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的诱因分析

2013-04-06 09:07
关键词:高校教师青年教师能力

喻 诚

(湖南农业大学 宣传部,湖南 长沙 41012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膨胀,高等院校师资队伍中的青年教师队伍比例逐渐提升。大量学有所成的青年博士、硕士充实到高校教师队伍中,年轻化、学历高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一大特点。据教育部人事司统计的结果,2011年全国高校专任教师为 144.968 6万人,其中 30岁以下教师比例为22.76%,40岁以下占61.69%。青年教师不仅成为高校教学活动主要承担者,更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相对于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源教师而言,青年教师的教育能力明显欠缺。因此,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是保障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既依赖于教师内在需求与提高,也依赖于外部影响与条件。笔者拟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分析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的诱因,以为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供借鉴。

一、个人因素

(1)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技能薄弱。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既要“精”更要“博”。用广博的知识作为底蕴,扎实的专业技能为支撑,教学能力才能厚积薄发。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学的基础,转化和传授专业知识的技能是教学的关键。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不断扩大的知识面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青年教师由于从教的时间较短,知识储备相对不足、专业技能较为薄弱,部分青年教师虽然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技能,但是缺乏教学研究意识,对教育教学理念、方法的了解和运用十分有限。许多青年教师缺乏对学生心理的认知和教学环节的调控能力,缺乏教学实践经验,使得教学效果难尽人意。。

(2)价值取向失衡,教学精力投入不够。强烈的责任感和职业良心是教师师德的体现,教师的师德与投入的教学精力呈正相关,即师德越高,投入教学的精力越多,教育的效果就越好。然而,实际工作中不少青年教师回避教学,采取应付式的教学工作态度,不认真进行教学工作,备课不充分,讲课不认真。由于高校在教师的聘任和职称晋升中对教师研究的课题、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著作等科研指标比较看重,青年教师普遍重视本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科学研究,花在教学研究方面的时间较少,极度地影响了其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青年教师或多或少从事兼职工作,视教学为副业,教学精力投入明显不够,在课堂教学中缺乏研究思考,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二、学校因素

(1)重引进轻培养。随着高校扩招,有计划地从校外引进、招聘优秀人才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来,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保证。然而,高校一方面不惜重金聘请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另一方面对校内在职教师和引进教师的培养欠缺能力助长机制,存在着重引进、轻培养的倾向,影响青年教师整体队伍建设的持续发展。

(2)岗前培训与实际脱节。由于高校学生数量的持续增长,教师总量不足,刚走出高校或研究院所的青年教师成为高校承担教学任务的主要力量。青年教师虽然渴望通过岗前培训、多媒体教学技能大赛等途径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但多数高校的教师培训直接由人事部门负责,与实际教学结合不够紧密,往往造成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与实际教学过程脱节。

(3)考核制度欠合理。很多高校对教师职位的提升、职称的评定和绩效考核主要依赖一些易操作的科学研究指标,却相对忽视教学指标,或者将其置于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位置。同时,在高校管理制度中的功利导向、分配导向和荣誉导向下,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缺乏有效的青年教师评课激励机制。这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在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管理中,以教学效能核定为导向的传统教师评价方式仍然占教师的教学评价主导地位,以专业发展为导向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未能引入,因而妨碍了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三、社会因素

(1)法规条例不健全,政策保障没力度。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宏观环境因素是高等教育政策,政策保障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外在动力。目前我国已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一系列教育法规,明确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各地方也颁布了相应的教育法规,为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但是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与提供物质和精神保障等方面,仍缺乏相关的保障条例。

(2)经济待遇低,社会压力大。青年教师的社会地位虽然随着人们对知识的重视有所提升,但其经济地位却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由于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超负荷上岗、职称低、工资收入也较低,面临的生活问题很多,再加上住房改革、医疗改革,加重了经济负担。特别是高校、院系、个人直接差距很大,如北京青年教师高低收入差或达25倍,严重挫伤了大部分青年教师工作投入和创新的积极性。“市场化”收入体制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科研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过多将注意力集中在市场,就容易忽视本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另外,社会生活经历不多的青年教师,经常面临着工作、学习和社会的压力。甚至有一些青年教师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和现实,目标不切实际,产生了性格内向孤僻、固执偏激或沉郁压抑、自卑感强等心理问题。这些无法回避的生活工作现状加剧了青年教师心理压力,让青年教师难以安心工作,教学能力提高因此受阻,从而影响青年教师的发展。

[1]孙 涛.基于差异教学的教师教学能力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

[2]秦小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培养研究[D].湖南大学,2006.

[3]陈 利.基于绩效技术的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开发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4]王金凤,崔崇芳,田 田.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影响因素分析[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8:158.

[5]张志明.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提高策略[J].邢台学院学报,2010,3:86-88.

[6]童 婧.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中南大学,2007.

[7]张 敏.高等院校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8]高 洁.高中新入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

[9]陶祥亚.教学型高校专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

[10]余承海,姚本先.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形成及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6,3:48-50.

[11]李 伟.生态位态势理论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3:49-51.

[12]万 鹏,龙长江,晏水平.浅谈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快速提高教学能力[J].湖北农机化,2011,2:48-49.

[13]岳夕茜.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J].教育与职业,2011,17:65-66.

[14]袁志忠,袁带秀.试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9:65-67.

[15]曹春晖.浅论教育变革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进[J].中国成人教育,2012,5:93-94.

[16]马 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2,9:57-58.

[17]李贵安,李铁绳,党怀兴.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与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6:26-28.

[18]邵春艳.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认知学徒制视野[D].江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青年教师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