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SNS中的地域信息传播“部落化”
——以人人网内蒙古用户为例

2013-04-02 04:00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6期
关键词:部落乡土内蒙古

张 保

(内蒙古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中文直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会化网络服务,意译为社交网络服务.人人网原名校内网,于1999年5月创立,据人人网官方消息称,目前全国3000多万在校大学生有95%注册使用人人网,在校大学生用户约有2850万左右,这一群体直接构成了人人网日常登录的中坚力量.人人网不同于虚拟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互动,也不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人际交往,而是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延展至网络环境之中.它以网络技术和人际交往准则为共同基础,既具网络传播的某些特征,又具有人际传播的特点.在人人网中用户以真实人的身份成为信息接受和传播的中心,对现实生活中与自己相关的地域信息关注度很高.本文以人人网内蒙古用户为例,以内蒙古的地域信息在人人网中的传播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地域信息传播“部落化”特点,以期得到合理的阐释与认识.

1 人人网中地域信息“部落化”的组织形态

麦克卢汉曾将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划分为:“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1]麦克卢汉从媒介演化的角度去概括人类的历史,成为解读历史的一个崭新视角.伴随着以Web2.0为支撑的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深入发展,SNS深入到大众生活领域,与此同时,在网络去中心化的影响之下个人拥有了“麦克风”,成为了SNS中信息的接受和传播中心.在人人网中,大学生用户通过展现较为完整的自我形象进行网络人际交往,大学生用户往往添加自己的同学、校友等熟人,找到所在班级、学校和地域的公共主页,将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网络移至人人网上.个人所关注的具有一致倾向性和感情色彩的地域信息以波浪的形式逐层传播,形成了一个个信息传播的场域的同时个人也成为了人人网地域信息传播“部落”中的一员.在自我呈现的基础上成员共同维系“部落”赖以延续的真实性要素,基于“部落”成员共同乡土情怀基础上的地域信息更是引发强烈共鸣,成为了牢牢吸附成员的血脉,“部落”在人人网中得到延续和发展.

人人网中,得到广泛传播的地域信息是地域特色和乡土情怀高度结合的共同体,共同体在网络人际交往语境下获得以个人为中心的大学生人人网用户的关注和青睐得以高效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地域信息在以大学生用户为中心的“部落”中得到成员关注后,通过一层层人脉和一个个“部落”成员的赞许附或引发大规模讨论的传播,其感情色彩在“部落”中得到逐层加强.强大的转播评论功能更是形成一个“漩涡”将地域信息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情怀紧紧吸附并使其形成一致的倾向,在“部落”中高频率大量传播.在某一地域信息传播完成之后,大学生人人网用户的目光就会较少的再关注这一信息,伴随其后的是新的地域信息在已有传播效果的基础上再度来袭,强大的地域信息流在大学生人人网用户中流动传播,“部落”也在一股股地域信息流的作用下逐渐牢固.

部落化的大学生人人网用户组成状态,强烈地域特色和乡土情怀结合的信息特点以及倾向一致的情感聚集共同完成了地域信息在大学生人人网用户中的广泛传播.这三个要素在共同作用于地域信息传播的同时又互相成为彼此的基础,在共同的乡土背景和网络人际交往特点的串连下三者融为一体,成为地域信息在大学生人人网用户广泛传播的基石.在地域信息广泛传播的影响下,“部落”的成员强化了对于所在“部落”归属感并在“部落”中确定了自我身份成为了人人网中大学用户自我呈现的一部分,在作为中心的人人网大学生用户的自我呈现得到完整之后,不仅“部落”得到维系和发展,更是营造出了感情倾向一致的“部落”共同认识,这种共同意识也为新的地域信息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2 人人网中地域信息的“部落化”传播

在人人网中的地域性信息在浓厚乡土情怀的基础上,区别其特殊之处大致可以再细分为介绍家乡发展、展现家乡风采、抒发远行怀乡之情三大种类地域信息.这三大种类地域信息表现方式无疑都以热爱家乡和以家乡自豪情怀为感情基础,都共同以突出地域信息的独特归属感和有相同乡土背景所产生的强烈共鸣效应为传播基础.感情基础和传播基础共同作用产生的地域信息共鸣传播成为了人人网社区中独特的风景线.

大学生人人网用户因为求学散布在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以人人网内蒙古用户为例,这一群体虽在外地求学生活,但是深深地家乡情怀和乡土意识使得这一群体对于家乡发展状况的信息是热烈追捧和热情传播的.拥有4307位好友名为“包头(鹿城)”公共主页于2012年11月20日发表的一条状态:“内蒙古晨网讯(记者 宿珺)耗时两年多修建的集包第二双线包头枢纽改造工程将于11月29日竣工并通车,届时,从包头去往北京仅需7.5小时.据记者了解,等到明年集宁东向的铁路改造完成,包头到北京仅需4.5小时.激动啊……”这种充满了对家乡建设成就自豪感的地域信息被包头籍人人网用户大量转载,以笔者的335位好友中的112位包头好友为例该状态共被转发37次,转发率高达33.03%.在人人网中,大学生用户往往会将自己的家乡冠以“大”字之称,诸如内蒙古用户就常在转发有关内蒙古地区发展的地域信息时冠以:“我大内蒙威武”的评论,这种传播特点下的地域信息会得到许多赞赏和附和,在“部落中”中迅速传播开来.这种充满着对家乡建设发展新成就自豪感的地域信息感情聚集强烈,传播时在“部落化”的人人网地域信息传播场域中其感情性又进一步加强,信息在“部落”中在分享功能的影响下不简单的以平面形式扩散,而是在强烈感情色彩的作用下以螺旋上升的形式在“部落”中传播开来.

