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南地区天麻箱式栽培技术

2013-04-07 08:42:36王立新曾凡清郑巧平
食药用菌 2013年6期
关键词:有性环菌板栗

王立新 曾凡清 郑巧平

(浙江省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丽水 323000)

天麻又称赤箭、神草、独摇芝等,属兰科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1],为常用的中药材。我国药用历史悠久,历代本草、医药学著作中都有记载。天麻具有平肝熄风、祛风定惊之功效,能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天麻无根、无绿叶,不能自造营养,必须通过真菌中的蜜环菌供给养料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这是其室内栽培的生理基础。培养料、湿度、温度是影响生长的关键因子。2009年以来,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技人员在露天种植天麻的基础上,根据丽水山区气候特点和丽水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开发出室内栽培天麻技术,为提高种麻的质量及室内大规模栽培提供参数和依据。

1 生态概况

丽水地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具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18.3~11.5 ℃,年平均日照1 712~1 825小时。无霜期180~280天,年均降水量1 400~2 275毫米。

2 菌种

箭麻、萌发菌均来自陕西西乡县食用菌研究所。选择个大、重200克左右,无损伤和病斑的箭麻做种子,太小影响有性繁殖的花序数量,太大影响经济性。

3 准备工作

栽培室选择用水方便、地势低洼、阴凉的房间或荫棚。用石灰水喷洒地面和墙面后再喷洒多菌灵500倍液,关闭门窗24小时后待用。为方便搬运,栽培箱可采用规格为60×45×30(厘米)的塑料筐、竹筐或泡沫箱,采用塑料箱和泡沫箱的,箱底部和周边需打孔,以利排水。

4 栽培管理

4.1 有性繁殖 天麻的有性繁殖是由箭麻抽薹开花来完成的。有性繁殖的箭麻只能栽培一层,按照栽培箱的大小,新旧板栗菌材间隔放置,棒间距离略大,以利放置箭麻。丽水地区以3月上旬至中旬定植箭麻为好,每窝放置箭麻8~12枚,每个箭麻旁插一细竹杆或木棍,待出苗后,用线固定,防止大风吹折。

约23天左右箭麻即可出土,待长到1.1米左右时停止伸长,转为生殖生长。天麻属于兰科作物,雌雄同株,雄蕊的花粉块成熟后,随风落在红色小坑内的雌性柱头上,但自然授粉率极低。进行人工授粉可大大提高授粉的成功率,授粉在早上露水干后,太阳出来之前进行,开一朵授一朵,采取同株异花授粉或异株授粉。授粉后5天左右,授粉成功的花朵子房开始膨大,授粉失败的花朵枯萎。

按照授粉的先后顺序,授粉后 17天左右,天麻的蒴果成熟,这时左手拿信封,右手用剪刀剪下成熟的蒴果,即时拌萌发菌栽培。如果不能及时栽培,应视蒴果的饱满程度,按每箱栽培10~14个蒴果的播种量,用信封包好后放置于4℃的冰箱中保存,保存时间不应超过一周。

收获后的花粉种子立即拌入萌发菌,用密封的塑料袋装好,置于25 ℃下培养一周后播种。

4.2 无性繁殖 提前1个半月开始准备菌材。3月初购买短枝条的瓶装蜜环菌菌种,将直径为5~7厘米板栗新材截成40厘米长,并用刀砍成鱼鳞状,每根板栗新材旁放 6~8根蜜环菌短枝条菌种。为使蜜环菌长得更旺盛,在每层新材旁放板栗树叶及细枝条,并用沙土填实缝隙、埋好。如此反复、填埋数层菌材至与箱口平,然后浇透水,盖上薄膜或树叶,保持温度 23 ℃左右,湿度55%左右,约30天菌棒即可接上菌。

把有性繁殖收集的花粉种子拌好萌发菌后,装入塑料袋中于25 ℃放置5~7天后播种。把培育好的菌材挖出,按照新旧菌材交替摆放的原则,采用60×45×30(厘米)规格的箱式栽培可排放2~3层。菌材间距5厘米,把培养好的花粉种子撒在新旧菌材之间,用沙土覆盖后,再撒一层板栗叶或腐殖质。如此重复栽培第二层、第三层,浇透水,盖上薄膜或树叶,保持湿度40%~50%。

5 收获加工

天麻箱式栽培收获期一般为 11~12月,收获时先将培养料中新菌材取出,以备再用,然后把天麻按白麻、米麻、箭麻分开。白麻、米麻再按无性繁殖的操作方法种植,箭麻则可加工成药品。

目前天麻的加工方法主要有煮、蒸两种[2]。煮的方法:将鲜天麻放入沸水中煮,一等天麻(4~5个500克)煮15分钟左右,二等天麻(6~7个500克)煮12分钟左右,三等天麻一般少于10分钟。煮的过程中,火力要强,迅速杀死组织细胞,防止天麻有效成分渗出。

蒸的方法:把洗净的天麻放入蒸笼中蒸至透心,此方法更能完整的保持天麻的有效成分。

蒸(煮)后的天麻采取低温干燥,或曝晒、烘烤,烘烤的温度先控制在 60 ℃左右,逐渐加高到 70 ℃,待天麻外皮皱缩,整体发软后,将温度降到40℃左右。天麻的外皮变软时,可用手慢慢挤压,使其烘干过程中天麻整体受热均匀。用此方法加工出的天麻即为“明天麻”。

目前还有一种天麻,在加工前将鲜天麻的外皮削掉,再烘(晒)干。这种方法加工所得的天麻颜色雪白,称之为“雪天麻”[3]。这种天麻颜色好看,市场卖相好,但其药用功效不及“明天麻”[4]。

[1] 周昌华, 韦会平编著. 天麻栽培技术[M]. 北京: 金盾出版社, 2004.

[2] 林文, 张士义. 东北地区天麻有性繁殖技术[J]. 食用菌,2005(2): 39-40.

[3] 郭顺星. 天麻人工栽培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 无公害天麻标准化栽培技术[J]. 食用菌, 2007(2): 34-35.

猜你喜欢
有性环菌板栗
又闻板栗香
打板栗
红杆天麻共生蜜环菌筛选初探
红杆天麻共生蜜环菌筛选初探
【再读苏州】吴有性与淡淡斋
现代苏州(2022年5期)2022-03-21 22:57:09
来一口“超级蘑菇”嘛
知识窗(2021年5期)2021-08-19 08:22:01
“噼里啪啦”板栗爆炸啦!
吃个板栗不容易
蜜环菌的活性成分和药用价值
珍稀克隆植物北极花有性繁殖及其对资源的分配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