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丽
(淮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那么,理论怎样才能掌握群众并变成物质力量呢?要想做到这一点,理论先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科学性和先进性是勿容置疑的。当然,先进、科学的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接受并认可,才能“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理论蕴含的力量和价值也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
在当今社会中,可以说传播是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信息,若想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认同并付诸自觉追求,自然离不开有效的传播载体。传播载体是人民群众了解、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渠道。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进程中,重视传播载体的价值,剖析传播载体的属性和本质,洞悉其传播规律,深入探求其科学传播的途径和方法,关涉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广度、深度和效度。
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信息产生的来源地、发布者称之为信源,与之相对应,信息传递的目的地、接受者称作信宿。信息产生以后,在传送至目的地、接受者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一定的通道、运载物,这个负责对信息进行传输处理的运载物,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谓的传播媒介或载体。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旋即在全社会引起普遍的反响和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丰富、内容深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又一理论结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亦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共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其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同时也构成着一个彼此关联、互相融贯、互为渗透、共同促进的统一体。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充实、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也是推东中华文化在当代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需求。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使其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涉及传播、认知、接受、认同、践行等诸多环节。广大人民群众了解、认识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依靠传播环节、主要传播载体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源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是党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十六届六中全会不仅提出了这一科学命题,而且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决策。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具体原则、建设的着力点和归宿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这样就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将其更好地贯彻落实提供了政策保障。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政府通过的一系列官方文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界定、功能定位和理论阐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传播,在信源环节就起到了把关、定舵、起锚开航的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高度浓缩,具有一定的深奥性和抽象性。同时,鉴于官方文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阐释相对比较宏观。就社会普通群众而言,在理解上,难免有一定的限度和难度。因此,在社会各界开展广泛的研讨是增进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精度与深度的有效手段。通过研讨,可以对理论进行科学地剖分切析;通过论辩、研讨,可以使理论更加清晰、深化;通过大众热议,可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的积极性、能动性。社会各界的研讨,特别是理论界、学术界的论辩,要着重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发展、内涵、性质、地位、价值等,予以全面而科学的阐释,以引领社会思潮、拓展大众化路径。可以说,理论研讨的过程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说服人、掌握群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研讨本身言之,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大众化的过程。
教育培训既是人类知识延续、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和凝聚社会力量的思想基础,各级党政干部、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是最主要的受众群体。党政干部和青年学生作为相对特殊的受众群体,教育培训是受训者了解、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重要方式。自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命题被提出以来,在党政干部群体中首先掀起了一股浓郁的学习热潮。地方党组织、各级党校、宣讲团及其讲师团等承担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任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过程中,教育培训组织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教育培训活动便于广大党政干部领会中央文件精神,用先进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因青年学生绝大部分时间在学校生活,所以,就该群体而言,形势与政策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以及课堂教育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作用不可低估。
建设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旨在通过宣传普及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掌握、认同这一理论。唯有如此,才能转化为自觉改造社会的强大动力。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将该先进理论导入社会生活的每一领域提供了充分的契机。在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流动和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颖而丰富的载体格式,在传统报刊、图书、广播等媒介平台上,基于现代通信、计算机、互联网、电子设备等技术条件下的各类新媒体层出不穷,这类媒体犹如人类的千里眼、顺风耳,助于人们获知外部知识、把握时代发展动向,助于调节人类生活、丰富精神之窗。诚如文化社会学家阿诺德·豪泽尔所言,“大众媒介的受众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受众不同,首先在于他们只能接受不能选择。在任何情况下,节目都是根据同一个原则组织的,受众选择的余地很小”[3]。大众传媒以其超大信息传载力、超强渗透力和超泛影响力,正以大河奔涌、一泻千里之势,推助大众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迅猛传播。其对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力也是如此,论其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流砥柱诚不为过。当然,鉴于现代大众传媒载体的特殊性、复杂性,尚需就其利与弊展开科学解读、入理分析,以因势利导、化短为长。
官方文件、会议研讨、教育培训、大众传播……凡此诸类的传播载体,从传播受众的角度言之,乃非尽善尽美,而是各具优势、互存不足:
(1)以官方文件为传播载体,具有高权威性、高公信力等绝对优势,但一级受众群体局限于党政机关、团体等公职要员范围,传播范围明显偏小、影响面较为有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提出以后,上到中央、下至基层都高度重视,继而从上到下掀起了贯彻落实的热潮。中共中央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国家部委、省直机关,省直机关再将文件转发到下属党政部门、基层政府等,文件的层层转发、部门的研讨学习,使党政机关等公职人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地位作用、当代价值等方面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普遍认同。可以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进程中,党政机关企业团体等公职要员充当了开路先锋,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以官方文件为传播载体,由于其受众群体范围的界定性,广大人民群众因远离各级政治权力的中心,再或因客观条件所限,或因政治兴趣淡薄等,缺少或没有机会接触官方文件,无法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容,更勿论能把握其深刻内涵、领会其精神要旨了。可见,以官方文件为传播载体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尚有力不从心之处,还需其它传播载体予以弥补。
