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嘉文,周东斌
(1.广东工业大学 党委办公室;2.广东工业大学 材料与能源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当前,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壮大,高校学生人数不断增长,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持续增加,由于主客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03年至2010年,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始终维持在70%-75%之间,尽管各地政府加大投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规模日益庞大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仍然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一大隐患.
2010年11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要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实施积极有效的帮扶,要通过建立困难群体毕业生信息数据库和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纳入政府公共就业服务困难群体帮扶体系并实施相应援助项目的方式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通知》中突出强调要帮助家庭贫困、身体残疾、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毕业生以及女大学生等尽快实现就业,同时第一次以“群体”这一概念进行归纳,这表明国家已明确感受到困难就业大学生规模扩大化在整个社会层面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对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及多种渠道的解决方法的研究在当前中国必将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一般来讲,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是指那些由于自身或环境因素而导致相对就业相对困难的大学生.从其特征来看,这一群体签约时间滞后,签约率偏低,择业岗位偏差,形成原因也较为复杂,根植于主客观等多方面原因而又交错影响使得这一群体在心理、学业、综合能力、身体素质、发展预期和选择范围等方面处于弱势而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普遍存在于就业市场中的“适者生存”的法则.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存在的原因纷繁复杂,任何单一的原因都无法解读其存在动力和外化的特征,但总体来讲,大学生主观意识的缺失和偏离以及客观因素包括环境、政策等方面的规制和约束可以为我们提供分析的思路和考察的依据.
任何社会性的群体都是依托于特定的社会环境而存在,通过相互识别、交流、影响,最终才能形成一个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结构,因此,客观的社会环境往往决定社会群体的特性和成分.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产生和发展扩大首先要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就业环境影响.我国是人口大国,拥有丰富人力资源的同时也具有巨大的就业压力.有学者认为,我国就业岗位数量长期不足,就业岗位数量每年新增约800-900万,加上自然退休岗位才1200万左右,而每年的就业人数为2400万,由此造成约1200万的岗位缺口,[1]因此大学生就业难必将成为既定的事实.其次,从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来看,大众化教育引入竞争的优势在高校教学过程中遭遇因才施教缺乏动力、学生学习能动性不足等问题,长期以往便造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低下、社会就业供给与需求不一致等“结构性”的问题.结构性失业是当前大学生群体就业难的客观症结所在,原因在于大众教育时期大学生群体的典型特征:他们仅是普通的劳动者,(许多专业的大学生)他们不具有劳动市场上特别需要的技能,他们居住在经济上缺乏吸引力从而工作机会很少或者经济上具有充分的吸引力而竞争比较激烈的地区.此外,就业市场上还大量存在因性别歧视而造成的难以顺利就业的群体,根据调查统计,女性特殊的生理原因及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地位使得她们在求职时所遭遇不平等待遇的几率远高于男性.江苏省妇联在《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十周年时进行的一项专题调研显示,有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生在求职过程中有过多次被拒绝的经历;另外,有87.3%的女生认为就业中存在着性别歧视,部分女生甚至直接将就业情况不理想归因于性别本身.[2]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存在的主观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第一,个体主观能力问题.大学生在知识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与其人生经历、兴趣爱好有着较强的联系,且随其年龄的增长日益明显,学习、社交等能力发展的欠缺使他们迅速沦落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一员.第二,心理因素的问题.个体的心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支配其行为,在求职过程中,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一般会导致良性结果,而相反,学生的自卑、自负、依赖、盲从等心理往往可影响其在求职中的表现,相比之下,消极、悲观的情绪则容易导致失败,而这些不良情绪大多伴随着失败与挫折,这就容易在恶性循环中产生抵触甚至自弃的情绪而导致就业困难.第三,就业预期及偏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市场需求相对脱节,主要体现在预期工资、岗位选择和工作地区等方面.由于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所提供就业岗位的薪资、环境、待遇与个人发展等往往与许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有较大差距,因此造成一些企业“无人应招”而学生“有岗不就”的窘境.有学者进行了大学生毕业就业意向与就业行为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45.5%的毕业生倾向于在沿海地区择业,58.5%的毕业生不愿意到西部地区工作,77.4%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地区就业.在劳动力市场区域发展方面,有学者经测算得出,京津沪地区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为0.3,东部地区为0.66,中部地区为0.83,西部地区为1.08(弹性最大).[3]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最低,但是大学生的择业偏好又倾向于这些地区,从而导致了经济发达地区就业难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当前“弱势群体”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其数量近年来不断增大,且涉及的地域广,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加之该群体联系着千家万户众多的家庭,容易在切身利益问题上产生共鸣,尤其是在极少数过激或不法分子的鼓惑煽动下,容易进行有目的的沟通,形成不良的群体行为,给社会造成危害,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高度关注这一群体的生存利益和发展需求并采取多种应对机制为这一群体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便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从当前的社会反映和可行性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从结合学校教育、社会帮扶和学生自我调试三个角度入手进行探讨.
