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宁一
(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恶性腹水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纳差、乏力、双下肢肿胀、大小便不利、腹部膨隆及呼吸困难等,引起恶性腹水的疾病以卵巢癌、肝癌、胃癌、胰腺癌、肠癌等多见,严重的腹水可危及生命,一般多采用利尿药物、腹腔穿刺抽腹水、腹腔置管引流、化疗及腔内灌注等常规疗法,因患者多为恶病质,营养状况差,往往会导致患者一般状况更差,病情恶化,全身进一步衰竭。因此,有效控制和消除恶性腹水对于拯救患者的生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中医药在恶性腹水的治疗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其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兹将恶性腹水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恶性腹水属中医学鼓胀范畴,最早见于《灵枢·水胀》,乃水积于内,鼓形于外,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三焦决渎无权,水湿内聚,血溢于脉外,多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气血水相互为患,气虚为本,血瘀为标。临床以腹大胀满、皮急如鼓、脉络显露为主要特征。《灵枢·水胀》记载:“鼓胀何如……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在鼓胀的病机中,主要是肝、脾、肾的功能障碍。首先由于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导致脉络阻塞,这是形成鼓胀的一个基本因素。其次是脾脏功能受损,运化失职,遂致水湿停聚。第三是因为肾脏的气化功能受损,不能蒸化水湿而使水湿停滞,也是形成鼓胀的重要因素。现代医家认为,鼓胀的病因主要由于酒食不节,情志所伤,劳欲过度,感染其他疾病后,肝脾失调,以及黄疸、积聚失治所致。蔡永等[1]认为,恶性腹水病机不外肝、脾、肾三脏受病,气、血、水积于体内而成,由于晚期肿瘤患者多接受过手术、放化疗等多种治疗方法,手术可大伤元气,使正虚邪恋,放疗的射线和化疗药物均属热毒,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可煎熬津液,使肝肾阴液亏耗,又克伐中焦阳气,造成脾胃呆滞,气血生化乏源,久之则气、血、阴、阳俱虚,肺失肃降,脾失健运,肾不制水,阴水日聚,耗气伤阳。吴良村认为,恶性腹水的成因首先归为脾胃虚弱。癥积日久,耗伤气血,气伤则无法运化水湿,内停于横膈以上为胸水,以下为腹水,故恶性腹水可由“谷入而胃不能散其精”,或“水入而脾不能输其气”,或水因气逆而流溢所致[2]。高芳等[3]认为,恶性腹水由晚期肿瘤引起,日久则肝脾俱损,气血凝滞,脉络瘀阻,瘀血贯穿恶性腹水始终,以血瘀为本,水停为标。李小江等[4]认为,恶性腹水病因病机为癥瘕、积聚之病迁延日久,使肝、脾、肾三脏受病,气血凝滞,脉络瘀阻,水瘀结于腹内而成,临证根据其病机特点,立活血化瘀法治疗。正因为肝气郁滞、血脉瘀阻、水湿内停是形成鼓胀的3个重要的病理变化,因此喻嘉言在《医门法律胀病论》中概括指出“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血瘀”。
2.1 中药内服 董明娥等[5]应用内金术茅汤(药物组成:半枝莲、白茅根、生黄芪、龙葵、丹参、鸡内金、白术、车前子、大腹皮、当归)治疗恶性腹水56例,并与对照组应用西药常规利尿治疗34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总有效率79.4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周红[6]应用抗癌消水方(药物组成:葶苈子、椒目、生大黄、防己、柴胡、赤芍药、白芍药、枳壳、制附子、半边莲、 干蟾酥皮、冬虫夏草、黄芪)治疗恶性腹水40例。结果:部分缓解12例,稳定16例,进展12例,总有效率70%,且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生存期明显延长。周禄荣等[7]应用加味五苓散(药物组成:泽泻、猪苓、茯苓、桂枝、白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薏苡仁等)治疗恶性腹水41例。结果:有效29例,无效12例,有效率70.7%。陈光群[8]应用腹水基本方(药物组成:党参、白术、猪苓、茯苓、椒目、龙葵、人参、大腹皮)治疗恶性腹水36例。结果: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21%。李新华[9]应用膈下逐瘀汤口服联合顺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31例,并与对照组单纯应用顺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19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4%;对照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42.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中药外治 《理瀹骈文》谓“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其中亦记载了牵牛子、木香、沉香、乳香、没药调敷于脐部治疗水肿的经验。王义君等[10]以生水蛭5 g、蜈蚣5条、牵牛子10 g、甘遂10 g、枳实30 g组成方剂,上药研末用黄酒调成糊状,外敷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治疗恶性腹水44例。