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的弱化

2013-04-02 04:55丁明秀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政治

丁明秀

(郑州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南郑州450044)

略论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的弱化

丁明秀

(郑州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南郑州450044)

作为农民工群体的中坚力量,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关系到政权的合法性和政治的稳定.近年来,由于自身日益增长的利益需求不能得到有效回应;基层组织角色混乱带来的权威下降;政治参与机制的不完善;社会制度与政策上的偏差;经济全球化等原因,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出现了弱化倾向.面对现代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危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及早应对.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弱化

1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的重要意义

2010 年春节后,中国大地的“民工荒”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何谓农民工,学术界对此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农民工是指是指“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1]据国家统计局监测,2009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将近2.3亿,其中外出农民工约为1.45亿.2010年这一数据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1.45亿农民工中,绝大多数是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即所谓的“80后”“90后”.目前他们处于20-40岁之间,已经成长为各个领域的生力军.与传统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生活的时代背景更为优越,其教育状况、社会阅历、生活期望、见识和眼界与传统农民工有明显不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观念. 2010年1月3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2]新生代农民工不仅是农民工群体的中坚力量,也是农村和农业家庭的坚强支柱,其政治态度深刻影响着农民的政治行为,在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政治认同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态度,是人们对现存政治系统、政治规范、政治秩序、政治价值观的情感倾向和心理归属,是对政府的信任和权威的认同,关系到政权的合法性和政治的稳定.一种制度能否得以存在和延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在这种制度下的人们对于该制度的认可和接受.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在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民的作用是个变数:它不是稳定的根源,就是革命的根源.……如果农民默许并认同现存制度,他们就为该制度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础”.[3]

2 新时期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出现了弱化倾向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体制的创新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经营自主权和自由选择就业岗位的权利,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业劳动之外,寻求就业和收入,农民的民主权利、经济利益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因而,改革开放之初,农民工对党和国家的政策赞不绝口,政权认同处于较高水平,与之相应的,政治和社会也在稳定中得以发展.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却出现了弱化倾向.具体表现在:

2.1 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水平出现分化趋势

在主体层面,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水平出现分化趋势.一方面,与传统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水平普遍较高,政治主体意识增强.他们更多的关注工作环境、薪酬制度、发展空间、个人生活格调与尊严;他们思想开放,思维活跃,渴望融入城市,对劳动就业权利、社会保障的需求明显提高;他们参加社区或村民选举,加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政治团体,以群体形式表达自身需求,维护自身利益.他们不再是消极的臣民,而是积极的主动的公民.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也存在着政治主体意识淡漠的一面.他们或因个人利益,政治效能感差、信息不畅等原因而放弃或随意请人代为选举;或因对党和政府失去信心,对生活和前途悲观失望,沉溺网络,聚集赌博;更有一些极端分子违反国家法律,谋取利益.

2.2 新生代农民工对中央政权认同度较高,对基层组织认同度有所下降

在认同对象层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在国际舞台上的实力及作用日益显现,因而,新生代农民工对国家宏观政治生活关注程度和认同程度较高.对于家乡和打工地的基层政权,尤其与之联系密切的村委会、居委会及相应的党组织,新生代常有抱怨和不满.受一些干部侵占公共财产,公款大吃大喝等现象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对农村基层政治生活的关注程度较低,易持不信任感和不认同感.在受到委屈和不公正时,新生代农民工往往不再选择忍耐,而是理直气壮、态度坚决进行抗争,或者选择绕开基层政权,向省市甚至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寻求支持.据调查,当代青年农民工对现行中央政府表示非常信任的人占35.9%,表示基本信任的人占55.6%.对打工流入地相关政府部门信任度较低,遇到困难和问题根本不向或很少向地方政府寻求支持.[4]

2.3 新生代农民工源于民主权利的政治认同逐渐超出源于经济利益满足带来的认同

在认同类型层面,世界范围现代化中农民的政治认同大体有四种类型:暴力威胁型、思想教化型、经济利益型、民主权利型.我国政权的人民性质决定了我们不能也不需要采用前两种类型的政治认同.改革开放后,农民工的民主权利得到了制度的保障,巨大经济实惠使农民工深受其益,经济利益成为了维系农民工政治认同的主要力量.与传统农民工不同,新生代农民工生在新时代,长在改革后,几乎从未经历过生活的苦难,经济状况的巨大改善他们体会不深,经济利益在政治认同中虽然仍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但其重要地位已日渐削弱.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更强的自我意识、权利意识,渴望在更广阔的空间成就自我价值.与新生代农民工高涨的权利意识要求相比,民主权利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制约,出现一定程度的滞后性.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变化,使原来靠理想主义、意识形态、个人魅力等方式获取公民认同的方式逐渐失去其原有作用.公民对原来认同的事物可能很快演变为不认同.

3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弱化倾向的原因分析

政治认同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态度,是一种情感倾向和心理归属,新生代农民工对政治是否认同取决于他的内心情感倾向,而其内心情感却又深刻的打下了社会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社会关系等社会环境的烙印.因而,新生代农民工对政治认同与否需要综合考量一系列政治和社会因素.

