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党的群众路线

2013-04-07 06:47
唯实 2013年9期
关键词:群众观点马克思主义群众

李 峻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党的群众路线

李 峻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充分肯定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能否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具有深刻理论内涵和重大现实意义的实践问题。当前正如火如荼进行中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其中一项重要教育内容,目的是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精髓和真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不负历史重托。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群众观上对西方“英雄史观”理论的革命性颠覆,不是主观随意提出和形成的,而是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观察社会历史问题得出的必然结论。然而,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经典作家没有集中论述,我们能够找到的只是一些散见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哲学、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理论论述中体现的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体现了人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体现了人的价值观中的新内容、体现了崭新的领导观等意义方面来阐释。也有学者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内容概括为“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人民群众实践主体论、人民群众价值主体论、人民群众权力主体论、人民群众利益主体论和人民群众执政主体论”。笔者认为,要言不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就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最主要内容。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之所以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说,就是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即生产力的体现者。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涵盖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劳动群众不仅创造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而且不断积累劳动经验,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本质上说,无论是石器时代、大机器时代还是电子信息时代,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都是劳动群众的实践不断深入的结果。正如恩格斯所说:“当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贵族的疯狂争斗的喧叫充塞着中世纪的时候,被压迫阶级的静悄悄的劳动却在破坏着整个西欧的封建制度,创造着使封建主的地位日益削弱的条件。”这表明,即使劳动群众处于被剥削、被压迫并且尚未觉醒的状态下,他们的劳动仍然在创造着物质产品,提高着生产力,促进着社会分工,推动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对整个历史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及其代表的不同阶级、阶层都参与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但是,真正有价值的精神财富是来自于社会实践的,而社会实践的主体始终是人民群众。一方面,人民群众所从事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为一切精神生产创造了物质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文化艺术创作、精神财富生产的真正源泉。毛泽东曾向人们揭示了一个道理:“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造成的,因为造成地主文化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从农民身上掠取的血汗。”许多群众还亲身参与创造了社会精神财富,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卢浮宫,以及我国的敦煌壁画、万里长城和以故宫为代表的建筑群,都直接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许多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本身就是劳动群众的一员,他们凭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人类创造精神财富的历史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最根本的因素,起决定作用,而劳动者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居于主要地位。当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开始提上日程。但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发展规律,从来都不是自发地实现的,而是通过人民群众的斗争实现的。列宁曾指出:“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却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在阶级社会中,总是要通过阶级斗争,由人民群众起来推翻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摧毁各种反动腐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势力,实现社会的政治变革,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前进开辟道路。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普通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参与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人民群众通过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政治权利,不断以和平的方式推动着社会制度的进步与完善。总之,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人民群众都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应当看到,虽然所有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和个人都参与历史活动,但是参与历史与创造历史是不同的,参与历史活动并不等于参与历史的创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所理解的创造历史,是指推动历史前进,为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历史活动。事实上,有的阶级、集团或个人不仅不能推动历史的前进,反而破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成为历史发展的阻力。因此,“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最终决定人类命运的是人民群众。

4.充分重视杰出人物在历史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肯定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的同时,并不否认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贡献,而是充分重视其在历史进步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所说的杰出人物,主要指那些能够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利益,在历史上起进步作用的人物,包括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等。每个民族、每个时代都会产生自己的杰出历史人物或领袖。他们在知识、才能、品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往往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因而能够比较深刻地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潮流,了解群众需求,集中群众智慧,提出新的完成历史任务的方针和办法,并组织和领导广大群众为实现特定的历史任务而斗争,因而对历史的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在解决中国近代以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杰出人物和领袖的非凡才能与卓越贡献对整个社会起着很大的鼓舞作用,理应被敬仰、被热爱,但决不能变质为个人崇拜,必须看到杰出人物的贡献与人民群众作用的一致性。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无论如何巨大,归根结底都是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前提下发挥的,都包括和表现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总体过程中。

二、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进程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创造了完整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作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历来是党员干部加强世界观改造,增进党性锻炼的重要内容。