结果:应用2剂后腹水量减少者5例(11.36%),应用3剂后腹水量减少者9例(20.45%),应用4剂后腹水量减少者10例(22.72%)。韩艳萍等[11]以肉桂、细辛、葱白、生姜皮、甘遂、大戟等制成通阳逐水膏外敷肝俞、水分穴,治疗恶性腹水25例。结果:总有效率92%。何玉梅等[12]应用消水Ⅱ号(药物组成:黄芪、桂枝、茯苓、车前子、薏苡仁、莪术、红花、冰片等)治疗恶性腹水31例,并与对照组应用顺铂注射液腹腔注射治疗29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腹水消退总有效率87.1%,对照组腹水消退总有效率58.6%,2组腹水消退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水消退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张好平等[13]应用通阳消臌膏(药物组成:芥子、冰片、麝香、芒硝、葱白、肉桂、桂枝、花椒、吴茱萸等)治疗恶性腹水60例。结果:完全缓解32例,部分缓解18例,轻度缓解10例,总有效率100%。楼银妹等[14]以去水方(药物组成:猪苓、车前子、大腹皮、商陆、薏苡仁、莪术等)外敷脐腹部,同时联合中药(药物组成:车前子、泽泻、猪苓、茯苓、大腹皮、半枝莲、莪术、薏苡仁)口服及腹腔化疗治疗恶性腹水35例。结果:完全缓解21例,部分缓解11例,无效3例,完全缓解率60.0%,总有效率91.4%。魏国强等[15]应用中药逐水复方(药物组成:大黄、马钱子、防己、细辛、芥子等)外敷腹部治疗恶性腹水20例,并与对照组口服螺内酯片及氢氯噻嗪片治疗19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腹水缓解总有效率80.0%,对照组腹水缓解总有效率36.8%,治疗组腹水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3 艾灸 何晓[16]应用药敷(药物组成:甘遂、大戟、芒硝、冰片)联合艾灸神阙穴治疗恶性腹水102例。结果:显效42例,有效51例,无效9例,有效率91.0%。王海峰等[17]应用药物(药物组成:大黄、甘遂、黄芪、附子、桂枝、细辛等)外敷脐部,并联合艾灸治疗恶性腹水102例。结果:完全缓解46例,部分缓解3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82.4%。黄金昶[18]将干蟾酥皮、黄芪、老鹳草、附子、细辛、椒目、牵牛子等药物煎成稠糊敷于神阙穴,再予艾灸之,治疗恶性腹水51例。结果:完全缓解23例(45.10%),部分缓解19例(37.25%),无缓解9例(17.5%),总有效率82.35%。詹梦熊等[19]以制附子、细辛、椒目、甘遂、桂枝等药物制成药饼外敷于神阙穴,再予艾灸之,治疗恶性腹水36例,并与对照组补充蛋白、利尿治疗36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70%,对照组总有效率5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4 中药提取物腹腔灌注 朱伯扬等[20]应用香菇多糖注射液+注射用羟喜树碱+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香丹注射液行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45例,并与对照组应用顺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28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腹水控制有效率77.8%,对照组腹水控制有效率50.0%,治疗组腹水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5 中西医结合 兰立群等[21]应用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联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恶性腹腔积液29例,有效率69.0%。史振玉等[22]应用康莱特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顺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30例,并与对照组单纯应用顺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76.9%,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万旭英等[23]应用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白蛋白(或血浆)静脉滴注治疗恶性腹水20例。结果:近期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3例,进展3例,缓解率70%;生存质量改善15例(75%),稳定3例(15%),恶化2例(10%)。武振明[24]应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腹腔灌注联合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24例,并与对照组仅予热灌注化疗治疗23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66.7%,对照组有效率34.8%,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黄欣[25]应用参术汤(药物组成:人参、白术、黄芪、茯苓、甘草、冬瓜皮、陈皮、炒薏苡仁、山药、当归、鳖甲、大腹皮)联合腹部热疗治疗恶性腹水35例,并与对照组应用双氢克尿噻片联合螺内酯片口服治疗34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86%,对照组总有效率64.7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恶性腹水为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如腹腔穿刺抽腹水及腹腔置管引流等往往使腹水产生更快、更多,同时使机体丢失大量营养物质,致使患者日渐消瘦、体质量下降,而化疗及腔内注射更会造成患者恶心、呕吐、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降低,患者难以承受。