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水利支撑——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13-04-09 02:58□陆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3年3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

□陆 兵

(作者系黑龙江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本文略有删减)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及国家、我省有关重要会议精神,总结五年来,特别是2012年水利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今后五年和2013年水利工作,进一步动员全省水利系统广大职工凝心聚力,为全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努力奋斗!

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强基固本,水利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省水利保障能力提升最快、抗灾减灾成效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全省水利建设总投资638亿元,占建国以来总投资的63%。建设水利工程868 项,其中超亿元的大项目87 项,减少洪灾损失29.7亿元,减少粮食损失29.5亿斤。哈尔滨等6座重点城市防洪能力达到50~100年一遇标准,建设松花江、嫩江、黑龙江干流堤防115公里,完成界河治理148.2公里。新增水库7座、库容6.31亿立方米,全省水库达到1 034座,总库容达到185亿立方米,水库蓄水能力提高到27%,地表水调控能力提高到13%,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提高到10.7%。农田灌溉面积由2007年的4 568万亩增加到7 793万亩,其中旱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由2007年的1 049万亩增加到2 300万亩,水田面积由2007年的3 519万亩增加到5 600万亩。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面积407万亩,年节水6亿立方米。解决74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007年的45 %提高到75%。建成农村水电站6座,全省83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110万千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294万亩,治理总面积达到7 537万亩。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双鸭山、鸡西、七台河等滨水城市水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启动,以水丽城的综合治理效用业已显现。

2012年,全省落实水利建设资金180亿元。一年投资比“十五”投资总和还多50亿元。建设水利项目633项,其中,续建240 项,新建393 项。

(一)水利工程建设势头强劲

——骨干工程建设全面加快。完成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进水闸、拦河闸主体工程,泰来抗旱灌溉引水工程渠首和干渠工程。加快建设哈尔滨等6座重点城市和松花江、嫩江、黑龙江干流重点堤段防洪工程。建成小鹤立河等3座水库主体工程,五花山水库实现大坝二期截流,龙虎山水电站等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三江平原14处灌区中有10处灌区渠首泵站主体工程建成;11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6处大型泵站更新改造步伐加快;建设66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完成国家“节水增粮行动”建设任务320万亩;“水稻北扩”区域扩展至北纬48~51度,高纬寒地水稻达到20万亩。新增水田灌溉面积532万亩,改善水田灌溉面积345万亩;完成渠道硬化2 049公里;新增水田工程节水灌溉面积152万亩;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441万亩;水稻节水控制灌溉面积达到407万亩。粮食产能稳定增长水利工程为全省粮食“九连增”提供了有力保障。

——民生水利取得重大进展。解决155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建设123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成270座小(1)型病险水库和3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80个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全部启动,其中43个项目投入使用。推进金湾等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项目建设,加快红旗、罗家店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完成3个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20个农业综合开发水保工程,开展120个中央和省水保专项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8万亩。哈尔滨松北灌排体系及水生态环境建设一期工程、齐齐哈尔劳动湖南扩工程、牡丹江“三溪一河”综合治理工程、鸡西滨水城市防洪工程、双鸭山安邦河治理工程等城市滨水景观水利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二)防汛抗旱夺取全面胜利。2012年,全省发生严重春旱,春旱面积最高达8 424万亩。受暴雨和台风影响,14 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局部发生山洪、部分城市内涝。各级党委、政府及水利部门周密部署,最大程度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用水。完善省市县乡村5级应急预案体系,首次实施国境界河主动破冰防凌减灾,修复413处水毁工程,全省物资储备达到2.48亿元,初步验收66个山洪非工程措施项目,汛期安全转移4.23万人。全省投入抗旱资金12.6亿元,修建抗旱水源工程7万多处,抗旱浇地1 835万亩,应急调水15.8亿立方米,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三)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步落实。稳步推进“三条红线”指标分解确认工作,完成总量分配,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起草了《黑龙江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编制了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大庆和哈尔滨道外区地下水位连续5年回升。大庆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通过水利部终期评估,被水利部推荐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牡丹江等城市用水实现计量管理。全省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减少到146 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55%;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6。

