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凌月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校刊部,山东 济南 250103)
青少年社会化的施化者主要是家庭、学校、社会、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SNS时代,社交网络不仅是一种媒介工具,而且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对青少年身心成长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广泛、深刻的影响。网络社交引发的青少年社会化范式的转型既给青少年社会化带来全新的机遇,也给青少年社会化研究带来新的挑战。如何正确理解青少年社会化范式从现实向虚拟的转型与重构,如何解决青少年虚拟社会化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境,构建SNS时代青少年社会化的良性互动机制,成为当今时代新的课题。
SNS,即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直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我国学术界一般称之为“社交网络”。社交网络,顾名思义也就是“网络+社交”,即通过网络这一载体把人们连接起来,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交往活动。现代社会,通讯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使得基于信息网络的“非接触型”社会交往开始承担大部分传统社交的作用,这意味着网络社交对传统世界必然会带来越来越巨大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互联网的发展已从门户时代和Web2.0 时代迈向了全新的SNS 时代。
社交网络在我国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社交网络的早期雏形BBS时代。以电子邮件的运用为起点,BBS(电子公告牌系统)把网络社交从单纯的点对点交流推进到了点对面交流。天涯论坛、猫扑、西祠胡同等产品都是BBS时代的典型产品。二是娱乐化社交网络时代。2005年创办的校内网(2009年更名为人人网)、2008年成立的开心网,乃至2009年推出的搜狐白社会等,拉开了中国社交网络的大幕。三是微信息社交网络时代。借助移动网络随身性、及时性等特性,社交网络迅速拓展到手机服务平台,手机成为网络社交新的主要载体。2009年新浪微博推出,随后一年内,搜狐、网易和腾讯等门户网站的微博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推出,并相继出现了微信、飞信、米聊、陌陌等移动客户端应用,社交类APP逐渐成为移动智能终端产品上的标配。四是垂直社交网络时代。社交网络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或特殊习惯进行垂直化分组,实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最著名的垂直类社交网站如豆瓣网,它通过特定的程序算法,自动筛选出该用户可能感兴趣的音乐、电影等内容进行同类推荐,并帮助用户找到兴趣相投的其他用户,仿佛是用户贴心的私人助理。
在SNS时代,社交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展现自我、营销推广的重要渠道,它以独特的存在和运行方式为当代青少年的社会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空间,成为青少年社会化新的施化者和影响其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青少年在网络沟通交流上表现十分活跃,在即时通信、博客(个人空间)、微博和社交网站的使用率分别为86.0%、71.9%、61.6%和57.7%,显著高于整体网民平均水平。青少年手机网民规模达1.85亿人,占网民总体规模的80.0%[注]数据来源:《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8月。。2012年,随着智能手机低价化和无线网络不断升级,“社交化”成为一种功能元素,手机APP的热门应用如手机即时通讯、微博、搜索、网购等都在融合社交元素,成为移动网络应用的趋势和亮点。一方面,传统的实名制社交网站在原有基础上融入了图片社交、私密社交、购物分享等新型社交功能组件,用户规模显著增长;另一方面,移动即时通信等网络社交软件因融入了图片、语音、视频和地理位置定位等交互元素而变得更加便捷有趣,吸引了越来越多青少年网民使用,用户黏性不断加大。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4.68亿,使用率高达82.9%。[注]数据来源: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1月15日。随着手机社交平台功能的日益丰富,OTT服务、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的融入,移动社交网络已不再是单纯的聊天和信息交流工具,而是向集成社交、资讯、娱乐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化平台方向发展,现代青少年社交方式和社会化模式因此出现了重大改变。
