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杰
(赤峰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在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新形势下,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和赤峰市依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可以构建内蒙古乃至我国东北经济区内重要的经济带,这将对进一步加快内蒙古的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而锡赤区域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是构建锡赤经济带的重要方面,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国家旅游局、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编制并发布《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该规划涉及的范围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标志着内蒙古东部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规划》提出以辽吉黑三省及蒙东五盟市为有机整体,突破行政边界进行区域旅游合作,依托现有自然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业,尽快将东北地区打造成产业体系完善、发展水平较高、竞争力较强的综合型旅游板块.
1.2.1 内蒙古旅游业飞速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方,地域辽阔,横跨“三北”(东北、华北、西北),相邻八省(区),靠近京津,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4200公里,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内蒙古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壮美的草原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乃其特色鲜明的杰出代表,内蒙古发展旅游业,具有优越的地域优势、区位优势及资源优势.据统计,2012年内蒙古旅游业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达到1128.5亿元,增长26.86%;旅游收入相当于生产总值7.05%,比上年提高0.81个百分点.
1.2.2 蒙东地区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近年来,内蒙古东部旅游业得到飞速发展.《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使东北地区旅游发展首次上升至国家层面,标志着内蒙古东部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蒙东地区需对各盟市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盘点,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系统整合旅游资源,进行区域合作,形成系列旅游产品或旅游线路,整体打造蒙东旅游业.
当前,从旅游业发展目标来看,创汇功能已经弱化,而缓解贸易摩擦、拉动内需、提高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功能正在增强,因此,完善相关的旅游政策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锡-赤区域制定旅游产业政策应该体现以下目标:
谋求区域旅游产业飞速发展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就业率达到一定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调节旅游供求矛盾,维持市场竞争的良好秩序,促进旅游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协调发展,基本实现锡-赤的自我发展能力.
以提高区域整体文化素质为出发点,培育区域特有的文化自豪感,保护草原民族文化环境,加强基础教育和行业技术培训,促进草原民族地区文化多样化的延续和传统民族艺术形式的挖掘和复兴,引导旅游地的少数民族群众采取恰当的形式展示或包装民族文化,避免民族文化庸俗化.
减少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维护生物多样性,提倡生态旅游,大力整治旅游地的旅游环境污染,培养草原地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对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环境教育,推进可持续旅游发展.
增加旅游地居民参与旅游业的机会,提高其参与此次,使其从中获得合理收入,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现代产业和现代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以发展人的能力为出发点,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平衡地区差异,实现社会公平.
通过对锡盟、赤峰两盟市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盘点可以发现,两盟市存在着具有共同特色的旅游资源,如天然草原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蒙元历史文化及生态农业等等.因此不妨尝试把这些特色相近、类型相同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实现资源重组,构建特色资源带,让这些资源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丰富,更具旅游价值和吸引力.
锡林郭勒草原是世界驰名的四大草原之一,属欧亚大陆草原区,草场类型齐全、动植物种类繁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赤峰市著名的贡格尔草原、乌兰布统草原和巴林草原,草原面积广大,是内蒙古最好的草原之一.
锡-赤区域内拥有优良的草场资源,因此,应围绕“距北京最近、最美的草原”这一主题,努力打造锡-赤草原风光带的整体形象,打造世界级草原生态旅游胜地.
锡林郭勒大草原是中国蒙元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基础发源地之一,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走向辉煌的地方.13世纪初,中国北部的蒙古民族兴起,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各部过程中在锡林郭勒大草原上进行了一系列战役,建立了横跨欧亚草原的蒙古帝国.13世纪中叶,他的孙子忽必烈,在中国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继承了汗位,建立了大元帝国,并在锡林郭勒大草原上建成世界著名的元上都.忽必烈之后,元朝有八位皇帝在元上都即位,锡林郭勒大草原可谓为元朝的“龙兴之地”.赤峰地区作为成吉思汗后裔们的封土,蒙古民族为开发赤峰作出过突出贡献,因而留下了许多重要文化遗迹,如应昌府、金宁路、大宁路等.赤峰地区先后发现5座元墓,其内均有壁画.
蒙元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和组成部分.元代的蒙古族主政者从草原来到中原,接受了中原文化,也带来了游牧文明,形成了特有的蒙元文化.锡-赤拥有底蕴深厚的蒙元文化旅游资源,区域合作中应对两盟市的蒙元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与开发,依托蒙元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打造锡-赤蒙元文化带,塑造良好的文化旅游品牌形象.
锡林郭勒草原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都是蒙古族聚居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草原游牧文化传承最为完整的地区,民族风情独具特色.以蒙古长调、民族歌舞、马头琴和民族服饰表演为主的民族文化艺术;以摔跤、赛马、射箭、蒙古象棋和马术为主的民族体育运动;以奶食品、手把肉、烤全羊为主的蒙古族风味食品;以蒙古包、勒勒车、走敖特尔、套马等为代表的生产习俗;以草原那达慕、草原婚礼、祭敖包等为主的民俗活动,构成了锡-赤独特的蒙古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目前,源自于草原的蒙古族长调、呼麦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古搏克、蒙古族服饰、蒙古象棋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族的察哈尔、阿巴嘎、乌珠穆沁、苏尼特四大部落仍然生活在锡林郭勒大草原上,他们的文化风俗形成了一幅靓丽的人文景观,其特色明显有别于其它地域的蒙古族.
