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萍 杨宁琍 戴晓冬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江苏 南京210029)
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手术,因永久性肠造口,在生理心理上产生巨大改变,造口处不规则的排便、排气改变了患者的生活方式。同时,造口的存在改变了患者对自身形象的评价,情绪低落,自卑避世。而结肠灌洗(colostomy irrigation)能够帮助造口患者实现控制大便,管理人工肛门的目的,从而帮助患者重塑自我形象,改善生活质量。对于结肠灌洗开始的时间,国内外暂无定论[1]。我中心尝试在结肠永久造口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后(术后3~5d)开始行早期结肠灌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7月在我中心因直肠癌行mile’s手术的患者共98例,根据术中情况及术后病理,肿瘤分期均在Dukes C期以内,均无结肠残留肿瘤、肠道炎性疾病、造口并发症等禁忌症,有严重的心脏疾患的患者也被排除在外。将98例患者分为早期结肠灌洗组和自然排便组。早期结肠灌洗组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平均年龄54.17岁,自然排便组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平均年龄56.75岁。两组在性别、婚姻、受教育程度及收入水平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早期结肠灌洗组 一旦患者结肠蠕动功能恢复,全身情况好转,即尽早进行结肠灌洗,均在术后3~5d进行。灌洗器材为康乐保灌洗系统。灌洗液使用37~41℃的温开水。病人取半坐卧位。灌洗的量根据病情耐受情况取500~1 000ml,灌洗液滴入结肠的速度大约在50ml/min,灌洗时间控制在1h。粪便排尽后清洗肠造口周围皮肤,造口处可先覆盖造口袋,排便规律后可仅覆盖一块干净小纱布即可。灌洗前做详细讲解,灌洗过程中多鼓励患者,并教会患者自行灌洗[2]。
1.2.2 自然排便组 患者肠蠕动恢复后采取自然排便法,造口处常规粘贴造口袋,根据造口袋底盘敷料吸收的饱和度更换造口袋。教会患者学会观察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情况和更换造口袋。
1.3 评价方法 在患者术后一个月时采用EORTC QLQ-C30问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3]。主要包括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六项功能分类。它们按同样的方法分别独立计分,通过线性变换后,使所有单项的得分在0~100变动,得分高就代表高的功能水平。而量表中的多指标及单一指标症状项目也分别独立计分,同样经线性变换成0~100的评分,得分高则代表较严重的症状或问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分析统计,其中定性资料使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使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1 早期结肠灌洗组中,有3例患者结肠灌洗早期出现腹痛,2例经减少灌洗液至500ml,并减缓灌洗液滴入速度后缓解,坚持结肠灌洗至出院,有1例患者选择放弃结肠灌洗而采用自然排便法,排除出本研究。该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结肠穿孔、严重腹痛、腹泻等并发症。术后两周出院时有42例患者实现了24h排便一次的习惯(42/49,85.71%),出院时造口处仅需覆盖纱布即可。
2.2 早期结肠灌洗组的患者在术后一个月的调查显示,总的生活质量和满意程度要高于自然排便组(P=0.017)。同时在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及角色功能上得分同样明显高于自然排便组。在症状领域,自然排便组患者较早期结肠灌洗组可能更疲劳(P=0.049)和睡眠欠佳(P=0.036),这可能是由于对照组患者对造口袋内气体和粪便可能的侧漏担忧,以至于需经常检查造口袋有关。两组在其他症状领域得分未显示有明显差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健康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造口患者注重改善生活质量。行结肠永久造口的患者,造口处不自主排便排气,尽管造口产品不断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尴尬,但是造口周围的皮肤刺激性炎症和造口袋周围粪便不规律的漏出仍时有发生。当排气后造口袋膨隆,即使隔着衣物仍能被看到,种种无奈使得患者在参加正常社交活动时充满担心,自身形象评价降低,甚至有意回避社会活动,影响了工作和生活。结肠灌洗能够帮助造口患者重新建立有规律的排便习惯,能减少排便次数和减轻人工肛门的异味,在两次灌洗之间,造口处盖一小纱布即可,这就为患者参加社交和娱乐活动创造了条件[4-5]。
在结肠灌洗开始时间上,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在术后3~6个月开始比较合适,一方面是这时候放化疗可能已经结束,患者生理上已经恢复;另一方面,从精神上也开始接受了结肠造口的现实。根据我们的经验,放化疗结束后开展结肠灌洗,患者的依从性往往较早期灌洗的患者差。正如患者逐渐适应了身患癌症这一现实一样,患者经过3~6个月的放化疗,同样逐渐适应和习惯了造口上贴覆造口袋这一事实,加上觉得重新学习结肠灌洗很麻烦,因而并不愿意进行结肠灌洗或不愿意坚持。
同时,根据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早期结肠灌洗使患者减轻痛苦、更早的从结肠灌洗中受益。本研究中,早期结肠灌洗并未造成严重的并发症。3例患者出现了腹痛,经过调整输入灌洗液的量和速度得到了控制,提示灌洗液的量也因人而异,必须在患者的实践中不断摸索调整。另有3例患者诉结肠灌洗后胃肠胀气及排气增多,调查询问后发现,与其饮食习惯有关,因此对于结肠造口的患者同时要注意饮食护理,避免过多摄入产气类食物[6]。这些都说明早期结肠灌洗是安全的。
我们的研究显示,早期结肠灌洗组患者在情绪功能、角色功能以及社会功能方面得分均明显高于自然排便组,这可能与结肠灌洗控制排便,间歇期造口处无排泄物,造口比较隐蔽,从而为患者从事正常工作和社会交往提供了时间窗和保障。患者能更快、更好的重塑自我形象,回归社会。本研究还发现,女性患者更容易接受进行结肠灌洗,尤其是早期结肠灌洗。患者造口周围皮肤皮炎的发生率也有所降低,这与既往的报道一致[7]。
综上所述,早期结肠灌洗是安全有效的,提倡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开展。希望更多的中心发表有力的大样本的研究证据,获得更多关于早期结肠灌洗的信息[8],以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教育,从而让更多肠造口患者从中获益。
参 考 文 献
[1]Woodhouse F.Colostomy irrigation:are we offering it enough?[J].Br J Nurs,2005,14(16):14-15.
[2]Varma S.Issues in irrigation for people with a permanent colostomy:a review[J].Br J Nurs,2009,18(4):15-18.
[3]Aaronson NK,Ahmedzai S,Bergman B,et al.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LQ-C30:aquality-of-life instrument for use in 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in oncology[J].J Natl Cancer Inst,1993,85(5):365-376.
[4]Karadag A,Mentes BB,Ayaz S.Colostomy irrigation:results of 25case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quality of life[J].J Clin Nurs,2005,14(4):479-485.
[5]张灵,王文玲,叶玉凤.结肠灌洗系统在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应用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9):封三.
[6]Burch J.Constipation and flatulence management for stoma patients[J].Br J Community Nurs,2007,12(10):449-452.
[7]D’Orazio M.Colostomy irrigation and peristomal skin complications[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1,38(1):16.
[8]Carlsson E,Gylin M,Nilsson L,et al.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colostomy irrigation:apatient and WOC nurse perspective[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0,37(5):5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