1.群众观点是党的基本政治观点

党的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所形成的关于群众的基本看法,“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与归宿”。党的历史上,结合特定阶段的具体实际,党对群众观点作过多次概括。在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所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是这样总结群众观点的:“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们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刘少奇所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则如此阐述群众观点:“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1956年,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党的群众观点再次着重说明:“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1990年,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将群众观点概括为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第二,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第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第四,干部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第五,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第六,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这是至今为止比较科学、完整的概括。

由上可知,党的群众观点是与时俱进的,不断丰富完善的。

2.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是知行统一观。光有群众观点是不够的,必须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同自己的一切活动融为一体,这就需要有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的根本观点运用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之中,并把历史观上的群众观与认识论上的实践观统一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归宿。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和人民意志的执行者,除了人民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任何为个人或小集团谋私利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同党的宗旨不相容的。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把“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根本出发点。想问题、办事情、定路线、立标准,一切都要着眼于群众的根本利益。离开人民群众,党的一切奋斗和理想不但不能实现,而且毫无意义。

一切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一切事业都必须依靠他们自己解决,党的责任在于领导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充分调动群众创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为自己的解放和幸福而奋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领导能否保持正确,取决于党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毛泽东指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从群众中来,就是通过调查研究,把群众中分散的意见、建议和经验收集起来,经过分析综合,加工制作,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形成符合客观实际的方针、政策、计划和办法。到群众中去,就是把已经形成的方针、政策、计划和办法,再拿到群众中去,进行宣传、解释和贯彻,并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群众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它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是完全吻合的,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是完全一致的。

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已经深刻地证明,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能否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三、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现实思考

历史不断向前发展,情况不断发生变化,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否“过时”了呢?是否要被当作“旧观点”、“老法子”应该给予“更新”呢?回答是否定的。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才能始终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

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必须在两个方面下大力气:一是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树立党的群众观点,要落实到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上,有实实在在的行动。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是要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就业、就医、上学、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司法公正以及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充满安全感、温暖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二是努力解决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社会各阶层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结构复杂化、利益冲突明显化的态势。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必须解决好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解决的最主要办法,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和发展,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把蛋糕做大。要把各个不同利益群体的各种利益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某一社会群体利益的实现包含着其他群体利益的满足,至少不损害其他社会群体利益。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克服两个障碍:一是观念性障碍。在党内包括领导干部中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着这样的误区: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就是要“为民作主”。这实际上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清官”情结。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一切历史活动应当是“让民作主”,而不是“为民作主”。相应地,党的执政主要是“靠人民执政”,而不仅仅是“为人民执政”。让人担忧的是,当前有些领导干部不仅没有树立“靠人民执政”的观念,甚至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畏民”思想,害怕群众“惹乱子”、“添麻烦”,不愿公开决策,不敢发动群众,当然就不可能坚持群众路线。二是制度性障碍。当前,能否坚持群众路线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取决于领导者的主观认识是否到位、工作作风是否优良。党和国家并没有明确的专门制度去要求、约束领导者必须或如何执行群众路线,群众观念强、亲民作风浓、民主素养高的领导干部对群众路线的执行会好一些,相反就差一些。能否坚持群众路线并没有制度性的约束和规范,坚持得好与差之间也没有制度性的评价标准,这就难以确保群众路线始终得到贯彻。因此,坚持群众路线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工作方法问题,还是一个观念和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制度建设问题,要上升到制度层面,要用完善的制度保证党的群众路线得以贯彻和执行。

综上所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问题上,我们不仅要重视操作和实现层面上的问题,也需要从基础理论的角度解决群众观上的问题,从世界观高度对群众观进行认识和思考,把准“为了谁”的价值定位,把准党群关系定位以及党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定位,以求对实践中诸多问题的规律性和理性的反思,确保在各种社会历史环境下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作者系南京政治学院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彭安玉

猜你喜欢
群众观点马克思主义群众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多让群众咧嘴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发扬党的群众路线光荣传统搞好新时期党建工作
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