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远君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截至2011年,我国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职业学校数量达到1 276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招生数达到325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47.7%。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扩大为更多适龄青年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高等职业教育撑起了高等教育的半边天。
高等职业教育的队伍不断壮大,在量的保证下,人才培养的质究竟如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担忧。自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高等职业院校常常会接受社会的“拷问”,如一些高职院校就业率低,高级技工缺乏,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差等,高职教育质量令人堪忧。但面临这些问题,高职院校一直保持“神秘”,含糊其辞或不予回应,未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案。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关于“建立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的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提出关于“建立和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各地和各高等职业院校都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的明确要求,2012年11月,全国共有200多所高等职业院校、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开发布了各自的《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质量报告》)。
这份《质量报告》的发布是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办学质量首次面向社会发布,各大高职院校以此形式回应社会的问责,这无疑是一种好的形式,能加深社会各界对高职院校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了解,是社会各界对高职院校办学、人才培养过程的间接参与。但这份报告能否完全解答公众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质疑呢?《质量报告》是否真正起到了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作用?《质量报告》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和完善等都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重要问题。
从《质量报告》的内容组成看,《质量报告》反映和描述高职院校质量的基本状态,包括综述(主要成就及经验等)、办学基本信息(学校定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生规模、办学条件与经费等)、培养过程与结果(教学实践、就业率等)等内容,这些信息全面展示了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充分体现了《质量报告》信息的传播功能。其传播功能包括:
告知功能。大众可以通过学校网站及教育部相关网站的公布情况,了解高职院校发展的相关信息,真正认识一所高职院校,了解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所作出的努力,有效的减少一些偏见,增添一些支持。
表达功能。不少教学质量好但“名不见经传”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质量报告》阐释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支持。
社会联系功能。《质量报告》的发布有助于高校与家长、学生的联系,在家长和孩子报考学校时起到参考作用,高校与高校的联系,高校之间可以强强联合,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资助。
《质量报告》并不属于内部参考文件,而需要向全社会公示,回答政府、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问责。这对于学校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首先,《质量报告》不是自上而下的评估,高校不用被动的接受评价结果,而是主动的成为评价的主体。其次,《质量报告》的内容并不具有严格的统一性,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2012年度报告基本要求》中提出,各大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如实反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等,并总体性的提出凸显地方政府与高职院校的联系,高职院校所作贡献及不足、办学基本情况、学生就业、与中职合作程度等相关要求。最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2012年度报告基本要求》对《质量报告》所应陈述的内容有基本的规定但并没有详细的要求,各大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不同和侧重。因此,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情况自由发挥,凸显特色,有利于防止所阐述的办学模式趋同,有利于高职院校正确定位,有效避免“千校一面”的局面。
《质量报告》是由所参与的高职院校面向全社会作出的报告,《质量报告》的发布是全国各界协同办校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不再是一个学校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责任。其发布充分体现人们对高职院校发展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提高高职院校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建设的需要,对于高职院校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已经公布的《质量报告》看,各所高职院校认真严肃地展示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的主要成效,总结了教学改革中的经验,高校与高校间可以相互模仿与借鉴,对比与反思,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质量。但是《质量报告》中普遍出现的一些问题。
各所高职院校在《质量报告》上认真撰写,严肃对待,但比较几所后发现,其质量参差不齐。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并不拘泥于统一的形式,充分发挥学校的自主性与创新性,其目录逻辑性强,一眼让人明白整体框架,报告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使之更具画面感和艺术感,加入校长报告或寄语等方式使报告内容更加饱满。
有些省的部分高职院校在《质量报告》的整体架构上有趋同现象。以福建省为例,福建省内部分高职院校的《质量报告》均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学校概况、资源与条件、生源基础与质量、培养过程质量、培养结果质量、社会服务能力、教学建设主要成果等。其框架相似,内容趋同,表现形式过于呆板,很难明显看出各院校的特色。
高职院校本应该定位明确,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但从福建省高职院校的《质量报告》来看,省内的部分高职院校在《质量报告》上出现趋同现象,部分高职院校定位不明,或对《质量报告》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真正展示出自身发展的特点与不足,公众从本省内的各大高职院校中很难找出较明显的不同点,这不利于学生报考和高职院校的特色发展。