而中医在恶性腹水的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机制发挥效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使患者腹胀减轻,食欲增加,精神好转,生活质量提高,在增加疗效、减轻痛苦及延长生存期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因此,进一步开展中医在恶性腹水方面的研究,对于恶性腹水的防治有着重大意义。
[1] 蔡永,贾松娟,杜小彬.真武汤化裁治疗恶性腹水71例[J].江苏中医药,2006,27(8):30.
[2] 潘国凤,张晓东.吴良村论肿瘤病饮证治验撷菁[J].中医药学刊,2005,23(2):228-229.
[3] 高芳,苏宁.癌性腹水的辨治[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1952,1975.
[4] 李小江,贾英杰,孙一予,等.活血化瘀法治疗恶性腹水探析[J].光明中医,2010,25(3):412-413.
[5] 董明娥,李健.内金术茅汤治疗恶性腹腔积液56例[J].陕西中医,2007,28(4):396-397.
[6] 周红.抗癌消水方治疗40例癌性腹水临床观察[J].新中医,1996,28(4):40.
[7] 周禄荣,张宁苏.加味五苓散治疗恶性腹水70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6):70-71.
[8] 陈光群.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腹水36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0):616-617.
[9] 李新华.膈下逐瘀汤加味合顺铂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3,21(5):37-38.
[10] 王义君,孟丽波.癌性腹水的中药外治法[J].中医药信息,1997,14(1):25.
[11] 韩艳萍,刘尚义,王福贵.通阳逐水膏外敷穴位治疗恶性腹水25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9(7):431.
[12] 何玉梅,薛素芬.消水Ⅱ号治疗恶性腹水31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06,47(5):355-357.
[13] 张好平,蒋兆定.通阳消臌膏治疗恶性腹水60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1,29(6):59.
[14] 楼银妹,楼丽琴.中药内服外敷加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7):430-431.
[15] 魏国强,折哲,张涛,等.中药逐水复方外敷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8):677-679.
[16] 何晓.药敷艾灸神阙穴治疗癌性腹水[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5):609-610.
[17] 王海峰,杨明竹,刘亚利.中药脐灸辅助治疗癌性腹水102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1,30(8):556.
[18] 黄金昶.药灸神阙穴为主治疗癌性腹水51例临床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04,13(2):8-9.
[19] 詹梦熊,刘晓燕,张健.温阳健脾利水药饼神阙穴隔姜灸并热敷联合西药治疗癌性腹水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2):48-49.
[20] 朱伯扬,张栋,张念华.多种中药制剂联合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0):20-22.
[21] 兰立群,彭海民,黄志军.乌体林斯联合华蟾素治疗恶性腹腔积液29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6):17-18.
[22] 史振玉,孙卫国.康莱特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30例疗效观察[J].河南医药信息,2002,10(15):17.
[23] 万旭英,陈哲.榄香烯乳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腹水2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21(1):22-23.
[24] 武振明.斑蝥酸钠维生素B6腹腔灌注联合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3):110-112.
[25] 黄欣.自拟参术汤结合内生场热疗治疗恶性腹水69例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