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导高校思政课教学

2013-04-02 04:55高乔楠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思政课马克思主义思政

高乔楠

(合肥学院 外语系,安徽 合肥 230000)

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任何理论都有自身生长的基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如此,“实践”便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生长的基点.“实践”之于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在于一种品格、一种存在形态、一种发展方式.

1.1 时代实践——实践之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渊源

十九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大工业和自然科学的高速发展,向人们拆穿了唯心主义荒谬的谎言,同时也揭示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机械性的缺陷.时代的发展呼唤着一种新哲学的诞生,这种哲学不应当再是重复以前的“解释世界”的理论哲学,而应当是一种“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迎着时代精神的呼唤应运而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顺应时代的精神,就在于马克思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人类实践”这一基点之上,马克思从人类实践出发回答了时代所提出的课题——改造资本主义是实践的目标、无产阶级是实践的主体,而达到实践目标的精神武器则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哲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把“实践”作为自己理论的根基不仅是自身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

1.2 理论实践——实践之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基始

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回答了时代的问题,而且更新了人类哲学史.首先,马克思看到了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各自的缺陷,超越了他们的颠倒的和感性的人,进展到现实的、实际生活着的人.马克思指出人不仅是感性的存在,更是实践的存在.人是实践的主体,而人类历史就是人类实践的历史,从而超越了抽象的、思辨的历史研究,进行活生生的人类实践历史的研究.其次,马克思超越了黑格尔的“抽象劳动”与费尔巴哈的“感性劳动”.马克思指出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不仅具有目的性,更具有规范性.正是基于人类实践活动的这两种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从根本上与旧唯物主义区别开来,并且沿着所强调的主体活动的能动性、创造性而展示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骨架.

1.3 创新实践——实践之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源泉

过去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分析,仅仅是注重原理、基本规律观点方面的把握,而忽视了思维方式层面上的理解.可以说,如果忽视了实践思维方式,就不能真正理解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马克思正是运用实践的思维方式创立了科学实践观,也正是这种实践的思维方式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方式是一种动态思维方式,它要求人们用动态眼光去看待事物,并认为事物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过程.同时它也是一种全面的思维方式,认为思考问题既不能单纯的从主体出发,也不能仅仅从客体方面出发,而应当结合两者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出发.

其次,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也具有批判性的特点.实践思维的批判性在于反思,反思自我、充实自我.当然实践思维的批判不是把视角放在遥远的天国,进行抽象理论的重复解释,它不同于抽象的“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针对的是现实生活,它立足于现实的实践,来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再次,历史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要求我们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把握事物;同时实践思维又具有价值性特点,它不是针对抽象的理论问题,而是针对现实问题.实践思维的历史性与价值性是辩证统一,相互作用、相互规范的.

2 高校思政课教学目前所遇到的问题

党中央多次提出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动力,当代青年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高校思政课教学便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重要平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渠道,近几年面对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和大学生自身成长的新变化,高校思政课也进行了教学改革,然而还是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表面上看来,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着两大窘境——学生学习态度的不主动、不积极,教师教学的无奈与孤独感,即不被认同.这就造成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呈现出的局面是一方面,不少学生把思政课学习当做是一种“负担”,完成思政课的学习仅仅是一种被动地修完学分的行为;另一方面是思政课教师的不被认同感,学生的应付学习态度造成一部分思政课教师没有教学共鸣,从而导致备课不认真,不注重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教学内容的陈旧、教学方式的单一又引起学生的不感兴趣,这样形成的恶性循环导致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着发展的瓶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一再引起人们的反思,然而当我们深入分析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现象时,我们不难发现,思政课所遇到的问题实质所在并不简单等同于我们所看到的表面问题.

