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成润
(池州市广播电视台,安徽 池州247000)
《论语》上说:“三思而后行”。是告诫我们做事之前要多思考,把一些问题考虑清楚之后再去行动。对于记者采制新闻报道这件事来说,同样应当如此。笔者认为:在采制一篇新闻报道之前,记者至少应该预先思考以下问题:报道的主题是什么?怎样界定报道的范围?以什么样的角度来报道?适合采用怎样的报道方式?有哪些关键元素需要着重加以把握?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一般称之为新闻报道的构思。如果你想采制出一篇好的新闻报道,那么这种构思就是少不了的,它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你在与新闻事实相关的信息和材料的海洋中前行。如何对新闻报道进行构思呢?笔者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主题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灵魂,如果记者没有对他所要做的新闻报道构思一个主题的话,在进行采访时,他很可能被一大堆信息和材料淹没,根本不知道它们意味着什么。我认为:记者针对一个选题和初步掌握的情况进行分析,用简要的文字把自己认为新闻报道最应该关注和挖掘的部分写在采访本上,而这就是主题。随后记者便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一点上,以此来指导采访。
当然,采访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那么记者完成采访后,可以根据搜集的信息和材料,重新修正事先拟定的主题。例如,笔者在采访一次本地企业家年会时听到很多企业家抱怨招工太难,便打算对此进行报道。我认为,企业“招工难”这种现象本身就是新闻,如果能再挖掘出企业因此受到的影响,那报道效果就更好了。于是我构思了一个主题:企业“招工难”现象严重,工人短缺导致生产不足。接下来我就根据这个主题开展采访,可是采访中我发现,企业招工时来应聘的人不少,但他们大多不是企业需要的技术工人,结果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工人,另一方面许多人找不到工作。采访结束后,我改变了想法,认为“招工难”与“就业难”两种现象都应该受到关注,而挖掘其背后的原因和找到解决的办法更为重要,于是我对原先的主题进行了重新修正,改为:企业招工与剩余劳动力就业为何“两头难”,化解这对矛盾应当怎么办?虽然这个主题没有提出答案,但据此我完成了一篇引发思考的深度报道,播出后反响强烈,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一个新闻报道选题会涉及很多方面,构思报道范围能够让记者在采访中抓住重点,并在撰写新闻稿件时既不会简单肤浅、也不会冗长复杂。那么,按照因果关系构思报道范围是最常用的方式,这样记者搜集的信息和材料会有一条线牵引着,不偏离也不遗漏,始终在有用范围之内。举例来说,本地出现猪肉价格上涨,记者要进行采访报道。此时,记者不应当将这种现象视为一个简单孤立的问题,而是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因果关系:向前——是什么导致了猪肉价格上涨?向后——猪肉价格上涨产生了什么影响?再向后——这些影响是否会有反作用?等等。这样一来,记者报道的范围便清晰可见了,实际采访中,记者可以不用在多余的信息和材料上浪费精力,撰写稿件时,记者也不会因某个关键点没有掌握而懊恼不已。
当然,除了利用因果关系,记者还可以借助时间、地域、群体等其他因素构思报道范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报道范围的构思只是预想事件发生、发展的可能性,记者千万不能画地为牢,对实际采访中的新发现无动于衷,这样往往会错失好新闻。所以,构思报道范围是很有必要的,但记者要学会灵活运用。
同样一个新闻事实,记者从不同角度出发,会写出不一样的报道。角度选得好,不仅会让你的报道在同类报道中胜出,还往往会让一些寻常的新闻事实经过报道而变得吸引人。怎么去做呢?记者应当运用讲故事的思维来构思新闻报道的角度,寻找能够让受众感兴趣的因素。例如,现在要采制一篇反映“新农合”惠民的新闻报道,我们可以设想,从宏观的角度报道,免不了数字的堆砌,能说明问题但不够生动形象,那何不讲一个故事呢?找一户普通农民家庭,讲述他们是怎样受益于“新农合”的。经过这样一番思考,一个微观的角度产生了。显然,从这个角度出发采制出的新闻报道,会让受众对“新农合”给农民带来的实惠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有时候,一些被我们反复报道的选题,如果换一个角度,会有出新出彩的效果。每年母亲节前夕,不少媒体都要评选一批“杰出母亲”,然后推出一组系列人物报道,年年如此,难免让人有应景的感觉。针对这种情况,记者是否可以换一种角度来报道,例如,让孩子们来讲述自己母亲的故事。母亲究竟怎样“杰出”,她的孩子最有发言权,事实上,从孩子的角度来进行报道,不仅更具说服力,也使新闻报道成为满足子女群体情感表达的一种需要,不再是宣教文章或应景之作。
一般情况下,面对一个新闻选题,记者有两种选择:写一篇新闻特写,或是写一篇新闻综述。有时候,选择任意一种方式记者都能写出好的新闻报道,但有时候则不然,记者只能选择更适合的一种。究其原因,是这两种报道方式各有其长短。笔者将试着分别论述它们的特点,以供大家在选择时参考。