(四)依法治水管水力度加大。我省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条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条例》修订草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修订分别被列为2013年省政府立法项目、预备项目、调研立法项目;《河道采砂管理办法》上报省政府。建立水事纠纷预防排查机制,深入开展水利综合执法,抽查面达到20%。在20个县、市开展全国第二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加强水法规公益宣传,省级投资1 000 余万元,地方按照1:1的比例匹配。

(五)水利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出台《省水利厅规划和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审查审批(审核)管理办法》,搭建了技术审查平台。出台《关于加强黑龙江省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管理的指导意见》、《省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及标准、《省财政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促进工程管理规范有序。完善行政许可26 项,完成行政审批100 余项。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连续三年实现“零伤亡”目标。建立省级水利有形建筑市场,受理招标项目551个,标段1 004个,中标金额46.8亿元,全省水利招投标实现“一站式”服务和全过程监督。监理工作质量评定合格率达到100%。

(六)水利改革不断深化。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哈尔滨、鹤岗等市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多数市县初步形成机构、职能、权责和管理“四到位”的现代水务管理模式。完成508个水管单位改革,落实“两项”经费4.2亿元,落实率达86%,50%的单位实行管养分离。五常等8个县(市)完成水利工程农业水价改革,讷河、依兰积极进行“整县推进”;46个灌区完成水价改革,其中大型灌区累计完成14个,占大型灌区总数的87.5%;完成2个水利工程非农业供水水价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292个乡镇水利站完成改革,用水户协会达到337个。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社会融资效果明显。22个单位被水利部授予国家水利风景区称号。

(七)规划和前期工作取得突破。编制《全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等规划;启动《全省水土保持规划》、《三江连通工程规划》和全省城市防洪规划的编制工作。《黑瞎子岛水利专项规划》、《全省水利建设“十二五”规划》获得批复;《三江平原水利综合规划》、《中俄界河国土防护二期工程补充规划》通过审查;5座大型、14座中型水库列入全国大中型水库建设“十二五”规划。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可研,奋斗水库、花园水库项目建议书等通过审查;组织审查了19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鸡西七台河兴凯湖引水工程、5座大中型病险水库等前期工作;批复三江平原灌区工程、39座重点小(2)型病险水库、10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65 条中小河流83个后续项目、43座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水电站等初步设计。19处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可研全部编制完成。启动23 条主要支流治理工程可研编制工作。

(八)科教兴水步伐加快。召开首届全省水利科技大会,成立省水利厅科学技术委员会,完成省水利学会换届。出台《全省水利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完成水利科技攻关项目16 项,其中5 项科研成果获奖。完成水利地方标准6 项,均为国内先进水平。编制完成概算定额,走在全国水利概算定额编制工作前列。完成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确定普查对象334.5万个,录入数据1 000 余万项,形成省市县三级完整普查成果。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进展顺利,建成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二期工程,启动省级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加强水文站网建设。

(九)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大幅提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厅机关窗口服务单位基层满意率达100%。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明显提高。扩大干部选拔任用民主,加大干部交流锻炼力度,全面开展基层干部职工培训。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廉政风险防控预警机制,加大对国家和我省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深入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构建了具有水利行业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省水利厅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全省水利行业41个单位晋升为省级以上文明单位(标兵),4个单位晋升国家级文明单位。

宣传工作充分发挥舆论支撑作用,为水利事业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统战和离退休干部工作不断加强。工青妇、学会、协会等团体作用充分发挥。认真做好信访和矛盾化解工作,确保行业安全稳定。

二、认清形势,水利改革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赋予水利事业崭新内涵。水利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设施、首要条件、资源要素、安全保障、文明标志。

——水利是现代农业的先决条件。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强调,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必须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省委、省政府实施了以“八化”、“四大”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战略。水利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在40%以上,增产效应最为突出。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根本出路在于大兴农田水利建设。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强调,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必须夯实水利基础支撑和保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完善现代水利工程体系,早日实现“以水兴业、以水丽城、以水惠民”的目标。实现“四化同步发展”,水资源是基本条件,水利是基础支撑。

——水利是民生改善的紧迫要务。党的十八大指出,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强调,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民生水利放在心上、付诸实践,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水患、水忧、水难、水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水利工作,把民生水利纳入重要日程。经济越发展,财富越丰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防汛压力越来越大。保障人民群众有水喝、喝上干净水,是维系生命健康的头等大事,提高饮水安全保障能力越来越紧迫。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对水利提出了更多新期盼和新要求。