2.1 课堂内容的误解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信息科技的广泛运用,当代大学生接受各种社会思潮的渠道增多、范围变广、方式多样,这种新变化一方面造成许多大学生在各种思潮中的迷失,然而另一方面,许多迷茫的大学生真正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从而很多学生向高校人文教育学科抛出求助的橄榄枝.然而作为高校人文教育学科重要内容的思政课教学并没有得到许多大学生的青睐,许多大学生往往把高校思政课教学简单等同于高中所学过的政治课,他们认为高校所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内容与高中时所学的政治、历史课程内容一样,这些内容高中时都已经学过,因此到大学里,许多学生认为课程内容重复学习,从而造成许多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学习的不主动、不积极的状态.

2.2 概念性的混淆

概念性的混淆是造成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问题的又一原因.许多的学生认为高校思政课仅仅是一系列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思政课上所学到的无非是一些空洞的、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既不如专业课的学习,能使他们了解一门专业的技术知识,又不如一些诗词歌赋的学习,可以陶冶个人的情操.更有部分同学把高校思政课简单化为政治课,认为高校思政课仅仅是宣扬一些政治理论、空喊政治口号,这样的混淆使得一部分学生在没有接触思政课时就产生抵触情绪,他们认为高校开设思政课仅仅是一种体制设置.

由此可看出,无论是课本内容的误解还是概念意义上的混淆,都是当前大学生对于思政课本质的错误认识,他们没有认识到思政课的方法论作用,没有看到高校思政课的学习对于自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指导意义.这才是思政课教学遇到问题的实质所在,因此我们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消除误解与混淆,使得当代大学生看到高校思政课的学习并不是空洞的理论学习,而是一种方法论、思维方式的掌握,这种方法论、思维方式的学习不仅有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也有很大的帮助.

3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导高校思政课教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方面是高校思政课的主要内容,当然在更高意义上它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这一理论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我们只有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深入实践观的精神实质,才能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高校思政课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3.1 理论实践——回归课本

课本是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载体,通过这个载体才能沟通教与学的过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组织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往往都会忽视这一理论载体.学生们认为,课本上都是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因此会对课程产生先入为主的抵触感,所以要消除这种抵触心理,我们在组织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时必须回归课本,进行必要的、基础性的理论实践活动,虽然这种理论实践活动并不是我们进行思政课教学的最终目的,但却是必须的,它是我们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我们只有回归课本,对课本的基本理论、内在逻辑进行详细地阐述与梳理,才能帮助学生科学掌握有关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知识构架,学生只有清晰、明白的理解有关的范畴、命题、原理及其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才能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

3.2 教学实践——回归学生

实践性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本质,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中,我们要摒弃传统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教师单方面讲解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原理范畴,以应付最终的课程考核.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是割裂了教与学的过程,随着教学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应当看到,教师的主体性地位已经被学生的主体地位所取代,教师只是一个知识传授的引领者,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中,知识传授不是教学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大问题,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因此,必须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中贯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精神,回归学生、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主体作用,才能引燃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把学习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智慧结晶,理性思考人生与社会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3 实践思维方式——回归社会现实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诞生起便彰显它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并不在于创始人对实践理论的详细论述,恰恰相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并没有对实践观进行系统性的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而在于对于实践思维方式的掌握及运用.实践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动态的、批判性与现实性、历史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摒弃了抽象、僵化的思维方式,立足于现实的社会实践,来审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实践思维方式的掌握与运用与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目标相吻合.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要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理论知识,而是从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提炼出一种理性的、独立的学习与思考问题的能力,是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对书本的学习走向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维能力.

尤其在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许多的物质诱惑;科学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互联网、多媒体的普及,各种文化冲击,当代大学生在享受着时代给予的馈赠时,也走向迷失的胡同.个性的张扬与文化价值观的迷失、极度自信与承受能力的脆弱、主动性的增强与面对困难时的逃避等等都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的壁垒,许多的大学生在价值观的形成中迷失自我,误入歧途.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作为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重要平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渠道,我们必须在教学中贯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精髓,引导大学生掌握实践的思维方式,在面对社会问题与自身发展问题时,能够立足于社会现实,科学地、理性地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粗暴的逃避问题,这样才能改善我们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我们思政课教学的最终目标.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贺来.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2002(5):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猜你喜欢
思政课马克思主义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