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分配的非正式制度缺失及构建——以共同富裕为视角

2013-04-07 09:15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慈善分配

杨 文 森

(福建师范大学 福清分校,福建 福清 350300)

一、第三次分配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总结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走的“大体平均,略有差别”的平均主义的共同富裕道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实现共同富裕的大政策,就是“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1]149提出这个大政策,意味着邓小平对怎样实现共同富裕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即共同富裕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带动后富的;接着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帮助后富的,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也就是说邓小平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分为有先有后的两个阶段,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到20世纪末我国实现总体小康时为“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阶段;从21世纪初开始进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阶段。为什么作这么一个时间段的划分呢,主要是基于邓小平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的共同富裕时间安排。邓小平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1]374

邓小平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实际上是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后富的地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属于国家利用行政和财政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二次分配,帮助后富的地区、后富的人发展。其次是先富起来的人帮助后富的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社会道德上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社会作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一个社会形态,在思想道德上的优越性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应该更加团结友爱、平等互助、无私奉献。所以,先富起来的人帮助后富的人,是一种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责任。邓小平在各种场合讲话中也多次提到:“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1]111“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1]155至于先富起来的人怎么帮助后富的人,邓小平从他当时所处的时代出发,也提出了一些设想,如“对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个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还有,提倡有的人富裕起来以后,自愿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当然,决不能搞摊派,现在也不宜过多宣传这样的例子,但是应该鼓励。”[1]111邓小平上述先富起来的人帮助后富的人的这些设想,可以解读为先富的人帮助后富的人的方法有二种:一是先富起来的人多交个人所得税,由国家通过二次分配的形式,帮助后富的地区和后富的人发展;二是先富起来的人自愿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等慈善方式来帮助后富的人,这种方法学界称之为第三次分配方式。第三次分配概念是北京大学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在1994年提出的,他认为:“我们把市场进行的收入分配称作第一次分配,把政府主持下的收入分配称作第二次分配。在这两次收入分配之外,还存在着第三次分配——基于道德信念而进行的收入分配”[2]。从厉以宁教授所阐述的第三次分配概念来看,邓小平提出的先富的人帮助后富的人设想是符合第三次分配概念的所有特征,故学界许多学者,把邓小平先富的人帮助后富的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设想称为第三次分配。

二、第三次分配发展的非正式制度缺失及原因分析

在西方一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中,第三次分配占有较大的比重,一些国家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在缩小国民收入差距、稳定社会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从2008—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社会捐赠收入比率来看,我国第三次分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相当低的,分别为0.237%、0.149%、0.149%[3]。而且这些社会捐赠收入当中并不都是先富起来的人捐的,扣除普通人的捐赠,这个数字将更低,这就说明当前中国的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像邓小平所说的先富起来后自愿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也就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第三次分配没有发挥应有的先富的人帮助后富的作用,这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虽然能在很短的历史时期中迅速完成,但“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迟迟不能自动实现的重要原因。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第三次分配为什么在当今的中国发展缓慢,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原因是多方面的,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概念来解释,就是既存在着正式制度不健全,不能有效保障和激励第三次分配发展的问题,也存在着不能助推第三次分配深入发展的传统观念、伦理道德规范、习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方面的缺失问题。从而,极大影响了当前我国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事业的发展。由于,第三次分配发展的基础是靠道德的自发作用,当前,我国第三次分配的非正式制度缺失,是导致我国第三次分配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1.以利他主义为核心的道德体系的缺失

慈善是个人或社会基于良善、友爱的观念而自愿、无偿进行的救助与公益服务的行为[4]。也就是说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的作用下,通过个人收入转移和个人自愿缴纳和捐献等非强制方式而进行的一次分配。以利他主义为核心的道德体系是第三次分配发展的内在关键因素。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大部分人的物质生活开始富裕了,但是精神生活不仅没有同步富裕,反而出现了滑坡的现象。20 世纪80 年代之前,人民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很富有。团结友爱、平等互助、无私奉献的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睦融洽,构成了当时社会的普遍道德理念。这正是以利他主义为核心的道德体系,也是发展第三次分配所需要的道德体系。而这些道德理念正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却慢慢缺失,取而代之的却是利己、冷漠、自私、金钱至上的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道德体系,这些理念是与发展第三次分配事业所需要的道德是相悖的,成为发展第三次分配事业的道德障碍。因此,我国第三次分配事业的发展尚缺乏一个社会德育大环境的支撑。

2.现代慈善意识的缺失

慈善文化在中国早已有之,从西周衍生的民本主义,到儒家仁义学说,再到道家的因缘报应说,以及近代清末民初的慈善事业,等等,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慈善文化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慈善文化里,在大多数情形下,中国人的仁爱与慈善通常限于家族内部或亲近之人,虽然也有帮助非亲非故者的诸多事例,但总是因循着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潜规则,缺乏西方社会那种无论亲疏与远近均推崇爱人如己的平等、博爱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我国先富起来的人,虽然也有一部分人富裕以后,拿出一些钱,办教育、修路等,但这种善举只局限于自己的家乡、家族,对于超出“亲亲”范围的人和事,就关心较少。而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第三次分配,需要的是一种无论亲疏与远近的平等、博爱的理念,需要先富起来的人自觉自愿地帮助尚未致富的人致富为责任的博爱理念。共同富裕这个目标的实现,既需要国家二次分配从“面”上对后富者进行帮助,也需要先富起来的人第三次分配从“点”上进行补充。这种博爱理念的缺失,就是我国在进入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阶段后,国家虽然花了很大努力从二次分配领域帮助后富的地区致富,但由于缺乏第三次分配的补充,贫富差距缩小效果不是很理想的重要原因。

