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影, 石宗鑫
(沈阳工业大学 a.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b. 宣传统战部, 沈阳 110870)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1]166就整体而言,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是我国日渐扩大的公民政治参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但是,由于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还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许多实践难题还有待解决,因此需要通过政策调控的方法兴利除弊。对如何扩大新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进行途径探讨,使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在依法有序的基础上扩大发展,有利于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增强政治体系的活力,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新社会阶层发展迅速,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新社会阶层在我国传统经济政治意识中的特殊性以及在我国总体经济结构中独有的成长性,使得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必然具有较强的独特性与复杂性。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目标是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行动方向[2]。新社会阶层是在现存政治体制的推动、扶持下产生的阶层,是一个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的阶层。新社会阶层都是劳动阶级出身,多年受共产党教育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熏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认同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认同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渴望社会稳定,不希望社会出现大的动荡,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力量。近年来,随着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新社会阶层的权利意识和财产权观念日益增强,他们在肯定大局的前提下,普遍希望党和政府能为他们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一个公平、良好的外围环境。
新社会阶层由于对自身的责任和角色没有准确定位,在政治参与中出现了多元性的参政动机。比较有代表性的动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功利性的政治参与,主要致力于为自身或本阶层争取利益。从总体上来看,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带有极强的经济功利目的,以经济目的作为参与政治的主要动力,其政治参与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表达自身或者所在阶层的诉求,这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更多地体现在对自身利益和阶层利益的政治性保护上。另一种是公益性的政治参与,致力于为全社会的利益建言。一般而言,当个人的经济利益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实现之后,他们会更加重视个人的社会地位,并希望对社会发展有所贡献。近年来,一些有见识的新社会阶层人士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社会知名度的提高,已经不满足于功利性的政治参与,而是致力于更广泛的公众利益表达,表现出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强烈意愿。
新社会阶层由于其利益表达的多元化以及社会联系的多样性,事实上出现了灵活多样的政治参与形式。我国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既有制度化的,也有非制度化的;既有个体性的,也有组织性的;既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既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错综复杂,彼此渗透,呈现出一种复杂的交织状态。一般来说,按照政治参与程度的不同,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可以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即最低层次是关心政治,但本身没有具体的政治诉求,只是主动改变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对党和国家政策采取“自适应”行为。第二层次是提出政治要求,并通过他人代言或意见反馈等渠道反映到政治系统中,其需求往往是具体的,很少能上升到制度层面。第三层次是直接进入政治参与渠道,直接参与政治生活,如当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者担任党政部门职员等,从事具体的政务活动。
尽管新社会阶层在目前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半壁江山,经济地位、政治地位不断提升,但他们尚未形成独立的阶层意识和共同的政治意识,参与政治的意识和能力都明显滞后,在政治上的表现还并不成熟。中国的新社会阶层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文化素养、资本规模以及社会影响评价都有很大的差别。在中国目前的政治体制下,他们一时不可能形成统一的政治组织,也没有相应的独立组织网络及舆论工具对他们的政治要求进行过滤及综合。因此,新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自我认同和相互认同以及由此产生的健康阶层意识还未形成,其成员大多都缺乏对本阶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政治素质滞后于政治地位的提升,在参政议政中主人翁意识不强,还难以形成相对独立的政治意识。另外,新社会阶层的参政能力和水平有限,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往往只能提出一些比较模糊、笼统的要求,如保护财产权等,而这些政治要求往往没有可具体实现的途径。
新社会阶层有别于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相比较而言,他们更关注政治参与的务实性和私利性,从总体上看,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思想境界和政治立意并不高,目前主要还是为了获取和维护自身或本阶层的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在具体的政治参与过程中,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有关个人或本阶层的重要问题带进政治决策过程,使本阶层独特的利益诉求被现有政治体系吸纳或认可。目前,在我国新社会阶层中,真正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从公平正义的立场出发从事政治参与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还是为了个人和本阶层利益,把政治参与当作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另外,我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还存在着动机不纯的现象,如有的新社会阶层人士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身份当成一顶“红帽子”,企图为其社会活动提供“保护色”;有的新社会阶层人士政治视线偏移,总是站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立场上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在经济上要实行完全的市场化改革,在政治上要实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还有个别新社会阶层甚至企图通过政治参与的途径改造党。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从现代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创新看,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社会阶层日益强烈的利益诉求和多样化的参与需求,存在非制度性、非法性政治参与现象。非制度性政治参与主要是指新社会阶层在政治参与的实践过程中,溢出现有规范的政治参与机制,在社会正常的参与渠道之外发生的政治参与活动。非制度性政治参与之所以大量存在,主要是由于转型期的政府行为和市场机制均存在着一定缺陷,政府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还保留着相当的权利,而依靠某些特殊政策或特权成功的新社会阶层人士还为数不少。另外,由于我国参政议政的渠道并不畅通,新社会阶层通过合法手段获取个人利益的渠道常常受阻,有些新社会阶层人士因为利益驱使就会采取操纵选举、贿选、重金拉拢政府官员等不被现行法律政策所允许的非理性的政治参与方式。这些腐败行为的产生不仅破坏了市场公平原则,危及了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而且也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下降,使公民产生信任危机。