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林
(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水务局 云南香格里拉县 674400)
虎跳峡镇干沟箐地处云南省香格里拉县东南东经100°03′~100°05′、北纬27°01′~27°04′。流域总面积23.11km2,是泥石流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区之一。受地质构造运动、水文、气象、土壤植被及人类活动影响,干沟箐泥石流呈周期性活动,危害着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影响滇藏公路畅通。
自1978年泥石流就频繁发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1)冲毁公路,淹没房屋。1986年7月19日凌晨 6 时,泥石流爆发,造成国道 214 线K2144+700 段被冲毁,水毁路基50m,毁坏沥青路面1275m2,交通中断163h。1991年7月26日晚22 时,泥石流再次大规模爆发,大量的岩块,泥沙直泄冲江河,冲毁路基160m,毁坏沥青路面1120m2,毁坏河岸混凝土挡墙80m,5万余m3的沙石阻塞河道,使香格里拉县的交通咽喉地段严重受阻,虎跳峡镇机关单位、街道被淹,水深达1.5m,威胁着该镇上亿元固定资产的安全。
(2)堵塞冲江河道。干沟箐每当发生中型泥石流时,泥石流直泻冲江河口(金沙江的一级支流),造成堵江,冲江河道水位上涨讯速。如1986年泥石流堵江,经济损失达百余万元。
(3)增大江河泥沙含量。一场中型泥石流,其物质达10万余m3,增大了金沙江内水流的含沙量,淤高下游河床,改变其水流流态。
从干沟箐泥石流产生的主要地带来看,沟谷地貌十分有利于泥石流的产生和发展。
(1)陡峻的地形。该流域发源于海拔3620m的老药山东北侧。干沟箐自北向西南注入冲江河(海拔1840m),河谷长5.26km,高差达1780m,河床比降为319‰。其中2000~2800m 高程间,河床地形最为陡峻,平均坡比达400‰以上,且多陡坎或跌水。两岸山坡坡度陡峻,坡度超过45°,多呈悬崖陡壁,沟谷窄狭,呈现为障谷或“V”型峡谷,谷底宽仅8~10m。上述河谷地貌特点,为泥石流形成和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丰富的固体松散物质。该流域面积虽小,但地质构造复杂,地震频繁,崩塌和滑坡发育,沟内储备了丰富的固体松散物质,总量约260 余万m3。固体松散物质提供方式主要为:1)崩塌。沟谷深切于二迭系灰岩中,岩层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强烈呈悬崖陡壁,在重力和侵蚀作用下,导致崩塌。据调查,沟内仅1986年7月19日泥石流发生前后就有两处灰岩发生较大规模的崩塌,崩塌体积约15万m3,形成天然的“堆石坝”严重堵塞了沟谷,成为泥石流的固体物质重要来源。2)滑坡。该沟滑坡发育,在海拔2300m处发生较大面积的滑坡,长约300m,高120m,滑坡体上产生5 道横向裂隙,滑坡前端已滑入沟床,为泥石流固体松散物质主要补给源。3)老泥石流堆积物。沿河坡两岸堆积有老泥石流堆积物,高出河床8~10m,厚10m,宽度5~20m,沿沟长约1km,参与泥石流活动。4)河床堆积物。1986年8月19日泥石流发生后,河床尚残存有厚约1~2m 的堆积物,总量约2万余m3,仍可参与泥石流活动。丰富的固体松散物质为该河泥石流形成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3)充沛的降水。该流域具有干湿河谷气候的特点,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5~10月为雨季,多年平均降水量744.3mm,降水量集中于雨季,这种降水特点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
(4)人为因素。流域内人口较多,上游分布有垦荒坡地1.33 余hm2。坡陡岩层破碎,稳定性差,使得村庄以下坡面产生滑坡,堵河溃决多次导致泥石流。此外,20 世纪70年代在陡坡上开渠(长胜沟渠)引水灌溉使用至今,渠道渗漏管理不到位,水流溢出渠道下泄而导致泥石流。
干沟箐是一条远古的泥石流冲沟,在百余年前曾多次爆发泥石流。目前,在沟内和沟口仍保存有大量的堆积物,泥石流活动频繁,其主要特征分析如下:
(1)来势猛,历时短。河谷纵比降300‰以上,河谷较顺直,且多为黏性泥石流,因此,来势猛,流速每秒5m 以上,一次泥石流全过程仅20~30min,短暂时仅10 余min。
(2)规模大,巨砾多。河谷内储存了丰富的固体物质,一次可提供的泥沙、石块可达10万m3上,形成中型泥流石。如1986年8月19日一次泥石流,冲出河口的泥砂石块约16万余m3,泥石流流体中含有巨砾参与活动,粒径 5m以上。
(3)呈阵性,冲起高。泥石流容重较大,多在2.0t/m³以上。流动过程中多处滑坡和崩塌体堵塞,形成阵性流,具有明显的龙头,高达3m 以上。当流经弯道处,泥石流体冲起爬高形成不对称的表面流态。弯道越大时,泥石流冲起也越高。
干沟箐是一条具有灾害性的正在发展的泥石流河谷。为防止泥石流危害,保护虎跳峡镇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彻底治理河谷内的泥石流是十分必要的。
