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溪,徐日新,何胜虎,马兵兵,邓 敏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1.心内科;2.血管外科,江苏扬州,225001)
踝肱指数(ABI)即踝部动脉压与肱动脉压(收缩压)的比值,是目前国内外评价外周动脉疾病(PAD)的重要指标。国际前瞻性研究表明,中老年人群中ABI异常是预测外周动脉疾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标。低ABI可以预测心血管疾病、卒中以及死亡[1]。高血压导致的动脉硬化是全身性的动脉病变,高血压肾病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早期微血管病变所致的白蛋白尿与晚期微血管病变所导致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即肾功能不全。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不断增多。本研究探讨ABI异常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肾脏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8月在本院诊治并行ABI测定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78例,年龄60~94岁,平均(72.20±13.05)岁。对纳入研究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情况、高血压病程、血糖、冠心病、脑卒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lb/Cr)进行详细的回顾性研究。
原发性高血压诊断参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诊疗修改指南》。若血肌酐>133 μ mol/L或持续蛋白尿超过>0.5 g/d或Alb/Cr两次超过30,诊断为高血压肾病。血脂异常参考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糖尿病诊断参考2006年美国糖尿病诊疗指南。吸烟标准为目前吸烟或有吸烟史2年以上(包括已戒烟者),≥10支/d。冠心病为临床确诊的心绞痛、心肌梗死或有冠状动脉血运重建者,参考200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冠心病诊疗指南。
采用日本ES-1000SPM多普勒超声仪。患者平卧至少5 min后测定双侧上臂肱动脉和踝部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的最高值用于计算ABI。分别计算每一侧踝部与上臂收缩压的比值,最低值记录为患者的ABI。根据ABI水平分类为:≤0.9,>0.9~1.3,>1.3。
378例患者中,6例除年龄、性别、ABI外部分基线资料不全。所有患者中男202例,女176例,平均年龄(72.20±13.05)岁。121例ABI≤0.9,为PAD患者,检出率32.01%;254例ABI为0.91~1.30,为非PAD患者;3例ABI>1.3,存在动脉钙化,不做进一步分析。PAD患者的ABI值为(0.65±0.24),明显低于非PAD患者的(0.74±0.22)(P=0.0216)。吸烟患者134例,肾病的发生率为21.7%(82/378)。
为了明确ABI异常的相关因素,将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情况、高血压病程、血糖 、冠心病、脑卒中 、TC 、TG 、LDL-C 、HDL-C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年龄(OR:2.78,95%:1.84~10.8,P=0.001)、吸烟(OR:6.605,95%:3.45~12.06,P=0.000)、高脂血症(OR:1.98,95%:1.08~ 2.40,P=0.042)、糖尿病(OR:2.19,95%:1.24~3.08,P=0.006)、冠心病(OR:2.04,95%:1.07~3.66,P=0.019)和收缩压(OR:2.83,95%:1.3 5~4.23,P=0.000)是低ABI的独立相关因素。
单因素分析以正常ABI组(ABI为>0.9~1.3)作为对照组时发现,低ABI与高血压肾病有关,经过校正年龄、性别、吸烟、TC、LDL-C、收缩压、糖尿病等因素后,低ABI组与高血压肾病明显相关(OR:1.15,95%:1.025~1.301,P=0.0181)。
ABI的下降反映了全身动脉硬化的程度,且ABI下降会引起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明显升高,死亡率亦增加[2]。有研究[3]表明,年龄 >55岁的患者,年龄每增加1岁,ABI异常发生率就增加6%。截至2008年底,中国老年人口已增至1.69亿,占总人口的12.79%,且正以年均近1000万的增幅在迅速增加。PAD是最常见的老年动脉疾病,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的表现,约20%的患者有间歇性跛行的临床症状,而80%的患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PAD患者无论是否有间歇性跛行的症状,其死亡的风险都会增高[4]。一项超过68 000例患者的大型研究[5]显示,与冠心病和脑血管病患者相比,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均是导致PAD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效的危险因素控制可使1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改善。本研究集中测量老年高血压患者的ABI,分析动脉硬化在肢体和肾脏的不同表现和相互联系,从而探讨ABI异常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肾脏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PAD的总患病率为32.01%,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PAD患病率明显升高。早期诊断动脉硬化疾病是早期采取生活方式和临床干预的基础[6],尤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尤为重要。
通过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和收缩压是PAD发生的危险因素。经过校正年龄、性别、吸烟、TC、LDL-C、收缩压、糖尿病等因素后显示,肾功能异常与PAD相关,表明高血压导致的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的病变,在引起肢体血管病变的同时也累及了肾脏的血管。Wu等[7]将ABI<0.9或ABI>1.4定义为PAD后发现患者肾功能异常[肌酐清除率<60 mL/(min·1.73 m2)]与PAD明显相关。Potier等[8]则发现动脉中层钙化的患者出现蛋白尿的风险增加2.4倍,这可能是由于肾病早期即微量蛋白尿期是肾脏内部血管异常和硬化的早期表现。
[1]Tabara Y,Igase M,Kido T,et al.Composition of lower extremity in relation to a high ankle-brachial index[J].J hypertens,2009,27:167.
[2]郑俩燕,张成国.踝肱指数与动脉粥样硬化[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5):393.
[3]吴琛,胡大一,杨进刚,等.心血管事件高危患者中踝臂指数异常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05,7(2):92.
[4]Norman P E,Eikelboom J W,Hankey G J,et al.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rognostic significance and prevention of athero-thrombotic complications[J].Med J Aust,2004,181(3):150.
[5]Krempf M,Parhofer K G,Steg P G,et al.Cardiovascular event rates in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individuals with and without established atherothrombosis(from the Reduction of Atherothrombosis for Continued Health[REACH]Registry)[J].Am J Cardiol,2010,105(5):667.
[6]王勇,李觉,徐亚伟,等.中国自然人群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率及相关危因素[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1127.
[7]Wu C K,Yang C Y,Tsai C T,et al.Association of low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and albuminuria with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1999-2004[J].Atherosclerosis,2010,209:230.
[8]Potier L,Abi Khalil C,Mohammedi K,et al.Use and utility of ankle brachial index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J].Eur J Vasc Endovasc Surg,2011,(4l):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