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申报和评选研究——对2012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精品项目”分析

2013-04-06 07:08:49夏敏慧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精品申报旅游

苏 游,夏敏慧,王 辉

(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我国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中,各地体育和旅游部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纷纷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已涌现出一批有社会影响的体育旅游精品,为体育旅游精品推介和体育旅游产品交易创造了条件,为推进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2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借助自身平台,推介和打造具有实用意义的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在2010、2011年开展《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推荐项目》评选活动基础上,进一步规范评选办法,严格评选程序,进行了2012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评选工作。

本次评选目的:推动体育旅游精品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旅游的多层次消费需求;扩大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影响力,提升体育旅游品牌社会认知度和满意度;通过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全国体育旅游产业整体素质。

本次评选范围:已开发运营或对外开放的融合体育和旅游因素的景点、景区、线路等;已经或将连续多年举办的国际和全国体育赛事以及特色民族民俗体育赛事,以及常年举办的特色体育旅游节庆活动;已经形成一定活动规模和社会影响的上述各类体育旅游休闲项目。

根据组委会部署和要求,各省市自治区体育局认真进行选拔和推荐工作,一共申报了105个体育旅游精品推荐项目。组委会整理公布了所有推荐项目的图文资料,经网上投票和专家评审结合,从中评选出69个体育旅游景点、景区、体育旅游线路以及相关赛事活动入选2012年度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本文希望通过总结本次精品项目在申报和评选以及后续宣传工作中的经验,发现存在问题和不足,探讨和提出解决办法,为相关部门今后评选提供有价值参考意见,也为规范、区分体育旅游市场以及更好推广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做出一点贡献。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2012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精品项目”申报和评选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搜索国家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等有关网站数据库,查阅有关国内外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文章,以及有关体育旅游学、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产业等相关专著文献资料,为本文写作提供理论支持。

2.专家访谈法

面访体育旅游、体育产业、高校体育教育等方面专家以及旅游企业和政府部门管理者,调查了解他们对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理解和看法,以及对精品项目评选工作意见和建议。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各省市自治区积极申报,项目分布广、种类多,但水准参差不齐

本次精品项目评选吸引了全国二十个省市自治区105个项目参与申报,与往年基本相当。项目涉及景点景区、场馆设施、自然资源、体育赛事、民俗节庆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旅游组成部分,涵盖水、陆、空;春、夏、秋、冬四季;有历史、有现代;有观赏、有参与;有健身、有刺激。可以说分布广、种类多。

但是,由于缺乏准入标准,一些并不十分成熟的项目也参与了申报,如果这些项目被作为精品项目推介给广大旅游爱好者,将会极大降低整个评选水准和权威性,也会影响其他真正具备条件的被推介项目的社会评价。

此外,还有一些问题值得考虑,并在今后申报中进行规范。如:曾经获评得奖项目是否还有继续申报必要;以公司或企业作为主体进行申报是否恰当;规划或在建项目以及举办次数太少的节庆、赛事类项目是否有资格申报;同一项目兼具多种功能时,其分别作为场馆、节庆、景区等进行申报是否合理;对各省市自治区申报名额也应进行限制,做到优中选优。

总体来说,截止申报时,某些项目还存在以下五类值得考虑问题:1.曾获奖,仍申报;2.项目体育旅游元素不足;3.项目在建或还未营业;4.同一主体变换名称,重复申报;5.赛事、节庆举办次数(届数)或时限不够。此外,部分省市存在申报项目过多问题。具体项目分列如下:

曾获“精品项目”称号:中国保定空竹艺术节、河北崇礼滑雪场、广西五排河风景区、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河南新乡万仙山国际攀岩公园、河南金顶山风景区、江西大觉山峡谷漂流、海南儋州国际象棋特级大师超霸战、青海玉珠峰国家登山训练基地(登山节)、青海湖冰面徒步穿越活动、山西嶷山国际高尔夫球会、山西辽源马术俱乐部等13个项目,其中广西五排河风景区、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青海玉珠峰国家登山训练基地(登山节)两次获选。

