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民 (山东省苍山县畜牧局 277700)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在为社会创造效益的同时,暴露出的养殖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治理,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当前养殖污染治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畜禽粪便,作为农业生物链的一个环节,耕地的营养源——肥料,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改革开放前,畜牧业在农区是家庭副业,农户饲养数量和规模较少,畜禽粪便作为肥料资源,一直供不应求,几乎是零污染。改革开放后,国家政策鼓励和市场需求刺激以及发达国家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引进,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发展迅速,随之带来的是养殖粪污问题。现在,生产单元养殖量和区域内养殖总量成倍甚至成十倍、成百倍、成千倍的增加,畜禽粪污大量集中产生,在建场之初又未考虑周边土地消纳容量,粪污处理设施简陋或者根本就没有,许多养殖场建在城市郊区,有的还建在饮水水源地等敏感区域,以至于原属肥料资源变成了污染源,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一些规模化养殖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主要是大中城市郊区,为了防止畜禽粪便的污染,采取了工业废弃物治理的模式,强调达标排放,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处理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污染,但由于运行成本高或设备、技术不过关或工艺复杂致使一些设施停止了运行,或者开开停停。所谓“开机迎领导、关机送环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状况。一些中小规模养殖场在国家扶持政策的推动下,配套建设了沼气池、污水沉淀池、储粪池等粪污处理设施,对养殖污染治理成效明显。但这些场后期管理跟不上,处理好的粪水未及时运走,或长期不清理,一段时间后又污染周围环境。有的场在建设时粪污处理设施容积小,和养殖量不配套,不能及时全部处理产生的污水。有的养殖场开始养殖时,存栏量小,污水处理尚能解决,随着养殖量增加,对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增加投资,后期对周围环境形成污染。分布在农村散养户,无任何治污措施,随时外排,污水经过融汇排放到村庄前后的河道、塘坝,造成严重污染。据调查,农村散养户对环境污染的比重越来越大。
近几年,许多地方积极探索解决规模养殖所引发的污染问题。农业部于2006年启动了“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试点项目”,重点扶持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推广“三改两分再利用”养殖污染防控技术。即“改水冲清粪为干式清粪、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固液分离、雨污分离,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后综合利用”,使畜禽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3.1 农牧结合模式 畜牧业的发展应该走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路子,即按照种植业和周边土地的消纳能力(承载量)布局畜禽养殖和规模,畜禽粪便及养殖污水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回归农田、果园、茶园、林地等。在具体利用上,可采取粪污处理、直接还田,生产沼气、渣液还田,生物养殖、垫料还田,综合利用、开发还田等粪污处理利用模式。根据养殖布局和养殖密度,多种形式推进农牧结合。中小规模养殖场户,重点推广就地结合、就近利用模式;大型养殖场,重点推广粪污集中处理、生产商品有机肥模式;散养密集地区,重点推广分散收集、集中处理模式。大力推广发酵床养殖技术,在自然养猪法的基础上,总结推广发酵床养鸡和养鸭模式,实现粪污零排放。
3.2 生态养殖模式 在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同时,积极开发新的畜牧资源,特别是利用生物技术发展生态养殖。深入研究作物秸秆青贮技术,以苜蓿草、野草等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加快探索、推广节粮型生态养殖模式,提高资源转化利用效率,推动牛羊等节粮型畜禽发展。同时,以加强河滩、荒山林地开发为重点,着重从特色畜禽品种的饲养、开发入手,构建山草林牧一体化利用体系。
3.3 生态循环模式 资金、技术实力比较强的规模养殖场(户),配套一定面积的农林渔业生产,逐步建立起畜禽养殖—沼气利用—沼渣肥田、肉牛养殖—牛粪种植食用菌、畜禽养殖—粪便养殖蚯蚓、蝇蛆及沼气发电等生态循环体系,发展生态畜产品、生态农副产品、生物蛋白和有机肥生产,发展循环产业,促进提质增效。
3.4 功能拓展模式 这种类型的生态养殖模式层次更高,是今后一个时期引导发展的重点。充分发挥特色畜禽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本地黑猪、山羊等特色畜禽生态牧场,促进高效生态特色畜牧业与相关产业的结合,探索林间围栏运动养殖、草地围栏放牧阳光养殖、庭院式养殖、农庄式养殖新模式,推进观光旅游、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新型畜牧功能的拓展。
从以上分析看,只有采取科学养殖污染治理模式,才可以更好的防止污染,使养殖业效益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