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兰
(景洪市勐罕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景洪 666108)
农机安全是国家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不能掉以轻心。近几年来,随着中央、地方政府对农机购置补贴的力度加大,大大激发了农民的购机积极性,景洪市的农机化发展也出现快速增长,农机拥有量处云南省首位,农机被广泛应用到了农业生产与新农村的建设中,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农机安全隐患突出,农机安全综合治理缺乏有效手段,农机事故危险性依然存在。在发挥出农机作用的过程中,必须要尽可能地对农机的综合性能进行提高,对各种事故隐患进行消除,减少发生农机事故的概率,让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能够得到保证。
(1)一线农机驾驶员水平与安全意识不足。景洪市是一个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区,一线农机驾驶(操作)员大多是民族群众,有很多人的农机具仅仅只是在田间、场院以及乡村道路上进行作业,很少从事道路运输,对拖拉机牌证管理缺乏模糊认识,往往认为农机具和牲畜一样属于自家的,不办理牌证。近几年来,景洪市拖拉机数量虽然增加不少,但农机上牌率却急剧下降,加之民族群众文化水平都较低,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使得他们在农机驾驶、操作水平不足,还有的农民在购买了农机之后,不进行正规的培训,就只依靠经销商的粗略指导以及说明书自己进行摸索,不懂得正确的农机具操作使用、农机具维修、保养知识,对法律、法规,安全常识缺乏正确认识,严重的甚至是会拒绝管理部门的管理,这种情况相当普遍,使得农机安全生产面临巨大的隐患,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2)违规驾驶操作现象较为严重。农民的劳动强度本就较高,同时因为很多农具都具有操作简便、灵活小巧的特点,这就使得很多人认为自己能够操作好农机,并且因为挣钱心理的影响,经常进行违规的驾驶操作。有的农机驾驶(操作)员,甚至不考虑安全生产而对农机具进行擅自的改装,例如随意更换零部件,甚至是通过焊接出现超高、超宽、超长“三超”的车斗,或者是换上更大的拖车,通过各种方法来对车速进行提高,并且还时常出现超载、人货混装、酒后驾驶等各种违规、违法现象。
(3)农机老旧超期使用现象没有得到改善。在农村地区,因为没有一个具体的农机报废淘汰标准与使用年限,使得农机老旧超期使用的情况十分普遍,并且经常能够看到超过了10年、20年甚至是30年的农机都还在使用。这些超期使用的农机老化现象都较为严重,并且很多都存在机件缺损的问题,技术性能也没有办法达到指标,还有的甚至是随意拼装而成,存在十分严重的隐患,很容造成危险事故。出现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的几个方面:①贪图小便宜,有部分农民会不顾安全去购买那些应该进行报废的农机具,因为这部分农机具价格相当便宜;②“节俭”意识过度,节俭本是美德,但是必须要有度,有部分农民正是因为“节俭”意识过度不愿意将应该报废的农机具进行报废,使得这些老旧的农机具在“修修补补”一年又一年的继续使用;③缺乏足够的监管力度,因为很多农机具无牌无证,使得监管部门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管,也就让很多应该报废的农机具逃过报废这一“劫”。
对于所存在的隐患,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措施来进行治理,对安全事故进行预防,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对农机手的素质与操作水平进行提高。必须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对农机手的素质与操作水平进行提高。对农机手的培训力度需要进一步提升,促使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改善。必须要对国家所开展的培训活动提供的机会进行把握,对农机手进行组织,让他们参与到培训中。与此同时不能够被动的等待国家提供的机会,还必须要主动的为农机手提供各种培训机会,深入到乡村对农机手进行现场指导培训,提高农机手的的操作技能,让他们能够对各种简单的农机安全问题进行处理。
必须要让农机手树立起浓厚的安全生产责任感与紧迫感,让他们能够明确的认识到“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对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同时还必须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农机手认识到安全生产与操作水平和技能之间的关系,进而主动的去消除各种隐患。
(2)加大对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农机监管部门必须要与其他部门进行解决的配合,开展联合执法,将其中的一部分监管内容移交到其他部门,加大执法的力度,让群众不再存在侥幸的心理。与此同时,必须要对各种违规驾驶、违章载客、超速驾驶等各种违章行为进行大力的清查,这些需要交警部门的大力协助,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①从农机部门中抽调部分管理人员,协同交警对农用车辆进行管理;②农机部门与交警大队一起牵头,对农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管理;③通过各个乡镇农机站构建起长期治理的阵地,对农村农用车安全管理开展长期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在农机管理上形成合力,能够更有效地排除各种隐患。
(3)建立起有效的农机报废制度。要想应该报废的农机得到报废,就必须要构建起一套长期有效的农机报废制度,为此必须要对农机报废规范进行更新,并加强支持和引导。对于应该报废的农机必须要出台强制报废的制度以及相应的补偿制度,给予合理的补贴,这样能够让农民群众进行主动的报废。对于报废的农机还必须要出台一套农机回收拆解机构的监督管理制度,通过这套制度预防对所拆卸的零部件进行拼装。同时,还必须要明确农机报废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主体责任,防止出现推诿的现象。
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能够践行十八大精神,必须要做好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因为农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行改进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农民群众实现增收,有助于农民群众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1]刘建国,王坤.关于治理农机安全生产隐患的思考[J].当代农机,2009,(12).
[2]涂兴荣.浅谈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整治的措施和办法[J].四川农机,2009,(4).
[3]卢专琪.乡镇农机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江苏农机化,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