再如拥有11409位好友的名为“鄂尔多斯市”的公共主页就在其相册中独立开辟了“鄂尔多斯风俗”专栏,用相册记录了鄂尔多斯独特的民俗风采.独特的地域色彩、独特的乡土风貌和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构成了地域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独特风采,这种风采在吸引外地仰慕者和参观者的同时更深深地融入到了当地人的生活之中并逐渐建构起当地人独特的地域观和审美观,受这种地域观和审美观的长期影响,这种风采更影响到了当地人风俗习惯的确定以至于精神世界的塑造,也就是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人人网中展现家乡风采地域信息符合了“部落”中好奇者和享受着两种成员的传播心理,即对于仰慕该地域风采和习惯于该地域风采审美的两种“部落”成员都得到内心的满足,这类信息也在人人网中获得大学生用户的青睐,得到很好地传播效果.

又如拥有19080位好友名为“呼和浩特市”的公共主页于2012年6月27日发表的一条状态:“在外工作学习的呼市游子们,你印象中的呼市是什么样的呢?繁华的中山路、乱象的火车站、拥堵的交通和修不完的路、走在哪儿想在哪儿的羊杂碎热焙子、刚出笼的烧麦、香浓奶制品……有太多太多想念的,包括亲人.”在这一条状态中,怀乡之情浓厚.在人人网中中,因为好友不仅局限于一个地域,大学生用户更是多有在外地求学,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常有,所以这种带有浓厚怀乡之情的地域信息,满足了在外地大学生人人网用户的思想怀远之情,在“部落”中广泛传播开来.特有的家乡风采,独特的家乡记忆和共有的乡土背景这三个看似矛盾的要素却在人人网中满足了大学生用户“部落”对于地域信息既要有共同的感情寄托的传播基础和又要符合传播者主体地位特征的要求,具有这三种要素的地域信息在大学生人人网用户“部落”中得到广泛传播.

3 人人网中地域信息“部落化”传播的反思

地域信息在人人网中以“部落化”的组织形态呈现,在“部落”中一层层传播之后形成感情倾向一致的舆论,其对于塑造强化人人网中大学生用户对于乡土认识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地域信息在人人网中传播特点的反思也就显得很有必要.

3.1 地域信息在人人网中传播的情感聚集性过强,信息本身的真实性可能受到非本“部落”用户质疑,跨“部落”传播能力减弱.在“部落”中处于强势地位的往往是有了一定传播效果的地域信息,大学生用户在针对地域信息观点表达的语言特色,表达侧重点和表达感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有时甚至是无理由附和的.例如,关于地区建设成就的地域信息,大学生用户往往是给予高度赞扬,对于家乡成就的自豪感虽然无可厚非,但是高频率、情感倾向一致的地域信息本身往往却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是“部落”成员的感情抒发.地域信息虽然在本“部落”中传播效率很高,但是信息本身的真实性被强烈的感情抒发淡化,非本“部落”成员对于此地域信息的认同感下降,不能得到大规模的跨“部落”传播.

3.2 地域信息在人人网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强烈情感聚集可能使地域信息片段化或其中一部分信息放大化的传播,这些信息会受到非本“部落”成员的质疑而发生争论,有时争论甚至延伸到现实生活之中.2011年12月28日,上海女生刘芸斐(北京理工大学2010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其人人状态上发布了一条内容为“作为上海人,果断抵制蒙牛,顶光明啊!!!话说蒙牛抄了光明多少产品啊,乡下人就是不要脸”的消息,瞬间被数万内蒙古人人网用户转载,谴责声一片,甚至出现了唾骂的倾向.于此同时,人人网上又出现了周小依和唐紫涵等用户,力挺刘芸斐,用更尖钻刻薄的言语对内蒙古进行诋毁与语言攻击,事件进一步升级,网络社会的争论延伸至现实生活之中,有的用户更是去该女生处进行质问.这一言论的出现背景是蒙牛产品被检出黄曲霉菌事件,而该言论情感抒发过强,只选择了整个信息的一个片段做放大化情感抒发式的传播导致了争论不断升级,最终演变成为了现实生活中对立.

3.3 地域信息在人人网通过“部落”成员逐层传播后,地域特色和乡土情怀虽得到突显受到本“部落”成员追捧但是地域信息本身的真实性弱化,可能出现虚假信息和信息误读.2011年11月人人网上出现的“《2012年关于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说明》”,其中把内蒙古高考内容无厘头的分为了基础文化考试和技艺类考试,其中技艺类考试分为:摔跤,射箭,搭建蒙古包等项目“.该文件”写作手法特别像官方内容,而真实内容却是无厘头的搞笑.这样的内容在人人网社区中被内蒙古用户大量转载,尤其是在外省上学的内蒙古学生用户.当然,像这样的地域信息,内蒙古籍人人网用户对其真实与否是心知肚明的,但是在网络娱乐心理的驱使下“部落”成员对其进行了肯定式的娱乐化的大量传播,对于没有内蒙古乡土背景的人人网用户可能就对这一地域信息信误以为真或者产生误读.

对于信息量庞大,倾向性强又以“部落化”传播形态组织的大学生SNS中地域信息传播特点的总结和反思对于大学生认识地区经济发展、民俗风采和人情风貌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在一轮轮地域信息传播之后在大学生SNS的网络环境中成为了地区舆情的一部分,其传播特点的更加详细的分析和更加深刻的反思还应受到更多重视以期得到更为完备准确的评析.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8.

猜你喜欢
部落乡土内蒙古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乡土中国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哼哈部落
爱在内蒙古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