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 誉,曾钰尧
(1.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2.95402部队,贵州 贵阳 550014)
该砖砌挡土墙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某家属区与某食品有限公司边界处,总长度396.5m,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位于水塘填土区,为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长129.6m,高 2.9 ~3.5m,悬臂板厚300mm,基底板宽1900mm;第二部分,位于一般填土区,为重力式浆砌片石挡土墙,长80.0m,高3.0~3.4m,墙顶宽 500mm,基底宽 1300mm;第三部分,位于挖方区,为普通砖砌挡土墙,长186.9m,高2.4~2.8m,墙厚370mm,基底宽600mm。2009 年3月,因为靠近片石挡墙的一段(约42m)砖砌挡墙发生严重倾斜变形,拆除后改用片石挡墙重建,所以片石挡墙部分实际长度122m,砖砌挡墙部分实际长度145m。该三部分挡墙顶部均设有砖砌围墙,高2100mm,厚240mm,每3.5m 设一370mm ×130mm附壁柱。砖砌挡土墙设计采用M10水泥砂浆砌MU10普通烧结粘土实心砖,厚370mm,基底设100mm×400mmC10素混凝土,垫层上浇一道370mm×300mm C25钢筋混凝土地圈梁,并每隔3.5m设置一根370mm×370mm C25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与之相接,墙顶设370mm×240mm C25钢筋混凝土压顶梁与构造柱相连。墙外距地坪300mm高处每2000mm设Φ50PVC泄水管一根,墙背设200mm宽卵石滤水层。挡土墙及围墙立面布置如图1所示,砖砌挡土墙、围墙断面如图2所示。该工程于2009年11月17日发包给施工单位,2010年5月,在挡土墙主体完工后不久,与片石挡墙邻近的一段(约42m)砖砌挡墙发生严重倾斜变形,经协商,对该段挡墙实施拆除并按片石挡墙重建,2010年9月,该工程全面完工,2011年4月,砖砌挡土墙再次倒塌50多米,且大部分向外倾斜。
图1 挡土墙立面示意图
图2 砖砌挡土墙及围墙断面示意图
砖砌挡土墙及围墙外露部分均用水泥砂浆粉刷,从倒塌部分墙体看,墙体砌筑方法基本正确,挡土墙砌筑砂浆为混合砂浆而不是设计要求的水泥砂浆,灰缝饱满度、灰缝厚度等基本符合规范要求。墙体变形缝的留设位置、宽度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墙身泄水孔位置、直径和数量基本符合设计要求,但由于墙后未按设计要求铺设卵石滤水层,致使泄水管大部分堵塞,墙后排水不畅。挡土墙顶部未按设计要求布置排水沟,而挡土墙底部虽然按设计要求设置了排水沟,但沟内排水不畅。
采用钢卷尺测量了砖砌挡土墙截面尺寸和墙后回填土范围,挡土墙截面宽度370mm,地面以上高度2.2m~2.4m不等,与设计图纸基本吻合。墙后回填为素填土,以粉质粘土为主,松散、较湿,未见参有粗粒径的卵石或碎块石,回填土上部宽度达1.5m,下部宽度达0.6m(垂直墙背方向)。
通过现场检测,与片石挡土墙比邻的一段砖砌挡土墙(约52m)整体向外倾覆破坏,滑移变形不明显。尚未倒塌的部分墙体和地基梁(长约93m)局部存在细微裂缝,且大部分发生外倾变形。随机抽取三个测点,通过吊线、吊锤和直尺检测其侧向变形,测得挡土墙顶部相对于其底部的侧向位移分别达到263mm、251mm、171mm,已远远超出《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规定的极限25mm,墙体处于危险状态。
采用回弹法对砌筑砖和砌筑砂浆的抗压强度进行检测,共检测了2个测区各10块砖和5个砂浆测位,依据《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得到各测区砖抗压强度等级和砂浆抗压强度等级推定值。检测结果表明,砖砌挡土墙所用主要材料烧结普通粘土实心砖推定抗压强度等级为MU10,满足设计要求。砌筑砂浆推定抗压强度等级为M2.5,不满足M10的设计强度要求,而且所检砂浆为混合砂浆,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配合比。
从现场墙体破坏形式看,墙体以向外整体倾覆为主,滑移变形不明显。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3.3.6 条规定,对挡土墙的整体稳定性进行验算。
鉴于被鉴定对象为挖方区挡土墙,现场检测结果表明,该挡土墙后实际存在约0.6~1.5m宽范围不等的回填土,因此,针对墙后为原状土和墙后为回填土两种状况分别验算其稳定性。
由于该挡土墙工程未进行专门的岩土工程勘察,依据设计文件及相邻建筑物勘察资料,挖方区边坡土质主要为粉质粘土和粉质粘土,为安全起见,以土质较差的粉质粘土计算,其物理力学参数取值为:
γ =18.9kN/m3、c=31.2kPa、Φ =15.5°。
按朗肯土压力理论,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第 6.2.4 条,边坡直立开挖的临界高度为: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该边坡直立开挖的临界高度4.3m远大于挡土墙设计高度2.8m,该边坡土压力为0,设计成直立开挖是完全可以的。
如前所述,当挡土墙后为原状粉质粘土时,其郎肯土压力为0。事实上,按照库伦土压力理论,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第6.2.3条,挡土墙墙背承受的库伦主动土压力为:
