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嫚芝 孔 莹 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710001)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紊乱,脂类物质动态平衡失调,肝细胞物质摄取增加而脂肪氧化减少,导致肝细胞内脂肪蓄积的一种病理过程。中医学虽无“脂肪肝”之名,但据其临床表现和发病特征大致可归为“胁痛”、“痞满”、“积聚”、“肝胀”等病范畴。脂肪肝的常见诱发因素主要包括肥胖、酗酒、药物、糖尿病、高血脂、肝炎病毒、妊娠或其他病原体感染以及先天性代谢缺陷等因素。近几年痰瘀互结型脂肪肝的发病率随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明显升高,对脂肪肝的治疗,从痰瘀相关的病机立论,以化痰祛瘀为治则的临床指导思想,对本病治疗取得了肯定疗效,正越来越受到医学工作者的重视。
1 痰瘀同源及古代医家对痰、瘀的认识 祖国医学认为,痰和瘀是两种不同物质和致病因素。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津液不归正化的病理产物,瘀包括瘀血和血瘀,是血液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津液与血,异名同类,均属阴精,而阴精为病,表现为津血的亏耗与留滞,津血留滞即为痰为瘀,“痰瘀同源”正是建立在津血同源的理论基础上而产生的。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阐述,如《素问·痹论》中就有“心痹痛者,亦有顽痰死血。”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指出:“痰挟瘀血,遂成窠囊。”清代叶桂首创“久病入络”学说,认为众多疑难痼疾所致久病入络,应考虑痰瘀互阻之证。邓铁涛教授则认为,痰是瘀的初期阶段,瘀系痰浊的进一步发展,并提出了痰瘀相关理论用以指导临床。此后医家对此理论多有阐述、研究和发挥。
2 痰瘀相关的病因病机 中医学无脂肪肝病名,但根据其发病症状,可归为“胁痛”、“痞满”、“积聚”、肝胀”等范畴。《内经》云:“肝……其充在筋,以生血气”(《素问·六节藏象沦》)。“血之与气,异名同类,虽有阴阳清浊之分,总由水谷精微所化。其始也混然一区,未分清浊,得脾气之鼓运,如雾上蒸于肺而为气;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张氏医通》)。《景岳全书》云:“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则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平时饮食不节,或过食肥甘厚味,思虑劳倦太过,易导致脾胃受伤,使水湿运化无权,水湿内停,凝聚成痰。肾阳不足,一则开阖不利,水湿上泛,聚而为痰;再则命门火衰,不能温运脾阳,水谷不化精微,亦可生湿成痰。由于痰和瘀均是病理产物,痰浊不化,壅滞血脉,可致瘀血内停;瘀血内停,亦能生痰。痰瘀既成,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互相兼挟又易随气机升降,无处不至。痰瘀交阻于肝脏,发为本病。其病位在肝,与脾、胆、肾密切相关。痰瘀互结、痹阻肝脉是导致脂肪肝的病机。故痰瘀同病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由此可见,脾、肾本虚,肝郁、痰瘀交阻标实为本病的病因病机。
3 脂肪肝痰瘀互结的辨证用药 长期高脂饮食致高脂血症成为痰浊[1],必致血液黏稠性增高,血液流动性降低,聚集性增高,最终导致内皮细胞损伤,这是由痰致瘀的主要病理特征,也是由痰浊引发瘀血的演变过程[2]。瘀血内阻亦可影响津液输布,而出现津液凝聚为痰。治疗上朱丹溪首先涉及,提出“使无瘀血,则痰气有消容之地”的观点,后人则总结其“善治痰者,必先治气,同时也要治血”的痰瘀治法;清代叶天士重视“阳气窒闭,浊阴凝痞”的病理机制,治疗上主张“欲驱阴浊,急急通阳”;唐容川指出:“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祛瘀血,则痰水自行”;《读医随笔》指出:“痰为血类,停痰与瘀血同治也。”近代医家关幼波在治疗肝病中也提出:“治痰要活血,血活则痰化。”