就新闻特写来说,它的长处是:记者可以通过关注一个具体的对象,把复杂、抽象的信息变成简单、形象的事例,让读者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融入到新闻报道之中。而且,新闻特写的脉络会更容易理清和疏通,因为记者可以借助这一具体的对象串起所有的新闻素材。我们回顾一下央视推出的走基层系列报道,会发现它们几乎都是采用新闻特写的报道方式。如2012年4月21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曾播出一篇关于三军仪仗队的报道——《尉迟飞和他的当兵日记》,记者把镜头聚焦在一位叫做尉迟飞的普通仪仗兵身上,这位仪仗兵有一本图文并茂的《当兵日记》,记录描绘着自己在三军仪仗队的点点滴滴。在新闻报道中,记者正是以这本日记为线索,请主人公讲述了其中几段印象深刻的故事,以此反映出整个三军仪仗队的训练和生活状况,展示这支队伍的精神风貌。这片新闻报道的播出效果很好,它的特色就在于让观众对某一事物有了具象化的认识。但是,新闻特写也有其短处——试想,如果报道的具体对象并不能让人产生兴趣,那么报道肯定很难写得生动。假设一下,前面提到的尉迟飞是一个身上没有故事的普通士兵,并且他也没有一本图文并茂的当兵日记,那么,以这个人物作为具体对象的新闻特写,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呢?所以,要创作一个新闻特写,必须要能够找到一个有故事、有特色的具体对象,否则,还是换一种报道方式为好。
再来谈谈新闻综述,它的长处是:记者不必局限在单一的对象上,也不必担心这个对象是否有足够有趣,记者会多管齐下,采访一个又一个对象,从不同侧面反映主题。这样的新闻报道视野更广阔,节奏也更明快,它会让读者感到是在享受一桌丰盛的大餐,而不是品味一道精美的点心。例如,2012年各类媒体为迎接党的十八大推出的 《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专栏中,就有大量报道是通过新闻综述的方式来展示十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以《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文化惠民照亮百姓生活》为例,报道从山东省临沂市夏家村的农家书屋讲到杭州市的公共图书馆,从陕西省渭南市的“周末一元剧场”讲到各地的“三下乡”、“流动舞台车”等,报道既涵盖了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又收集了大量权威的数据,可以说全方位地展示了十年来我国文化建设的取得的进步。这样篇幅宏大的报道一经刊播,能够产生一种气势、营造一种氛围。当然,新闻综述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如果记者搜集信息和材料不足,或者说重复的事例太多,便无法支撑起一个大的框架,从而让稿件缺少厚重感。因此,完成一篇新闻综述,记者要下苦功夫,而且记者必须具备很强的驾驭材料的能力,否则,你的文章很可能会杂乱无章。
一篇新闻报道能够打动人,它肯定是突出了一些吸引人的关键元素。那么,这些关键元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常见的几种应当包括:时间,空间,程度,变化。接下来笔者将尝试说明它们的关键性体现在哪里,又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加以突出而发挥作用。
首先是时间。新闻报道往往都要突出现在时,这是新闻的本质特征所要求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重视过去时和将来时,我们不能让这个两个时态喧宾夺主,只需要在新闻报道中稍微拓展延伸,或是回顾事情的根源,或是展望事情的进展,便足以让报道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有一种纵深感。例如在当前的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报道中,记者选择某一乡镇作为报道对象,那么突出这个乡镇现在采取的措施和行动当然是首要的,但如果我们能在报道中间加入一些过去发展的背景介绍,以及在报道结尾加入一个未来发展的前景展望,那么效果自然会更好。
其次是空间。一个新闻事实,它在多大区域范围内发生——是地方性的,还是全国性的?是涉及某一单位的,还是遍布整个行业的——会在引起受众不同程度的注意力。以今年3月发生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事件来说,受感染人群的数量并不算多,但它之所以产生很强的社会关注度,除了感染病毒可能致死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感染病毒的区域范围很广,遍布全国十几个省、直辖市,这大大强化了受众的警惕程度。因此,记者应当在新闻报道中突出新闻事实的空间特征,当然,这种空间特征必须是客观且有事实依据的。
再次是程度。事情发展的程度可以借助质量和数量两种途径说明。如果要对某一新的医疗技术进行报道,一方面,记者可以突出这种医疗技术达到的水平,它能够对一些病症产生怎样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记者可以突出这种医疗技术已经帮助多少患者治疗成功,并将给多少人恢复健康带来有益影响。通过在新闻报道中强调程度,记者会让新闻事实会更加全面可信,受众也会对留下更深的印象。
最后是变化。不管是特写还是综述,最不可取的就是,通篇只有一个人所说的话,或者只提供一个事实依据,这样的新闻报道不仅空洞乏味,而且缺少可信度。我们需要更多的变化来刺激受众的思维,同时更让人信服。一般来说,新闻报道中会使用直接引语,为此,记者必须提供至少两个以上信息源,让矛盾双方的人都发出声音,从不同立场和角度介绍新闻事实,这样才客观;此外,记者在证明自己的论点时,也必须至少准备两个以上不同类型的事例,这样才充分。一篇新闻报道正是依靠不断出现着变化的引语和事例,牢牢抓住受众的心,让他们有耐心看下去,并且相信它。
总之,凡事在做之前要想清楚。如果没有对新闻报道的构思,记者的采访报道便失去了方向和重点,要么误入歧途,要么达不到预期。但在文章最后,笔者还想补充的是,另一方面,这种构思不应该成为记者的束缚,它在采访报道的推进过程中是可以被不断修正完善的,只有这样,对新闻报道的构思才能发挥正效应,指引记者采制出好的新闻报道。
[1]张贺,杨雪梅.文化惠民照亮百姓生活——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七[N].人民日报,2012-8-30(1).
[2]财旺,康辉,等.走基层·三军仪仗队蹲点日记:尉迟飞和他的当兵日记 [DB/OL].(2012-04-21).[2013-06-24].http://news.cntv.cn/china/20120421/10938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