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强,李明清
(四川省彭山县畜牧食品局,四川 彭山 620800)
彭山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2%,是彭山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规模养殖占畜禽出栏量的45.3%。全县有13个乡镇,每个乡镇都建有畜牧兽医站,承担畜牧生产和动物疫病防疫的技术服务。有知名饲料企业15家,加工生产能力达150万吨。
2.1 规模化养殖量偏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彭山的畜禽养殖户大多是散养户自筹资金,逐步扩大再生产而形成的适度规模化养殖场(户)。外来资本投入新建的规模化养殖场仅7个。
2.2 畜禽养殖产业链得不到延伸,畜牧业生产无法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2.3 彭山现代畜牧业实施品牌战略起步晚,还没有形成知名品牌,导致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严重制约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2.4 现代畜牧业生产技术支撑相对薄弱,特别是规模养殖户基本上没有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导致许多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防控措施不完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严重影响了规模养殖户的效益。
2.5 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待遇低,防疫队伍不稳定,直接影响防疫工作的有序开展。
3.1 确定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根本、科技为手段;坚持区域化、规模化布局,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市场化经营。坚持畜牧生产和环境保护并重,积极发展效益高、污染小的特色养殖和特种养殖,加快“优质、高效、绿色、环保”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
3.2 加大帮扶力度 一是充分利用彭山的各种优势,加大畜牧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外来企业、资本入驻彭山发展规模养殖。二是帮助彭山现有的规模养殖场(户),解决生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使他们在现有基础上加强管理、扩大规模,从而全面提升全县规模养殖程度。
3.3 整合畜牧业生产技术资源一是全方位、多层次地对全县现有技术人才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尽快提升其专业技术水平二是整合技术资源,让畜牧技术人员相互学习,共同努力,根据每个人的优势,分类分场地对现有的规模养殖提供技术支撑。三是积极同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联系,大力引进推广畜牧业科技成果。
3.4 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依法加强饲料生产和兽药市场监管督查,严禁违禁药品、添加剂流入养殖环节,从生产投入品源头抓起,实行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
3.5 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3.5.1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点抓好种猪工程,及四川美联奶牛胚胎移植项目建设。
3.5.2 动物保护体系。重点抓好彭山县无规定疫病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与动物检疫项目建设。
3.5.3 无公害优质畜禽生产基地建设和示范片区建设。重点抓好义和无抗生猪养殖园区、保胜无公害优质生猪基地等建设。进一步加大对优良畜禽生产示范片区建设。
3.5.4 安全监测体系建设。抓好动物疫病监测,畜产品安全监测中心项目建设。
3.5.5 基层队伍建设。积极引进技术人才,加大基层畜牧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畜牧工作人员素质。
3.5.6 在现有的中蜂、七彩山鸡、卢花鸡、旧院黑鸡等特种养殖基础上,充分利用彭山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特种养殖,提升养殖经济效益。
3.6 坚持4个原则发展现代畜牧业
3.6.1 坚持规划先行。一是科学布局。根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结合城市发展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畜牧业发展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二是合理规划区域载畜量。对适养区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估,根据水环境容量和耕地消纳畜禽粪污的能力,确定区域畜禽养殖数量,规划布点养殖小区(场)。
3.6.2 坚持适度规模。规模化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方向。要提高畜牧业比较效益,保障有效供给,加快推进饲养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根据周边农作物和土地对畜禽废弃物的消纳能力,坚持适度规模,避免盲目扩大,解决发展畜牧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只有坚持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才能走上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6.3 坚持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种养互惠的发展路径,是妥善处理和解决畜牧业发展难题、建立农业生态平衡体系、实现农牧双赢的最佳途径。一是有利于解决养殖用地问题。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解决规模养殖用地紧张的问题。二是有利于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三是有利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四是有利于消纳养殖场的排泄物。把养殖业带入农、林业中,形成猪-沼-果(林、草、菜等多种综合利用模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6.4 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畜牧业发展成败在防疫,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始终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坚持发展与保护两手抓,要充分认识到动物防疫工作是畜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基础,要把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既要做好季节性集中防疫更要注重建立长效防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