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玉琴,苏新娟
在门诊开展无痛人流术,对于麻醉医生来讲,设施简陋,抢救措施简单,因此选择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小、无或少有呼吸抑制的麻醉药是首选。门诊无痛人流术常规应用丙泊酚和芬太尼的组合,芬太尼镇痛效果好,但术中可能发生呼吸暂停和氧饱和度下降的风险是所有麻醉医生不得不考虑的。因此探讨呼吸心血管抑制少,更加安全可行的麻醉药是临床的首要任务。地佐辛是选择性作用于κ受体,具有良好的镇痛效应,且其呼吸抑制副作用少。本研究旨在应用地佐辛镇痛作用强、呼吸抑制弱的特点加以利用,探讨其应用于门诊无痛人流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从而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以利于门诊短小手术的推广。
1.1一般资料选择120例早孕(孕6~8周)因医学原因终止妊娠的患者ASAⅠ级(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及极度肥胖或瘦弱者除外)。随机分为两组,各组体质量、孕周等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开放静脉通道,两组患者监护血压、呼吸、氧饱和度(SpO2),鼻导管吸氧,分别给予芬太尼1 μg/kg,地佐辛10 μg/kg,5 min后手术消毒铺巾,再给予丙泊酚2~3 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进行手术(同一手术医生和同一麻醉医生),术中体动追加丙泊酚0.5~1 mg/kg,SpO290%给予拖下颌辅助呼吸。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丙泊酚用量、术中体动发生率、呼吸暂停和呼吸抑制情况。
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无差异(P>0.05);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无差异(P>0.05),术后患者苏醒时间无差异(P>0.05);地佐辛组术中体动多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SpO2下降比较明显,低于地佐辛组(P<0.05)。对照组呼吸暂停明显大于地佐辛组(P<0.05),地佐辛组呼吸抑制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8例,发生率为13%;地佐辛组术后恶心呕吐2例,发生率为3.0%,对照组高于地佐辛组(P<0.05)。SpO2在手术开始、手术1 min和5 min对照组和地佐辛组分别为100%、90%、95%和100%、96%、99%。手术1 min时明显高于对照组。
人工流产术中有的患者精神紧张,在施行负压吸引术或钳刮术时,因局部组织受到强烈刺激而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表现为患者在扩张宫颈时或吸到绒毛组织时,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头晕、呕吐、胸闷,严重者可发生昏厥,甚至抽搐。上述症状大多发生在手术将要结束时,一般在术后数分钟内就逐渐恢复。此类症状即人工流产术综合征,也叫做心脑综合征。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因医学原因终止妊娠的人工流产术大多应用麻醉无痛技术,不仅解除了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避免了因宫腔操作引起患者迷走神经兴奋而导致人流综合征危像的发生。人工流产术属门诊短小手术范畴,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和药物是临床的首选。临床无痛人流术有静脉和气体吸入两种。但临床麻醉医生大多采用静脉麻醉为主,因其起效快、代谢快,无后遗效应。临床大多用丙泊酚伍用芬太尼,镇痛强、苏醒迅速。但芬太尼对患者有短暂的呼吸抑制甚至呼吸暂停是临床棘手的问题。通常需要麻醉医生监测生命体征,缓慢推药,给予患者吸氧、拖下颌,甚至备呼吸囊或呼吸机给予短暂呼吸支持直至呼吸恢复。地佐辛是κ受体激动剂,能够产生强于可待因的镇痛效应,可抑制插管反应,且其引起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的不良反应几率很低[1-2]。本实验中两组丙泊酚用量及术中体动无差异,说明地佐辛的镇痛效果对于无痛人流术的要求是满足的,和芬太尼相似。但术中芬太尼组的氧饱和度下降较地佐辛组大,且有呼吸抑制和暂停,说明地佐辛在相同镇痛强度下,呼吸抑制的副作用比芬太尼弱,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更加安全。同时术后患者苏醒时间无差异,但术后患者眩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地佐辛组低,这样应用地佐辛组的患者术后舒适度较好,应该适合门诊无痛人流术,适合临床广泛应用。但人流术后有些患者使用缩宫素,术后子宫收缩增强,疼痛追加地佐辛抑制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增高,说明地佐辛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可能与剂量相关。这也是本实验后继需要增补的实验,即不同剂量地佐辛作用于人流术的相关并发症的研究。
综上所述,地佐辛在门诊无痛人流术的应用中跟芬太尼的作用相似,其呼吸抑制作用较芬太尼小,应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更加安全、有效,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在小剂量范围内比芬太尼小。
参考文献:
[1] Oosterlinek W,Verbal8 A.Preliminary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dezocine,a new potent analgesic[J].Curr Med Res Opin,1980,6(7):472-474.
[2] 胡建,陶林,章壮云,等.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宫腔镜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