——水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强调,必须把完善和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省委、省政府描绘了打造生态强省,建设大美龙江的蓝图。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控制性因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保护和改善生态,治水改水是基础和关键。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水利事业带来重大机遇。党的十八大对水利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进一步完善治水方略,深化水利工作内涵,拓展水利发展空间,水利事业迎来又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水利作为治国安邦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多处涉及水利工作,并把水利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位置,强调要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水利建设、农田水利、城镇供水排水、水污染防治、生态建设、水价改革等工作作出部署。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惠及面广的政策措施,强化和拓展了支持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目前,已经分解落实。这些无不彰显最高决策层对水利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水利仍然是国家投资的重点。

——省委、省政府把水利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省委、省政府把水利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将“水利化”和“大水利”作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八化”、“四大”之首。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抓好水利工程建设,构建防洪、防涝、防旱、减灾水利工程体系。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充分肯定农业生产正在实现由靠天丰收向依靠水利调节促进丰收转变。对防洪抗旱除涝减灾、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等作出具体部署。吉炳轩书记、王宪魁省长和吕维峰副省长多次研究部署,充分利用嫩江、松花江水资源,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在两江干流沿岸大力发展水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提升了水利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创造了更加有利于我省水利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良好环境。

——水利部等国家部委把我省作为全国水利建设的主战场。在2012年启动的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中,水利部把项目重点放在我省,规划投资150亿元,建设15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投资和建设规模均占40%,为四省区之最。打造横跨东西“一线五片”的现场“教科书”式的全国高效节水灌溉示范的鲜活样板,引领和带动全国节水灌溉的发展。鉴于分配我省的350亿立方米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水利部同意我省过境水资源不纳入总量控制考核指标,缓解了我省水资源供需矛盾。水利部积极协调国家发改委,及时批复我省粮食产能稳定增长水利工程等一大批规划和项目前期,将一批重点项目纳入国家总体规划。2012年,国家投资80亿元,占全省总投资的44%,比上年增长36%。

——强水政策逐步落实,为水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11年省委1号、15号文件,《黑龙江省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强水政策有效实施,变成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真金白银”,稳定增长的水利投入机制有效建立,省级年度投资持续增长。2012年,省级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5.3亿元,比2011年增长43%。同时,省委、省政府对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全社会广泛关注,形成治水兴水强大合力。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力支持。省财政厅制定了按3%提取水利建设基金的办法;省发改委将“允许公益性水利设施作为资产注入融资平台,增加融资和贷款规模”写入向国家发改委上报的《松嫩、三江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地方党委、政府把水利作为重中之重,纷纷出台本地的强水政策,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把水利作为干部考核的主要指标。全社会广泛关注水利,大兴水利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

——水利事业突飞猛进,为实现水利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一个时期,我们逐步丰富治水思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法规政策不断完善,管理得到强化,改革逐步深入,科技加快步伐,树立了过硬的行业作风,加速推进的基础逐渐夯实。同时,密集的水网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开发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后发优势明显。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利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建设任务艰巨,对水利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国家和我省兴水战略的深入落实,我们正面临新一轮大规模建设和高强度投入的严峻考验。一方面,我省工程建设受气候影响较大,有效施工期短;另一方面,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行管理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前期工作经费不足,有些前期工作滞后,设计质量不高;“重立项轻管理”、“重进度轻质量”、“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仍然存在;有些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完善,隐患排查不彻底。我们必须健全制度,创新机制,规范建设管理,提高建设质量,加强建后管护,保证大规模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安全,充分发挥效益。