(1)综合治理原则。干沟箐泥石流发生原因是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流域内有爆发更大规模泥石流的地质地貌条件,泥石流活动有日益频繁的趋势。因此,搞好规划,制定措施,抓紧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治理原则是: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工程先行,综合治理,通过治理达到恢复生态环境,稳坡固坡,削弱乃至控制泥石流危害,保证滇藏公路畅通的目的。
(2)全面规划,分区治理。根据该流域的特点,宜采取综合治理。目前从防止泥石流危害着手,长远从根治泥石流着眼,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工程分区是根据泥石流成因条件,所处地理位置的地质构造、土壤理性、岩体发育阶段确定,分以下4 个区域:即第I 区,蓄水调泄分流区;第II 区,渠道配套防渗区;第III区,削坡固坡排水区;第IV 区,疏通排导区。现就各区详细叙述如下:
第I 区,蓄水调泄分流区。干沟箐流域面积23.11km2,其中该区域面积12.75km2,占总流域面积的55.17%。该区域地表层稳固,坡缓植被较好,无滑坡迹象。其纵向位置为新老药山至干海子,长约4.6km;横向为两侧分水岭中间所夹地带。年平均降雨量为744.3mm,在未计地表蒸发和植物杆叶面蒸发、地下径流时,年平均径流总量为949万m3。据下桥头水文站资料记载,1985年7月降水总量278.2mm,占全年降水总量的37.4%。此时段的最大径流量1.37m³/s,若以此数据分析推算,除去土壤、植物吸收与蒸发,亦将会产生极大的时段性径流量。蓄、分如此强度的径流,是治理干沟箐的关键。截分水量,使第I 区的水流量不进入或少进入干沟箐,减轻水流与河谷中的松散物质混合,以减少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第II 区,渠系配套防渗区。渠系配套主要是指对“长胜沟渠”在干沟箐段的工程配套。在该区宜着手加快渡槽工程的配套建设和渠道的防渗、加固处理,各类建筑物均按相应规模建筑物设计标准设计。
第III 区,稳坡、固坡综合治理区。该区多为砂性胶泥壤土,坡陡,土壤抗剪断能力差,在上方渠道渗漏水流和降雨的直接影响下,造成大面积的滑坡。滑坡前端已滑入河床,是泥石流固体松散物质的主要补给源。区域仅为5.28km2,但却属泥石流形成最严重地区。要在修建I、II区工程的同时,尽早的实施治理计划,削除较陡山坡,填实原有裂线并以必要的浆砌石(或干砌块石)挡土墙支撑土体,在挡土墙内侧设置反滤层,外侧设置排水沟,以利地下水排出。所形成的台地可种植一些适宜当地相应海拔的经济果林。这样,既稳固了坡体,又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第IV 区,疏通排导渠。在治理泥石流发生区的同时,注重下游冲江河口的排导工程建设,以使沿沟谷下泄的少量泥石流物质或水流能尽快通畅地排入冲江河中。
(3)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对泥石流的治理,工程防治与生物防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在工程防治的同时,亦应注意生物防治措施的重大效益,应结合流域实际,分析气候、地势条件,探索最佳途径,治根治本有机结合,齐头并举。
生物防治较工程防治费用省、效益高,能从根本上减轻水土流失,改变生态环境,使泥石流形成条件日趋退化。但生物防治见效慢,需要长期坚持和强化管理才能生效。
(4)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治理、监测、预报机构。干沟箐泥石流治理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要加强组织,健全机构。县、乡、村要层层抓落实,负责到村到户到个人。要做好各项在建工程的组织管理、财务管理、工程技术管理。加强已建工程的维护、维修。群策群力,抓好宣传教育工作,将政策讲深讲透,家喻户晓。做好监测,预报工作,做到工作有人抓,事事有着落,把泥石流造成的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总之,科学地认识和掌握干沟箐泥石流成因、活动规律,采取实际有效的治理对策,加强预测预报各项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在综合规划的指导下,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工程先行,综合治理”原则,实施“上截分流,下拦排导,中段防渗固坡”,是十几年来有效治理干沟箐泥石流的实践经验。
1 潘家铮.建筑物的抗滑稳定和滑坡分析.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1980.
2 李国轩主编.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新技术.吉林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