2013年6月底开始试运行。二是升级改版“黑龙江省大中型灌区信息管理系统”。升级后系统包括“基本情况”、“水田发展”、“节水灌溉”、“项目管理”、“管理改革”与“实时监测”6个子系统。计划于2013年底完成升级工作。
灌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更新观念、求实创新、加大投入、逐渐完善,以灌区的信息化建设促进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组织保障。灌区信息化建设项目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人力资源、资金投入、工程状况等因素,而且还涉及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传统管理方式以及工作习惯的变革。因此,领导重视与否是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信息化建设灌区要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特别是灌区的主要领导人不仅要成为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倡导者、策划者和组织者,还要成为灌区信息化系统运行的领头人。领导小组应在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案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正确把握信息化建设方向;在建设过程中履行业主职责,对信息化建设任务的完成负责;在信息化系统投入运行后,要加大培训和宣传工作,推动信息化尽快融入灌区职能部门的各项工作,产生实际效果。
(二)项目保障。我们对灌区信息化建设从规划、设计到实施的各个阶段进行统一领导和部署,采取有效措施落实项目建设资金,优先对有建设投资项目的灌区布置信息化建设内容,建设原则要初步实现灌区管理单位的自动化管理,提高灌区用水户的用水计量精度,实现计量供水、按方收费的计量目标。
(三)技术保障。灌区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灌区信息化人才建设。针对灌区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技术人才缺乏,与信息化建设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的现状,我们将在问卷调查、了解需求的基础上,组织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信息技术专业公司编写培训教材,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讲课。同时,根据灌区的实际情况,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对灌区运行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四)制度保障。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管理规章制度,切实管好、用好、发挥好信息化效能。明确各级负责人为制度执行落实第一责任人,要求各级领导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带头执行制度,同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和暗访工作,把制度执行情况与绩效管理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