只祛痰则瘀难化,专化瘀则痰难消,惟痰瘀同治方可奏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化痰祛瘀的中药可调节细胞因子网络,阻断这些细胞因子参与脂肪肝的发生发展,降低甘油三酯,调整脂肪代谢,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蛋白合成,有较好的保肝降酶作用[3]。我科自拟之化痰活血汤药用炙鳖甲、半夏、川芎、枳壳、川牛膝、怀牛膝、胆南星、泽泻、丝瓜络各15g,生牡蛎、赤芍、丹参、炒白术、草决明各30g为基础方进行辨证施治痰瘀互结型脂肪肝,屡获佳效。方中重用赤芍、丹参、生牡蛎、炒白术、草决明为君药,以化痰祛瘀、活血软坚、健脾利湿;川芎、醋鳖甲、胆南星、半夏、泽泻为臣药,辅佐君药加强活血化痰,软坚功效;枳壳行气以助活血,川牛膝怀牛膝入肝肾二经,补肝肾、强筋骨、通血脉为佐药;丝瓜络通经活络、引诸药入肝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化痰祛瘀、活血软坚、疏肝健脾、利湿补肾之功。若兼有湿热中阻加黄芩、苍术、车前草等以清利湿热;兼肝郁脾虚加党参、山药、茯苓、陈皮等以疏肝健脾;兼热毒壅盛加黄连、知母、生地等清热凉血解毒;血脂升高者酌加姜黄;尿酸升高者酌加萆薢、土茯苓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能改善受损肝脏的微循环,增强肝脏血流量,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4]。另一方面丹参可促进肝细胞增殖,提高肝细胞内总蛋白生成量,降低胶原蛋白生成;提高细胞分泌的间质性胶原酶活性,抑制细胞外的胶原生成率,加速肝纤维化的重吸收,增加肝细胞对HA、LN 等的摄取与分解,改善肝纤维化[5]。动物实验证明,草决明具有显著的保肝、利胆、降血压、降血脂作用,并有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6]。
4 典型病例 张某,男,36岁。2011年4月20日初诊。主诉:两胁下刺痛不适1年余,加重1月。病史:1年前因两胁下刺痛不适,时轻时重,在当地医院做B超、肝功、血脂、腹部CT 等检查,确诊为脂肪肝中度,曾自服“护肝片和肌苷片”,上证改善不明显,伴有乏力,纳差,脘腹痞闷,便溏不爽,舌质暗紫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细涩。既往有嗜食肥甘之品及嗜酒史。查患者形体肥胖,腹部膨隆,肝肋下未及,脾肋下刚及。生化检查:肝功能:ALT 108U,余在正常范围内,血脂:总胆固醇8.7mmol/L,甘油三酯2.76mmol/L。B超检查示:脂肪肝,脾大(厚40mm,长径108mm,肋下刚及)。中医诊断:积聚(脾虚痰瘀互结)。西医诊断:脂肪肝。治宜疏肝健脾、化痰祛瘀,方用自拟化痰活血汤加减。药用炙鳖甲、半夏、川芎、枳壳、川牛膝、怀牛膝、胆南星、泽泻、丝瓜络各15g,柴胡12g,赤芍、丹参、炒白术、草决明各30g,服药1周后症状缓解,疼痛减轻。治疗期间嘱其饮食忌膏粱厚味、戒酒,加强有氧运动。经辨证论治6 个月后,B 超复查示:肝脾未见异常,肝功正常,血脂亦在正常范围内,脂肪肝治愈。停服中药,嘱其节饮食,畅情志,加强有氧运动。定期观察,随访3个月,未再复发。
[1] 孙建芝,牛晓亚,韩丽华,等.痰浊证微观辨证指标的实验研究[J].河南中医,1996,16(2):21-22.
[2] 俞亚琴,郭兮华.从血液流变学探讨高脂血症的痰湿改变[J].辽宁中医杂志,1995,22(6):241-242.
[3] 郑虎占,董泽宏,佘 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1120-1151,1669-1672.
[4] 旦开蓉,庞显伦.粗肝细胞生长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J].陕西中医,2006,27(1):36.
[5] 管永利,陈阿丽.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病低蛋白血症60例[J].陕西中医,2005,26(12):1359.
[6] 刘 爽,李文妍,肖云峰.草决明药理作用的研究[J].北方药学,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