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水建设项目考察实践的收获与思考

2013-04-09 05:25
山东水利 2013年7期
关键词:肥城市重点县小农

刘 琨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小农水建设项目考察实践的收获与思考

刘 琨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山东肥城、兖州两市小农水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和总结,提炼出了好经验、好做法,在此基础上,对今后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了建议。

社会实践;农村水利;小农水建设

2011-07-09~07-14,笔者一行8人赴山东开展了为期6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地考察了山东省肥城市、兖州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基本了解了两市农田水利建设情况。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了当前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感受到了水利人“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也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水利知识,将来为水利事业贡献自己力量的信心和决心。

1 基本情况

肥城市位于山东中部、泰山西麓,辖11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607个行政村,总人口97.51万。全市总面积1277.3km2,耕地面积6.23万hm2,有效灌溉面积4.95万hm2,节水灌溉面积已达3.87万hm2。2009年,肥城市通过竞争成为山东省第一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利用了3年时间,投入资金8879万元,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800hm2。

兖州市位于山东西南部,辖9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496个行政村,总人口63.28万。全市总面积648.2km2,耕地面积4万hm2,有效灌溉面积3.73万hm2,节水灌溉面积2.67万hm2。兖州市2010年竞争成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利用了3年时间,投入资金8138.4万元,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3处,发展面积6600hm2。

2 取得的效益

2.1 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通过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实施高标准综合整治,治理后的项目区灌排设施完备,基本功能齐全,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两市3年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后,可新增灌溉面积2800hm2,恢复灌溉面积1933.33hm2,改善灌溉面积8333.33hm2,项目区基本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双重目标。

2.2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随着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粮食的丰产丰收有了保障,同时也使得大多数靠田吃饭的农民生产更加便捷高效。两市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6万t,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1580万元,农民年直接人均增收397元,间接人均增收1000多元。

2.3 抗旱减灾能力有效提升

项目区建设了配套完善的灌排设施,抵御干旱、洪涝灾害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基本保证一般干旱年份灌溉不受影响,中等强度降雨不会形成涝灾。肥城市石横镇通过发展“以蓄为主,调蓄结合,池池串联”的雨水集蓄灌溉模式,有效解决了水源不足问题,实现了雨水资源充分利用和地下水源统一调配,使得项目区干旱缺水年份,也能及时浇上关键水、救命水,真正实现了旱涝双保。

2.4 灌溉水利用率明显提高

项目区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大力推行节水技术及配套设施结合,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高效配置。因地制宜发展管道灌溉、喷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大大提高了灌溉保证率和灌溉水利用率。两市3年可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4万hm2,项目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5,年新增节

水能力1156万m3,相当于每年节约1座中型水库的水资源。

3 主要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两市均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重点县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重点县建设的组织协调、日常调度和督促检查,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机制。同时,两市均把建设任务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明确目标要求,严格责任落实,兑现奖惩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3.2 拓宽筹资渠道,保障资金投入

为保障重点县建设顺利推进,两市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重点县配套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确保配套资金全部到位。肥城市每年配套600万元,兖州市每年配套860万元。在努力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充分运用“一事一议”政策,发挥村民议事会、党员议事会的作用,引导受益群众投资投劳,自愿参与重点县建设。同时,注重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完善监管体系,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集中支付、报账提款、专款专用、公开账务、群众监督等制度,确保了资金效益和安全。

3.3 规范建设程序,提高标准质量

工程建设严格实行“四制”管理,确保把小农水项目建成农民满意的“放心工程”。兖州市健全完善质量与安全监督检查体系,严把材料进场关、监督检测关、工程验收关、安全施工关,做到了“三个统一、三个确保”。同时,两市加大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广泛采用了无机房射频卡控制灌溉系统、土壤墒情监测、地下水位自动监测、风光电互补提水等农田水利新技术,大大提升了项目区科技含量,成为重点县建设的示范样板。

3.4 坚持建管并重,落实管护责任

大力推进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以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为重点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全面推行工程更新改造、管理者重新确定、水价重新核定“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所建工程均明确了管护主体,落实了管护责任,实现了工程的长期良性运行。兖州市按照“组建规范、产权明晰、水价合理、管理自主”的原则,成立市、镇、村三级农民用水协会,分级负责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肥城市制定出台灌溉水价管理办法,明确了农田灌溉用水指标,探索建立了“协会管理、公众参与,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表计量、按方收费,刷卡取水、经济调控”的农业用水新机制,使项目区农田灌溉工程基本实现了“新水新价”和“供水商品化”,满足了群众用水要求。

4 体会和建议

4.1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群众所盼、民生所需

在调查中发现,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受到了项目区群众的极大欢迎。由此可见,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最有效手段,也是解决民生问题最直接最现实方式,更是治复农业“最大硬伤”的最有力举措。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应该将其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持续不懈地加大投入,大力建设,永不放松。

4.2 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效益,需要统筹规划

考察中发现,目前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渠道很多,而项目比较分散。各种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标准粮田、现代农业、千亿斤粮食等都在实施农田水利项目。由于渠道不同,多头管理,分别实施,往往带来农田水利设施重复建设、分散建设、标准不一、管理混乱等问题,影响了资金效益的发挥。因此,要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效果,必须改变目前的现状,整合资金,集中使用。以县为单位,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成方连片、规模治理、整体推进,形成规模效益,取得最好效果。

4.3 提升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水平,需要科技支撑

在考察中发现,施工工地基本都采取了机械化、专业化的施工方式,这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同时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广泛应用,射频卡控制灌溉、风光电扬水等自压灌溉技术也得到大面积推广,大大提升了农田水利工程的科技含量。今后,应更加注重高新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逐步实现农田水利的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

4.4 保障农田水利建设长效运行,需要建管并重

农田水利工程“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能否坚持建管并重是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的关键所在。山东在实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过程中,大力推行“先建机制、再建工程”模式,把明确管理权属、落实管理责任作为工程建设的前置条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一步,应建立适合不同工程型式的成功管理模式,以满足不同地区项目管理的需要,真正使工程能够“一劳永逸”。

在考察实践活动中,有关单位给予了很多的帮助和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责任编辑赵其芬)

S274

B

1009-6159(2013)-07-0063-02

2013-05-02

刘琨(1991—),男,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肥城市重点县小农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小鹿和泥塘
中国小农家庭的未来:兴起抑或衰微?——兼评《发展型小农家庭的兴起》
爱是什么
共营促共赢——小农经营如何向现代农业转变
沁县应享受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待遇
体育教师参与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四点做法
2020年建成800个木本油料重点县
洪江市小农水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
肥城市农机维修服务能力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