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先祥 赵英杰 刘光宇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457)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高度重视工程技术服务质量管理工作,2009 年以来,公司累计开钻4 978 口、交井4 912 口,其中,完成水平井418 口、水平位移超过2 000m 的井100 口、4 000m 以上的深井496 口。完成井的井身质量和固井质量合格率均为100%,取心收获率93.96%,共有136 支队次在9 个市场创造了374 项高指标,产值翻了一番,用4 年时间再造一个全新的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
坚持“质量至上,精益求精,走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方针,紧紧咬定“零事故、零缺陷,质量一流、服务一流”的目标不放松,以QHSE 体系运行为主线,着力在制度建设、人员素质、新技术推广和新举措创新上狠下功夫,使公司工程技术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2.1.1 强化源头控制
公司始终坚持把完善地质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作为提高工程技术服务质量的基础[1]。结合实际,制定了地质设计管理程序,对新建井井位设计、钻井地质设计、试气地质设计、修井地质设计的职责、策划、输入、评审、确认、交付、更改及跟踪等管理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方法进行了明确;实施了钻井工程设计、采油(气)工程设计编制管理办法,规范了钻井工程、采油(气)工程设计管理,使钻井工程、采油(气)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健全完善了钻井(侧钻井)作业、钻井液、欠平衡钻井、大修作业、试油/测试作业、油水井措施作业、测井/射孔作业、录井作业、定向井、固井等11 种作业的施工方案编制管理办法,重点对施工工序、工艺流程、质量要求、施工措施等环节进行详细分解和描述,确保施工质量从源头得到控制。
2.1.2 强化过程控制
公司始终坚持把完善作业规程作为提高工程技术服务质量的核心[2]。结合实际编制完善了钻井(侧钻井)、井下、测井/射孔、录井、定向井、固井作业6个主要过程管理程序,以及钻井、井下、测井、录井、定向井、固井等16 个队种的70 个过程管理办法,从施工准备、搬迁安装、施工过程控制、过程监视与测量、交付验收、监督检查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了施工过程质量。
2.1.3 强化事故复杂预防
公司始终坚持把杜绝事故复杂作为质量管理的重点。制定实施了《工程事故复杂管理办法》、《深井与复杂结构井事故复杂控制规定》等系列规章制度,突出事故重点控制区域和控制类型,细化预防与处理措施,明确各级管理部门和岗位责任,严格责任追究。重组以来未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和井喷事故,事故复杂损失时效呈大幅度下降态势,2011 年事故复杂时率控制在1.51%,比2009 年降低50%;与2011 年同期相比,2012 年1~9 月,事故复杂损失时间又减少了10 598h,降幅达16.36%。
2.2.1 实行管理人员轮训
近年来,公司坚持开展管理人员工程技术质量大培训工作,组织对所有二级单位主管领导、质量管理人员和钻井、井下等主要基层干部进行轮训,各单位对其他队干部和骨干进行培训。为保证授课效果和培训质量,有针对性地编制工程技术质量培训课件,实行小班培训,实施闭卷考试,使质量管理人员素质得到大幅提升,为工程技术服务质量提高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础。
2.2.2 实行基层“四统一培训”
针对钻井、井下作业队人员较为分散、岗位员工集中培训难的实际,将培训重点逐步向基层和岗位培训转移,建立实施了“四统一”自我培训机制,即统一培训、聘任基层培训师,其中,公司级培训师77名、基层级613 名,做到每个基层都有培训师;统一研制开发了包括大量图片、典型案例和多媒体动画的基层工程技术培训课件和影像教材,形成了覆盖46 个基层队种、3 000 多种作业的培训课件;统一为所有基层队配备了投影仪、笔记本电脑等教具,方便培训师授课和学员听讲;统一对培训师进行管理考核,实施了《兼职培训师管理办法》,对兼职培训师的选拔、聘任、考核和待遇进行了明确规定,提高了兼职培训师工作积极性。2009 年以来,基层自我培训达到30×104学时,大幅度的提高了岗位员工的操作技能。
2.2.3 实行“四考工作法”
为提升全员工程技术知识水平,公司全面开展了考试考核工作,本着“有岗位就有考试题库”的原则,建立了总题量达10 万多道涵盖所有岗位的考试题库,并实施“四考工作法”,即班组每周一考、基层队(站)每月一考、各单位每半年对员工进行一次统考、两级机关人员到现场检查时对至少10%员工进行一次抽试,并将所有考试结果公开、公布,有效调动了全员“学制度、学规程、提素质、增能力”的积极性,员工岗位操作技能得到了快速提升。在2010 年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钻井及井控技能大赛上,公司获得了团体第一。
2.3.1 推广十大特色系列技术
