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穿通大型脑膜瘤术后护理

2013-04-08 00:36姚建珍戚东静戴俊芬叶霞郑红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7期
关键词:脑膜瘤脑脊液肺部

姚建珍 戚东静 戴俊芬 叶霞 郑红

(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五病区,浙江 衢州324000)

脑膜瘤以良性肿瘤多见,因颅底穿通大型脑膜瘤肿瘤位置特殊,肿瘤体积大,手术难度及危险性极大,术后并发症多,故做好术后护理对降低病人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国际 WHO分型[1],小型脑膜瘤<4.5cm,大型脑膜瘤<7.0cm,≥4.5cm,巨大型脑膜瘤>7.0cm。我院神经外科2001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颅底穿通大型脑膜瘤12例,经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后均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例,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44.4岁,农民8例,干部1例,学生1例,其他2例。其中肿瘤位于左额叶4例,右额叶2例,左额颞交界1例,双侧额叶5例,病程6个月至9年。肿瘤最大径5~11cm,平均7.86cm。临床表现包括头昏头痛11例,癫痫4例,视乳头水肿7例,视力障碍9例,嗅觉丧失2例,外展神经麻痹4例,动眼神经麻痹3例,轻偏瘫3例,感觉障碍2例,精神障碍2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术前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行颅外供血动脉栓塞9例,头皮切口和骨瓣的设计依据CT、MRI或全脑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准确定位,12例均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术中改用显微镜下手术7例,术中行控制性低血压4例,行颅底重建术8例。

1.3 结果 术后出现继发性颅内血肿再次手术1例,继发性脑水肿所致颅内高压5例,脑脊液鼻漏3例,继发颅内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术前症状消失或好转9例,无明显改善3例。

2 术后护理

2.1 一般护理 (1)体位:患者麻醉未清醒前取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清醒后抬高床头15°~30°。术后72h禁止患侧卧位,避免大幅度转头、突然体位改变,以免脑组织移位。予U型枕使用,避免颈部过伸或过屈,以利静脉回流;(2)呼吸道:患者带气管插管返回病房,给予气管插管内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每班定时吸痰1~2次,痰鸣音明显时及时吸痰,吸痰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术后第2天均拔除气管插管改鼻导管吸氧,鼓励咳嗽、咳痰;同时每日2次口腔护理,预防感染;(3)饮食:手术当天禁食,术后第2天予少量温热流质;(4)眼部护理:保持眼部清洁,日间用氯霉素滴眼液滴眼,睡前用红霉素眼膏涂眼,睡觉时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或戴眼罩,防止角膜干燥导致溃疡及结膜炎发生。告知患者及家属忌用手触摸眼部,以免造成角膜损伤。

2.2 心理护理 (1)术后1~3d,患者精神较差,对外界刺激反应差,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发热及头面部肿胀情况,家属紧张、焦虑,不知所措。护理人员主动告知疾病相关知识和术后注意事项,使患者及家属心理压力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配合观察和护理;(2)术后3d,护士主动、耐心讲解康复知识,及时帮助患者生活护理,缓解疼痛不适,患者对病情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紧张程度缓解,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3.1 脑水肿 本组患者继发性脑水肿所致颅内高压5例,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头痛、呕吐和记忆力情况,每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进行24h监护,观察过程中出现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慢而有力(60次/min),呼吸深而慢(16次/min),常是颅内压增高所致;注意抬高床头15°~30°,以利脑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脱水剂应严格按医嘱执行,在治疗过程中,准确记录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输液速度及总量;术后注意呼吸通畅和供氧情况,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或血气分析的结果,随时调节吸氧的浓度,以提高动脉血氧含量增加脑血流含氧量,减轻脑细胞缺氧及脑肿胀。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缓泻剂开塞露,切忌用力排便及高压灌肠。

