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华
(宿州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改革开放以来,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持续升温。据报道,现在全球有4000万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然而在国内,汉语文化却遭到冷落,在大学校园尤为突出。调查显示,新生代大学生在汉语的应用上频频出现“失语”的症状:很多大学生能写出优美的英文文章,却写不出一篇行文流畅、文法规范的中文文章;能轻松背出一篇篇英文文章,而背诵不了一篇文言文;能毫不费力地写出一个生僻英语单词,却经常想不出一些常用汉字的笔画。[1]他们的汉语文化底蕴日渐浅薄,对于学习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普遍态度冷漠,甚至产生怀疑和菲薄的心理。
中国文化失语的实质,是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严重缺失。文化认同的维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的传承,新生代大学生对汉语文化的冷漠和失语,显示出他们越来越疏离于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他们本身的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
1.西方文化渗透和文化选择多样化。
中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西方社会利用中国国门开放之机从各方面加强了对中国尤其对中国青少年的文化渗透,这包括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以科技文化为主要标志的先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和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中性的大众文化的渗透。[2]传播介质的复合化,使西方文化的渗透更具隐蔽性,对民族文化具有更大的破坏力。
新生代大学生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具有强大的吸纳力,而价值观和人生观还未成型,在外来物质的利诱面前,以往接受的思想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不堪一击,逐渐迷失于以宣传意识形态为内核的西方科技产品和文化产品的绚丽包装,在潜移默化中对西方的生活方式、道德观、价值观欣赏追随,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
在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下,大学的文化空间不断扩大,出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冲突与矛盾,使涉世未深缺乏辨识能力的大学生感到困惑和迷茫,他们一方面为强势的西方文化所吸引,一方面又逃避性地沉迷于世俗文化的享乐中,而民族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现实价值和意义不断被质疑,在摇摆之间,他们逐渐与主流文化渐行渐远。
2.社会转型期的影响。
我国当前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新旧体制的交替对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产生巨大冲击。改革引发社会各领域的嬗变与整合,给社会各阶层带来了强烈的刺激,也给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带来巨大影响。[3]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商业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膨胀,刺激大学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社会的激烈竞争和就业等现实问题又大大强化了大学生的功利意识,他们向往成功和权力带来的经济收益,而对“不实用”的属于精神层面的主流文化冷漠以待。
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急剧变化,不可避免出现一些社会矛盾的明朗化,一些如贫富差距扩大、就业难、不公平竞争、贪污腐败等社会问题,使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困惑,他们在表现正义感的同时又对现实感到无力。失衡和问责的心态使他们将这些问题放大,继而归咎于政府的政绩不佳和本民族文化的劣根性,在失望的情绪下对西方社会表面化的民主和法制则充满向往。
3.网络文化的影响。
据中国互联网统计,截至2010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2.12亿,其中大学生占14.7%,他们每周上网时间大约为21.7小时。[4]网络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无序庞杂的网络文化对于民族文化的冲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为西方文化的渗透提供便利条件,各种具有西方意识形态色彩的文化思想泛滥,淹没了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网络也成为情绪的宣泄地和各种虚假和不良信息的流散地,某个社会现象经常被无限放大,从众心态常使个人和小群体的对现实的不满被渲染成对整个社会的不满,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心态,动摇他们的信仰;无孔不入的不良文化信息腐蚀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道德意识;一些大学生网迷怀着叛逆和新奇的心态,乐此不疲地恶搞和歪曲精英文化和传统文化,对游戏化的网络语言的兴趣高于正规的汉语。虚拟世界的鄙俗狂欢,消蚀了一些学生对国家、民族、理性、真理、正义、价值、尊严等传统文化问题的深度思考。[5]
4.教育偏误。
(1)教育功利化和实用化。
就业是新一代大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现实的生存压力使他们更加关注社会需求和自我发展,社会盛行的实用主义、物质主义不断挑战他们尚未成型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社会催生了功利性教育和择业观,大学教育越来越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出现重理轻文、重外语轻汉语等现象。
社会对自然科学的重视、自然科学的实用性和可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大学的课程设置中,自然学科的比重要远远高于人文学科。此外,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之间壁垒森严,分科过细过窄,学科之间缺乏横向联系,基本没有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
社会对于英语教学的过度追捧,使精通英语成为求职的必备条件,更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获得权势与成功的敲门砖。在高等教育中,学习外语的投入是最大的社会代价之一,不少大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学英语上。而唯一一门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大学语文则不断受到挤压,基本上处于边缘化的状态,部分高校甚至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理工科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基本没有文化课程。
(2)文化认同的补救教育乏力。
大学生作为对文化敏感的群体,一方面,他们对西方文化只有粗浅的表层理解,一方面又接受不到系统的中国文化教育。当他们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抉择面前摇摆不定的时候,高校文化补救教育的空缺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乏力使他们无法得到实质上的帮助。