在传统社会化模式中,人的社会化是一个缓慢、渐进、有序的过程,包括两个时空维度:一是“时间跨度”,即青少年不断积累掌握进入成人社会所必须的知识、技能以及社会规范,进行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知识储备的过程。在传统社会条件下,这一过程由于受到家庭结构、经济和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物理时空条件的约束和限制,只能按照施化者的安排有序地进行,经历一个时间较长、分期比较明确的过程,一般是指从十多岁至二十多岁左右的阶段。二是“空间限度”,即社会化主要依靠代际传递,通过语言、文字、肢体、表情等进行交互影响,子代的学习基本局限于亲代、师长的知识范围内,教化的过程主要集中在家庭、学校、社区内部完成。但是,网络化加速着几乎一切社会元素的发展变化,传统社会中几十上百年的冗长历史进程聚缩于现代社会较短的历史时期内,使得处于科技和社会变革风暴中的现代青少年的社会化范式发生了转型。网络技术的先进性消除了阻碍人们交往的时空限制,允许任何一个个体在网络覆盖的任何时间、任何场所里进行社会化活动,进入了一个“天涯若比邻”的境界。青少年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了解社会规范的社会化空间得以无限延伸和拓展,其社会化进程因此具备了全球性与超时空性。SNS超越了传统的现实社会交往,创造了一种不同网络终端之间的虚拟化、数字化的人脑思维的交流与互动,原本遥远的陌生人能够在一个特定时空里互相结识和交往,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在网络交往中得以巩固并强化。这种虚拟社会化交往模式,使青少年社会化从传统意义上的“与现实世界的互动”转变为“与虚拟社会情景的对话”,为青少年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社会交往空间,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社会交往模式,加速了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
如果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研究阐释青少年的社会化需求, 我们不难发现,处于社会化关键期的青少年所面临的重要的社会化任务就是发展归属感和自我实现与自我认同。社交网络的出现使传统社会化的单向传递过程发生了质的改变,恰好顺应了青少年的这种心理需求,因而迅速获得了青少年群体的喜爱和接受。SNS提供的网络“虚拟社区”类似一个“精神的联合体”,青少年在社区平等交流中形成的社会支持帮助青少年实现共感的满足,形成自我认同与自我归属感。社交网络时空范围的广阔性、沟通交流的互动性、角色关系的平等性、内容信息的新奇性完全不同于被动刻板的学校教育和家庭生活,青少年能够在此表达自我,张扬个性,寻找自身的优势话语权。传统社会化的施化者——教师和父母的知识经验在急剧变化的社会进程中常常显得落伍,与子代之间产生了“数字鸿沟”,其施化权威逐渐被动摇乃至消解,传统“金字塔式”的知识等级结构土崩瓦解;而传统的受化者——青少年得以摆脱文化权威的压制,成为年长一代的“老师”,获得了“反哺”的能力和话语权。社会文化传递方向的改变导致传统的施化者与受化者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颠覆,并演变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反向”社会化模式。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种文化“反哺”主要表现在数字技术、流行时尚等文化表层,而在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和核心价值层面, 仍然需要正向社会化来担负青少年社会化的重任。可见,现代青少年的社会化已经由以往被动的单向模式转变为自主建构与文化“反哺”的双向互动模式。
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习得文化思想与行为规范的过程,生活于特定文化情境中的人必然带有其所处文化背景鲜明的“文化印记”。传统社会的文化延续采取言传身教、世代相传的方式,文化传播途径与传播范围有限,传播效率较低,青少年社会化途径呈现为单一缓慢的“线性模式”。然而,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一体化加速了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与世界的广泛交流,网络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封闭、单一的社会境况,各种异质文化形成交锋与融合,一个文化价值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新时代展现在我们面前。文化价值的多元交织无疑是对传统社会一元文化的挑战和颠覆,东西方国家在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碰撞, 对我国传统的文化理念、道德观念产生了直接冲击。尤其是在社交网络中,知识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质性的改变,现实生活的完整信息流包括各种异质文化都逐渐被转移到虚拟世界中,势必使青少年原有的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与行为模式出现多元化、离散化的趋势。在这种多元文化的影响下, 青少年的社会化模式也随之发生了重要变化,由传统的“线性模式”转变为拓扑互联的“网状模式”。在网状社会化模式中,施化的主体不再局限于确定的社会角色,施化的手段也日益多元化和动态化,互联网、电视媒体、手机媒体等传播媒介以及基于上述媒介建立起来的SNS、IM(即时通讯工具)、博客、微博等,成为多元文化影响的来源和途径,呈现出一种网状互联的立体态势。
传统社会化是个体实际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过程,是一个真实的“实体流程”,即“真实社会化”。在家庭、学校等真实的社会教化机构中,青少年习得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和道德规范,社会文化得以传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而社交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化的背景和动因,青少年在认知、情感、娱乐、想象等方面所需的各种资源在这里得以满足,真实社会化的“实体流程”越来越多地发生在网络的“虚拟现实”空间中,青少年社会化模式更多地表现为“虚拟社会化”。在社交网络平台这个“第二现实世界”里,青少年构筑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在虚拟空间中进行自我身份的塑造、自我社会角色的呈现,逐步学会依照社会的要求和标准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实现角色期待与现实社会角色的整合。