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望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
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基础,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企业获取新的发展和参与社会竞争的必然选择。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隶属空军装备部,军队校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维修技术学院”,是全军唯一一所国民教育性质高职学院。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融合式发展道路,为空军装备修理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端技能型人才[1]。学院朱厚望院长和胡大鹏书记亲自带队,一起走访了空军装备修理所有企业,通过深度调研和拜访,积极探索与企业紧密结合的融合式发展之路,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什么位、打什么牌、走什么路的问题。
坚持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就是要坚持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和专科教育的层次定位,坚持办教育而不是把自己办成职业培训机构,坚持办职业教育而不是把自己办成学科型教育,坚持办专科而不是不切实际地想办本科;就是要坚决扭转过多强调学科的倾向,坚决抑制盲目攀高升格的冲动;就是要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扎扎实实做好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地把学院办成全国一流的、航空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空军装备部管理,服务装备修理能力建设是学院的立足之本,职责所在,航空修理始终是我们的根本,是我们的主业。因此学院到任何时候都必须打“航空”牌也只能打“航空”牌。“航空”牌的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航空维修,立足空军航空修理,紧盯军队机务士官培养,渗透中航工业航空维修,拓展民用航空修理;二是航空服务和管理,对接民航企业和机构。长沙航院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和科研能力建设等等,都始终要围绕“航空”两个字来展开。航空修理系统怎么发展,航空产业怎么发展,长沙航院就怎么建设,做好做足“航空”这篇文章。
高职教育最大的特点和最根本的要求就在于产学结合,要对接产业、对接行业、对接企业[2]。融合式发展的内涵包括与产业深度融合、与行业深度融合、与企业深度融合。发展是硬道理,在长沙航院发展的本质就是要看是不是与航空修理系统实现了融合式发展,是不是抓住了服务装备修理能力建设这个核心。学院积极推进与航空修理系统的融合、与航空修理企业的对接,在如何建立健全融合式发展机制方面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创新发展的根本和核心。随着装备修理技术的发展,工厂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厂的发展迫切需要学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长沙航院背靠航空修理系统这棵大树,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具有天然的优势。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学院以“订单培养”为突破口和抓手。具体做法是:在每年上半年召开航空修理企业专场招聘会,从大二学生中选拔优秀的学生,经工厂与学生双方洽谈,达成就业意向。进入大三后,按工厂分别组建相应的“订单班”,与原有的按专业组建的自然班同时穿插进行教学和管理,即原有的专业自然班继续进行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训,新组建的“订单班”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由学院和工厂根据工厂所修装备的型号和工厂的要求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和机型教材,共同组建教学团队,特别是实训教师应更多地由工厂的专家担任。要把工厂的发展历史、管理理念、企业文化、质量管理和有关法规等个性化的内容作为必修课开设,结合工厂的管理制度制定“订单班”的管理制度。通过多个方面的措施,把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延伸到工厂,把工厂的新员工培训提前到学校,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了解工厂、熟悉工厂、认同工厂,将来这些学生到企业去工作以后就能更快地适应工厂、更快地适应岗位,更好地为工厂服务[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是专业建设。针对学院现行专业建设与行业、企业的融合度不高,紧贴航空装备修理技术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特色专业尚未真正形成,对航空装备修理技术发展的服务和支撑作用远未实现的问题,提出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一是重构专业和课程体系。紧贴航空装备修理技术和航空修理企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按照与工厂对接的原则重构专业、建设专业。陆续停招一些与航空修理结合不密切、航空特色不明显的专业,计划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把学院现有的35个专业整合为航空特色鲜明的20个左右专业。与工厂共同研究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做到工厂建设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专业,我们就建设什么样的专业;结合工厂岗位和岗位群的任职资格要求,重新构建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做到工厂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型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4]。二是以项目建设带动专业和课程建设。要通过申报国家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重点项目推动专业建设。通过类似今年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这样的重点项目,打造学院的品牌和声誉,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锻炼教学队伍,争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经费资助与支持,有效解决学院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三是通过专业建设牵引和带动学院的内涵建设。在重构专业体系时,通过专业建设牵引和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场地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管理体系建设,真正推动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推动学院内涵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努力,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自己培养的正教授已经有10人,专任教师中副高职称的人员共有81人,占专任教师的31%。