体育旅游元素不足:海南八一石花水洞地质公园、海南儋州东坡书院、海南杨浦千年古盐田、海南松涛天湖旅游风景区、广东开平碉楼旅游、江西婺源最美乡村生态游、山西大唐文兴柳宗元遗族故居——柳氏民居等。

项目在建或还未营业:海南欧陆风情镇、安徽徽州绿道、安徽马鞍山海信濮塘体育休闲产业项目、山西嶷山国际体育园等。

同一主体变换名称,重复申报:内蒙古扎兰屯市金龙山滑雪场、全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锦标赛、内蒙古昂勒滑雪小镇,这三个申报项目实为同一个主体,即金龙山滑雪场。

赛事、节庆举办次数(届数)或时限不够:广西柳州名人帆船邀请赛、安徽芜湖县“激情红阳山”越野争霸赛、福建泰宁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重庆万盛2012年定向排位赛、黑龙江·萝北界江之都全国徒步露营大会、黑龙江伊春世界六强国际女子冰壶邀请赛、全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锦标赛、甘肃张掖甘州露营大会、甘肃天水山地自行车赛、湖北2012中国(京山)网球节、青海祁连露营、青海湖冰面徒步穿越活动、环青海湖徒步大会等。

申报项目数量超过5个的省市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6个)、安徽省(9个)、河南省(7个)、黑龙江省(6个)、内蒙古自治区(6个)、海南省(9个)、湖北省(6个)、广东省(17个)、山西省(6个)。

(二)各项目申报材料丰富,但形式和内容不够规范和完善

本次参与申报的105个项目,在其提交的材料中基本都包含有申请表、文字介绍、图片及视频资料等。丰富的申报资料在项目网络投票及专家评选过程中起到很大辅助作用,也为宣传推广项目提供了宝贵的一手素材。

组委会申报材料要求:每个推选项目需要提交一份申报表;500~800字内容介绍(全部以word文档格式存放);5~10幅图片介绍(图片大小须为400*300以上);5~8分钟视频资料(可配解说或背景音乐)。

但由于未作更详细规定和要求,各项目申报资料详略、质量、实用价值不尽相同。如:文字资料长短不一;图片资料在像素、格式、数量上差别较大,直接影响观众及评委观感;视频资料时长和格式也存在不统一问题。在资料内容上,部分项目关于其体育旅游元素介绍不足,混淆了重点。

此外,众多项目交易方式(如:地址、网址、门票价格、交通路线等)介绍不全,影响了游客及评委对其更全面客观评价。

(三)评选比较客观公正,但不能很好体现各项目之间区别及优劣

本次精品项目评选采用网络投票和专家评选相结合方式,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申报项目的图文资料,供旅游者表达自己的喜好;同时结合来自体育、旅游、高校教育等领域专家专业意见。总体来说,评选结果比较客观公正,具一定权威性。

但由于缺乏相应评价标准,对于不同类型、规模、影响的项目,在评选结果上不能做到很好地区分。如景点类项目和节庆类项目在类型上是存在差别的;单一场馆项目与大型景区项目在规模上相去甚远;世界级赛事与地方性赛事在影响力上也不可同日而语,但这些都没有在评选结果中得以体现。

(四)后续宣传比较及时,但未能产生更多实用价值

评选结果出来后,组委会第一时间进行了发布和授牌,各省市自治区媒体及时进行了报道,各项目自身也做了相应宣传,这些都起到一定推广作用。

但这些宣传受制于平台本身,并非强势媒体,影响力有限,且多以新闻形式呈现,没有太强持续性。同时,组委会和其他相关部门没有利用这次评选,推出一个具有指南意义的成果,比如集中介绍本次精品项目的宣传画册、图书等,使得评选未能产生更多实用价值。

四 结论与建议

在本次精品项目申报、评选以及后续宣传过程中,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也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在今后评选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项目申报应该设置准入制度

设置准入制度即设置申报门槛,就是说只有在申报标准上达标,才具有申报资格。设置准入制度有利于督促各项目考察自身不足,努力完善自身条件;净化体育旅游市场,提升其品质,真正做到优中选优。

建议具体条件设置如下:

1.往年获评项目不再接受申报;

2.项目体育旅游元素不足,不接受申报;