由于网络中同辈群体的交往关系更加自由平等,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力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而明显增强。青少年通过社交网络与朋友保持沟通与互动,不仅扩大了交友圈,并且交往水平和交往质量在频率、广度、深度等方面均有所提高。网络社交还为青少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比较方式,有助于青少年了解他人对社会的看法,或通过他人的思想、行为来反观自身从而进行自我认知,推动了其社会化进程。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的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罗伯特·默顿1948年发表的《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为》一文指出,大众传播有“麻醉人的精神”的负面功能[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传播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 年版。——媒介使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心停留在表面,这种表面性常常掩盖了受众的冷漠。从传播学角度看,用工具理性改变受众的电子媒介也同样具有“麻醉”功能,它使得人与现实之间的群体联系、人际交往逐渐减少,以致于有学者曾形象地指出,未来青少年将是“甲壳虫”、“胶囊人”,他们带着科技的“硬壳”走向社会,却对真实社会的情感显示出疏离和淡化。社交网络既是一种传播媒介,又是一种成本低廉、功能多样、以文字为载体、以虚拟角色为主体的社会交往方式,其所具有的便捷、隐匿、平等、自由的特点,使得那些在现实社会交往中内向、害羞的青少年在网络中变得畅所欲言。在网络社交互动中,他们向“朋友”宣泄自己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和痛苦;通过回复和发表评论展示才华;通过被“关注”、被“赞”、被“转发”,感受到他人的关注、认同和鼓励;在话题分类中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寻找志同道合者建立友谊。青少年渴望藉由在虚拟世界中建立起的“威信”,获得被尊重、被重视的“存在感”,使现实生活中“不擅交往”的缺憾通过在虚拟社会里获得的成功得到弥补。然而,过度依赖网络社交会大大减少青少年参加现实社会交往活动的时间,导致现实沟通交往能力的退化,由此延展为对现实社会沟通的厌倦与冷漠,在现实生活中更加自我封闭,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过度沉溺于网络交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削弱青少年的社会行动力,销蚀其积极参与社会交往实践的热情,导致其现实人际交往社会性的弱化。
社交网络注重个体信息的传播和分享,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话语权,这样的交往形态更倾向于体现个人的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情绪情感。但是,由于网络本身是一个容纳了各国、各民族文化的纷繁复杂的文化环境,各种不同性质文化的并存、冲突与融合,以及众多亚文化的存在,使当代青少年对文化的认知变得模糊不清。加之我国由于社会变革导致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的不断变化,以及西方各种社会思潮、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意识形态的渗透,无疑会消解民族的文化品格及主流意识形态倾向,使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个性化,而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在社会文化和价值标准内化时不可避免地出现混淆和冲突,个体价值选择容易出现偏离。目前,尽管社交网络鼓励实名注册,但手机移动网络的普及、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使实名制的SNS平台变得越来越“虚拟”,更加速了信息的多元传递和良莠共存。在这种情况下, 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很容易受到意识形态霸权的冲击,造成各种价值观念的偏差。
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认为,每一个人人格的发展都要经历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克服一个主要的矛盾或危机,只有在本人与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合理地解决这个矛盾和危机,才能完善人格。[注][美]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第6版),陈会昌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78-82页。根据这一理论,青少年时期处于个性发展的第五阶段即自我认同感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以及第六阶段即亲密与孤独的冲突。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青少年对周围世界开始有了自己的评价与判断,自我意识增强,情感更加丰富,但他们又缺乏对现实世界的实际了解,缺乏独立的辨别能力和自主行为能力,对自我角色的认同经常处于冲突和混乱之中。在社交网络中,青少年利用符号来表述语言,通过网络终端来传达情感,依托虚拟角色来构建自我满意的形象,表达自己理想化的意愿。但是长期扮演网络中的理想角色,却可能导致青少年难以架构起符合社会规范和期望的价值观,很容易沉迷其中,迷失自我。这是因为,在网络社交互动中,个体将自己视为一个被评价的客体,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产生相应的自我角色认同,这种自我认同会逐渐定性形成自我观念。而青少年由于价值观念尚未形成,他们往往会在潜意识里根据别人的评价和期望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导致他们把网络中的角色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自我混淆在一起,无法给自我角色以准确的定位和评价,造成了现实角色的迷失。
