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飞
(湖南农业大学 东方科技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人类文明正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生态文明是人类面对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基本治国方略,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是基础和灵魂。大力发展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中国传统文化蕴含深厚的生态文明思想,且得到西方众多学者瞩目。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应有的价值,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值得国人认真思索。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里不断发展、创造而形成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称。它包括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饮食建筑、生产生活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从时间跨度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走上现代化以前的文化;从内容而言包括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创造的一切文化,它绝不仅仅限于儒家文化。[1]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文明的核心支柱,是现代文明衍生和发展的根基。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以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人格特征、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形式存续至今,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只能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取他国之长来推进,因为抛弃传统文化的生态文明建设必然缺乏社会基础。因此,丢掉自己赖以安身立命的传统文化而筑造的生态文明必然成为空中楼阁。
传统文化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传统文化本身就包含着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智慧。它作为民族的精神遗产、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道德建构的再生资源和生活观念的导向因素,不仅对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而且对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贯穿五大建设之中的人们生活观念的建构具有着极大的价值。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伦理与制度、生产实践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其内在精神如“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和谐包容等核心思想,与当今世界方兴未艾的环境文化有着惊人的吻合,因此,西方很多学者提出21世纪解决世界生态环境问题要从中国文化中寻找良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与现代生态学思想融合,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更多有益的养分,掘取更多的智慧和灵感。
中国目前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社会变革。生态文明建设是这场变革的最新进展。传统文化理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当代中国乃至世界发展过程中日益微弱。近现代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而且日渐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趋势,似乎京剧、诗词、书法、传统手工艺、传统节日就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正日益边缘化。当今中国青年一代对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缺乏应有了解,其思想和生活逐步“西化”,大街小巷充斥着西方文化元素,在许多年轻人眼中,圣诞老人比屈原名气大得多。[2]
中国传统文化缺失在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表现是传统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的日益淡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于其强调精神与道德,强调人格的修养,强调“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生态文明建设最需要光大和重构的理念。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实用主义大行其道,以致人们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层出不穷、屡禁不止。总之,中国社会正面临的前所未有的“诚信与道德危机”,犹如毒瘤日益侵蚀着国家和社会肌体的健康。
“仁义礼智信”一直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道德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当代国人传统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淡化,价值观错位,社会问题不断产生,社会矛盾日益突显。其重要原因是时至今日依然很多人认识不到传统文化精神和道德的价值,认为传统文化有太多的糟粕,是价值有限的落后文化,不是解决现代社会道德滑坡问题的良药。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积极倡导传统文化,大力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充分“发声”。一方面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整理,积极修复文化断层;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充分发挥其作用。总的方针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么,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实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最为至关重要的问题。由于这个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因而对传统文化的误读接连不断。不仅普通民众而且专家学者也存在误读。在一些专家学者眼中,诸葛亮成了风险投资家,顾恺之则是善于制造广告效应的画商,某某圣人应该下神坛,误导了人们中华民族祖先们留下的传统文化深刻内涵的理解,降低了传统文化所构造出的精神文明的层次。因此,首先要让国人真正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及其内涵,分清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在此基础上才能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精华,否则就会将精华当糟粕去掉,或是糟粕未去而精华尽失。
在传承传统文化时应注意避免两个误区。一个是方法标准的误区,即单纯从现代化视角去审视传统文化,并进行阐释和取舍。[3]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是必要的,但以现代化为标准来衡量或取舍传统文化则要慎重。其实对人性、真理的追求一直是个过程,现代的标准一定就是真理吗?众所周知,今日西方社会的弊病迫使西方学者也在不断地把眼光投向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中国的天人合一、阴阳相济,不就是当代西方在反省中所重视和想要重建的生态思想吗?另一个就是思维模式的误区。当今中国知识分子大多习惯于用西方学术思维方式和方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甚者往往不自觉地站在西方文化的角度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得出的结论自然就存在偏颇。西方思维和方法的引入是必须的,但中国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切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和语境,需要有符合其特性的方法对待。
大力发挥传统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就是必须推进传统文化现代化,让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对待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一直有三种观点争论不休,即“中体西用”论、“西体中用”论、“全盘西化”论。[4]这场争论实际就是所谓“西化”和“本位文化”之争。不管持何种观点,其目标是一致的,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只是采取的思路不一样:是以本土文化融合现代文明(西方文明),还是以现代文明(西方文明)融合本土文化。这场争论可能还要延续,但希望双方不再以水火不相融的态度在争论中消耗更多精力,而是冷静下来多探讨一些具体问题、方法与策略,早日走出“中”与“西”、“今”与“古”的争论,既然是融合必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交融。“体”和“用”应该也是可以交融的。
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笔者认同季羡林先生的观点,即传统文化现代化其实就是时代化;传统文化必须与现代化建设和时代精神结合。当下中国的时代精神就是开放、创新、科学、民主、理性、多元、竞争、和平与发展等等,传统文化应该与之结合。在现代化进程中,国家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传统文化就应该与生态文明结合。传统文化对于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价值,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必须结合。其实西方对这一点是非常重视的,很多人早就提出 21世纪的世界环境问题需要中国文化的智慧。现在更紧迫的是认真研究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的结合的一些具体问题、方法和策略,将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结合作为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典型范式开展深入广泛的探讨。
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最大程度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就必须在现代化中实现传统文化创新转型。在谈这个问题前,首先要介绍一下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有关观点。传统文化的发展必须实现“创造性转化”是目前主流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论者认为,要在厘清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挖掘其与现代生活、与时代精神相协调一致的一些文化特质,对之进行现代阐释,在崭新的层次上赋予时代的内涵,以便完成从古代传统到现代的转化,达到使传统与现代互补互动的效果,使传统文化如同“凤凰涅梁”般在超越自我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其现代价值发挥的关键。
对于“创造性转化”,笔者并不反对,但始终认为来自于西方现代解释学的“创造性转化”应用于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全面,并容易用现代的标准去对传统文化进行取舍。对此,笔者更愿意用传统文化创新转型来表述。对于传统文化,一方面要批判继承,另一方面要创新发展。如果只有继承没有创新,传统文化就会失去生命活力,二者均不可废。传统文化的创新一方面是来自于本身的,也就是说传统文化自身发展中要有新思想、新内容、新方法产生;另一方面就是“创造性转化”观点重点提到的在现代化中实现创新;还有一方面作为单独提出的重要内容,就是对外来文化进行批判接受而融合创新。对于传统文化下一阶段的图景就应该是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外来文化相互融合而成的新文化。这一新文化必将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
[1]王东星,李文孝.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理论观察,2005(1):25-26.
[2]曹南燕,徐 伟.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理论与实践,2009.
[3]罗华文.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中的误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
[4]韩云川.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与弥补[J].科学社会主义,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