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华,尼旎,刘轶
(齐鲁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大学生高端就业教育研究
马云华,尼旎,刘轶
(齐鲁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新世纪以来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关系到国家民生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事情,成为历来人们关注的焦点.高学历的大学毕业生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资源,也是一个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推动者.对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而言,如果经济体不能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工作机会,其直接效果是带动大量低端就业.所以如何避免这一现状,实现现代大学生的高端就业,成为社会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高端就业;大学生;教育
高端就业,人们普遍从狭义的方面理解为成为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大学教师或者银行工作员等.事实上,高端就业内容广泛,一般认为能够在具有公认的良好社会声誉,能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社会保障条件较好,比较受人尊重,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就业单位和就业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都可称之为高端就业.如企业高级白领、高级工程师,优秀幼儿园和初高中教师都高端就业职位的范畴.如此,大学生高端就业教育的探索与研究被提上日程,要实现这一教育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1.1 提供高端就业岗位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稻葵在2008年曾指出,2009年6月,国家要提供1000万个左右工作岗位来面向新增高端就业人员,这是提升大学生高端就业的重大措施.他明确指出,随着高等院校入学规模的大大提高,每年高等院校毕业生数量大大增加,对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而言,其接受教育付出的成本比较高,期望值相对也较高,参与社会活动精力和能力远远高于其他人群,但是如果经济体不能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工作机会,其直接后果就是带动大量低端就业,如大量的农民工岗位被高素质人才占据,这不仅会造成人才的浪费,也威胁社会的稳定,这也违背了国家对高学历人才重点培养的初衷.
著名时事评论人童大焕提出,开放高端服务业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他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高端就业更难,这并不是世界金融危机的副产品,而是我国长期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的必然反映.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来看,越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往往也越发达,容纳大学生等相对高端人才的能力也越强.然而,由于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过度垄断,如电力、石油、铁路、金融等领域,这造成那些原本最能容纳大学生就业的领域,容纳就业人数将极其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大学生实现高端就业的梦想.
1.2 提供优惠政策支持
政府也应提供一系列帮助大学生就业的政策,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双方面支持,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弊病,使当前许多大城市用人单位在户籍制度上有后顾之忧,招收本地户口毕业生为主,大大限制了用人单位的选择,也阻碍了外地毕业生的就业发展.因此,国家应在政策上放宽对毕业生落户的限制,更多的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做法,积极引导优秀大学生在他们期望的地方绽放光彩.
要加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加强职业教育培训的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积极向西方先进经验学习,转改一批普通高等院校为培育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提高中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质量,扶持民办职教院校,支持企业自办技工学校并承担职业技术教育实习基地的任务,努力促进大学生实现高端就业.
1.3 加大国家资金投入
加大对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支持,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并分配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帮扶;划拨专门经费,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积极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成立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加强学校对大学生高端就业规律的研究,切实开展就业指导课程观摩、评选等活动,建设一批精品课程、示范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支持,鼓励高端企业走进校园,摒弃对应届大学生的偏见,积极吸纳应届优秀大学生人才,为他们提供一个既能为企业带来高收益又能展示他们自己的舞台.完善职业培训资金直补政策,鼓励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间的合作,高校的这些举措会在无形中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实现高校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提高大学生的高端就业率.
2.1 以提高促提高
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带出高水平的学生.以山东轻工业学院为例,目前,学校建立了一套全方位、立体化的师资培养体系,力图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2.1.1 开展创新课程建设
学校本着以服务学生为本,全面贯彻实施“博士化”工程,大力加强教学学术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学术、服务水平.以教师为领头人,开展创新课程建设,打破原有的“框框式”教育教学模式,激励教师思进、学生思学.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向学生灌输高端就业思想,用先进的理念和事物引导学生树立高远理念,使他们能够在毕业时真正实现高端就业.
2.1.2 实施高端就业专业指导
国家需要“具有博而精的现代知识体系与国际化素质、扎实的职业训练与追求卓越时代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学校要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学业与高端就业指导相结合,聘用专业教师为大学生学业与高端就业社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确定就业方向,制定完善计划,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研究生、公务员、事业编等考试,提供留学机会,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指导教师要在全面把握本专业及学科发展情况、社会人才需求及就业环境要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就业政策与信息,引导学生把握职业岗位的前沿动态和问题,帮助学生找到就业出口和高端就业岗位.
2.2 以实践促就业
实现高端就业,引进优质社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是重要保障.为实现大学生的高端就业,学校与相关部门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信息与服务,以短期而有效的社会实践经验为底,确保优秀的学生能进入优秀的企业,实现企业与学生的双赢.
今年我校社会实践活动就紧密结合学校“十二五”规划,注重创新思路,以提高学生学术创新能力、实现学生高端就业为目标筹划实践活动;注重发掘社会资源,将短期实践与长期合作挂钩,新建社会实践基地,将社会实践变为岗位实习.山东轻工业学院文法学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教改思路,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实现了课堂与市场接轨.在校内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分专业的与临沂大学、济南市公安局、浩华地产、北汽福田、山东从德律师事务所等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和青年创业就业基地,每年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为院校和企业搭建新的合作平台,实现了学校与社会的优势互补,学生与企业的互利共赢.
未来的就业市场对大学毕业生挑战颇多,因此,大学生要尽力多争取就业实践机会,使自身素质得到实质性的加强,使自己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并不失时机地将自身的“可塑性”转化为社会需要的“可就业性”,真正实现高端就业理想.
3.1 提高自身素质
由于高校扩招、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等因素,加上部分大学生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缺乏踏实苦干精神,整体素质下降趋势明显.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不断更新,对技能的需求在不断地变化,但对员工的人格品质的需求却从未改变.一个人的能力可以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地得到锻炼和提高,但自身素质和品格修养却不是在朝夕之间可以改变的.内因往往是问题的关键,因此,大学生应修炼自身品格,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习惯和创新精神,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拥有良好的心理与身体素质,有顽强的自制力和坚定的信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将来的就业增添一份保障.
3.2 提升专业技能
实现高端就业,专业技能训练是根本.理论专业知识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对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大学生要想实现高端就业,就应在大学期间把自己的专业技能的提升作为重点来考虑,不断强化自己,从而不断地提高就业的含金量.专业知识是指导理论学习的基础.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更新是永无止境的,学习的过程一旦停止,已经掌握的东西就会很快过时,只掌握过时东西的人当然肯定会边缘化.只有学好了专业知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将困难变为简单.
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剧,就业“门槛”越来越高,“知识缺乏”和“能力不足”已成为导致大学生不能胜任工作的主要原因.现代社会要求毕业生具有相当宽广的知识面,胜任多方面的工作.所以,大学生在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积极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社会认知.
在大学生提升专业技能训练探索的这条道路上,学生的创新潜力将会得到更大的开发,为学院实现高端就业提供重要保障.
大学生高端就业的形势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国家应重视对高等人才的引导,高校应注重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推销,大学生自身也应注意把握住就业时机和有利条件,不断变挑战为机遇,努力实现高端就业梦想.
〔1〕蔡志利.浅谈辅导员如何引导学生就业[J].社科纵横,2012(3).
〔2〕郑擎,张坤.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及解决途径[J].大众科技,2012(2).
〔3〕何静,王萌萌.我国充分就业的模式和路径探析[J].经济问题,2013(1).
〔4〕党竹青.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政策与出路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4).
〔5〕谈寂.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2(1).
G640
A
1673-260X(2013)09-02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