青少年依赖网络社交媒体所提供的拟态环境交友、娱乐,排解郁闷、释放压力,寻找心灵慰藉,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当青少年过分地依赖网络社交,把网络社交当成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途径和手段,以此来取代真实社会交往时,就可能出现虚拟社交强迫症。虚拟社交强迫症常表现为一种对网络社交信息收集和更新的成瘾性,即使明知道这些信息无关紧要,也经常强迫性地浏览或下载,一旦下网便会焦躁不安,担心错过什么“重要”的信息。在媒介化的生存状态下,青少年对网络人际交往从最初的盲从到依赖再到极度沉溺、欲罢不能,成为在网络社交媒体下寄居的生命体,离开“母体”似乎就无法生存了。重庆工商大学教师王世华组织的“大学生网络接触与隔离反应研究”的实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25人参与了这个“隔网一周”的实验,实验中大多数参与者表示“无聊”、“难熬”,出现了不安、焦虑和失落等心理状态,其中2人选择放弃。其他参加者一周后回归正常生活状态时,多数人感到“如获新生”,一名参加者为了“弥补那失去的一周”甚至在上卫生间时都会带上手机。[注]《隔网一周 多数人无聊 少数人崩溃》,《重庆晨报》2011年11月15日,http://cqcbepaper.cqnews.net/cqcb/html/2011-11/15/content_1460768.htm。可见,社交网络沉溺所导致的虚拟社交强迫行为离我们并不遥远,而是一种在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现实交往中,人们的思想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主要借助社会舆论监督和自身道德自律来实现,个体对规范的遵守和服从是外在监督制约与内在道德约束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网络社会交往中,这种外在制约和内在自觉之间的统一被自由、无序的网络特性所打破,社会舆论、传统道德对虚拟个体的约束力难以发挥作用,传统社会的权利、义务、责任、规则等意识在网络社会中处于“缺位”状态。基于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并且极易被复制的特点,SNS的信息传播具备了“病毒传播”的特性:当源信息被投放到社交网站中时,网络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可能成为再传播的主体,个体主观意志作为一种影响因素被加入到信息再传播的过程,使得传播路径愈加复杂多元化。由于管理规范不统一、监管技术落后和监管措施缺位等原因,SNS中自媒体信息的传播往往缺乏信息过滤和质量把关,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刻意伪造虚假身份,传播谣言、发布消极、反动言论或进行交友诈骗,甚至上传色情图片或信息链接。青少年群体对网络依赖性较强,但处在社会化发展关键期的他们思想单纯、社会阅历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理性认知能力,很容易受到暗示和蛊惑,导致出现道德伦理失范,甚至可能引发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出现。
SNS时代青少年“虚拟”与“真实”两种社会化之间的冲突与脱节,给青少年社会化带来了“负矢量”效应。对此,我们应当秉持一种辩证的态度,建构一个功能完整、体系规范的新型社会化良性互动机制,从而克服转型时期的无序状态,使得两种社会化在内容、功能、目标等方面互补互促,实现机制上的有效对接,进而促进青少年社会化在自身与社会和网络良性互动基础上的协调发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下,品牌知名度和注册用户数量的不断提升是SNS运营商维系平台正常运营和吸引广告投放、获取商业利润的前提和基础。为了迎合用户对网络社交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和兴趣,增强用户黏性,社交网络平台往往放松对信息的监管,甚至纵容谣言、色情、暴力等信息的散播。由于青少年是网络社交的主要参与者和虚拟社会化的主要受化者,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或网络犯罪的侵害。因此,应建立科学规范的SNS平台监控管理机制,优化青少年社会化的网上环境。
一是健全网络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净化网络空间。必须加快完善网络立法,特别是出台SNS平台使用、手机网络应用的专项法规和相关细则,制定高标准、规范化的网络监管制度、网络举报制度,对于在网络上肆意发布谣言,传播反动、消极、色情、暴力等有悖于主流文化的信息,损害青少年权益的网络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制裁。建立专业的网络执法管理队伍,对网络中的违法行为及时进行监督、处罚,从而净化SNS平台,创造清新健康的网络社交空间。
二是提升网络技术监控水平,提高网络控制能力。加快对有害信息搜索、过滤、监控等软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实现对网络信息的分级过滤,及时监控网上信息动向;构筑信息防火墙,屏蔽色情、暴力、赌博、迷信等有害信息进入社交网站;依法加强对网吧的监控,安装网络安全监控软件,有效规范青少年网络社交行为。