——抗御水旱灾害,对水利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我省防洪保障能力不足,与防灾减灾的要求不相适应。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导致我省水旱灾害发生机率增加,影响范围扩大。大江大河防洪标准在全国七大江河中居后;防洪任务较重的161 条中小河流只有9 186公里堤防,达到防洪标准的不到30%。农田易涝面积6 696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3,达到5年以上治理标准的仅1 396万亩。农村生产生活缺乏应急和备用水源。我们必须把加强水利建设作为关系防洪安全、经济安全的战略举措,切实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对水利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我省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与农业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实灌面积只有7 793万亩,低于全国50%的平均水平。节水灌溉面积仅为2 949万亩。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建筑物配套率不足60%。“十二五”期间,我省粮食总产向1 500亿斤目标冲刺,当务之急是大兴农田水利建设,从根本上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水利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我省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与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全省流域性防洪控制工程少,除松花江、嫩江、牡丹江外,其他中小河流没有水源控制工程。全省各类水库截蓄地表水的能力只有27%,地表水调控能力仅为13%,工程性缺水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随着大批工业项目陆续上马,缺水形势更加严峻。到2015年,全省工业用水缺口将达到12亿立方米。我们必须完善现代水利工程体系,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水利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我省水资源短缺与用水浪费的现象共存,一些地方出现河道断流、湖泊萎缩,地面沉降等问题,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农业用水占全省用水总量的75%以上,其中95%以上是农田灌溉用水,但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56。农田灌溉面积中仅1/3 使用地表水灌溉,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95 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55%。我们必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加大水资源节约保护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

——建设和谐社会,对水利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我省相当一部分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水土流失和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虽经多年建设,仍有近800万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没有解决。全省有19个城市缺水,日缺水量45.5万立方米。黑土地水土流失严重,面积已达11.2万平方公里,治理面积仅占45%;黑土层已由开垦之初的80~100 厘米减少到现在的20~30 厘米。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28%。我们必须加快转变治水用水方式,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保护的经济结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

——构建科学发展体系,对水利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我省水利改革相对滞后,与实现水利科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多元化、多渠道的水利投融资体制和平台不健全,融资难仍是制约发展的“瓶颈”。我省只有50%的水管单位实行管养分离,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和经费落实不到位。仅有46个灌区实行新水价,数量不到大中型灌区的12%,覆盖面积不到实际灌溉面积的11%。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只有32.6%的乡镇设立水利站,36%的大中型灌区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我们必须坚决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乘势而上,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

今后五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攻坚阶段。我们必须稳中求进,开拓创新,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大美幸福龙江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规划投资1 500亿元,基本建成五大体系,切实提高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的保障能力。

——基本建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大江大河干流堤防达到20~100年一遇防洪标准,黑瞎子岛防洪排水工程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主要支流和重要中小河流达到10~30年一遇防洪标准;哈尔滨达到200年一遇防洪标准,大庆、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伊春等城市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中等城市及城镇达到30~50年一遇防洪标准。推进全省涝区治理工程建设,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大中型涝区达到5~10年一遇除涝标准。基本消除各类病险水库(闸)安全隐患。

——基本建成粮食安全水利保障体系。通过实施粮食产能稳定增长水利工程,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面积2 000万亩,硬化渠道1万公里,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1 000万亩。农田灌溉面积达到1.1亿亩,其中水田6 000万亩,旱田5 000万亩。在嫩江、松花江干流沿岸大力发展水田,为当地种植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提供水利支撑。

——基本建成水资源配置与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一批重大引调水和控制性水库枢纽工程,初步构建一湖(兴凯湖)、四江(黑龙江、嫩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七库(林西、三间房、尼尔基、新鄂、山口、关门嘴子和悦来航电枢纽)、七通道(呼玛河引水工程、引嫩扩建工程、引沾工程、引讷工程、三江连通工程、鸡西七台河兴凯湖引水工程和界江界湖引提水工程)的联合调配,城乡供水能力达到430亿立方米。解决495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

——基本建成水资源节约和水生态保护体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并严格执行“三条红线”指标。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9。全省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51亿立方米,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双降35%。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38%。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350万亩,治理率达到53%以上。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水电,稳步发展牧区水利。加快国家级湿地生态补水连通工程建设,年补水量达到12亿立方米。加快滨水城市水生态环境建设。

——基本建成现代水利管理体系。健全水法规体系,完善规划体系,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提高行业管理和社会服务能力。深化水利改革,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水利良性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加强技术研发,加大技术引进和推广力度。落实水利工程管护责任,确保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金水工程”。