(2)学术研究、会议研讨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又一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科学命题提出后,学术界、理论界旋即围绕于此,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讨论。通过研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剖析透彻、解读深邃,其研究成果、研讨结论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外延。但传播范围、影响层面仅限于政界精英、专家学者,而专家、学者的解读之论并不等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即为最大多数人民群众所掌握,研讨活动及内容过于学术化、专业化,其普适性、大众化则必有欠缺。因此说,该类传播载体的意义更多是在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作了必要的准备和铺垫。
(3)实践证明,教育培训是传承文明、播布知识的最有效方式。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教育培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者、教育者、培训工作者等,在研习、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逐渐达成共识,继而将其上升到系统理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必要而有益的补充。通过教育培训系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科化、系统化,另一方面,教育者在领会中央文件精神、把握其基本要义的基础上,以教育培训的载体方式,借助“两课”教材、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等多层面的信息传播系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授给培训对象,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同时,在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引领并巩固他们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等方面,具有其它传播载体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以教育培训为载体的传播,在于借助教育培训体系的优势资源,使传播更具针对性、普适性,但基于教育培训的时空范围、教育对象等条件的限制,其信宿范围依然存在盲区,受众范围有限。
(4)大众媒体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众公共生活、情感体验的重要载体,几乎覆盖了当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其涉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作为党的宣传窗口和舆论参谋的大众媒体,必须保持坚定的立场和鲜明的态度,充分发挥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功能和职责。但也勿容忽视,大众媒体一旦失去把握,在“唯名图利”错误价值判断的诱导下,将存在着误入歧途的风险。正如拉斯菲尔德所言,“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的说来,如果不加适当的控制,它为恶的可能性则更大”[4]。事实的确如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媒体“一切向钱看”,突破基本政治原则甚或基本的职业道德底线,严重偏离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取向。为赢得高收视率和高回报率,个别媒体主动放弃意识形态主阵地,无视新闻的真实性、政治的严肃性,漠视人文精神和科学价值,以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为传播基调,一味迎合部分受众的感官刺激,满足其 “本能性心理需求”。更有甚者,个别媒体捕风捉影、听风是雨,对“花边”和“八卦”信息尤感兴趣,采编时不加推论和过滤,直接搬用或即兴转播,以致于引起受众误读、误判,引发背离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不端行为。这类负面行为及影响,一定要严格杜绝。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的利益为标准的价值观念体系”[5],要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掌握群众、武装群众,必须借助并发挥各传播载体的优势,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进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呈现方式与受众的接受程度密不可分,若以言简意赅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于世,受众容易接受,反之亦然。各类传播载体“本身的某些特点会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6]。因此,对凡此多样的各类传播载体,我们需要顺势利导、各司其长。唯有如此,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的巨大凝聚力、吸引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才能使其“渗透到群体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7],继而内化为受众群体的实践动力,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具体方法如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国家文件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价值层面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想能真正掌握群众并化为群众的实践动力,必须借助于传播载体渠道。只有最大限度地借助各类载体的广泛传播,才能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获悉、认知和认同。依据传播载体呈现信息的方式,可以分为显性传播载体和隐性传播载体。官方文件、报刊书籍、广播影视等属于显性传播载体的范畴,这些载体虽非十全十美,但作为常规显性传播载体,其效度优势勿容置疑。官方文件传播信息最具权威性和公信力,报刊书籍传载信息量大、传播持久恒定,广播影视传播信息形音并现、真切生动,网络终端传播信息高效便捷、互动性强。譬如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唤的喉舌”[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传播过程中,在科学分析受众接受心理的基础上,选取传播载体时应坚持多样并重、多管齐下的原则,尽量做到扬长避短、化短为长,善于发挥各类显性传播载体的优势和长处,让其发挥最大传播效力,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入寻常百姓家并迅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从一定意义上讲,信息传播就是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一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其有效传播除了端赖书刊、影视等显性传播载体外,亦不能忽视隐性传播载体的功效。特别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的日新月异,信息传播愈来愈倾向于依托各类隐性传播载体。诚如前苏联学者B.B.姆什韦尼耶拉泽曾断言的那样,“今天,在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时代,随着全世界认识的成就和科学的威望史无前例地增加,如果不使用科学的数据、计算机、模型设计和各种信息系统,任何理论都不能指望具有影响或得到普及”[9]。从这个角度出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要积极推进多种隐性传播载体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协同发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各行各业之中。也只有加快隐性传播载体的研发、创新,最大限度地实现精神产品和社会服务的广泛传播,才能最大限度地扩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机和活力。
总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借助有效传播载体,始终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视阈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逐渐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知和情感认同,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而武装头脑、引导生活、指导实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3][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288.
[4]张世福,钱晓文.重塑互联网价值观[J].网络传播,2009(3):26-29.
[5]李德顺.关于价值与核心价值「J].党政干部学刊,2008(3)13-16.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01.
[7]姜美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塑造[N].光明日报,2009-03-21.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75.
[9]B.B.姆什韦尼耶拉泽.政治现实与政治意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