三是完善SNS 平台的实名认证制度,为青少年网络社交提供安全保障。现有的SNS 平台虽然鼓励以个人真实信息作为注册的必要条件, 但缺乏对信息的验证和规范管理,因此,目前国内社交网站用户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比较低,青少年网络社交仍然存在较大的风险。应进一步完善SNS平台的实名认证制度,严格对用户资料的校验和备案,增强注册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为青少年提供诚信和有安全保障的网络社交平台。
在SNS时代,青少年社会化的施化者应以网络作为传统社会化与现代社会化的对接口,利用网络来发挥对青少年社会化的主导和示范作用。为此,需要不断完善青少年参与实践的社会“大”背景和校园“小”环境,形成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协同整合,构筑青少年社会化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新空间。
一是不断优化社会环境,改善青少年社会化“大”背景。应研究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社会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社会化整合的实现路径,确立主流文化,限制和分散非主流文化,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社会认知,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各类传播媒体和网络服务运营商,应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网络信息和服务。针对青少年网络社交需要,整合各类主流信息与传播资源,开发内容新颖丰富、形式美观活泼的、适宜青少年的网络应用产品;丰富社交网站功能,满足青少年群体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开发符合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的网络教育软件,为青少年提供文明、健康的网络教育平台,构筑青少年社会交往、生活、学习的网络主流文化空间,增强主流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赋予青少年虚拟社会化更多的“正能量”。
二是塑造优质校园文化,完善青少年社会化“小”环境。学校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施化者和基础执行者,应通过不断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吸引青少年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现实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习得知识,磨练技能,积累经验,进而锻造正确的价值观;致力于提升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水平,培养和打造一只既熟悉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发展规律,又精通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型社会化施化者队伍,加强对青少年网络社交的认识、了解和积极参与;与网络服务商合作开发适合青少年的绿色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友社区,帮助青少年在网上娱乐和网络社交中掌握知识技能,提升品德修养。
三是家长与子女真诚沟通,及时引导,构筑青少年通往网络社会的绿色“防火墙”。作为青少年成长的主要监护人和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引导者,家长应当认识到,社交网络在青少年人际社交关系搭建、人际交往能力锻炼以及促进青少年社会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这柄“双刃剑”产生的“负能量”,既不能怀着侥幸心理放任自流,也不必惊慌失措,将社交网络视为洪水猛兽而拒之于千里之外,而是要担负起有效管理的责任。为家庭中的电脑安装过滤防护软件,屏蔽不良网站;及时了解孩子的上网情况,与孩子平等、真诚地交流探讨他们喜欢的网站和感兴趣的信息。有的放矢地进行监管和教育引导,从而在青少年与网络社会之间构筑起一道绿色的“防火墙”,有效提高青少年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减少青少年网络社交行为失范,使社交网络为青少年良性社会化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社交网络观,是对社交网络功能、特性和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和基本态度,是参与社交网络生活的价值指引。[注]彭良姝、方章东:《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格和价值观的影响》,《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只有具备了健康积极的社交网络观,青少年才能在网络信息社会完成健康社会化,成长为人格健全、价值观完善的社会人。
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加强对青少年社交网络知识的普及教育;二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交网络观;三是要因势利导,变堵为疏,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网络社交。
总之,在SNS时代,社交网络已成为青少年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平台和载体。我们只有进一步深入研究SNS平台的特征和功能,研究青少年在虚拟社会化过程中网络社交行为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充分发挥社交网络的积极作用,使青少年社会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