3.项目在建或还未营业,不接受申报;

4.同一主体,只允许申报一次;

5.赛事、节庆类项目举办次数(届数)不足3次、时限不足3年,不接受申报。

6.各省市自治区申报项目原则上不超过5个。

(二)申报材料在形式和内容上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申报材料形式应进一步规范。申报表格填写,如项目名称,应有统一格式;文字资料长短、文体形式,应有大概范围;图片像素、格式、数量以及视频资料时长、格式,应有具体标准。

申报材料内容应进一步完善。文字介绍部分应包括项目简介及曾获荣誉等,并且和图片及视频等资料一样,都应着重体现项目体育旅游元素。

项目交易方式,如项目地址、网址、门票价格、交通路线等也应该在申报材料中交代清楚,这不仅有利于对该项目进行评价,同时也是进行后续宣传的必要资料。

建议作如下具体要求:

1.申报项目名称统一以省市自治区名打头,字数20字以内;

2.文字资料800~1000字(全部以word文档格式存放),内容应包括项目简介、项目体育旅游元素介绍、项目交易方式等;

3.5~10幅图片,图片大小须为400*300以上,并对图片进行简单介绍;

4.5~8分钟视频资料,可配解说或者背景音乐,视频应含有项目体育旅游元素介绍。

(三)项目评选应具有相应评价标准

体育旅游资源种类多样性决定了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类型的多样性。要对不同类型项目进行公平评价,应有不同但可兼容的评价标准。如对于赛事类项目,可以对其级别、规模、举办年限等指标进行综合考量;同类精品项目可通过统一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和分级;对不同类型项目,也可以通过各自级别进行横向比较。

建立一定评价体系可使项目之间有区别、具备可比性,使评选有据可依,更加公平合理,激发项目方竞争意识,促进各项目改善和提升自身条件,同时也方便旅游者进行选择。

建议具体标准设置如下:

1.对项目进行分类评选,可设景区类、赛事、节庆类、场馆类等;

2.对每类项目进行内部分级(A、B、C级;甲、乙、丙等;1、2、3类),如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A级景区、体育旅游精品项目B级赛事、体育旅游精品项目C级场馆等;

3.规定各级相应标准。景区类精品项目,考量其面积大小、游客人数、营业收入等,如A级景区日均游客量不低于1万人;B级不低于5000人;C级不低于1000人等。赛事、节庆类精品项目,考量其举办次数、比赛等级、参赛人数等。如A级赛事举办不低于10届;B级不低于5届;C级不低于3届等。场馆类精品项目考量其面积大小、日均使用人数、场馆硬件建设等。如A级场馆面积不低于5万平方米;B级不低于3万平方米;C级不低于1万平方米等。

(四)后续宣传应持续而有力度,并且具有实用性

宣传推广对于旅游项目发展具有至关重要影响。要做到持续而有力度的宣传,必须借助强势媒体发布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并且在一段时期内通过不同媒介持续推广。而推出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比如包含有交易方式的精品项目图册等,则是使评选影响力持续并扩大的很好途径。

如果不进行宣传,没有成果展现,评选就没有生命力,也就失去其价值。只有让这些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为人所知,令人向往,评选才有意义。

建议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1.通过CCTV、人民日报等发布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名单;

2.汇集获奖项目全面资料,出版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图册。

[1]夏敏慧.海南体育旅游开发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吴必虎,俞曦.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3]逄艳,夏敏慧,王炳莉.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体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猜你喜欢
精品申报旅游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少先队活动(2022年9期)2022-11-23 06:56:24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中国外汇(2019年13期)2019-10-10 03:37:42
心经精品
中国篆刻(2017年7期)2017-09-05 10:01:26
心经精品
中国篆刻(2017年5期)2017-07-18 11:09:31
心经精品
中国篆刻(2017年2期)2017-05-17 06:20:25
旅游
《申报》与上海民国时期禁戏
中华戏曲(2016年1期)2016-09-26 08:49:02
港珩隆2015大型春季拍卖·精品荟萃
收藏界(2015年5期)2015-05-25 10:07:32
旅游的最后一天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海外英语(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