2013年是实施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全省计划落实水利建设资金181亿元,建设水利项目549 项,其中续建260 项,新建289 项。新增水田灌溉面积200万亩,改善水田灌溉面积300万亩,新增水田工程节水灌溉面积150万亩,新增水稻节水控制灌溉面积200万亩,完成渠道硬化2 000公里;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400万亩;解决18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0万亩。

(一)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今年,我省防汛抗旱形势不容乐观。要提前做好防凌汛、防春汛、除春涝、抗春旱、防夏汛准备。要作好技术、物资、施工、组织等各项准备,强化在建工程安全度汛管理,重点防范中小河流洪涝灾害和山洪地质灾害。完成第四批14个山洪灾害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修复326处水毁工程。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和抢险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抢险演练。抗旱打井1.5万眼,建设小型蓄水工程600处,渠道清淤1 500公里,抢修泵站500处,推进69个县级抗旱服务队建设。要开展城市防内涝预案编制工作,清淤整治田间排水沟道,检修排水设施,疏导农田积水,确保春耕生产。

(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全面建成一批工程。国家和我省明确时限要求的,要坚决按时完成任务。完成39个重点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80 条中小河流治理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成国家“节水增粮行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360万亩。完成22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成引嫩扩建骨干一期渠首主体工程和北引总干渠50公里护坡。建成三江平原14处灌区中的临江等10处灌区渠首工程。建成九龙、小鹤立河、汪清等3座中型水库,基本建成五花山水库主体工程。建成哈尔滨松北灌排体系改扩建及水生态环境建设一期工程。

——加快建设一批工程。加快建设哈尔滨等6座重点城市和松花江、嫩江、黑龙江干流重点堤段防洪工程,汤旺河等6 条主要支流,三江平原青龙山、湖滨等2处灌区渠首工程,5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及6处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加大涝区治理力度。在嫩江、松花江干流沿岸大力发展水田。稳步推进“水稻北扩”项目。实施5个坡耕地综合治理试点工程、20个项目县(市)农业综合开发水保工程和中央、省水保专项工程,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建设。加快双鸭山市安邦河治理工程、鸡西市防洪工程等滨水城市水生态环境建设。

——争取开工一批工程。争取开工挠力河等4 条主要支流治理工程,5座大中型和50座一般小(2)型病险水库、5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中俄界河国土防护二期工程,黑瞎子岛防洪排水工程;6处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奋斗、亚布力等水库工程和鸡西七台河兴凯湖引水工程;哈尔滨阿什河治理工程、大庆城市河湖连通工程。

——积极谋划一批工程。编制三江连通、呼玛河引水、引讷和引沾等重大引调水工程规划。推进松嫩干防洪工程、主要支流治理工程、国境界河国土防护二期工程、黑瞎子岛防洪排水工程、胖头泡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以及阁山水库、花园水库、塔林西水库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三)抓好项目前期工作。要准确把握政策导向,超前谋划,加强顶层设计,确保项目立项审批和有效实施。争取国家批复《三江平原水利综合规划》、《中俄界河国土防护二期工程规划》;编制完成《全省灌溉发展总体规划》、《全省水土保持规划》、《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等规划;完善《哈尔滨市松花江干流沿岸水田发展规划》,加快编制《全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三江连通工程规划》、《全省涝区治理规划》、嫩江和松花江全流域干流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等规划。争取国家审查、批复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可研,奋斗水库、花园水库、阁山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等前期工作;加快穆棱河等23 条主要支流治理工程、二甲沟等14座中型水库等前期工作,启动涝区治理前期工作。

(四)严格水资源节约保护。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确定符合省情的“三条红线”指标。全面实施排污总量控制,核定水域纳污能力和总量。强化用水总量控制和取水许可管理,加强监测评价和考核监督。实施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建立水源地保护监管长效机制,开展19个项目后备水源地水文地质勘查,完成17个重要水源地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完善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加强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扩大试点范围,建设一批节水型社会示范区。

(五)坚持科学管水依法治水。力争年内颁布实施《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条例》。推进《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条例》、《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地方水利法规的立法工作。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活动,依法查处水事违法行为,维护健康水事秩序。健全预防为主,预防与协调相结合的水事纠纷调处机制。按照国务院部署和水利部的时间要求,完成水利普查后续工作,启动普查成果开发应用工作。

