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宽
(大同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山西 大同 037004)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强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对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一系列战略思想方针的再概括和再升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作为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和水资源极度紧缺地区之一的大同,在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建设现代宜居魅力新大同的进程中,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将水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统筹规划,科学实施,促进大同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显得尤为重要,刻不容缓。
大同市地处干旱少雨、生态脆弱的晋北黄土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以及人为等因素,造成水生态环境日趋恶劣,突出表现在水资源短缺、水浪费严重、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
从水资源量来说,全市水资源总量12.18亿m3,本地水资源量为9.51亿m3,其中可利用量为6.3亿m3。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297m3,比全省平均值低54m3,仅占全国平均值的14%。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从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来说,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特别是市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直靠超采地下水来解决,年地下水超采量达0.8亿~1亿m3。由此造成了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了面积达461km2的超采区,其中严重超采区达356km2。
从水浪费情况来说,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浪费水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在形成高效节水型产业结构方面进展缓慢。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跑、冒、滴、漏现象比较普遍,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损率比较高,万元GDP平均耗水量、城市居民人均用水量、主要工业产品的单位耗水量等指标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
从水污染状况来说,据水质监测资料显示,大同市境内已无Ⅰ类地表水,主要河段均已受到污染,尤其是市区主要河段污染更为严重,已失去使用功能,市区部分区域中浅层地下水质恶化,已不宜饮用。
从生态环境来说,全市的水土流失面积达9793km2,占土地总面积69%。在全省确定的13个风沙县中,大同市占了7个。尤其是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大量的采煤开矿取石,造成了严重的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据统计,全市仅煤炭开采造成的弃土弃渣累计达24.7亿t,造成水土流失面积824km2,治理弃土弃渣及水土流失费用约需35亿~40亿元。
综上所述,水资源紧缺、水浪费严重、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大同市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影响人民群众幸福与健康的主要难题。面对严峻现实,加快推进大同水生态文明建设更为紧迫。
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建设水生态文明作为大同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切入点、突破口和重要抓手,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等手段,大力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与水生态治理修复,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关键要建立健全五大体系,真正实现综合防治。
第一,要构建源头防控体系。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把保护生态的理念贯穿于规划、论证、建设以及运行调度等各个环节,坚决不上破坏水生态环境的项目,从源头上进行有效防控。
一要规划先行。尽快制定符合大同市实际的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规划,科学谋划水生态文明建设布局。规划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水生态保护格局。要坚持保护为主,防治结合,在规范各类涉水生产建设活动的基础上,推进水生态修复工作。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要统筹考虑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时,要强化规划编制审批,注重与有关规划相衔接,确保规划的科学合理。
二要管理到位。要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核心,加快推进全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有关指标分解和制度建设的相关工作,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推进水务一体化进程,强化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水资源有偿使用、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等关键举措,着力改变水资源过度开发、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大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要创新机制。要抓紧构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强化“源头控制、过程管控、结果防治”三级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指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要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水价形成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特别要广泛开辟资金渠道,推动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投入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水生态环境治理。
第二,要构建优化配置体系。要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因地制宜新建一批水源工程,提高防洪保安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重点要以大水网建设为龙头,抓紧提高山西“大水网”第一横供水安全保障能力,积极启动王千庄水库、引黄入左、唐河供水、册田引水改造、饮用水源地保护等工程,完善“一湖三库一河”的地表水供水配置体系,争取桑干河清水复流工程上马,建立稳定可靠、结构合理、配置高效的供水网络,全面提升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水平。同时,要加强水利工程体系建设,抓好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防洪除涝能力。要因地制宜加强洪水资源利用,加固完善边山峪口下坝和引洪渠,实现洪水资源化管理。
第三,要构建节约保护体系。大力推进节约用水、水土资源节约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要全面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要加快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调控、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通过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宣传等措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实现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逐步杜绝用水的结构型、生产型、消费型浪费,使有限的水资源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二要着力加强水土资源保护。要抓紧编制全市的水资源保护规划,改善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尽快完成城头会、水神堂泉域保护、泉口治理方案编制,积极开展地下水监测和关井压采以及引黄水的配置等工作,大力推进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工作,实施好大同城市规划区地下水取水井关闭工作,按期完成468眼井的关闭任务,实现循环经济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切实加强封育保护与生态自然修复,充分发挥大自然的力量,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要加快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大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生态修复,深入开展“四荒”拍卖治理,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突出抓好京津风沙源、首都水资源水保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不断提高水土流失治理的效果。特别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推进水土流失防治由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的根本性转变,依法严格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
三要科学实施水污染防治。要严格落实水功能区划的各项要求,依法加强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水质监测和控制网络体系。要加快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深入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要加强入河排污口达标排放监控管理,严格实施排污口审批和监督制度,严禁水污染物超标排放。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网建设及回用设施建设,提高水循环利用效率。
第四,要构建法制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严格落实水环境责任追究制度,把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重大政策、措施纳入法制轨道。要明确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用水单位、社会公众等主体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提高责任意识,强化依法行政。要加强水政监察队伍建设,增强执法人员水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制观念,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特别要整合环保、水利、公安等各方面资源,建立区域合作和部门联动执法机制,严厉打击违规开发、乱占滥排、乱挖滥采等引的发生态功能退化、破坏水生态行为。要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工作,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提高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的自觉性。
第五,要构建水文化发展体系。要把水生态文化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水生态文化创作与宣传,普及水生态知识,弘扬水生态理念,推进水生态文明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水生态文明的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和消费观,切实增强建设水生态文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尤其要把水文化与水景观建设结合起来,着力统筹城市水利建设和水利风景区建设,兼顾城市防洪和水源工程建设,修复河湖水系生态,绿化美化河岸湖岸。重点要抓好文瀛湖、赵家窑水库、水神堂等水利风景区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周边河道治理工程,营造山更青、水更秀、景更美、人水更和谐的良好城市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