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国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兽医站 27400)
小尾寒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治
张保国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兽医站 27400)
2011年4月本站接诊一典型绵羊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病例,经过临床症状观察,病史调查,剖检和实验室化验进行了确诊。使用左旋咪唑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在治疗的基础上对该羊场制定了捻转血矛线虫防控方案,经过一年半的实践,效果显著,没有再次发生本病。
菏泽地区是被誉为国宝的小尾寒羊的主产区,多年来捻转血矛线虫是本地区常见多发病之一,临床上以消瘦贫血,食欲下降为基本表现,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严重影响了本地小尾寒羊的产业发展。2011年4月20日接诊了本地区某养殖场一典型病例,在诊断、治疗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预防方案,取得明显的效果。值得发生本病的养殖场进行借鉴。现介绍如下:
养殖场位于菏泽市牡丹区,常年存栏维持在1000只左右,属于种羊调拨场,即常年持续从散养户收购小尾寒羊,然后再集中销售到外地。频繁进出致使该场疫病防控困难。2011年4月20日到本站求诊,主诉一周内连续死亡15只羊,多种治疗措施均无效。经病史调查、临床症状、剖检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绵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立即使用左旋咪唑全群口服,同时制定了每年3次的投药方案,对购入和售出的绵羊进行隔离饲养,驱虫后混群。之后一年半的时间里未再发生本病,羊群膘情也有明显提高。
临床症状表现为:病羊极度消瘦,多只羊卧地不起,回头顾腹,呼吸急促30~40次/min,偶有呻吟;心率快,个别羊体温升高达40.1℃。病羊结膜、口腔粘膜、生殖器粘膜苍白无血色,贫血症状明显。部分病羊拉粘稠黑色稀便,也有部分病羊分球干硬表面覆盖白色黏膜。
病死羊剖检:胸腹腔积蓄少量淡黄色透明液体,肝脏、脾脏、肾脏等多个脏器色淡,均有贫血表现,但无明显出血、坏死、肿胀等明显病变。个别羊瘤胃胀气,瘤胃浆膜有刷样出血,小肠有黑色粘性粪便。大肠粪球表面覆盖白色黏膜样物质,剖开真胃均可见大量细线样线虫,放入水中可活泼游动,真胃黏膜水肿。
3.1 虫体观察 虫体纤细柔软,呈细线头或毛发样,放入生理盐水中可活泼游动,颜色淡红,头端尖细。虫体长约20~30mm,显微镜下可见尖端的口囊,尾端有发达的交合伞,交合刺等长,背叶小不对称。雌虫较长,生殖器官白色,与含血的红色肠管相互环绕,形成红白相间“麻花样”的外观,阴门开口于虫体的后半部,有一个显著的瓣状阴门盖。形态上初步确定为绵羊捻转血矛线虫。3.2 虫卵观察 采集同群消瘦羊的直肠粪便,采用漂浮集卵法进行虫卵检测,采集粪便样本15份,其中虫卵阳性13份。显微镜下可见捻转血矛线虫的典型虫卵,卵长75~95μm,宽40~50μm,卵壳薄、光滑,灰白色或无色,卵内几乎被胚细胞所充满,胚细胞为16~32个。
病重羊使用左旋咪唑肌肉注射,剂量为10mg/kg体重,1次/d,连用3d,同时进行常规输液治疗。全群羊使用左旋咪唑进行口服,剂量为10mg/kg体重,1次/d,连用3d。治疗期间停止收购、销售羊,每天打扫粪便,连续1个月。所有粪便统一进行堆积发酵处理。驱虫10d后,再次按照相同方法进行第二次驱虫。第一次驱虫后3d内又有5只病重羊死亡,其它全部恢复健康,也没有出现新病例。
针对该养殖场的生产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驱虫方案。(1)每年全场进行3次集中驱虫,分别安排在3月、7月和11月,方法是使用左旋咪唑进行口服,剂量为10mg/kg体重,连用3d。(2)新购进羊务必进行隔离饲养,除了进行口蹄疫、羊痘疫苗免疫外还要使用左旋咪唑进行驱虫。饲养1个月健康无异常方可混群饲养。(3)粪便每周打扫1次,并进行堆积发酵处理。
捻转血矛线虫是绵羊的常发病,防控不当可以引起严重经济损失。相对病毒性或细菌性传染病来说其防控措施比较容易,但也需要生产者对其要高度重视,严格执行药物预防计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完全可以实现防控目标。
S858.26
B
1007-1733(2013)03-0032-01
201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