3.1 日益增长的利益要求不能得到有效回应是弱化的根本原因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农民没有成为最大的受益者.2004以来,国家逐步取消农业税和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但由于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负担问题,农民出卖廉价劳动力仍然是许多农业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新生代农民工多为计划生育以来的独生子女,经过父母和社会的精心培育,他们的教育程度、生活体验、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他们中绝大多数根本没有务农的经历和经验,农村可能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他们追求更高的工资待遇、劳动权益,追求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享受,渴望融入城市.他们在户籍、就业、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有广泛的需求与欲望,一旦他们的理想诉求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回应,往往会使他们带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发生政治认同危机.美好的憧憬与较低的工资待遇、福利保障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再加上新生代农民工正处于消费旺盛的阶段,面临住房、成家立业的重任,高额的教育和医疗费用使他们苦不堪言,总体上新生代农民工仍处于弱势地位.

3.2 基层组织角色混乱是认同度下降的重要原因

新时期,我国农村开始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民自治历程.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素质高,视野开阔,民主意识、权利意识蓬勃发展并深入人心,他们对权力行使者的期望值不断攀升.长期以来,我国的村民自治等基层组织制度还不完善,基层组织角色混乱现象严重.例如,村委会本应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却在实际生活中行政化倾向严重,扮演着乡(镇)政府的下级角色,政权与群众之间的减压阀演变成了加压器;部分村委会不由村民直选产生,往往以非公开方式决定村委事务;部分基层组织出于利益考虑,热衷于计划生育、城管执法等活动,新生代农民工急需的医疗、教育、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职能缺失.基层组织在新生代农民工眼中的合法性发生动摇,原来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问题,现在可能失去了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和依据.再加上见惯了城市的繁荣与文明,萧条落后的农村让新生代农民工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难以产生认同感.

3.3 政治参与机制的不完善是认同提高的制度障碍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经历,丰富了他们的人生阅历,再加上自身较高的教育水平,使得他们力图通过自己对城市社会的理解来建构或改造他们的故乡,从而影响农村现有的政治结构.实践中有不少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后或参与到基层组织竞选,或依托一方水土带头致富,重新打造新的农村精英体系.由于现有制度安排的制约,多数新生代农民工仍处于城乡政治参与的边缘地位,其参与需求无法满足: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常年在外打工,不具备在乡村随时行使宪法赋予的民主权利的条件;另一方面,由于现有体制的束缚,他们又不能参与其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城市的政治和社会管理活动.人数庞大、精力充沛、民主意识强烈的新生代农民工游离于政治参与之外,造成参与意识强却无法有效发挥,参与权利扩大却无法有效行使的矛盾.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需求无法通过现有的参与机制得以表达,使农民工缺乏政治归属感,既影响了我国民主政治的运行和质量,也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对政权的认同感.

3.4 日益增强的公平正义观念是导致认同弱化的价值原因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进程务工的农民工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但他们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和公正的待遇.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使新生代始终无法摆脱农民身份,农民身份的背后是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一系列权利和义务的截然不同,新生代农民工仍然遭受城市社会的排斥和歧视.尽管新生代农民工在教育水平、生活质量方面与传统农民工已不可同日而语,但与城市市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差距的拉大反过来又在削弱着由经济状况改善而产生的政治认同.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仍未得到有效的保障.社会制度与政策上的偏差冲击着新生代农民工日益增强的公平正义观念.正如罗尔斯所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5],社会公正是构建一个国家政治认同的重要基石.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的萌发,被歧视的社会地位冲击着新生代的正义观念.如果自身的弱势地位得不得改变的话,那么,新生代农民工极易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可能通过种种非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

3.5 全球化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的外部原因

全球化拉近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全球化过程实质上是发达国家向外输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过程.穿着NIKE,听着迈克尔·杰克逊,嚼着口香糖,看着西方影视的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受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熏陶,由此而产生出对本国政策的不满与怀疑.他们容易脱离自己的国情,不自觉的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比较,他们崇尚西方的福利社会和自由,在比较中越发心理失衡,对政权的合法性和社会稳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全球化时代,网络成为最普遍的工具,信息网络的发展使人们之间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始变得多了起来.这批生于80后的年轻人,身上带着深刻的网络时代的印记.他们视野开阔,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事件原委;他们更为自主,开始进行更多的思考、比较和鉴别,原来简单粗暴的政治工作方法已不能使他们满意,全球化深刻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

4 结束语

政治认同是一个关系到国家政权稳固和发展的重要政治问题.对我国这样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来说,农民中的中坚力量——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起着重要作用.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发展与不公正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会发生严重的认同危机,党赖以执政的社会基础势必会受到严重削弱,让新生代农民工受到公正对待也是民主政治的题中应有之义.面对现代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的弱化倾向,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及早作出对策.

在如何应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问题上,既需要制度体制上的改革和创新,也需要观念上的转变与更新.目前,学术界基本形成共识,应拓宽就业与信息渠道,改善农民工工作、生活条件,提高其工资待遇,提高农民工素质,疏通、拓宽农民工政治参与渠道,健全农民工政治参与机制.就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他们对社会保障和市民化的需要胜过以往任何时候.因而,党和政府也认识到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城市化进程,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问题的关键.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问题”.目前,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新农村建设中,扫除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保障农民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民主权利,通过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是当务之急,也是一个睿智而有效的选择.

〔1〕廖星成.农民工问题与三农问题刍议.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Z]. 2009-12-31.

〔3〕[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267.

〔4〕陈赵阳.当代青年农民工政治参与心理研究[J].青年研究,2007(04).

〔5〕[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

G725

A

1673-260X(2013)06-0266-03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新生代”学数学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