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应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为主

2013-04-01 01:42张守华
现代教育信息 2013年1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高中物理学生

张守华

【摘要】 教学的目的必须是为“四化”建设的需要而服务,在让学生掌握必要知识的基础前提下,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什么为能力?什么为智力?高中物理都需要具备什么能力?主要应培养什么能力?……无疑成为了现今高中物理教学最为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学生 思维能力

根据心理学的观点。“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而智力是“在每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就是认识能力或为认知能力。”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的核心形态则表现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形式逻辑思维与辩证逻辑思维)。根据思维结构的发展过程来看,抽象逻辑思维是发展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也可以细分为初步逻辑思维,经验型逻辑思维与理论型逻辑思维(包括辩证思维)。很明显,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开发智力的重点所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以提升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理论型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必要同时也是可能的。

1.高中生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再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更需要的是抽象逻辑思维

同时,高中物理是一门严密的、需要公理化逻辑体系的科学理论,对于高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初中物理相比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这就是当前所谓初、高中物理“台阶问题”的实质。另外,从高中学生心理的年龄特征来看,从初二年级开始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在高二年级将初步完成,这意味着他们思维趋向成熟,可塑性将变小。所以,在高中一和高中二年级要不失时机地把握住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机会,以便顺利地完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是必需的。

2.从生理上看学生在16岁时已能完成人脑总重量的96%的发育过程,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在心理上,从初二开始了向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水平的转化,也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的基础。同时,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他们在语言、文字、数学物理等各方面都有了必要的知识基础,为在高中着重提高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可能。

广大教师的实践也证明:凡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

所以,高中物理教改也应把提高学生担负逻辑思维能力放在首位。

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呢?

就思维发展来说,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和原有思维结构之间的矛盾,这是思维活动的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思维发展的动力。”环境和教育只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外因。作为中学生,其主导活动是学习。而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从某种意义来说,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它对学生思维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就思维结构来说,皮亚杰提出了“发生认识论”,强调“图式”概念。他的心理学思想中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图式”即心理或思维结构,“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和“平衡”,构成新的“图式”,不断发展变化,不仅有量变,也有质变的思想是可取的。其中“同化”是图式的量的变化,“顺应”是图式的质的变化。

任何一间科学都是由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等组成的。概念、规律、方法等是相互联系的;不同的概念、规律、方法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从而形成了该门科学的知识和逻辑结构。就此想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2.1 关于教材

前述,由于“结构的重要性”,必须要求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材。日前,在物理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可以根据现在的物理教材进行一番加工改造,突出结构,强调对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

对此:

1. 建立高中物理的整体的知识和逻辑的结构和系统;同时建立各部分(力学、热学和分子物理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等)的子结构和子系统;以及各章、节的结构。并与学生的认知过程相适应。

2. 实验应包含在上述系统中,构成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应强调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改变传统的认为观察和实验是不依赖于理论的观点,改变那种认为实验方法的本质是完全离开理性的体系,单纯起着事实的裁判作用的观点。大家都知道,随着实验研究对象远离人们直观经验的领域,特别是现代物理学实验的发展,使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实验与观察依赖于理论,实验所获得的认识实际上受制于仪器和实验设计中所包含的假设,是不可能摆脱理性思维的指导的。

特别是高中物理。由于实验设备的制约,学生又没有误差理论的系统知识,通常对于实验原理、实验得到的数值(哪怕是不准的)都抱着不重视的态度,而集注意力于操作上,这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是不利的。为此,高中物理实验的重点,应放在实验的设计思想,仪器的原理以及在中学仪器条件下对实验数据的认识和处理上,而不应仅仅停留在操作和观察上。

3. 关于物理学史的教育,也应从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加以组织。大家知道,从物理学发展史来看,"结构"是随着物理思想和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化而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当地、完整地围绕某一部分物理知识(如力学)介绍这种发展,较之分散地介绍某一部分历史事实,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2.2 关于教法

1. 从有利于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出发,增强学习的目的性、目标性,应该让学生了解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思维的形式与方法,以调动学生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只有自觉地按照思维规律来进行思维,才能让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理、论证得法,具有抽象逻辑性,培养出深刻性的思维品质。这是所有思维品质的基础。

2. 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的实质就是前述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学习的类型主要是“意义学习”,即在良好的教学条件下,学生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发展了能力,提高了智商。其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建立了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这是最有价值的学习。学习进行的方式主要是“接受学习”,即要学习的全部内容都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献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加以“内化”(即与原有知识有机结合),大量的知识和材料都要靠此获得。

从这一点来看,班级授课,主要是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没有改变。具体的课堂组织形式可以各人不同。但从着重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来看,似应更重视每学期一部分"结构"建立开始的绪言课,结束时的复习课。以及对实验课和习题课有关思维方法与物理方法的指导。以与教材处理的原则一致。

3. 因材施教,开展课外活动,培养一些优秀学生。以便他们不受思维定式的约束。大力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强调直觉思维是爱因斯坦科学观的一个重要特征。爱因斯坦曾经说:“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由此世界体系就能用单纯的演绎法建立起来。要得到这些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道路:只有通过那以对经验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探索就得用直觉思维:整体的、跳跃的、猜测的,以知识结构为根据的直接而迅速的认识。

同时,我们对于学习物理有困难的学生,则应加强课外辅导,消除他们心理上,思维上的障碍,以适应面对大多数学生进行的课堂教学。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学应该以提升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主,既是需要又是可能的;是可以具体落实与做到的,也是有可以对其进行控制与评价的。相信只有我们努力的去完成与实现,高中物理教学必定会更上一个层次。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高中物理学生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赶不走的学生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学生写话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