公司巩固原有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应用,形成了深井超深井钻井、煤层气钻井、低压低渗气田开发和油藏识别评价解释等“十大特色系列技术”。利用特色系列技术,在国内完成了420 余口4 500m 以上的深井和超深井;将钻头探入到地下8 023m,打出了中国陆上最深井——克深7 井;创造了2 856m的国内陆上水平井最长水平段纪录;完成井深6 717m 的新港1 井,创集团公司东部深井纪录。
2.3.2 推广六大特色系列产品
公司不断创新市场所需的高新技术和产品,靠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实力。形成LWD/MWD 仪器、垂直钻井工具、录井仪器、多级脉冲深穿透聚能射孔仪、现场数据远程传输系统和防酸防硫三相分离器六大特色系列产品。其中,LWD 测井仪、德玛系列录井仪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走出高新技术产品国产化的新路子;垂直钻井工具已申报5 项专利,井斜能够控制在0.5°以内,钻速提高50%以上,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数据远程传输系统有效解决了钻井、采油等作业现场的数据采集、传输和远程监控等问题;防酸防硫三相分离器最大程度地解决了防酸、防硫2 项难题,填补了国内储层酸化后、返排残酸液体不能进分离器计量的技术空白,已在塔里木油田TZ44 井和DH12 井等20 余口井成功应用。
2.3.3 推广四大泥浆体系
公司开发成功抗“三高”钻井液体系、大位移钻井液体系、储层专打钻井液体系和溶洞漏失堵漏体系四大泥浆体系。其中,抗“三高”钻井液体系在印尼、伊拉克市场24 口井成功应用,有效解决大段盐膏、膏泥岩、高温和高压等复杂地层难题,所有作业一次成功;大位移钻井液体系在大港和冀东油田市场完成20 余口大位移井的现场施工,创下最大位移、最大井斜和最大水垂比等多项技术指标新纪录;储层专打钻井液体系在大港油田30 余口水平井成功应用,相比同时间、同区块、同类型和同开发方式的单井产量大幅度提高;溶洞漏失堵漏体系进一步完善了防漏、堵漏和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配套工艺,现场应用11 口井,堵漏14 井次,成功率100%。
2.4.1 实施设计方案“分级评审”
根据承建井的潜在施工风险和技术难度,分三级评审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其中,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重点井和区域探井,与油田公司共同评审设计,共同讨论方案,共同现场把关;公司重点井,由工程技术处组织审核,公司副总工程师审批;其他井由施工单位组织制定并审批,确保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2009 年以来,与合作的油田公司开展联合评审达45 井次,公司层面审核审批达478 井次,有效规避了施工风险,确保了施工质量合格。
2.4.2 实施“地区专打”和“井型专打”
围绕有效实施两个“专打”,实行“三个匹配”方案,即钻机能力与井深相匹配、钻机性能与井型结构相匹配、施工队伍与施工区域相匹配。目前,公司共有80 支从事“专打”的钻井队承担着深井复杂结构井的施工作业,施工质量优良,生产效率提高,钻井速度进一步加快,截止2012 年9 月底,公司在长庆市场有2 支钻井队年进尺突破10×104m,在华北市场有1 支钻井队年进尺分别突破6×104m 和5×104m,在大港市场有1 支钻井队年进尺突破5×104m,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2.4.3 实施“二线干部驻队盯队,一线干部跟班盯井”的“双盯”工作法
针对重点井和事故复杂井,在实施处级领导包队盯井的基础上,派驻二线相关专业工程师,制定技术方案及事故复杂处理办法,协调相关专业配合工作;每个班组至少有1 名一线干部跟班盯井,负责各项技术及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目前“双盯”工作法全面落实,并在97 口重点井或关键工序采取了处级领导盯井制度,为安全优质快速施工提供了保障。
2.4.4 实施质量联合验收评审
坚持与所服务油田公司组织质量联合验收,每季度进行2 次处级单位的联合验收,每年联合召开1 次质量验收总结分析会,剖析质量问题,制定下步目标及工作措施,针对技术瓶颈问题联合立项攻关,形成了稳定的质量验收评审对接制度。2009 年以来,共联合验收深井与复杂结构井1 069 口,占交井总数的21.76%,井身质量和固井质量合格率100%,固井质量优质率达到72%。
工程技术服务质量是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关系着企业的信誉和发展。公司通过深入研究提高工程技术服务质量的方法和要领,持续改进,大力提高了工程技术服务质量水平,实现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2]。
[1]石油天然气钻井井控编写组.石油天然气钻井井控[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2]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中国认证认可协会.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理解与实施[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