3.对第三次分配组织(慈善组织)的信任意识缺失

中国慈善事业的不发达,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们对慈善组织的不信任意识是影响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致命伤。中国的慈善机构普遍不对外公布慈善账目,财务制度不透明,善款的使用违背捐赠人的意志,这使得人们对慈善机构的公信力产生极大的怀疑,再加上近几年来连续曝出的红十字会“天价帐篷”“万元餐费”“虚开发票”“郭美美事件”,慈善总会“尚德诈捐门”、青基会“中非希望工程”等诸多丑闻后,人们对慈善组织不信任意识进一步加深,这对以靠募捐来维持生存的慈善机构来说,是致命的道德缺陷。特别是“郭美美事件”以后,全国各地的慈善组织所收到的捐款明显锐减。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信息部主任宋宗合指出,受近期事件影响,民众对基金会等公益组织的信任急剧下降。2011年3—5 月,以慈善会和基金会为主的NGO 收到的捐款为63 亿元,6—8月却缩减为8.4亿元。与此同时,政府收到的捐款以及受助个人直接收到的捐款却在上升。

三、构建共同富裕视角下第三次分配发展的非正式制度性对策

(1)尽快建立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为第三次分配事业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文化大环境。以利他主义为核心的慈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第三次分配事业得以持续发展的推力。因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第三次分配事业提供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就越来越成为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要为第三次分配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必须要做到:首先,德育界学者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按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要求,按照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相一致的要求,逐步建立日益完善、反映不同层次和不同职业要求、具有很强引导力和规范力的道德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明道德风尚的建立,也就是要先做到让人们“有德可依”。其次,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要积极宣传文明的道德风尚,不传播低级、庸俗、不健康的等不利于文明道德风尚建立的思想。在当今时代,媒体非常发达,有些媒体没有认真考虑负面事件宣传对人的思想的负面影响作用,过多、甚至夸大宣传社会一些负面事件,这也是导致近几年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所以,各种媒体应该要多宣传主流、正面的东西,少宣传非主流、负面的东西,真正为建立社会主义文明道德风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再次,学校的道德教育要更加注重实效性。文明的道德风尚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渠道的熏陶和灌输,在这其中,学校是最主要的渠道,但学校德育重理论、轻实效的缺点,一直以来都没有很好解决。笔者认为可以认真研究和借鉴西方国家较为成熟的志愿服务精神,与学校德育考试改革相结合,找到一条既重视德育理论又重视德育效果的德育新途径。只要建立了文明的道德风尚,就为第三次分配事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化大环境,这会更加快速地促进第三次分配事业的发展。

(2)“扬弃”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吸收当代西方优秀的慈善文化精神,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慈善文化。慈善文化的生成是慈善事业的心理积淀,它既有赖于吸收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养分,也有赖于借鉴西方现代慈善理念的精华。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尊老爱幼、守望相助、出入相携的传统美德,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慈善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慈善文化我们都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同时,还要引进西方慈善理念中的团队意识、现代财富观、博爱精神和志愿精神,以克服中国传统慈善观念中封闭性和狭隘性的缺陷,建立与当前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现代慈善文化,为共同富裕视角下的第三次分配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要想方设法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透明度,重塑人们对慈善组织的信任意识。对于在当前受到红十字会“天价帐篷”“郭美美事件”等诸多丑闻影响的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下降问题,国家、慈善组织、媒体等必须齐心协力、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重塑人们对慈善组织的信任意识。其实,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提高的关键在于捐款管理的透明度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来尝试。首先是要完善对慈善组织财务的有关监管制度,这既包括国家对慈善组织财务的监督和审计制度,也包括慈善组织本身内部的自律制度。其次是所有慈善组织都要建立自己的信息公开平台,并能及时进行更新。在当今网络日益普及和发展的时代,通过购买相关的专业信息公示软件,及时公布善款的收入、使用情况,是重塑慈善组织公信力的最重要途径。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终极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中国今后长期要努力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共同富裕这个目标的实现,既需要初次分配的自觉调整,也需要政府再分配的公平实施,还需要第三次分配的自愿帮助。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第三次分配的自愿帮助应该做得比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三次分配更好、更有特色。所以,要改变目前我国第三次分配滞后的局面,这既需要政府对第三次分配正式制度的正确设计和制定,也需要第三次分配发展所需要的非正式制度的配合和促进。只有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的情况下,正式制度的变迁与非正式制度的变迁彼此促进的情况下,才能够推动第三次分配事业的快速发展。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根据2008—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民政部2010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报告整理.

[3] 厉以宁.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77.

[4] 郭大林,徐云峰,谢妮霞,等.论慈善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弥合[J].沈阳大学学报,2011(1):23.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慈善分配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慈善之路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慈善义卖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