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良
(河南省宜阳县畜牧局,河南 宜阳 471600)
春季细菌、病毒易滋生繁殖,而仔猪的抵抗力较弱,在此期仔猪腹泻较为多发。
1.1 发病特征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主要危害20日龄至4月龄的小猪,一般为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本病病程一般为2~3周,死亡率20%~50%。
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仔猪因食入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断奶过早,突然更换饲料,营养不良,长途运输,环境湿冷及气温突变都是导致本病的诱因。
1.2 症状及病理变化 该病的潜伏期从数天至数月不等,患猪以下痢为主要症状。
根据病情轻重和病程长短,本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急性型多见于断奶前后的仔猪,病猪表现为体温升高,腹痛、腹泻,粪便恶臭,急性型的病程短,死亡率高,剖检可见病猪脾脏肿大、质硬,呈暗紫色,全身淋巴结充血、肿胀,全身黏膜、浆膜有出血点,胃肠黏膜有卡他性出血性炎症。本病以慢性型较为多见,患猪表现为逐渐消瘦,食欲减退或废绝,贫血,持续性或周期性下痢,粪便呈灰白色、黄绿色或暗绿色,病理变化以出现坏死性肠炎为特征,其主要病变集中在盲肠、结肠、回肠和直肠。
1.3 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仔猪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搞好圈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科学搭配饲料,仔猪适时断乳。
仔猪副伤寒弱毒苗于仔猪7日龄时喂服1次,35日龄再服1次。1月龄以上的健康仔猪用稀释的副伤寒弱毒苗肌肉注射,体质弱或患病的猪不宜注射疫苗。
治愈的仔猪多为带菌者,应隔离饲养,为防止其传播疾病,一般以淘汰为宜。
对本病应坚持及早治疗、连续用药的原则。对本病有效的药物有抗菌素、呋喃类药物和磺胺类药物等,但沙门氏菌常出现抗药菌株,故最好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2.1 发病特征 仔猪黄痢是由一定血清型的溶血性(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主要发生于7日龄内的仔猪,本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7日龄以上仔猪发病较少。。
2.2 症状及病理变化 患猪突然腹泻,少见呕吐,粪便呈黄色或黄白色的水样,味腥臭,患猪最后因脱水而亡。剖检可见患猪肠道黏膜发生急性卡他性炎症,以十二指肠最明显,其肠黏膜肿胀、充血,肠壁变薄,肠管松弛。
2.3 防治 产圈保持干燥、清洁,定期消毒。
仔猪产后24 h内口服抗菌素进行预防。黄连素注射液3mL,一次肌肉注射,每日3次,连用5d。
白头翁6g、龙胆草3g、黄连2g共为细末,用米汤调成糊状舔剂涂布于母猪乳房,让仔猪通过吃乳服入药物。平均每头仔猪每次服1~3 g,每日2次,连用2~3 d。
3.1 发病特征 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非败血性、急性肠道传染病。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其发病率中等,死亡率不高,多呈地方性流行。
3.2 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猪突然腹泻,粪便呈乳白、灰白或黄白的浆状,味腥臭,患猪体温不高,被毛粗乱,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病久者消瘦,脱水,生长发育受阻。剖检见卡他性肠炎,其肠内容物呈糊状、灰白色,肠系膜淋巴结肿胀。
3.3 防治 注意栏舍、用具、饲料及母猪奶头的卫生。仔猪提早补料,以锻炼其肠道机能。
可用甲砜霉素、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让其内服活性炭(木炭也可),一般用药3~5d即愈。
4.1 发病特征 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又称传染性坏死性肠炎、出血性肠炎等,其对3日龄内的仔猪危害较大,常在产仔季节暴发,仔猪发病后死亡率甚高。7日龄以上仔猪发病很少。
4.2 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猪偶有呕吐,以排红色黏液便为特征。剖检见患猪腹腔有红色积液,空肠出血、坏死,肠内容物混有多量小气泡,淋巴结肿大、出血。
4.3 防治 加强消毒和饲养管理,搞好猪舍卫生,注意防寒保暖,防止舍内潮湿、闷热,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实行“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可有效预防此病的发生。发现病猪应立即隔离,同时清除粪便及被污染的垫草,并对被污染的环境和器物进行消毒。
仔猪腹泻的24~72 h内,用葡萄糖溶液口服可防止脱水。适当给予止泻剂和降低肠蠕动的药物有利于恢复,使用抗菌素可防止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