少数民族风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蒙古族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俗作为一方旅游资源,具有极强的吸引力,锡-赤应对区域内的蒙古族风情及文化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与开发,再整体地向外推广,势必会形成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赤峰市设施农业占内蒙古半壁江山.占内蒙古自治区设施农业总面积的5 5%左右.赤峰市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喀喇沁、宁城县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内蒙古康绿源蔬菜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楚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润现代农业示范园都是赤峰市专门从事设施农业的高新技术型企业.农业生态园都以工厂化育苗区、种植示范区、观光采摘区、休闲娱乐区等为主要功能区,具备供游人参观、游览、休闲、体验的功能.
因此,锡-赤应借助设施农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大力发展农业旅游,构建区域特殊的旅游景观——农业观光带.
在构建农业观光带时应注意体现以下特性:
农业特性.旅游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其旅游资源功能的,农业旅游的吸引力主要是优美的田园风光.在开发旅游功能的过程中,可能局部地改变原来的农业生产结构,但农业生产仍然是农业旅游的主要方面.所以要防止过度开发,避免破坏基本农田保护区.
生态特性.农业旅游的发展目标之一是调整人和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农业旅游的兴旺也要得益于宁静优美的生态环境、天然的自然景观以及淳朴的乡村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等.因此,在开发建设农业旅游过程中,尽可能不破坏原来的自然生态环境,减少人工作用,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娱乐特性.农业旅游除了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之外,还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娱乐性,否则也不能吸引大量游客.娱乐性主要体现在观光、农业体验、民俗活动和自然探险等富有农村农业和自然风光特色的游乐活动中,因此人工游乐设施的建造要适可而止.
赤峰独特的地理环境、生态系统和人文因素的交互影响和作用,使其都市文化旅游核心资源具有了极其鲜明的特点,如“中华龙的故乡”、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契丹民族的发祥地及辽文化等,显示出赤峰市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锡林浩特这座距京津唐最近的草原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美丽富饶的草原风光更是闻名遐迩,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誉.
锡赤拥有底蕴深厚的都市文化旅游资源,两盟市应对都市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开发、挖掘,打造中国北方草原文化名城,打造锡-赤都市人文带的品牌形象.
锡-赤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在旅游产品开发的战略上,应坚持重点突出、多元组合的产品开发理念,开发出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系列旅游产品.具体开发策略是:
锡-赤旅游产品开发要突出地域特色,做好“世界驰名四大草原之一”、“距北京最近的草原”、“中国马都”、“蒙元文化”、“契丹辽文化”等主题旅游产品的塑造,以体现与周边地区旅游产品所具有的差异.草原风光、民族风情及蒙元文化旅游产品在国内外具有独特性,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具有在国内和国际上形成品牌旅游产品的潜力.
旅游者的需求日新月异,单纯的观光旅游满足不了现代旅游者的多元化需求,要逐渐向休闲度假、保健养生、修学求知等方向发展.
在锡-赤旅游产品开发中,把现代时尚的潮流元素诸如健康、环保、文化、体验、参与等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中,全方位开发、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内在特征,才能开发出满足现代旅游者多元化需求的旅游产品.
锡-赤区域有便利的水、电、路基础设施,便于发挥基础设施的规模效益,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环境的综合治理.服务设施在空间布局上,星级酒店可采取大集中的布局形式,集中在旅游流集中的地区,使服务设施配套并形成规模.但为了方便旅游者,有些服务设施要相对分散,要根据景区(点)的位置和旅游线路规划进行布局.各种服务设施可通过外部装饰、内部摆设开发主题旅馆、主题餐馆等.挖掘餐饮文化内涵,利用菜肴设计和命名、餐具的式样以及服务人员的衣装服饰等开发特色餐饮项目,体现餐饮文化的内涵与特色,服务设施的差异化要求在布局和设计上要因地制宜,提高城区、景区(点)和乡村旅馆设施的辨别度.
根据时空两个维度来进行旅游线路的组织和整合,突出线路主题,体现当地特色.逐渐培育出锡-赤具有特色品牌的专题旅游线路,如草原风光、民族风情、蒙元文化、农业观光、都市人文等专题线路.旅游线路在设计上要涵盖锡-赤区域的旅游精品,要发挥区域集散地的作用,不断完善线路标识体系,充分考虑旅游者旅行的时间与精力.另外,在完善区域内旅游线路的同时,要积极内蒙古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及环渤海地区进行线路的对接和整合,提高线路的开放度,特别要与周边发展比较成熟、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线路进行综合,通过旅游线路的整合促进资源整合,促进景区设施配套,促进市场要素的完善.
〔1〕张自学.二十世纪末内蒙古生态环境遥感调查研究[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2〕孟驰北.草原文化与人类历史[M].国际文化出版社,1999.
〔3〕周鸿.人类文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崔卫国.区际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吕拉昌.区域整合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王莉华.内蒙古旅游景区的营销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2(1).
〔7〕李雯.生态旅游开发是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之路[J].北方经济,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