民族文化的传输缺乏有效的渠道和系统的部署,因为种种原因,一些高校公共课没有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来介绍博大精深的优秀民族文化。同时,社会日益复杂化,榜样作用被消解,道德人格力量弱化,使作为文化教育先导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再加上教学模式比较陈旧,说教式和灌输式的教学难以吸引和说服学生,在日益开放的文化环境和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面前思想教育越发显得苍白无力。
对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治疗”必须结合新生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新生代大学生生活经历比较简单,思维凸显鲜明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判断问题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在各种文化冲击面前他们的文化观念更为混乱和复杂。针对以上特点,政府、高校与社会在缓解新生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重塑大学生核心价值认同、再造大学生历史记忆方面,肩负着重大的使命。[6]
1.加强文化认同的思想教育。
高校思想教育对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教育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思想教育应坚持发展的观点,以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人为目标,教学模式由说教灌输型向以启发性和引导性为主的双向互动型转变。网络等新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也会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学内容上,纳入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成果。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在“心灵的滋养、情感的慰藉、精神的提升,以及增益人文教养”等方面为当代国人提供了主要的精神资源,在心灵稳定、精神向上、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其他文化要素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高校要积极鼓励和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文化实践,通过对社会和文化现实的调查研究,培养他们理性分析和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对不同文化的辨识能力。
2.建立科学的人文课程体系。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直接途径。高校在政策、财力和师资等方面向人文科学倾斜,建立科学的人文科学体系:提高人文学科课程比重,侧重于理工科学生开设;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重视学科间横向联系,创建多学科相融合的交叉学科,人文科学教学中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实现科学和人文的真正融合;在教学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开放性的教育模式,以本土文化为本,传播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为目标;培养稳定的高水平人文科学师资队伍,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文化素质。
3.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
先进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肥沃土壤。根据新生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校园文化体系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传承中国文化为宗旨,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建设高品质和高格调的校园文化设施,注重主流的民族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整合交融,汲取大众文化中积极创新的因素和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使学生有兴趣组织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利用网络等新媒体作为文化载体传播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通过提倡文化书籍的阅读、开设文化讲座、举办文化知识比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和个人素质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氛围。
4.提高社会对汉语文化的重视程度。
社会对汉语文化的重视对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产生强力辐射作用。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国学热改变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加深了青少年对国学的向往,有利于深化大学生对以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来建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的认识和对西方文化的反思,破除西方文化的强势影响。在国学热的推动下,一部分高校开设了国学课程,对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新世纪以来,我国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语言文字的立法,但汉语欧化、中外文混用和网络语言泛滥等语言文化现象仍然十分严重。2011年12月,我国首个汉语综合应用能力水平测试开考,旨在“潜移默化地提升参试者对母语的认同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国家权威机构希望通过这个举措提高全民对汉语文化的重视。高校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这项考试,而用人单位在人员录用时,除考虑英语水平外,也应把汉语水平纳入到招聘标准里,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汉语学习的重要性,重视汉语水平对职业发展、今后人生的影响。大学生只有自如地运用本民族语言,才能对民族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这样,文化失语现象就会逐渐减少,文化认同的危机就会缓解。
[1]教育现状:大学生热捧英语冷落汉语.http://www.sina.com.cn,2010 -10 -28.
[2]张晓辉.历史上的外来文化侵袭与当代西方文化渗透之比较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2):134.
[3][5]王玉丰.试探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与成因[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65.
[4]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11年4月:7.http://www.cnnic.net.cn/.
[6]樊娟.新生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及其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09(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