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坤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应用电教媒体,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就课堂而言,多媒体的应用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然多媒体只是被当作了哗众取宠的一种道具,直接影响媒体的使用效果,从而影响整堂课的效果。
1.精心设计时机,诱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一个新颖有趣的导入方法很重要。电教媒体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可视可听,可静可动,它以其鲜艳的色彩、悦耳的声音、生动的形象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去感受认知。
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们可利用电脑制作这样一段画面:A茫茫的宇宙群星璀璨。(配上优美的音乐) B旋转着的地球从宇宙深处飘出来了,慢慢清晰。(说明地球相对宇宙来说是渺小的)C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出现晶莹透亮的球体。D伴随着音乐出现了转动着的、蔚蓝色的地球 (体现地球的美丽壮观,可亲可爱)。如此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使他们既感受了宇宙的宏大浩瀚,又体会到地球的美丽壮观,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认识事物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设计好电教媒体时机,能帮助学生快捷、准确地掌握新的知识。如: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恐龙的灭绝》这一课中,导入新课时,就出示背景图,让学生处于特定的情景,使记忆中已有的相关知识被唤醒,从而产生亲切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随后用flash制作出穿越时空的震撼效果,强烈地激起学生探究热情,再剪辑好莱坞大片《恐龙世纪》片断,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让学生真切感受恐龙时代的生存环境,恐龙的外貌以及生活习性,有个形象的,直观的,整体的感知,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为实现最佳教学效果提供前提。
2.准确把握时机,关注课堂生成
电教媒体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确定的。媒体的演示时机,应和教学需要有机结合。整体感知课文,包括对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和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知。如能借助录音、录像、投影媒体,则可多角度地引起学生的感官兴奋,增加感知强度,使学生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感知课文。如小学语文课文《鸟的天堂》中描绘大榕树茂盛的语句,学生没有看到那种情景,有些学生甚至于都没有看到过榕树,尽管教师用语句来畅讲榕树之大、之生机勃勃,书上也有相关的语句,但学生终究不能体会大榕树的盛况。这时如果让学生看一看大榕树,从远景的一大丛一大簇碧绿到近处的枝枝叶叶进行感知,那效果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一些形容词、感叹句就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了,甚至都不要教师再多加引导。这样学生如临其境,对景物有了感知。
在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重难点,往往就是一节课的瓶颈所在,如同围棋中的劫争关乎全局,我们利用常规教学手段往往如同隔靴搔痒,难如人意。在感知课文后,教师应精心设计,利用电教媒体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利用电教手段形、色、声、动感的特点,解决教学中的疑点和难点,毕其功于一役,不失为上佳选择。如在教学《触摸春天》一课时,在学生找出“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她慢慢的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露珠的月季花。”这句话后,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用高词的准确性,体会安静这一人物对生活的热爱,我用辨析比较的方法,出示另一个句子“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流畅,没有磕磕绊绊。她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伸向一朵沾露珠的月季花。”通过直观形象的比较,让学生观察,对比句子反复朗读,加深了理解,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3.合理捕捉时机,激活学生思维
实践证明,丰富的感性材料不仅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而且帮助学生形成了思维的表象,更有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必须贯穿于语言训练之中。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各种障碍。利用了电教媒体的刺激引导,会启开学生思维阀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如《翠鸟》一文第三自然段是写翠鸟行动的敏捷,这一段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学生会很快找出“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句,但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的关键句子。此时使用电教,演示翠鸟叼鱼的情景,学生如同置身于美妙的境界之中,看到翠鸟活了、飞了,动作是那么敏捷。教师顺势提问:“'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翠鸟到哪里去了?”学生茅塞顿开,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再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炼。这里电教手段独特优势使学生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由眼、耳、脑、口等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运用的适时性不容忽视,精心安排电教媒体使用的时机,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才能实现以媒传知、以媒生情,才能为学生认识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并为其感官提供愉悦的刺激,才能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