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看休闲体育的科学理论基础

2013-04-07 09:15:22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人类体育文化

张 晓 宁

(淮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一、休闲体育的必要性

1.从人类学角度研究休闲体育的必要性

人类学研究人类的躯体和文化是如何进化的。换言之,人类学的主题是研究横跨整个地球和贯穿整个历史的所有人类,研究他们的躯体和文化的各个方面。通过研究发现,文化发展给人类身体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后果,两者正处于一种失衡状态。而休闲体育是研究人类身体状况的,因此,从人类学的视角研究休闲体育,有利于人类的身体与社会文化的同步发展。另外,研究休闲体育的人类学意义,还在于从人类学的宏观角度审视体育这种特殊的人类实践活动,为体育的过去定位,并标示其未来方向。人类学的研究范围,无论从地域还是历史的角度看休闲体育,都比其他学科更为开阔、远大。因此,用人类学的眼光来看休闲体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是比较适合的,也是有重大意义和十分必要的。

2.从文化学角度研究休闲体育的必要性

在《休闲——文化哲学层面的透视》一文中,马惠娣精辟地指出休闲作为一种现实存在,首先是通过人的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并由特定历史时代的人们对他们所面临的生命历程和所抱有的生活理想而确立起来的文化样式、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所决定的[1]。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休闲与文化是不可分的。可以说,文化是休闲及休闲体育发展的根本环境。另外,休闲作为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是带有种族性的。这就决定了不同文化和亚文化的休闲形式与去向是不同的。同时,文化又是休闲的材料,是休闲体验得以诞生的地方。也就是说,休闲体育是永远离不开文化环境的(选择什么样的休闲体育活动取决于经济条件、角色定义、宗教取向、文化历史及其他类似的因素),同时,休闲体育也为发展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也许是最根本的环境。因为,在过分强调工作及其所带来的物质财富和金钱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使不少人即使在物质生活条件相当丰足的情况下也还孜孜以求更多的物质享受。在这种情况下,休闲体育对于文化环境的净化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研究休闲体育的文化学意义也有助于阐释当今中国休闲体育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更加深刻地理解休闲体育的文化走向。由以上可以看出,从文化学角度研究休闲体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休闲体育的人类学基础

1.休闲体育与人类的进化发展

在人类的进化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时间也在不断的发生演变,这种演变主要体现在劳动时间即工作时间与闲暇时间的消长方面。闲暇时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而不断的延长,人们的休闲需求与日俱增,休闲体育也随之应运而生。也就是说,休闲体育是随着人类的进化而产生的,同时,休闲体育的产生又促进了人类的进化发展。

在原始社会,人类创造了社会,创造了人同其他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同时,也为休闲体育这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但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从事的都是些诸如狩猎、采集等形形色色的身体活动,这时人们为温饱而耗去全部的精力与时间,还不能产生脱离生产活动的行为。当农业在十万年以前得到发展时,人们不需要再用全部时间去生产,可以分出10%的时间用于休闲,但这时的休闲与工作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原始人喜欢把日常事务处理的跟玩耍一样。另外,原始人的劳动也就有休闲体育活动的性质,但是,这些活动的参与者并不把它们当作休闲体育活动,而认为它们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原始社会不可能存在有意识的休闲体育活动。

在奴隶社会,分为奴隶主和奴隶阶级。一方面,奴隶的劳动时间几乎占用了除生理必需时间之外的所有时间,即使生理必需时间也处于被管制之内;另一方面,奴隶主阶级获得了大量的闲暇时间,从而使自己能过上休闲的生活。因此,这时的休闲体育通常被用来作为证明人的地位和声望的一种手段。显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奴隶主阶级对休闲的利用并不能促进自我完善、文化改良和社会发展,相反,他们仅仅对时间进行非生产性利用已取得自己的某种地位。

在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落后的耕种方式使农民的大量时间花费在土地上。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人们过着封闭、隔绝、愚昧的生活,闲暇时间极少。繁忙的“田地劳作”使他们无暇参与休闲体育活动。

到了资本主义时期,尤其是工业革命后,劳动生产率达到空前的水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缩短,工作时间不断缩短,闲暇时间相应增加。闲暇时间的日益延长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时由于工业社会的工作特点及人们的身体需求,使休闲体育成为人们闲暇时的首选内容。

以上可以看出,休闲体育是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发展而产生的,它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休闲体育的发展是反映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2.休闲体育的人种特点与民族特征