(六)深化重点领域水利改革。推进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深化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加强水务市场监管。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基层水利站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政策,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扩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范围,积极推行农业终端水价和计量收费,稳步推进工业和生活用水水价改革。

(七)推进水利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兴水和人才强水战略,充分发挥省水利厅科学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发展具有寒区、黑土、绿色、生态地域特色的现代水利科技。组织开展重点领域科研攻关和地方水利技术标准的制定。建立健全科技管理和推广服务体系。加快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国内外先进实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水功能区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等系统建设,加快信息化进程。

(八)加强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和廉政建设。加强学习型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增强推动科学发展能力。选优配强领导班子,突出抓好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健全水利廉政风险防控和政风行风建设机制,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察、审计、稽察,开展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完善水利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和谐机关和水文化建设。

四、强化措施,一以贯之抓落实

(一)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八大确定的任务上来。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全面准确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力求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加深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理解,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思想武器、做好工作的自觉行动、推动发展的精神动力。

(二)改进作风,振奋精神干事创业。一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当前,我们荣幸地赶上了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必须切实增强不辱使命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积极的进取精神,以昂扬向上的工作热情和持之以恒的工作干劲,以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状态,迎难而上,铸就辉煌。二要振奋精神,勇攀新高。要把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把心思用到为民造福上,把功夫下到抓好落实上。要增强谋发展、促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焕发干事创业的干劲和热情,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更加扎实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高效的作风,推进水利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三要改革创新,转变作风。要认真执行国家和我省的“八项规定”,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要改进文风会风,提高质量和实效。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新情况,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要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深化改革,为水利发展注入活力,增强动力。四要敢于碰硬,狠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抓实干,敢抓敢管,善抓善管,增强执行力。绝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重大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该履行的职责必须履行,该承担的责任必须承担。要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不等、不靠、不要,立足实际,脚踏实地,敢于碰硬,逢难必克。五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形成勤于学习、乐于求知、勇于探索的风气。要重视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要加强业务知识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力争成为熟悉情况、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更加胜任本职工作。

(三)拓宽渠道,千方百计落实资金。各级水利部门要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切实把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优先领域,增加水利投入,落实配套资金。要落实2011年中央1号、省委1号和15号文件精神,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政策,建立稳定增长的水利投入机制。要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水利建设信贷资金。要加快组建水利投融资平台,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今年,省水利厅将建立投入政策、工程配套资金落实情况督查通报制度,将考核情况与立项审批、投资等挂钩,促进政策落实到位。

(四)加强管理,强化安全发展意识。为加强水利建设和安全运行管理,省水利厅将2013年确定为全省水利系统“安全管理年”。各级水利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在设计、审批、招标、施工、监理、质检、验收、运行维护和科学调度等环节全面加强管理,实现质量、进度、安全、效益相统一。一要加强建设管理。强化规划和前期工作,提高勘测、设计质量。严格基本建设程序,落实“四项”制度,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精品工程。二要加强安全管理。落实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管职责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公告重点工程、重要部位、薄弱环节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强化对在建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全时段、全过程和全员安全监管,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加大生产安全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强化安全意识,杜绝生产安全事故,促进水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三要加强工程管理。加强以水库安全运行管理为重点的工程管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强汛期安全管理,开展汛前检查,严格汛期蓄水管理,科学调度防洪工程,确保工程度汛安全。非汛期也要加强值班和巡查,加强水库蓄水管理,确保工程良性运行。四要加强社会管理。深化“打非治违”,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加强河道采砂治理,依法强化涉水事务管理和服务,维护和谐有序的水事秩序。

(五)加强协调,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各级水利部门要积极向本地党委、政府汇报,赢得重视和支持;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争取支持和配合;要加强与金融部门沟通,争取信贷资金;要加强军地合作,完善协同应急保障机制;要加强与相关地区的协调,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团结治水的合力;要加强本系统、本单位内部的团结协作,形成团结共事的优良作风和良好氛围。

(六)重视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地搞好水利宣传。要广泛宣传国家和我省关于水利的决策部署,使全社会认识推进水利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大力宣传水利改革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动员、引导和激励水利系统广大职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水利发展上来;要切实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赢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水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同志们,水利跨越发展的新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牢固树立民生水利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推动我省水利快发展大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建设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子午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