2.3.2 脑脊液鼻漏及继发颅内感染 本组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3例,继发颅内感染2例 。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均治愈。护理措施:(1)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一般开始抬高床头15°~30°;如患者随着体位改变而出现头痛、眩晕、呕吐、厌食、反应迟钝、脉搏细弱等症状,体位抬高时症状明显,而平卧位时症状消失或减轻,需警惕低颅压的发生;(2)观察脑脊液漏的颜色、性质、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低头、压颈、打喷嚏、剧烈咳嗽、捏鼻鼓气等动作,以免脑脊液压力突然升高后又降低而发生脑脊液逆流[2],造成颅内感染;(3)硬脑膜缺损是脑脊液漏的直接原因。临床中使用的硬脑膜修补材料为生物膜或人工膜,若使用人或动物体内的膜状结构,具有免疫性,材料来源的种系差异越远,则容易引起强烈的组织排斥反应[3]。手术后,护士需对修补材料进行了解,注意鉴别发热是否因材料排斥反应所致;(4)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注意体温的变化。本组2例患者在术后4d体温仍持续在38~39.5℃,并伴有头痛、呕吐等症状,通过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遵医嘱应用抗生素2d后体温正常,临床症状改善;(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使用腹压。

2.3.3 肺部感染 本组2例患者术后7d体温一直在38~39.5℃,肺部听诊有湿啰音,胸部拍片提示肺部有阴影,考虑肺部感染。根据血培养、痰培养和药敏结果,遵医嘱准确及时应用抗生素和精心护理,肺部感染于术后第9天得到控制。护理要点:提供安静舒适、空气洁净的环境,室温控制在20~24℃,湿度在50%~60%为宜[4];限制陪护和探视人员,禁止呼吸道疾病患者进入病室;病房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d,通风2次/d,每次30~60min;护士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做好手消毒卫生,避免交叉感染;每1~2h翻身扣背,并予超声雾化吸入,2次/d,每次20min;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予5%碳酸氢钠口腔护理,2次/d。加强营养,鼓励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胃纳欠佳时从静脉补充维生素、氨基酸、脂肪乳等。观察体温变化,高热时予物理降温,及时更换衣服及床单。术后第3天予鼻饲流质,抬高床头45°~60°,30min内避免翻身、雾化吸入及深刺激吸痰,以免误吸,加重肺部感染。

2.3.4 继发性颅内血肿 脑膜瘤多数是颈内外动脉双重供血,血运相当丰富,尽管术前对部分颅外供血动脉进行栓塞,术中仔细止血,术后仍有发生血肿的可能,再加上术中肿瘤切除后留一残腔,当大幅度翻动体位易造成脑组织移位过度牵拉,血管撕裂而导致再出血。患者出现烦躁时,应及时汇报医师,酌情予以镇痛、镇静治疗;术后应绝对卧床休息,每小时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颅内压一次;如患者躁动明显,使用护栏,转移床边危险物品,防止病人外伤。本组1例患者术后5h神志由清醒转为模糊,双侧瞳孔不等大,一侧肢体肌力下降,由于观察及时,发现后立即复查CT,提示继发性颅内血肿,经急诊手术清除血肿后,患者神志转清,康复出院。

3 小结

颅底穿通巨大脑膜瘤手术复杂,风险高,手术的成功除了医生娴熟的技术外,术后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有效减轻各种疼痛不适,使患者及家属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及生命体征变化,积极预防处理各种并发症,做好呼吸道管理,预防肺部感染和精心护理,是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的重要保证。

[1]Samii M,Carvalho GA,Tatagiba M,et al.Meningiomas of the tentorial notch:surgical anatomy and management[J].J Neurosurg,1996,84:375-381.

[2]徐卫萍,江玉泉.脑脊液漏的治疗原则[J].山东医药,2005,45(30):64.

[3]彭立辉,卢明,王连元,等.176例外伤性脑脊液漏的临床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1):1794-1795.

[4]冯金玲,李秀兰.气管切开的术后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09,6(16):161.

猜你喜欢
脑膜瘤脑脊液肺部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脑脊液引流在早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PC-MRI对脑脊液循环的研究价值
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疗效观察
脑脊液流式细胞术在检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