休闲体育作为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生产和生活,这就决定了不同人种、民族在休闲体育方面存在着某些共同点,尤其是休闲体育的起源方面——不同民族、种族的人,休闲体育在起源上都是以生活方式的形成而出现的。由于不同人种、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处于不同的地域,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其休闲体育活动的方式、手段等方面又有很大的区别,同时在休闲体育项目等方面也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它可以折射出某些民族的独特观念及其变化。就像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有许多相同的发明、创造,同时又通过各民族、种族的交往,传播、借鉴、移植和吸收某些独特的发明、创造一样,休闲体育的这种交互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如中国人的休闲体育以静态为主,从事的项目多是一些平和、悠闲、修身养性的内容,如气功、太极拳等。而西方民族的休闲体育以动态为主,从事的项目多是一些具有冒险性质的刺激性运动,如拳击、蹦极、探险、攀岩等。但随着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东西方休闲体育的差异逐渐缩小,逐渐实现了互补和融合,同时,这也有利于不同民族、种族间的相互交流[2]。

可见,休闲体育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不仅在于它提高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还在于它以全球化的价值观念突破了国家、地区、种族、民族的界限,向世人展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人人参与其中的自强精神。同时,休闲体育还有利于人类追求种族平等、民族平等、人与人平等理念的实现。

3.休闲体育与现代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人类几千年来文明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科学的主要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主要任务是改造世界。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日益成为技术进步的前提条件;技术的进步日益为科学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实验手段并成为科学知识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中介和桥梁[3]。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应用在休闲体育中则是:科学在于认识休闲体育活动的发展规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则更直接地推动休闲体育的发展。可以说,大量的体育科学和技术的形成都是把现代科技中具有普遍性的原理与休闲体育的实践紧密结合,在结合与应用中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有所进步,从而形成自己的相对独立体系。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已引起了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使社会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方向发展,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进入一个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时期[4]。现代科技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不仅仅在于其物质生产的丰富,更重要的是对人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改革。另外,现代科技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环境、生活方式以及人自身的活动带来的冲击越来越大。面对竞争激烈、不断变革的现代社会,人必须具有创新性、自主性、高效性、竞争与协作等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环境。所以,体育中娱乐与休闲内容在未来社会将被淋漓尽致地发挥,娱乐与休闲将成为新世纪体育的新走向。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在不断地创造着新的休闲体育活动项目,如射击、跳伞、汽车、摩托车、摩托艇比赛,等等。

三、休闲体育的文化学基础

1.休闲体育与文化精神

从文化精神的角度思考休闲体育,有必要首先涉及人的本质的问题。众所周知,人作为生命的一种形式,区别于其他生命体,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他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在于他有精神上的追求和自我实现的理念。弗洛姆在论及人的本性时曾指出,一切生命的本质,在于维护和肯定自己的生存,人也不例外。但是人性不能局限于生存层次的食欲与性欲,还要看到,人类具有人所特有的和超越生存的功能和热情。从古希腊起,人们就试图把握和集中人的各种特性,以确保人的突出地位。可以说,人是一个精神的存在,他在精神界的成员资格给了他一种独一无二的地位。几千年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人作为人的状态是一种精神状态,这就为人们从人类文化精神的角度考察休闲体育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或者说,将休闲体育赋予文化精神的内涵,使它更符合人的本质的要求。

休闲文化一般是指人们在工作、睡眠和其他必要的社会活动时间以外,将休闲时间自由用于自我享受、调整和发展的观念、态度、方法和手段的总和。休闲文化与人们自由支配休闲时间的强度和方法密切相关,并反映在个人、家庭与社会群体在社会价值认同、文化素质培养、文化品味追求、文化消费倾向等诸方面[5]。可见,休闲一词随着漫长的社会变迁,其内涵已经被引申发展和丰富了。休闲概念的提出,不仅意味着现代休闲活动已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而且表明休闲活动的展开与人类文化的交融已生成了新的文化层面。休闲体育文化作为休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享受的文化,是人类对于自己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享受和品尝。它发端于物质文明,物质文明又为闲暇提供了条件,伴生了人对文化精神的不断追求。因此,休闲体育文化不仅能反映时代风貌,更能体现人的本质与本性,是整个人类文化精神的缩影。透过休闲体育文化可以了解其他文化形式,折射出人的追求与品位。

2.休闲体育与大众文化传播

文化没有腿,却不断的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奔走;文化没有翅膀,却每天在社会中飞翔。它携带着自己特有的价值和意义渗透到人类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并以非常的力量支配着人类的行为和观念。它无所不在,万象纷呈,五彩缤纷,构成人类光怪陆离的迷人现象。这就是文化传播[6]206。