但是真正有工厂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不多,真正了解装备的教师不多,真正熟悉工厂的工艺布局、生产流程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领军人物尚未出现。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举措有:一是加大从工厂引进的力度。此次学习调研期间从工厂企业聘请了16名厂长(董事长)为学院客座教授,并与工厂达成了聘请兼职教师的意向,年内要在与工厂共同重构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按照新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建设的要求完成兼职教师聘任工作,使航空类专业来自工厂的兼职教师达到50%。二是要改革专业教师上岗前培训的模式。今年新招聘的航空类专业教师分别按专业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21工厂和5713工厂对岗跟学,与工厂的新进员工同吃、同住、同学习,一年以后经工厂和学院共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成为正式教师。今后,所有从高校聘用的应届毕业生都必须按此模式送相应工厂进行对岗跟学。三是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从2013年开始,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选送12名教学系统中层以上领导和优秀的专业(课程)带头人到国外进修学习,跟踪国际前沿技术和职业教育的最新发展动向,开阔眼界。所有在岗专业教师每5年要送到相应企业进行为期3个月到半年的对岗跟学,跟踪航空装备修理技术的发展。同时,积极与工厂协调,争取支持,选拔部分科研能力比较强,专业扎实的骨干教师参与新机建线、新装备试修和科技攻关,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3-5年的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既熟悉航空装备修理工艺,又熟练掌握装备修理最新技术的教学名师、大师,使长沙航院既能培养合格的装备修理人才,又能为装备修理技术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教学现场特别是实训现场建设与管理和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之间的差距较大,是高职学院培养的学生达不到企业要求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在校学习掌握的基本技能都是通过实训形成的,而将来可能影响学生在企业工作中的很多行为习惯和工作作风也是在实训中埋下的隐患。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大力整治实训现场,强化现场管理,将这项工作作为学院全面融入航空修理系统、全面对接航空修理企业、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作风的一个重要抓手。具体工作推进思路是:开学后,聘请中国质量协会和工厂有关专家来学院对所有领导、教师特别是教务系统的领导和实训教师进行培训,全面学习中国质量协会现场管理星级评价体系和现代企业现场管理理念与做法。组织各专业系主任、实训教研室主任和实训教师到系统内现场管理优秀的企业参观学习,接受冲击,现场学习。聘请工厂有关专业人员指导帮助我们制定学院现场管理星级评价和现场管理整治方案,全面加强和改进实训现场管理。每个专业系至少选择一个实训室按照中国质量协会现场管理星级评价体系进行建设和整治,必要时向中国质量协会申请现场管理星级评价,争取明年底前军品专业所有实训室都能达到四星级标准。在此基础上,把实训现场管理整治的经验推广到理论教学现场、行政管理现场,推动学院整体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申报CCAR-147认证,把学院建设成为民用航空器维修合格培训机构是学院着眼于全局和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学院提升培训能力,提升学院服务航空修理系统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搭建一个向民航、向机场渗透的平台。前期,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系统的调研,认真学习研究了民航法规,选送了9名专业教师于今年暑假到民航培训机构进行师资培训,并已经与中国民航中南局和民航湖南安监局进行了接洽。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加快工作节奏,在师资培训结束有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后,组织四个工作小组,全面同步展开各项工作。一是管理手册编写组,协调聘请局方有关专家作为顾问,指导完成《培训管理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编写工作和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工作,培训指导培训管理人员;二是培训资料编写组,从CCAR-145维修机构和CCAR-147培训机构聘请有关专家指导编写有关培训大纲、培训教材、维修工卡等培训文件资料;三是装备组,组织有关人员按照CCAR-147申报评审要求,制定工装设备及有关装备添置清单,必要时请部机关协调解决有关装备调拨工作;四是外协组,由主要领导亲自协调民航中南局和民航湖南安监局,做好外部协调工作。在部机关的亲切关怀和航空修理系统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争取年内有比较大的实质性进展。
与企业深度融合式的发展之路代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强校之本[5]。学院依托空军装备部的领导立足空军航空修理,紧盯军队机务士官培养,渗透中航工业航空维修,拓展民用航空修理,取得了优异成绩。2003年以来每年为部队输送专业技术士官,到2012年共为部队培养专业技术士官1389人,2009年,被国防部征兵办确定为湖南省唯一一所专业技术士官定点招收院校;2012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和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单位。今年上半年新立项运行4个深度融合的合作项目,其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3工厂、5718工厂等合作的内容是共同攻关科研项目,企业无偿赞助工装设备,共建5713工厂培训中心、5718工厂培训中心,订单式培养人才;和湘鄂情餐饮集团合作的主要内容是开办“湘鄂情”订单班并用“湘鄂情”文化建设该班,设立“湘鄂情”奖学金,共建全真“湘鄂情”实训基地,共建“湘鄂情”中南地区员工培训基地;和深圳旭昕微电子有限公司合作的主要内容是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同生产产品,共同研发产品,培训企业员工,培训学校师资,提供优秀毕业生;和长沙今朝通讯有限公司合作的主要内容是开办“今朝通讯”订单班并用“今朝”文化建设该班,建设“今朝通讯”员工培训基地,建设“今朝通讯”实训基地,培养学校师资。目前,和学院合作的企业总数已达43个,覆盖了学院33个专业中的25个。
[1]柴福洪.何谓“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J].当代职业教育,2011,(12).
[2]李栋学.工学结合的动因分析及其有效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9).
[3]马祥兴.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32).
[4]梁凌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及运行机制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2).
[5]汤建鑫,童云飞.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