高等学校应提早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帮助学生认清形势,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及择业观.根据一项关于面向毕业生的就业问卷调查,71%毕业生认为学校的就业服务是“满意”或“基本满意”,89.3%的认为就业指导“有必要”,而“无所谓”或者“没必要”的占10.7%,77%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面试指导讲座对其求职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就业困难的形成原因在于对自己未来职业思考过晚,未能在大学期间充分准备.如果学校在学生入学初就对其进行职业指导教育,几年的准备可以使他们足以应对多数职场的要求.
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人际交往能力是高等学校应尽的职责,许多学生在求职中屡屡落败,形成了消极求职观,有些则因始终找不到心仪的工作而产生“人生寡味”的不良想法.因此,高校通过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指导,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增强就业信心,提高抗挫折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摆脱从毕业到失业的尴尬境地.
所谓社会帮扶系统,指的是社会成员所能获得的来自政府、社团、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等组织机构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与支援.[4]近年来,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组织已加大了扶持力度.2009年,张德江副总理在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地稳定和扩大就业.[5]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0年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的女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要摸清底数,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努力帮助他们实现就业.”[6]2010年2月,温家宝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发表《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的讲话,文中将大学生就业作为“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提出要通过“发挥劳动者、市场、政府促进就业的合力”来促进就业.[7]
社会的帮扶包括用人单位支持、民间组织支持、社团支持、各种社会服务机构支持等.社会的帮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立非赢利的援助机构,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包括经济资助、心理咨询、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在内的各种援助;社会各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为能就业的大学生群体提供实习、培训和就业机会;充分发挥各种民间性的社会网络,拓展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困难等.只有充分发挥社会的资源和力量,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马克思在论述内因和外因关系中指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在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问题的过程中,政府、社会、学校的帮扶和教育不应当离开学生的实际,而应当建立在学生自觉、自省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通过自我调试大道自我提升,从而增强其就业能力.
我们有理由认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存在首先是基于大学生精神动力上的匮乏,其次才是物质上的制约.大学生必须要对现阶段出现的就业困难有充分的认识,并且积极调整自救的就业心态和期望值.同时,大学生必须在求学期间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此外,大学生还应当解放观念,创新思维,做好到基层、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准备,通过先就业再择业、创业的渠道实现自己的发展.
就业困难群体问题已是当前社会各项保障性工作的重要任务,这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高校、和毕业生本人,它不仅要求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就业市场、制定就业政策,更要求高校要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根据高校办学层次不同,培养目标也有所侧重,本文未能对不同层次的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作更具体的论述,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机制的不断完善、政策的不断落实和学校教育的不断加强,针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将更为系统和有效的发挥作用.
〔1〕杜燕.中国就业岗位总量不足,缺口达1200万个.中国新闻网,2009-1-14.
〔2〕陈方军.论女大学生劳动就业权的实现.消费导刊,2008(9).
〔3〕李敏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J].教学研究,2010(3).
〔4〕彭军.关于构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社会支持系统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8(5).
〔5〕张德江.明年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N].中国新闻网,2009-12-18.
〔6〕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9-11-23.
〔7〕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温家宝同志2010年2月4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