文化的价值只有在社会关系和社会互动中才能被人认识、理解,才能建构人的价值意识,而大众文化传播正好起到这种作用。但是,大众文化传播并不时无目的的行为,恰恰相反,无论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都是广泛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活动者,都是有一定需要、目的和动机的。因此,文化传播不是文化价值的机械传递,而是人们根据各自的经验、知识、兴趣、爱好等等主观意向重新解释、估价、确定文化价值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估价和确定某种文化本来价值,而且还会增殖和繁衍出许多新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当然,大众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增值和价值观念的衍生在一定情况下也是有限的。人的心理机制和整个社会机体都是一个有自我组织能力的大系统,因此,大众文化传播及其文化增值和价值观念的衍生都是受自我组织系统的能力支配的。只有当文化价值信息符合人的心理机制及整个社会机体需要时,人和社会的自我组织系统才处于开放运动的状态,文化价值信息也才能处于增值状态,人和社会才能利用文化价值信息,并在社会互动和群体参与中使其增殖和衍生出各种价值观念[6]212-213。

休闲体育,以它所特有的文化属性及对传播文化的特殊机理,在传播文化过程中会繁衍、滋生、增殖出新的文化意义,促进文化增值。这种特殊机理是由休闲体育本身特点决定的。因为休闲体育是人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外,为满足人在多方面需要而处于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设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休闲体育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休闲体育与每个人个体的经济条件、社会角色、宗教取向、文化知识背景等有直接的关系,休闲体育的这些特点促进了文化的增值。因此,休闲体育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其价值远不只在于对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递,更在于活化文化与文化增值。

3.休闲体育与闲暇教育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休闲时间的增加,使得休闲方式越来越为人关注,休闲消费越来越受到青睐,休闲文化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而休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既可以有积极的作用也可以有消极的作用,它有健康有益的成分,也免不了有颓废、腐朽、破坏性的东西。但是,任何一种现象发生、发展起来后,都不能听之任之,而应该把自在的东西变成自为的东西,把自发的行为引导到自觉的轨道上来。更何况“休闲”本身就是一种自觉的人类行为。因此,作为一种最具有广泛性、全民性、复合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休闲文化,绝不可对其等闲视之,要尽力避免其产生消极的后果,为此,就一定要进行休闲人生的教育。

休闲教育家曼迪和L.奥德姆(Jean Mundy&Linda Odum,1979)把休闲教育看作一场使人能够通过休闲来改善自己生活质量的全面运动;一个使人明确自己休闲价值观和休闲目的过程;一种使人能够在休闲中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方法;为了帮助人们自主的确定休闲生活中的位置;为了从休闲的角度认识自己;一种贯穿于从入幼儿园以前到退休后的终身教育;与人们的休闲需求、休闲价值趋向和休闲能力有关的活动;一种通过扩大人们的选择范围,使他们获得令人满意的、高质量的休闲体验的活动;一个人借此决定休闲行为的过程,根据其目标评判其行为的长期及短期结果的过程;一种需要多种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共同发挥作用承担责任的运动[7]。

从以上可见,理想的休闲必须具有发展性,必须是一个能使人投入其中,不断学习,并使自己有所改变的连续的过程。把自由时间用在既需要集中精力,不断地增长技能,又能够发展自我的休闲体育活动上,这同以看电视、打牌来打发时间完全是两回事。休闲体育作为一种理想的休闲方式,在使人体味无穷乐趣的同时,对人的心理和人格的完善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之所以受到社会的推崇,与它讲究文化享受有很大关系,休闲体育不是简单的消磨时光,而是一种丰富生活,创造生活的手段。休闲体育不仅能使人获得文化享受,丰富阅历,增长知识,而且能使人提高文化修养,改变人的风度、气质。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教育内容,人们自然形成的休闲意识可能是不完整的、零散的,甚至可能是不正确的。因此,应努力引导人们参与积极地休闲体育活动,加强闲暇教育文化的建设。

[1] 马惠娣.休闲:文化哲学层面的透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1):60-64.

[2] 刘子众.中西运动休闲文化发展理念的传统差异与渐进融合[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6):6-8,29.

[3]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9-170.

[4] 李志刚,刘俊凯,刘亚伟,等.试论现代科技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1(3):6-9.

[5] 楼嘉军.休闲新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119.

[6] 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7] 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康筝,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301.

猜你喜欢
人类体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人类第一杀手
好孩子画报(2020年5期)2020-06-27 14:08:05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谁远谁近?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奥秘(2015年2期)2015-09-10 0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