很多高职院校在《质量报告》中报喜多报忧少。更多的是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办学规模,很少提出具体的不足之处。比如,很多学校大肆宣传投入的经费,师资的雄厚,图书馆的藏书量等量化数据,在不足之处却避而不谈或者敷衍了事,一带而过。有些学校在提及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时,主要从办学思想进一步更新,办学机制进一步更新,师资力量的培养等几个方面阐述,且不说这些不足是否是所有高职院校所面对的共同难题,就如何更新,如何改进这些方面也没有明确的答案。其含糊的说词既没有体现出自身明显的不足,也没有提及具体解决方案。
藏书量多、经费投入多等并不代表教学质量就真正优质,教育质量更应该关注人才培养的过程质量。“王婆”式的自我表扬与公众的期待相悖,长此以往,不利于学校发展。
“不存在一种有用的方法可以对学校质量进行全面的判断”,任何评价标准都无法穷尽质量的全部内涵。所以评估应该避免作出全面性评价,“大而全”不如“有效而明确”。
而有些高职院校在《质量报告》中对自己学校的认识并不明确。高职院校是培养优秀技术人才的战略基地,其特殊性决定了体现高职院校质量的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学生的就业情况。有些学校在全面概括学校情况,充分表现教学的改革特色时,却忽视了学生的就业情况。笼统概括或者大肆宣扬每年的就业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几甚至百分之一百时,却忽略了学生的具体岗位,专业对口程度、薪资、学生对企业的满意度、企业的反馈等,同时也没有给就业率数据以具体阐释,其真实性有待考证。
《质量报告》不应该只代表学校行政领导的话语权,还应该代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话语权。有些高职院校在《质量报告》中忽视教师和学生的建议与意见,全篇报告更像是“政绩报告”,自吹自擂的成分居多,难以信服大众。师生是学校的主体,更能清楚地了解办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学校根据师生的建议才能更好地诊断问题,找出解决策略。师生的建议对于高职院校整体质量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必须把师生的意见纳入质量评价体系中,才更加具有可信度,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关注与认可。
高职院校在《质量报告》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家长、学生、政府、媒体等不同受众的需求问题。明确谁是《质量报告》的潜在受众,这些受众主要关心的是什么。比如政府关心就业率问题、教学特色问题等。家长不仅关心学生的就业问题,还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包括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问题,对企业的满意度问题等。学生更关心师资队伍问题,教学水平问题和大学是否能学到知识问题等。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需求,有些学校没有充分考虑到各个群体关注的主要问题,或数据不真实,或信息不完整,忽视受众的需求。
《质量报告》使高职院校的发展逐渐透明化,高职院校主动接受大众监督和问责。它是高等院校自评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高职院校评估机制发展的重大进步。但如何做好《质量报告》,完整真实地将高职院校的情况展现给大众,真正实现大众的期待,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从《质量报告》整体来看,能够体现高职院校的发展概况,字数多控制在一万字左右,给人在短时间内明了学校基本状况。但是在形式与内容上还需要加以改进,凸显特色。形式与内容相较,内容更为重要。一些高职院校在形式上趋同无可厚非,但在内容上必须要表现出自身的特色。既要定量的描述高职院校的基本概况,又要定性地作出自我评价;既要有总结性评估,也要有形成性评估;既表现出办学特色,又揭露出自身不足。不仅包括自我评价,还要包括学生对它的评价,兄弟院校对它的评价,评价多元化对公众深刻认识起参考作用。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很多文化伴随着生活方式、环境植入到人的内心,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最明显的一个文化特色就是“爱面子”文化。很多高职院校在《质量报告》中过于“爱面子”,只陈述正面的积极的事实,不揭露负面的亟待改正的不足。所谓“死要面子活受罪”,适当“爱面子”并不是一件坏事,它是尊严、骨气的一种体现,但过于“爱面子”,只贴金少不足,最终会自欺欺人,离正常轨道越来越远。
因此,高职院校要改变“面子”观念,勇于面对自身的缺陷,不应敷衍了事,应付上级。而是坦诚面对大众,勇敢面对社会问责,承载社会责任,真正做到为提高学校的质量而做出努力。
高职院校是培养优秀技术人才的战略基地。学生的就业情况是体现高职院校质量的最为关键的一点。每个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都应该有自身的定位。有些高职院校在“专升本”的热潮下,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缺少实训活动,导致很多学生理论知识不够,动手能力也不强,从而导致就业难。面临这种问题,学校应该明确定位,培养一批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大多为当地政府所办,高职院校在报告中应突出当地特色,重点介绍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及办学成效。
作为大学真正的主人,师生的话语权应该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作为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主题,可以从其自身和集体利益出发,对高职教育质量发表意见和建议。所以,在《质量报告》的设计过程中,除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师生们对学校的建议,还应该让师生真正参与报告项目的设计和标准的制定,让师生充分理解和支持评估报告,在日常制度中逐步实现评估的要求。
《质量报告》的目的是让社会各界了解高职院校的真实发展水平,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进行监督并提供建议。社会各界应该有权利和义务对《质量报告》的结果进行反馈与回应。所以设置相应的回应机制极具必要性。比如设置专门的留言栏,其建议经过科学审核后予以公布等。同时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学校的特色之处给予奖励,对于其不足给予扶助,增强学校提升质量的信心。
高职院校自身发布的《质量报告》是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的重要表现形式,体现了高职院校的自主性和话语权,为增强高职院校的责任意识,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质量报告》不应该只是一个学校的事情,其代表了整个社会的期望,全社会都应该参与其中,《质量报告》应该具有后续性,公众应该公开提出建议和意见。《质量报告》的最终目的是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共同促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
总之,高职院校《质量报告》的发布机制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的一种探索性举措,我们希望在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下,高职院校《质量报告》会发挥出更大的功能与价值。
[1]邬大光,别敦荣,赵婷婷,吴凡,薛成龙.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透视》笔谈[J].高等教育研究,2012,(41).
[2]内伏.校本评估与学校发展[M].卢立涛,安传达,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