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有可能会动摇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执政基础,因此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和正确处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提高人们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的重要手段。从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现实状况来看,虽然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在一些“经济能人”的安排使用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普遍存在着“重政治安排,轻思想教育”的现象[3-4],同时,新社会阶层的自我教育也不够。因此,有必要通过宣传、教育与培训的方式提高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理论知识水平,激发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提高他们的参政能力和参政水平。一方面,要加强对新社会阶层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对新社会阶层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5]。其次,要采取灵活高效的方式对新社会阶层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夯实其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再次,要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把新社会阶层培养成知法懂法、自觉守法的好公民,使他们能够以遵守商业道德的方式获取经济利益,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方式参与政治[6]。另一方面,要加强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党和政府要加强新社会阶层的学习制度建设,增强其政治敏锐性,提高其政治参与技能,使他们能够从我国政治发展的大局出发,学会科学地开展调查取证,合理地提出各种议案,客观公正地审议党和政府的工作报告,同时具备依法询问、质询、罢免等基本政治参与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效率,实现政治参与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既离不开舆论的支持,也少不了舆论上的监督,它要求各种宣传媒体要主动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发挥良好的社会导向作用。我国媒体在宣传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方面既享有政策法律赋予的新闻自由,又要遵守相应的宣传纪律和规定,做到正确宣传党的政治参与理论、政策及相关法律制度,科学表达民意,在政府和新社会阶层之间搭起平等协商与对话的桥梁。党和政府作为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理论政策的制定者和实践的指导者,在对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社会舆论引导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统领全局的作用。一方面,党和政府要加强理论研究,深化对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理论认识[7-8]。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存在和发展。目前,我国新社会阶层一般拥有较高的经济地位,积极要求参与政治。但是,党和政府对于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理论准备不足,导致有关争论不绝于耳,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无序发展。因此,有必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加强对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理论研究,探明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基本规律,为进一步规范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提供智力支持[9]。另一方面,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全盘西化等错误思想倾向[10]。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错误的理论和观点在我国思想领域时隐时现,给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党和政府要适时转变思路,在警惕左倾思想抬头的同时,把思想和舆论上的调控重点转到打击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全盘西化思潮上来,以反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党和政府在积极拓宽新社会阶层现有政治参与渠道的同时,还应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依据政治参与实践发展的需要不断开辟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新渠道[11]。第一,建立健全新社会阶层代表听证制度。以基层党委政府为主导,建立和完善意见征询制度、重大情况通报制度、联系交友制度等,让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参与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加大新社会阶层人士在咨询、议事机构中的安排力度,以便及时、充分地反映新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使新社会阶层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第二,建立健全检举、揭发、投诉、信访等制度。这些制度是掌握社会动态和沟通方方面面的渠道,也是对政府工作实施监督的有效形式。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检举、投诉等制度的建设,既可以整合民意,减少新社会阶层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可能性,还可以起到预警和沟通的作用,促进整个社会政治体系更加廉洁、公正。第三,推行政务公开,加快实施电子政务[12]。目前,我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参与功能越来越强,并且在一些特殊事件上得到了充分体现。面对大众传媒日益显现的政治参与功能,党和政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通过改革和完善我国大众传媒管理体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扩展媒体在政治参与和政务公开中的作用,同时也要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保障新社会阶层的媒体政治参与权得以顺利实现。第四,支持新社会阶层建立社团组织,为其政治参与提供民间平台。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结社自由,可以依法建立各种民间社团组织。对于新社会阶层来说,需要通过组建社团或参加社团来寻求组织的帮助和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对其进行分类指导,使新社会阶层的社团性政治参与能够合法有序地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 [M].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李晓园.新社会阶层的有序政治参与:现状、目标与对策:基于江西省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经验 [J].江西社会科学,2009(12):154-159.
[3]于明,苗加清.我国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研究 [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4]韩影.当代中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研究 [J].理论界,2011(9):17-19.
[5]管前程.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研究 [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9:10-12.
[6]郑曙村,郭永奎.当前我国新社会阶层的政治需求及其引导 [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1):111-115.
[7]汪永成.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价值取向调查 [EB/OL].[2008-07-07].http://www.china.com.cn/book/txt/2008-07/07/content_15967706.htm.
[8]李林.新富阶层:社会认同能否与财富同增 [N].中国社会报,2008-01-07(5).
[9]韩丽君.当前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J].继续教育研究,2012(6):167-169.
[10]张秀红.针对特点 探索途径 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引导 [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46-50.
[11]王晶宇.新社会阶层协商性政治参与研究 [J].法制与社会,2012(23):143-144.
[12]周芳名.新社会阶层有序参政的对策研究 [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