取 α =90°、β =0、q=0、c=31.2kPa、Φ =15.5°、γ =18.9kN/m3、H=2.8m、δ=Φ =7.75°,代入上 式 得:Kq=1、η =1.179,Ka< 0,取Ka=0,得Ea=0。即墙背为原状粉质粘土时,所得库伦主动土压力也为0。
因挡墙基底水平,挡土墙滑动力和倾覆弯矩均为0,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第10.2.3、10.2.4 条,挡土墙整体稳定。
根据设计,墙背与坡面之间设置了200mm宽卵石滤水层。也就是说,即使边坡按照设计未被超挖,挡墙与坡面之间也会存在一个200mm宽的回填区。如果泄水管堵塞或排水不畅,回填土不密实,墙顶地面又无隔排水措施,则地表雨水可能大量渗入回填区并迅速抬高地下水位(因为墙体、原状土坡面和原状土地基渗透系数相对较小,可以视为相对隔水层)。可按水土分算的方法分别计算水土压力。由于填土区较小,与静水压力相比土压力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近似认为墙背只受静水压力作用,计算如图3所示。
设回填区浸水高度为hw,则墙背所受静水压力为EW=1/2×10×hw2=5hw2,静水压力合力作用点距离基底的高度为ZW=1/3hw,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第10.2.3条,挡墙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为:
Ks1.3 得:hW< 1.9m。
图3 墙背受静水压力作用时挡土墙的稳定性计算简图
又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第10.2.4条,挡墙绕基底前趾的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为,得hw< 1.5m。
挡墙绕圈梁底前趾的抗倾覆稳定安全系Kt2=,得hw< 1.4m。由此可见,在挡土墙泄水管堵塞或排水不畅的情况下,只要墙背回填土浸水深度超过1.4m,挡墙便不满足规范抗倾覆稳定性要求。
根据现场勘察,墙后回填土为粉质粘土,如果施工中能按照西南地区标准图集(图集号04ZG901)说明中要求控制好回填土的质量,则其物理力学参数可按照该图集取为:
γ =18kN/m3、c=6kPa、Φ =20°、δ=10°、μ =0.25
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第6.2.3条,挡墙墙背承受的库伦主动土压力为=90°、β =0、q=0、c=6kPa、Φ =20°、γ =18kN/m3、H=2.8m、δ=Φ =10°,代入上式得 Kq=1、η =0.198、Ka=0.211、Ea=13.3kN/m。
Ea作用点离基底高度为Zf=H=0.93m。
Ea的水平分力为 Eax=Eacosδ=13.1kN/m。
Ea的垂直分力为 Eay=Easinδ=2.3kN/m。
(1)抗滑稳定性验算
根据图4所示进行计算。
图4 墙后为回填土时挡土墙的稳定性计算简图
围墙重:G1=0.24 × 2.1 × 19=9.6kN/m
挡墙重:G2=21.9kN/m
取挡墙与地基之间的摩擦系数,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第10.2.3条,挡墙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为:
不满足规范抗滑稳定性要求。
(2)抗倾覆稳定性
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第10.2.4条,挡墙绕基底前趾的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为:
不满足规范抗倾覆稳定性要求。
挡墙绕圈梁前趾的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为:
由此可见,即使墙后严格依照西南地区标准图集要求回填粉质粘土,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也不能达到规范要求,更何况墙后回填土实际质量尚未达到西南标的设计要求,因而其稳定性更差。
根据以上检测结果和计算分析,该砖砌挡土墙垮塌的原因有:
1)挡土墙后原状粉质粘土边坡被过度超挖,超挖后回填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较原状土显剧降低,导致砖砌挡土墙所承受的土压力显著增大,超出了挡土墙的整体稳定承载力。
2)挡土墙泄水孔堵塞或排水不畅,墙顶未采取隔排水措施,致使雨水渗入填土区内,在土水压力共同作用下,加剧了挡土墙的垮塌。
3)施工时边坡开挖方法不当,导致挡土墙后原状土被过度超挖。施工时对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挡土墙砌筑砂浆抗压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配合比与设计不符,墙背回填土不密实,卵石滤水层不符合设计要求,墙身排水孔大部分堵塞或排水不畅。
[1]林宗元.岩土工程治理手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岩土工程手册编写委员会.岩土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3]刘尧新,朱新实.预应力技术及材料设备[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4]罗帮富,魏明钟.钢结构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5]刘正峰.地基与基础工程新技术实用手册[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